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空中旅行)
孙悟空形象分析
摘要《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就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人民所喜爱,她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它具有特殊的情节,独特的风格,神奇的人物,充满着浪漫的传奇色彩。在作品中作家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特点,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笔致,描绘了一个完美生动的神话世界。这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揭露与批判,又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尤其是塑造了主人公孙悟空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孙悟空既有童年时候的顽皮机智又有少年时期求学的坚毅,他性格中有勤奋率性的一面,也有坚毅果敢、善恶分明的一面。他有理想和追求:到西天取经是造福人群的事业,所以他从未放弃过。 孙悟空的形象给我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我们经常评议的话题。他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从无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从为自身喜好的行为到为造福万民而取经,孙悟空从懵懂的孩童最终成长为天下人都喜欢的英雄。孙悟空的形象,从自称“齐天大圣”到 “大闹天宫”的失败,从保唐僧西天取经到被封为“斗战胜佛”,终于修成正果,在这整个过程中得到了最生动的塑造和最充分的展示。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人物形象
正文:《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就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人民所喜爱,她以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它具有特殊的情节,独特的风格,神奇的人物,充满着浪漫的传奇色彩。在作品中作家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特点,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笔致,描绘了一个完美生动的神话世界。在这个浪漫主义的杰作中,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作者在塑造孙悟空的形象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孙悟空原本是个有理想抱负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远离了自己的乐园,拜仙学道,凭着自己的坚韧意志,终于学得一身本领。孙悟空更是一只可爱的猴子,他天真烂漫、调皮任性、勤奋聪慧又率性而为,并为个人的自由奋斗,这在大闹天宫一段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孙悟空却为自己的率性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如来佛主压在五行山下,以失败告终。经过五百年的反省,终于觉悟,从追求个性自由到造福人民,保护唐僧一路除恶
行善,历尽磨难,终于修成正果,成为天下人都喜欢的大英雄。就孙悟空的形象,我在这里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 追求理想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孙悟空本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一个石猴,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在花果山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因为闯入水帘洞的“英雄”之举,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带领众猴生活在花果山水帘洞。此后,他以自身的聪慧领悟到生老病死难以幸免之理,顿生求仙学法达长生不老之心。当老猴子告诉他这世上有佛神仙拥有长生之法时,“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常躲过阎君之难。”孙悟空就是一个想到即为的人,于是,这仍无姓名的石猴便踏上了求学访道之路,历时多年,足迹遍布,足见其心志。文中有云“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神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又有云“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南谵部洲,穿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做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贺牛洲地界。”