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发(作者:玩具兵大战5)
评课陈金才马式先:建构自由快乐的“阅读教学的园子”——陈金才《祖父的园子》课堂观察
执教者:陈金才 观察者:马式先
感悟小女孩快乐、自由的园子
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一个充满情趣、令人向往的地方。这就是——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读题:笑眯眯地读,无限向往地读。
生:(齐读)祖父的园子。
师: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老师非常喜欢她。你们呢?
生:(齐)我们也喜欢。
师:喜欢她什么?
生:喜欢她的天真、可爱。
生:喜欢她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生:喜欢她调皮、淘气。
师:连调皮、淘气都喜欢!真好!我们今天上课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我们都喜欢这个天真可爱、调皮淘气的小姑娘。
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老师在一遍又一遍读课文之后,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仿佛就站在我面前了,我真想抓住她的小手,轻轻地打她两下!老师为什么想要打她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帮老师找找打她的理由。
拿起笔,默读,还可以快速浏览,这是一种到课文里去提取信息的读书方法。找到一处就标上序号。课文大概有五个段落写了这方面
的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读后交流。)
生:第4自然段:“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师:多么淘气啊!种菜,竟然把菜种都踢飞了!
生:第5自然段。“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师:这哪里是铲地啊?把粮食铲掉了,却把狗尾草留着!
生:第13自然段:“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师:一会摘黄瓜,一会追蜻蜓,一会又去做别的。没有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地做的。
生:第14、15自然段:“玩腻了,……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太调皮了!浇水都浇到天上去啦!
生:最后一段:“我玩累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师: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就睡着了。在祖父的园子里,她整天就在疯,在野,在胡闹!
读到这里,你的眼前有没有出现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淘气的小女孩。能跟我们说说她的样子吗?
生: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短短的头发,赤着脚,一只手上拿着半截黄瓜,一只手牵着一条线,线上拴着一只缺胳膊少腿的蚂蚱……
二
师:刚才我们用想象描述了一位天真可爱、调皮淘气的小女孩。我们还可以用朗读来表现她。在刚才选出的段落中挑一处你最喜欢的,
读一读,然后读给大家听,用你的朗读把小女孩的顽皮、淘气、可爱的形象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后,找五位同学到台前表演读。按顺序分别读种菜、锄草、摘黄瓜追蜻蜓、浇水、睡觉等五个段落。)
师:(启发想象)你们现在一个个就是那个既调皮又可爱的小姑娘,你们正在哪里?
生:(齐)在祖父的园子里。
师:你们怕不怕?
生:(齐)不怕!
师:在这里,你们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要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小女孩的调皮、淘气。——如果谁能够读得让老师真的想揍她,谁就成功了。
前一个同学读的时候,后面的同学要认真听,学习他读书的优点。
生1:(读第4自然段)
师:(对生2)他读书有什么特点?
生2:“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一句读得特别好,读出了小姑娘的调皮和天真。
师:好,你接着读下一段,读出小姑娘的天真、调皮。
生2:(读第5自然段)
师:(对生3)她哪些地方读得好?
生3:她这一句读得特别好:“其实哪里是铲地,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其中,“乱钩”这个词,她读得特别有味道,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你总结出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突出关键词,表达我们的情感。希望你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并且处理好关键词。
生3:(读第13自然段)
师:(对生4)说说你的感受。
生4:她读得很轻松,很随意。从她的朗读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气氛。
师:言为心声!读书,其实就是在表达作者的心声。你在读书的
时候,把自己当成作者,像作者一样的自由、快乐,你读出来的声音便是轻松的、无拘无束的。
生4:(读第14、15自然段。读到“下雨啰!下雨啰!”时,读得有点拘束)
师:(对全体学生)你们想象中的小姑娘在向天空洒水的时候,是这样叫的吗?
生:不是。声音应该更放开一些,胆子应该更大一些。
师:全体起立。声音应该更放开一些,胆子应该更大一些。先向天空洒一瓢水,然后大声喊——
生:(拼尽力气,向天空洒水,大声喊)下雨啰!下雨啰!
师:(对生5)你是最后一位,你学得最多,要读得更好。
生5:(读第20自然段)
师:果然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小女孩睡着了的样子。读到这里,你觉得小女孩怎样?
生:顽皮、淘气!
三
师:假如你在家也是这样的顽皮、淘气,会有怎样的后果?
