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缠绵母爱)
孔子人物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及其学说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影响。有汉以来,历代帝王仕儒向他敬奉了无数桂冠,如“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堪当此誉的,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人物事件1:大道归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第一块基石,儒家文明的第一个原点。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孔子对奋斗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有奋斗才会有收获;对成功者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当政者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对君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普通人说,要恭敬、宽厚、诚信、积极、恩惠。以仁生义,由仁及德,孔子推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既敦促当政者“身正”,又教化民众向善去恶、尊德守法。孔子的仁政、德政观,构成古代最早的政治观。
人物事件2:有教无类
以道育人、以德化人、以术授人,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三个层次。他设坛开讲、诲人不倦,让社会走向有序;他注重对人心性、品格的培育,试图把仁、义、道、德等关键词揉成泥、烧成砖、砌成墙,搭建精神的庄园;他主张“有教无类”,像一位勤奋的泥瓦匠,试图用知识的泥浆抹平人世间的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孝逆、雅俗的砖缝;他主张“师道尊严”,试图让混沌社会、迷茫人性亮起文明的曙色。
人物事件3:君子固穷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是孔子回答弟子子路的话。孔子一行从陈
国出发到楚国需要经过蔡国,而蔡国正处于吴国和楚国交战的中间地带。有一次,孔子被一伙乱兵包围了七天七夜,带的粮食全部吃光。弟子们又累又饿,好多人都病倒了。我们再来看看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白话助读: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爬不起床来。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被围几天了,粮食都吃光了。性急的子路忍不住了,面带怒色来见孔子:“难道君子也有穷途末路的一天吗?”言外之意是,老师你整天教我们要施行仁义,但是我们怎么老是这么倒霉?孔子告诉子路:“有道德学问的人,处于穷途末路之时,仍然能够保持君子的节操;无道德学问的人,在穷途末路之时,就会胡作非为”。孔子补充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有志向的贤人君子,从来不为了保全生命而害人,只有以牺牲自己而成就正义事业的。
事实上,孔子在告诉我们,一个君子,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底线,要树立一种底线思维,这个底线就是要遵守大义大道,而不要因为穷途末路,就放弃自己的底线而胡作非为。在这个方面,孟子有更加明确的说法,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保持君子之风。孟子还为君子指出了一条路,那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就是“君子固穷”的最好注解!
人物事件4: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义。孔子也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人物事件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人物事件6:逝者如斯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孔子望着滚滚流水,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奔涌不息的大河,孔子发出了时不我待的感慨。流水
一去不复返,无论昼夜,永不停息。观水而悟人生之道,过去的已经过去,但应该时时刻刻保持自强不息、永不懈怠的精神。
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对于时间的慨叹,人类从未停止。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17:0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5429172772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孔子人物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孔子人物简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