从这些文字里可看出路途上的曲折,而石猴没有放弃。之后终于从樵夫处得知菩提祖师的洞府,前往求学。当日祖师问其来处,石猴自言求学路时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到访此处。”求学之艰辛,求学之心诚,连菩提祖师也为之所动,终收其为徒。跟随祖师学道之后,他一收好动的习性,勉力戒躁而为。“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六七年。”起始时除学习礼仪和基础知识外,总是做些杂事,但却没有抱怨的坚持了六七年下来,谁能不说这是个好学的孩子。于是祖师以各门道法相授,任其选自己喜欢乐意学的,最终石猴以自己独有的聪慧悟性看破了祖师的暗示,终于学得七十二变与筋斗云两大绝技。求学的坚毅和勤勉,加上自身的聪慧悟性,让他成功地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一身近乎无敌于天下的本领。而这又是三年后的事情了。自此他在外求学已近二十年。在这过程中,我们着实从那个顽劣的猴子身上感受到一种执着的精神。
二、率性而为的个性
美丽的山水、飘香的花果养育了聪明机智富有灵性的孙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确是一个天真浪漫、调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屡屡“战功”: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阎王爷的“生死簿”;大闹天宫,高喊玉帝为“玉帝老儿”;回归花果山,高挂的旗号是“齐天大圣”„„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
孙悟空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一身近乎无敌于天下的本领,可是学满之后,却很快被菩提祖师赶回了花果山,因其在师兄弟面前炫耀自己所学的技法,只为博众人欢乐。可见这只猴子始终还是没能摆脱顽皮天性的特色,尽管学习了多年的礼教,始终难以做到谨言慎行。而回到花果山之后,本领超凡的石猴再没有了师门这仅有的包袱,恢复了自然天性,再不受任何礼教的约束。凭着自己的性子行事,将个天界上下闹得人仰马翻,真是满天神佛制不住一个任性的猴子。
在大闹天宫中,这位“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的自然之子,自始至终都带有“率性而为”的特征。他教小猴“逐日操演武艺”,决不是为大闹天宫做准备,只是一种“作耍”的游戏;大闹龙宫,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件称心如意的武器,大闹地府,只是向阎王讨回自己被剥夺的自由,都不是有意识地对神界的权威发难。太白金星招安他时,他临走前对四健将说:“谨慎教演儿孙,待我去天上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住。”可见,他对神权世界那一套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和当时社会最基本的秩序原则,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和了解。在天宫任弼马温期间,他也算是尽职尽责,“昼夜不是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把天马养得“肉满膘肥”,直到知道了弼马温是个“未入流”的小官,这才反下天宫。做了齐天大圣之后,他仍然是“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计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玉帝让他代管蟠桃园,他“等不得穷忙,即入蟠桃园内查勘”,“从此也不交友,也不他游”,一心一意,尽职尽责。他偷吃蟠桃也只是因为看见“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尝个新”,猴子的天性就是看见成熟的桃子就想吃。后来王母召开蟠桃大会,竟然没有请他,他当然不能容忍,因此才假传圣旨欺骗赤脚大仙,且偷果品,盗御酒,偷吃老君金丹。无非也不过出气闹性子,带着很强的随意的性质。他吃饱仙丹酒醒之后,自己也感到不妙,心中揣度道:“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
可见,直到这时他也并没有取玉帝而代之的思想。之后被抓回天庭,从八卦炉中逃出之后,公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其实这算不上是一个口号,只是出于被天庭的种种规矩限制了他的自由,从而生出的一股怒气。既然皇帝可以定规矩,那么做了皇帝也就不必遵循那么多规矩了。这并不是什么政治要求,也不是什么起义的口号,甚至都算不上是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英雄气概,只是个性倍受压抑之后的怒言怒语。所以,大闹天宫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抗天宫统治者的行动,只不过是孙悟空的率性而为罢了。他的率性而为的自由个性和神权世界的规则秩序势难并立,因而不能不斗。整个斗争过程,都是他率性而为的特征的显现。
三、终于职守和为民造福的品质
