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由来介绍

更新时间:2024-03-04 16:09:0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4日发(作者:影视翻译)

普通话由来介绍

普通话由来介绍

普通话由来介绍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下面是关于普通话由来的内容,欢迎阅读!

普通话由来介绍1

“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

“国语”的名称出世不久,就有人反对。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普通话的由来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民族共同语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唐宋时期,人们写文章、作诗词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国家颁布的读音)。明清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它作为我们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一方面,作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话,数百年来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运动”以后,作家们自觉地用普通话写作,涌现出一大批作

为普通话书面语规范的典范作品。“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北方方言区自身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人口优势等客观条件奠定了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普通话由来介绍2

普通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标准汉语”。是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言,主要通行于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的人一般不说普通话。

关于普通话的由来,需要从清朝说起。我国“普通语”由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1906年,他在《江苏新字母》一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即各省通用的话。当时人们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

由于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各地来京应考、做官和经商的人很多,他们虽然学会北京话,却仍然夹着不少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来比喻这种夹杂的北京话。起初这种话只在官场上使用,称之为“官话”,又称“蓝青官话”。后来会说这种官话的人越来越多,改称“普通话”。民国初期更名“国语”,甚至小学语文课本亦称“国语”,即教“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通话”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普通话才得到了普遍推广,并有了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作为文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全国有70%以上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中华民族几千年书同字、语同音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普通话由来介绍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16:09: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539742152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普通话由来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普通话由来介绍.pdf

标签:普通话   北京   作为   规范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