生:我一定会被妈妈骂!
生:我会被爸爸痛打一顿。
师:但这个小女孩在祖父的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顽皮,祖父管她吗?她种菜把菜种踢飞了,祖父管不管?
生:不管!
师:她看到黄瓜就摘,吃了一半就去追蜻蜓,祖父管不管?
生:不管!
师:她浇水都浇上了天,祖父管不管?
生:不管!
师:她玩累了,随便找个地方就睡了,祖父管不管?
生:不管!
师:她锄草的时候把谷穗锄掉了,祖父管不管?
生:管!
师:为什么其他的事情祖父都不管,只有小姑娘把谷穗当狗尾草割掉了,祖父才管?
生:祖父觉得那些事情都不重要。把谷穗当狗尾草割掉了,这件事比较重要。
生:祖父觉得粮食来之不易,从小一定要爱惜粮食。
师:有道理!读课文的第6~12自然段,看祖父是怎么管她的?跟我们想象中的“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会发现什么?
(生默读第6~12自然段。边读边圈画。读后讨论交流。)
生:祖父管他的小孙女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他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严肃批评。他是“慢慢地讲给我听”。
师:请同学们注意“慢慢地讲”这几个字。透过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祖父。
师:太好了!读书就要这样,要透过文字,读出蕴涵在文字背面的意思!请继续交流你的发现。
生:我从“这是什么?”“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这两个文句中看出,祖父是在一步一步的启发他的小孙女。这是一位有耐心的祖父。
生:课文3次写了祖父的笑。“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祖父还在笑”,祖父始终在笑着教育他的小孙女,丝毫没有生气。从这三个“笑”可以看出,祖父是从心底喜欢她的小孙女的。
师:是啊。祖父的笑是从内心发出的。一个怎样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生:一个理解孩子,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生:只有疼爱子孙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生:只有和蔼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感受到了吗?
生:这是一位慈祥的祖父,和蔼的祖父,疼爱子孙的祖父。
师:这是一位慈爱的祖父。
师:在慈爱的祖父的园子里,我追蝴蝶,吃黄瓜,抓蚂蚱,我感受到全身心的——
生:自由!
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管我。我感受到自由带来的——
生:快乐!
师:尽管我是那么调皮,那么淘气,但慈爱的祖父却给了我一个——
生:自由和快乐的园子。
生:慈爱的祖父给了我自由和快乐的园子。
叙述花鸟草虫们的快乐、自由的园子
一
师:我在这个园子里是幸福的。但幸福不仅仅属于我,连园子里的花朵,蜜蜂,蜻蜓,蝴蝶,小鸟,园子里的一切植物,一切动物,都是自由、快乐的。
再次读课文,感受园子里花鸟草虫的快乐、自由。读后,我要请你们当花朵,当蜻蜓,当蝴蝶,向大家介绍你的快乐和自由。
师: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们,你们快乐吗?你们自由吗?
生:我们很自由,我们很快乐!
师:请到前面来说说你的快乐和自由吧。
生:我是祖父园子里的一株玉米,我每天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蝴蝶在我身旁起舞,蜜蜂在我耳边唱歌。我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我要是愿意长到天上,就长到天上,反正没人管我。
生:我是一只快乐的蝴蝶,我在园子里随意地飞舞。一会从墙头
飞进来,一会儿又从墙头飞出去。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连太阳都不知道。
生:我是园子里的一株黄瓜。我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如果不愿意,就是一朵花也不开,一个瓜也不结,也没人问。我要是觉得有点闷了,我会爬到架上去,有时候,还爬过墙头,看看外边的风景。
生:我是园子里唯一的一棵大榆树。园子的西北角是我的领地,来了风,我先呼叫,来了雨,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我的叶子就发光了,闪烁得像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师:在祖父的园子里有说不尽的快乐、自由……
二
师:课文的题目是《祖父的园子》,作者想表达的是自己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和自由。但课文为什么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植物,写动物们的快乐和自由?