孙悟空凭着自己的天性这样一路率性走来,不断为自身的自由和喜好做着许多值得争议的事情,形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的奋斗历程,而这个历程终于在如来佛祖的五指山的重压之下,仓促的结束了。五指山下500年的艰难岁月,使孙悟空成长了起来,得以在之后的西天取经路途上更成熟。唐僧注定在取经的途中困难重重,就势必需要有一个威力强大的人物出来护送,否则,唐僧将不可能顺利地完成取经任务。此时,敢于反对天宫统治权威的孙悟空,便成了护送唐僧西行的理想人物。如果抽掉大闹天宫部分,孙悟空这一天不怕地不怕的神话世界中的英雄形象就会减色,添加大闹天宫部分,孙悟空的形象就更为生动突出了。然而让这曾闹得天宫人仰马翻的人物俯首贴耳地随唐僧西行怎么可能呢?,只好请如来佛把他压在五行山下,让他“悔过自新”、“改邪归正”,并请观音菩萨给他带上紧箍儿。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的悟空,虽说是顽猴的“劣性”不改,在一些行为细节上仍然保持着一个猴子天真烂漫的天性和率性,但那让他头晕目眩的紧箍咒使得他归顺、听话了,这样,才能使其驯服地走上护送唐僧西行取经的道路。而孙悟空最终也没有辜负任何人,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任务,成为造福于人群的英雄。
如果将取经看作是孙悟空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孙悟空再不可能是闹天宫时的孙悟空,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毅然与唐僧并肩踏上了取经的路途。因为孙悟空终于领悟,真正的英雄不是为自己奋斗,而是为人民奋斗的英雄,去西天取经,就是这样一种奋斗。孙悟空随同师傅四人,风风雨雨、
历经磨难、千辛万苦地一路走来,整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时光已经过去了十九年,终于将取了真经送回东土。在西天取经的艰难的岁月里和漫长的路途中,孙悟空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坚强意志,忠于职守的可贵精神和保驾护航为民除害的优秀品质。不管是遇到妖魔鬼怪的凶险,还是自然障碍的难以逾越,或者是内部的纷争(比如唐僧的误解),坚持西去的决心从不动摇,并且出色地为取经之路清除障碍,为百姓安生荡平祸害。尤其在同妖魔的奋战中,他的形象得以丰富,并且逐渐高大以至升华。
八百里火焰山阻住去路。孙悟空就到铁扇公主那里借来芭蕉扇,熄灭火焰,断绝火根,拯救了一方生民,使火患永不再发。“妖为鬼域必成灾。”比丘国的国丈白鹿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为国王做药引子,孙悟空就打杀了白鹿怪,救出一千多个小儿,并把妖怪住的华清洞,烧作一个火池坑;青龙山玄英洞的犀牛怪,强迫该天县人民每年供献价值四万八千两银子的酥合香油灯。孙悟空就请来四大禽星,降伏了犀牛怪。为该天县人民解除了痛苦;通天河的金鱼精,每年向陈家庄人民要童男童女享用,并强令交纳猪羊牲醴贡献。孙悟空就请来南海菩萨降伏金鱼精,为陈家庄人民根除了祸患,等等,事例不胜枚举。
从东土到西天十万八千里,遇到的妖怪头子就有几十个,但他一条金箍棒打遍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并且他同妖怪斗争,大多数都是主动进攻,只要一听说妖怪扰乱人间,就决不放过。收伏八戒之后,他就对引路的高才说:“以后但有妖精,多作成我几个,还有谢你处哩。”第67回驼罗庄主人请悟空捉妖,悟空当即向上唱个喏道:“承照顾了。”八戒在一旁就这样说:“你看他惹祸!听见说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很能说明悟空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作者一再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赞扬孙悟空“专救人间灾害”,“与人间报不平之事”。在通天河畔,他不仅救下了两个“祭赛”妖精的幼儿,而且除灭了妖怪,免除了老百姓世代的灾害。比丘国、朱紫国等故事,都是孙悟空主动进攻,为民除害。他每次捉住妖怪头子之后,总要把小妖消灭干净,以免给百姓留下祸患。可见,孙悟空已经脱离了专为自己斗争的性质,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了弱者而斗争。
孙悟空的形象实质不仅在于敢斗,更在于斗则必胜,故为“斗战胜佛”。他取得斗争胜利有两个法宝:一是武艺高强——这在大闹天宫中表现得尤为精
彩;一是善于斗争,亦即有勇有谋,斗智斗勇。他经常变成蚊子、苍蝇、蟭蟟 虫,钻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细(如黄风怪);或者根据蛛丝马迹推断妖怪的来历,然后根据这些妖怪的特点,寻找相应的对策(如黄袍怪);有时他又化为妖精的丈夫或妻子去欺骗妖精(如三调芭蕉扇)。或者赚来妖怪的法宝,反置妖怪于死地(如计盗紫金铃)。他还善于运用钻到敌人肚子里去的战术来制服妖精(如黄眉怪)。他机智灵活,随处设计,常常令妖怪防不胜防。
在自然灾害面前,他被表现为驾驭自然、战胜自然的强大威力的象征;在妖魔邪恶势力面前,他是一位敢于斗争,嫉恶如仇,除恶务尽的勇士;在神佛统治者面前,他敢于面对地加以嘲讽和斥责。这样一个无畏无惧的形象,才是老百姓心目中真正倾慕的英雄形象,也难怪孙悟空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被广为传诵。
