2024年3月5日发(作者:水仙花的作文)
《海上劳工》中的浪漫主义表现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浪漫主义作品。《海上劳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
一、高度的理想主义
浪漫主义往往体现高度的理想主义,表达人们的理想和愿望。雨果在《海上劳工》中寄托的理想主义主要是通过塑造理想人物来体现的。《海上劳工》中,他赋予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善良、超人的水平及自我牺牲等美好的品质,借此来歌颂他理想中的人物。吉利亚特是一个最平凡的身世模糊的外来人,但他具有劳动者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特别是善良。比如:他将自己在生活中学到的生活经验无私地告诉周围的人;他帮别人治病从不收费,救人一命,甚至连姓名都不留;为一头驴子打抱不平,花钱买下笼中的小鸟放生;赶走山崖上的小鸟,防止有人掏鸟蛋坠崖身亡。吉利亚特同时也具有超人的水平。雨果以扣人心弦的笔法描写了他在茫茫大海中,独自一人凭借非凡的才智和坚强的意志,将卡在礁石中的汽船分解,救出机器,并将其运回根西岛的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刚毅坚强的英雄形象,他称赞吉利亚特是“海的约伯,一个抗争的约伯,一个与自然灾害抗衡、搏斗的约伯,一个普罗米修斯般的约伯”。当然在吉利亚特身上也不缺乏自我牺牲精神。吉利亚特之所以冒生命危险抢救机器,为的都是戴吕谢特。当戴吕谢特无意中在雪地上写下吉利亚特的名字后,吉利亚特便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暗恋她。在吉利亚特看来,戴吕谢特就是自己心中的天使,心中的神。当吉利亚特成功归来,取得迎娶戴吕谢特的权利时,却无意中发现戴吕谢特的心另有所属,虽然利蒂埃利坚持原来的承诺,但吉利亚特却宁愿牺牲自己,协助戴吕施特与艾伯纳兹尔完成婚礼,离开了根西岛。总来说之,雨果把人类所能具有的一切崇高美德都赋予他的主人公,表达了他对长期遭受社会歧视的穷苦人民的深沉的爱,寄托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二、浓厚的主观色彩
浪漫主义从理想主义来塑造典型,所以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它是作者自我表现和个性的反映。
浪漫主义对事物的描写具有不准确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比如,《海上劳工》
对“杜兰特”号的描写“有时候,在夕阳西沉后,暮色和大海混合起来,黄昏给波浪染上一种恐怖的色彩,人们看见在险恶翻腾的海水上面,有一个嘘气打哨的奇形怪状的庞然大物,驶进圣·散普森港来。这只可怕的,怒吼得象野兽,喷烟得象火山,在水上流涎吐沫象一条蛟龙,鼓着凶猛的鳍,张口喷火,拖着一团浓雾,向城市冲来,那便是杜兰特号船”。雨果没有对船的具体的形象作准确的勾勒,而是从自我去看它,这样的描写表达的是主观感受,不具有准确性。又如在描写大小两座杜弗礁时,雨果忽而把它们称为“毒龙”,忽而将它们写成“魔臂”,忽而说它们像“黑色的星辰”,忽而讲它们象“高柱”。众多的比喻和变幻不定的描绘里,我们难以得到一个明晰确的印象。被介绍描绘的事物竟究是象什么,读者只能获得一种恍惚迷离的印象,作者浓烈的主观色彩在此表现为一种主观随意性。这种随意性是客观事物与作者的主观想象嫁接后的产物。
在对人物的描写中,作者的主观色彩表现在他们对情感的表露直接而鲜明。对赞许的人,如对杜兰特号船的主人的描写,雨果这样写道“他生着扁平的鼻子,宽大的腮帮,满嘴整齐完好的牙齿,深深刻着皱纹的面貌,好象是四十年来和风浪搏斗的成绩,象是海中岩石的缩影,风暴在那上面刻划得很清晰”。当与暴风雨搏斗时,他“满面雨水淋漓,好象一只鼠毛上溅满了水沫的雄狮”。对憎恶的人如水手郎泰伦,雨果描绘他的脚掌象“秃鸳的脚爪一样”,“奇形的耳朵,长满了刺毛,好象对人说,‘不要和这个洞里的野兽讲话”。一边是用雄狮作比,对其脸上的皱纹都要加以欣赏赞美;一边是斥之为野兽,对其脚掌和耳朵都抑不住要责难攻击。爱憎褒贬毫不隐晦地表露,鲜明而直接。
三、对比突显善与美