生:因为小姑娘在祖父的园子里是快乐的,所以祖父园子中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快乐的。
师:因为我的心是快乐、自由的,所以我身边的一切在我的眼里都是快乐的,自由的。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叫做——
生:借物抒情。
生:寄情于物。
师:对!课文中像这样借物抒情,寄情于物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我们再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悟。请看这一句:“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轻轻读这一句。作者眼中的天空为什么是“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生:在祖父的园子里,作者是快乐的,所以在她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连天空都是 “蓝悠悠的”。在祖父的园子里,作者是自由的,
所以她觉得这里的天空都比别处的更加高远。
师:再看一句:“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轻轻地读,思考性地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生: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快乐的地方,连天上的白云都想下来看看、玩玩。
生:祖父是那么的慈爱,那么的和蔼可亲,白云一会在他的草帽上,一会又躲到他的身后,仿佛在和祖父捉迷藏呢。
师:作者把白云写得很调皮,很淘气,就像这个小姑娘。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
描写心中的快乐、自由的园子
一
师:同学们喜欢祖父的园子吗?你们渴望有这样一个快乐和自由的园子吗?我们可以在心中建立起这样的园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走进我们心中的园子……
这是一座快乐自由的园子。走进园子,你看到草地、小溪、山坡了吗?看到树林、花朵、蜜蜂、蝴蝶小鸟了吗?如果有小溪,她一定在唱歌,如果有蝴蝶,她一定在起舞,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和自由了吗?
这是一座只属于你自己的园子。在园子里,你可以尽情地玩耍,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你是自由的,你是快乐的……
好。睁开眼睛,拿起笔,把你的心中的园子写下来。时间10分钟。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10分钟后师生交流。)
生1:我的心中有一座快乐、自由的园子。
园子里有一片草地,草地上长着各种颜色的小花。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嗡嗡地闹着。蜻蜓停在一朵带着露珠的花朵上,仿佛在告诉花朵昨夜做的好梦。
园子的中间有几棵白杨树,风来了,它们就唱歌,雨来了,它们就冒烟。阳光下,它们的叶子闪闪发亮,每一片叶子上似乎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跳动。
我在园子里疯跑,打滚,踢球,放风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也可以什么也不做,躺在白杨树下的草地上,看蓝天上白云悠悠飘过,听枝头小鸟的歌唱。没有做不完的作业的烦恼,没有补习班的煎熬,也没有妈妈没完没了的唠叨……
阳光透过树叶,洒到我的脸上。在轻风的抚摸下,我一会就睡着了……
生2:这是一座快乐、自由的园子。她只属于我自己。
园子里有一片果树林。秋天来了,果树的枝头,果实累累,像挂着一个个小灯笼,红的,黄的,橘红的,还有半红半绿的。蝴蝶在林间穿梭起舞,知了藏在枝头快乐地鸣叫。园子里弥漫着果实的芳香。
果树林的尽头是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一群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玩,它们一会儿赛跑,一会儿捉迷藏。
在这园子里,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我在园子里散步,呼吸带着果香的新鲜空气。有时,我在小溪边写生,让小鱼游到我的纸上。有时,我在果树林里追蝴蝶,捉知了。有时,我爬上果树,摘几个新鲜的果子,饱餐一顿。
在园子里,我无忧无虑,沉浸在快乐和自由中。
……
二
师:一座座快乐自由的园子,多么令人向往啊!可是,我们心中的自由、快乐的园子在哪里?你们有这样的园子吗?每天放学回家,
你们做些什么?节假日,你们又在干什么?
生:每天放学一回家,我就写作业。晚饭之后,还要继续写,一直要写到九点多钟,有时候甚至要到十一点以后。
师:真是写不完的作业啊!
生:我除了写作业,还要上兴趣班。周一学钢琴,周三学美术,周五学围棋,周六、周日学英语和数学。
师:真的好累好累呀。
同学们,祖父的园子中的小女孩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快100年了。100年前的小女孩有着快乐自由的童年。小女孩自由、快乐的园子是祖父给她的。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却找不到这样的快乐自由的园子,我们只能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奔波,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我们的父母、老师为什么不能给我们这样的园子?难道是他们不爱我们吗?
(学生沉默、思索。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师:不用回答,课后去思考。并把你的思考写在《我心中的园子》的后半部分。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祖父园子的热爱,带着我们对心中园子的憧憬,也带着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结束这节课吧。
马式先(下文简称马):听完您执教的《祖父的园子》,我想起一句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忙碌而不盲目,放松而不放纵,取舍之间,彰显智慧。能说说您基于怎样的思考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取舍的?