最终,当取经事业完成之后,取经集团所有成员都修成了正果。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所谓的“正果”应该只是一种喻意,和佛教的教义并不完全一致。五人中,孙悟空成佛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如来给他的“政治鉴定”认为孙悟空成佛是因为其“炼魔降怪有功”,可见他得成正果,完全是因为“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类的事业,为人类群体做出了贡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成了伟大的事业,最终达到了造福于人群的目标。
四、善恶分明的智慧
孙悟空又是个善恶是非观念十分鲜明的人物。在这方面,孙悟空和唐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僧虽说是取经队伍的精神领袖,却常常是一个人妖不分、善恶不明的糊涂虫,而孙悟空不仅有火眼金睛,能辨别真假,认识妖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敌我观念十分明确,爱憎感情无比分明。对残害人民的妖魔刻苦仇恨,除恶务尽;而对被残害的人则扶危济困,救人救彻。他一路上斩妖除魔,固然是为了克服取经路上的重重阻碍,保护唐僧能顺利通行,到西天完成取经的任务。但也常常主动出击,完全是出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民除害。高老庄收猪八戒,自然是出于佛旨的安排。但事情的开始,却是孙悟空主动为人除害。《三打白骨精》,他靠自己的一双火眼金睛辨识真伪,不顾唐僧的误解、降罪和猪八戒的阻挠以及添油加醋的不义指责,力除妖魔,为民除害。在乌鸡国,他扫荡妖魔,辨明邪正,为乌鸡国王报了冤仇,也完全是主动除妖。在车迟国,孙悟空主动济困扶危,解救那些受压迫剥削,为道士服苦役的和尚。所以那些小僧十分感动地说:
“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又在陈家庄通天河为民除害,除掉了那个每年要吃一对童年童女,否则就要降灾于民的金鱼怪。孙悟空对猪八戒说:“为人为彻。一定等那大王来吃了,才是个全始全终;不然,又叫他降灾贻害,反为不美。”虽说这里主要是戏弄猪八戒,却也表现了他同情被压迫者和舍己为人的精神。过火焰山时,行者不仅扇灭了火焰山,保证了唐僧通行西去,而且还特意连扇七七四十九扇,断绝了火种,使这里能够风调雨顺,从而为普通百姓谋利。他一路上所消灭的妖魔,大多是既危害唐僧,又同时是残害人民的。因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自然地将那些妖怪看做是现实生活中危害人民的恶霸、官僚、土豪劣绅的化身,这是十分自然的。这样,孙悟空同他们的斗争,就带有一种为民除害的正义性质。这也是这个形象博得广大读者赞美和敬仰的重要原因。
结尾:
现在,再回过头去认真看待《西游记》中的这只可爱猴子。起初,他的可爱像不懂事的孩子,看似缺乏教养,其实天性热爱自由,习惯率性而为。尽管他将天宫搅和得天翻地覆,我们还是觉得他可爱,因为这就是他与生俱来的天性,这就是他孙悟空的特色;五百年后得以重回人间的孙悟空,在经过了多年的沉寂之后,变作了另一种成熟的可爱。他再不会那么骄狂,他的心中拥有了一个更宏伟的目标,不再为个人的自由奋斗,而是为全体人民的幸福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清除祸害,完成伟大的取经事业,造福人群。最终我们欣喜地看见他完成了这样的使命,他的可爱又变作了第三种,那是英雄的可爱,是无论放置到任何一个时代里去都会被人们喜欢崇拜的英雄的。所以说,孙悟空虽然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形象,但却不是作者随心所欲地想象出来的,而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在他的身上概括了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思想文化意蕴。在孙悟空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勇敢机智、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坚毅和勤奋等品格,无疑反应出了我们民族性格中的精华。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之四——明清小说》 周先慎 2002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4月第2次
印刷
4、陈刚主编的《西游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王强的《中国古典文学卷》下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6、《西游记》 吴承恩 1973年 人民出版社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17: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544541152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孙悟空形象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孙悟空形象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