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它通过对美与丑的对比,善与恶的对比,显示美和善的魅力。《海上劳工》中,雨果在塑造吉利亚特这个正面形象的同时,为了衬托吉利亚特的光辉形象,还塑造了朗泰伦、克吕班这些反面人物。船长利蒂埃利大师傅一直把朗泰伦当做亲兄弟,在他眼里,朗泰伦“长着粗壮的颈脖,肩膀宽阔有力,仿佛生来就是挑重担的,而且有一副海格立斯·法尔内斯一般强健的腰板”,认为他能够共患难,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个合伙人“溜了,把公司的钱柜掏得空空的”。看错了朗泰伦,利蒂埃利仅仅失去了他老老实实做人,辛辛苦苦挣来的五万法朗。但他为克吕班的外表所蒙蔽,
则几乎失去了他的生命。因为利蒂埃利大师傅把视为他半条命的“杜兰特”托付给了他最为信赖的克吕班,而克吕班却邪恶地背叛了利蒂埃利,在精心策划的一次海难中毁掉了“杜兰特”,带着劫来的钱财,想一走了之。这些行为同上文所提的吉利亚特的善良品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雨果通过善与恶的对比,让吉利亚特这个外表并不突出的形象显得美好而高大。同时,作品还抒发了善必然战胜恶的坚定信念。杀人不眨眼的恶棍朗泰伦拐款未成,反而身败名裂;欺世盗名的流氓克吕班终于原形毕露,葬身鱼腹,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我们的英雄吉利亚特历尽千辛万苦,凯旋归来,誉满全岛。
四、丰富的幻想和奇特的情节
浪漫主义作品常具有丰富的幻想想象与奇特的情节,它追求的是理想的真实,并不需要现实的真实。比如吉利亚特在战胜了风暴雷霆、狂风恶浪、饥饿寒冷、孤独困乏以及章鱼突袭等重重困难后,无意识地看到一个洞,“在这个洞穴深处的黑暗里他好象看见了一张脸在向他发笑”。这是一个“幻觉”,但他相信那是真实的,为看个究竟,他勇敢地走进洞里去考查。“果然有东西在那里微笑。那是一个死人的头。不但有头,还有全副的骨骼”“使人不安的笑容,就是死人骸镂做出来的表情”。这段情节的描写,颇为奇特。吉利亚特的幻觉居然可靠,在黑暗的洞里竟能看见一张笑脸。然后他进入洞中看见一具白骼镂,那骼镂竟会“狞笑”,这情节愈写愈奇了。这些“笑”仅仅出自作者的一种幻觉或一种幻想罢了,因为白骨骸骼是不可能有什么表情的,更不会“做出”什么变化的表情来。雨果让幻觉幻想与真实相混,无法辨别真假。在之后的写作中,雨果还干脆化幻为真,把幻觉幻想这类非现实的东西写成了客观实在。
超凡的想象,还使得《海上劳工》处处充溢着一股超凡的、磅礴的气势。书中主人公吉里亚特远离世人,置身孤岛,只身与整个大自然苦战。当雷霆震撼,暴雨倾泻,恶浪企图将他一口吞噬时,他顽强抗争,奋力拼搏,没有丝毫的怯懦和惊恐,反而响亮地喊出“闪电,为我掌好灯吧”当他建成了防浪堤,从灾祸里觅得了救护后,他对云叱咤道“蠢才!”两句话掷地有声,豪迈中含讽刺,其气魄,吞吐万物,古今罕见,既表现了吉利亚特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又嘲弄辱骂了凶暴而愚蠢的敌手。这类描写使全书格调高亢、激情澎湃、境界壮阔,读后令人荡气回肠,神思飞扬。
五、对大自然的歌颂
浪漫主义歌颂大自然。《海上劳工》一半写大海,体现了自然的力量和魅力。无论是好像要打到人的陡峭悬崖,密布在天空中迸射出迅雷疾电的黑云,带着毁灭威力的火山,势如扫空一切的狂风暴雨,还是惊涛骇浪的汪洋大海,这些气势磅礴的自然现象《海上劳工》几乎都包括了。在雨果的笔下,海尤其具有非凡的力量。无边无际的大海有无限大的体积,不可窥探的边缘,无边的巨浪和摧残捕获牺牲品的水平,没有任何野兽能够与之相比。这样的气势和的力量让人恐惧和崇敬,但同时海也会有温柔和美好,当它笼罩着园般的宁静时,肃穆柔和,令人浮想联翩。就礁石也时而诗意盎然,犹如“浪花的金字塔”,堪称“大自然的艺术分,时而变得阴森可怕,仿佛“僵化的、凝固的风暴”,给人“惊心动魄”一的印象。自然就像是复杂多变的人一样,在书中体现着多样的魅力。
《海上劳工》是雨果的四部代表作之一,作品将浪漫主义的创作淋漓尽致地体现。雨果作为一位资产阶级作家,对劳动人民实行了热烈的赞美。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别具一格的佳作,它将一直绽放奇光异彩。
本文发布于:2024-03-05 21:1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6443562776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海上劳工》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海上劳工》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