陈金才(下文简称陈):好的。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这里一切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朵是自由的,鸟儿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大榆树也是自由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编者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文章篇幅长,情景事交融,语言童真,情感真挚,表达明快又明丽,形象生动。我从三个层面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设计为三个板块:即“走进小女孩快乐、自由的园子”——“走进花鸟草虫快乐、自由的园子”——“走进自己心中快乐、自由的园子”,引领孩子们由词句到整篇文章,入情入境,表演诵读,感悟品评,想象思考,让学生、听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祖父的园子,体验那份快乐与自由,品味那份诗意与纯真,畅想那份和谐与美好。
马:您经常说,在阅读教学中,确定“教学内容”是我们语文老师遇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您是怎么考虑“教什么”的问题的?
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面对一篇课文,我们教师首先要解决“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的问题。这就像一个厨师做菜肴,必须先有原料,然后他才能考虑怎么做,是煮,是炸,是蒸,还是烤?阅读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就像是烹饪中的原料,是原料决定营养,而不是制作方法。
文本的内涵是丰富的。同样一篇《祖父的园子》,可以用来做小学生的教材,也可以用来做中学生的教材,还可以做大学生的教材。教师在备课时,应尽可能充分而又深刻地解读文本丰富的内涵,尽可能多地搜集和占有与文本相关的重要资料,判断其教学价值,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单元训练的要求,取舍教学内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先从语文教学的视角简单地对《祖父的园子》进行一些价值判断。《祖父的园子》可以用来识字、学词、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可以理解句式,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学习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个性;可以学习人物性格的塑造;还可以联系原著前后章节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等等。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应该学习什么?我选择将“阅读与理解、说话与感
悟、思维与表达”作为引领学生学习的重点。这是这篇课文的精华所在,也是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建构的重点。
马: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您是“全程阅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请您介绍一下全程阅读的实践和思考。
陈: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应该是“披文——得意——及物”的过程,它作为读者心智和行为的双线运行过程,首先要求读者“感言辨体,入情得意”,把作者物化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读者的内部言语,然后又要求读者“运思及物”,把读者的内部言语外化为口头言语或书面言语,这就是阅读的“物化”过程,包括心得的言语化,心得的灵活化,心得的实践化。根据这一原理,“披文得意”只是阅读的前半路程,而“运思及物”才是阅读的更加艰难的后半路程。而在我们通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了前半程,而轻视或放弃了后半程的指导和管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运思及物”,将自己在师生启发下已习得的有关阅读内容的内部言语转化为自己的口语或书面言语,甚至根本就没作这方面的要求,故而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都只走到阅读的前半程——披文得意,而更加艰难的后半程——运思及物根本就没走,阅读能力又怎能提高呢?
这是一堂令人眼前一亮而又觉得意味无穷的新课例。分析和研究陈老师的这个课例,我们可以探究阅读教学中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笔者在课堂观察感悟到,教者在为学生建构“心中快乐、自由的园子”的同时,也为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建构了一座快乐而自由的“阅读教学的园子”。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呢?生活在这座园子里的孩子们该怎样学习呢?
这是一座充满情趣的园子。这节课从“笑眯眯地读,无限向往地”读题开始,进而建立起一个共同的阅读基础:师生都喜欢这个天真可爱、调皮淘气的小姑娘。然后围绕“帮老师找出为什么要打小姑娘的小手的理由”快速浏览课文,提取信息,勾画要点,朗读交流,初步
建构起小姑娘天真、可爱、调皮的形象。“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如何读出人物的形象,如何读出个性的魅力,陈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让五位同学到台前,按顺序分别读种菜、锄草、摘黄瓜追蜻蜓、浇水、睡觉等五个段落,通过情境的创设,相机的引导,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口诵心惟,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读出了课文的层次,读出了人物的情感,读出了人物的特点,读出了孩子们的独特体验。在这里,师生表现都很精彩——教师引得精彩:“在这里,你们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要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小女孩的调皮、淘气。如果谁能够读得让老师真的想揍她,谁就成功了。”学生评得精彩:“这个词,她读得特别有味道,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她读得很轻松,很随意。从她的朗读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气氛。”教师简约巧妙的设计、富有情趣的提问、诙谐幽默的评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学生充满童趣的表演、惟妙惟肖的朗读、放飞心灵的诉说,无不彰显了生命的活力。
这是一座孕育智慧的园子。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没有教材的繁琐分析,没有教师的强势牵引,没有师生的浅层问答,有的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的是师生深层的心灵诉说,有的是学生奇妙的想象、理性的思考、精彩的言说和真情的流淌。“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陶行知语)陈老师就是一位问得巧的“智者”——“读课文的第6~12自然段,看祖父是怎么管她的?跟我们想象中的“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慢慢地讲给我听”和“三个笑”理解篇章、描述形象、激发情趣、体会写法、开启智慧、感悟人生,学生发现了“祖父的和蔼与慈爱”,发现了文字背后的意思,发现了汉语言的意蕴与魅力。
这是一座关注成长的园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孩子的发
展”,这个“发展”应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语文课堂应更多的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上。陈老师是一位教育高手,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文本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整合资源,在此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在祖父的园子里,小女孩是快乐自由的;在陈老师建构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同样是快乐自由的。瞧,孩子们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情境,陈老师及时捕捉孩子们的思绪,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让他们“当花朵,当蜻蜓,当蝴蝶”,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快乐体验和自由畅想。问题一出示,瞬息开启了孩子们思维的门扉,点燃了孩子们想象的火种,孩子们的视野一下子变得敞亮起来,积蓄已久的情感之湖仿佛被投入一块大石子,顷刻被激活了,富有个性、充满诗意的语言如鲜亮的泉水汩汩涌出:“长到天上的玉米”够大胆,“随意飞舞的蝴蝶”够惬意,“爬过墙头的黄瓜”够独特,“呼风唤雨的大榆树”够诗意……这是智慧对话的课堂,这是师生心灵交融的课堂,这是充满诗意的课堂,更是大家无限向往的课堂。叶圣陶说:“如果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王尚文先生也坚持“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陈老师深谙语文教学的精髓,他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读中学习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精致的布局,学习表达运用。他关注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关注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他关注“说什么”,更聚焦“怎么说”。教学中师生对“借物抒情,寄情于物”写作方法的揣摩,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对下面教学中进行“写”的练笔张本蓄势,实现了内容向形式的延伸,理解向表达的迁移,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可谓是“劳力少而收获多”。 陈老师不惜花10分钟,让学生以“我心中自由快乐的园子”为题写一段或几段话,有见地,有气魄,有境界。教师在指导写的过程中,对于时机的把握,情感的激发,思路的引领,可谓是匠心独运。在大家的期待中,学生心中一座座“自由、快乐的园子”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从简单到丰满,从平常到神秘,那独特的想象,诗意的语言,纯真的情感,细腻的描述,让人惊奇,
让人向往,也让人欣慰。当学生沉浸在自由快乐的心中园子里的时候,陈老师把学生又带回到现实之中,现实中的园子是怎样的呢?这里充满了忙碌、劳累、枯燥、沉重。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心中与眼前,为什么落差这么大?这究竟怎么啦?“我们的父母、老师为什么不能给我们这样的园子?难道是他们不爱我们吗?”教者的发问,再一次激起孩子们深层的思考,也引发了我们大家的思考。
细品陈老师的“生本语文课堂”有四个特点:一以活动为起点,他精心设计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全员、全面、全程参与学习。二视自由为关键,教学中,教者充分给予学生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自由的支配时空,自主的选择机会,自我的评价机会。三以民主作保证,教者自始至终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资源分享的伙伴关系,真心实意地热爱、信任和激励学生。四以需要做动力,文本解读,教者了解学生,切合实际,满足需要;课堂提问,教者充分调动学生,发展个性,体验需要;学习语言,教者不断培养兴趣,激发动机,提升需要。从孩子充满童趣的朗读中,从惟妙惟肖的角色扮演中,从富有个性的想象练笔中,我们听到了他们欢乐的笑声、自由的呼吸,我们看到了鲜艳的语言花朵、丰硕的智慧之果,我们也感受到孩子们情智的丰满、人格的健全、精神的成长。陈老师从“儿童立场”出发,让学生以儿童的眼光把他们个体生命对世界的真切体验自由灵性地表达出来。我们要格外关注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纯真美好的情感,奇特丰富的想象,天真精粹的语言,童稚优美的意境。因为说到底,基于生本的语文教学的真谛应当是让儿童过充满德性的、灵动的、创造的生活,为儿童幸福人生奠基。
本文发布于:2024-03-05 21:0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64373652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评课陈金才马式先:建构自由快乐的“阅读教学的园子”——陈金才《祖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评课陈金才马式先:建构自由快乐的“阅读教学的园子”——陈金才《祖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