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轻松上网)
返溯视角・人性叙事・军旅情怀——评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袁文卓"(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南京210023)内容摘要: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艺术特色鲜明,作者在小说叙事视角、人物性格塑
造以及主旨意蕴阐发等多个方面做出了调整与创新。徐怀中的《牵风记》,并非对其之前军旅
题材书写的一种延续,而是融入了全新的艺术思考与美学探索。作者并未将叙述视野单纯地
聚焦于具体的战争场景,以及某一群像的塑造。而是着意于描写那一特殊年代里平凡人的不
平凡经历。作者力图揭露并且展现作为个体人的人性美。因而,较之一般意义上的军旅题材
作品而言,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学品格。关键词:徐怀中;《牵风记》;返溯视角;人性叙事;军旅情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常青树,徐怀中至今笔耕不辍,即便年逾古稀也仍然活跃于文学生
产的第一线!早在20世纪50、60年代,他便先后推出了作品《卖酒女》①以及《崭新的
人一一记女英雄徐学惠》②,而到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紧接着发表了《西线轶事》③以及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④。21世纪以来,徐怀中先后向文坛奉献了《或许你看过日出》⑤以及
《不忘初心期许可待》⑥,直至近期这部长篇小说《牵风记》的发表!当我们细品该作之后,不
难发现在《牵风记》里,不仅有对军旅生活的真实再现;更有对特定时期背景之下作为个体人*
作者简介:袁文卓,文学博士,南京天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天项目“社会启蒙与文学思潮的双互动”(项目批准
号16JJD750019)中期成果#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徐怀中:《卖酒女》,《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徐怀中:《崭新的人——记女英雄徐学惠》,《人民文学》1960年第2期#徐怀中:《西线轶事》,《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徐怀中:《来也也匆去也也匆》,《人民文学》1999年第1期#徐怀中:《或许你看过日》,《人民文学>2000年第1期#徐怀中:《不忘初心期许可待》,《人民文学/017年第8期#83
的人性思考!此外,作者也有意在小说中融入了诸多梦幻因素,营造出了
一种别样的意
境美。、返溯性的叙事视角结构全篇从小说的叙事视角看来,小说《牵风记'主要采用了返溯性叙事视角!在作品开篇,徐怀
中通过描写一次晋冀鲁豫野战军独立第九旅高、中级干部的聚会而展开故事。紧接着,由这
群老战友重叙旧情翻开旧册,从而引出了小说主人公汪可逾的登场!如文中所言:“……人
到齐了,少不了先要传看一幅加了相框的放大集体照!
一色灰军服,密密麻麻挤满了整个画
面,男分几排站在后面,前排全部是女,席地而坐,个个喜笑颜开!……于是又议论
起了小汪,前排右起第九那位女!至一九四八年初春在大别山牺牲,小汪再也不曾有过
拍照机会!这一张集体照,也是她的一幅遗照,她永远被定格在十九岁。”①由此可知,小说
以一次部队的聚会为引,自然而然地将与会者的视野聚焦于对汪可逾这一革命烈士的无限
追忆!作者也在这种反溯之中,将小说视野拉回那一动荡的战争年代!即汪可逾与齐竞的
相遇以及后面所发生的系列故事!也可以说,作品中汪可逾的出场,也是在作者的巧设悬念之中完成!在第一章“隆隆炮
声中传来一曲《高山流水'”里,徐怀中首先介绍了
“野政文工团”下派前来慰问的节目不够精
彩,从而为身怀古琴弹奏绝技的“北平女学生”汪可逾的临时救场奠定了基础!正如文中所
言,“……,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了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
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
竞提出交涉:’首长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②作
品中的汪可逾以一种临时“救场”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样一来,便极大地调动了当时
的在场军民以及小说读者的阅读兴趣!紧接着,首长齐竞与汪可逾之间的“琴瑟和鸣”,也进
一步将小说推向高潮!在小说这一部分的描写之中,齐竞也自然而然地充当了报幕员!尤
其是当汽灯突然熄灭那一幕,他和汪可逾面对面侃侃而谈,“仿佛在古琴演奏之间,加演了一
出只有两个角色的对口小话剧”③。这次的弹奏效果十分不错,也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多
年之后,当地的老人对当时战斗故事的记忆十分模糊,却唯独对汪可逾的这次弹奏仍记忆犹
新!小说写道:“……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
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句话了
!而要成年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
了几支古琴曲,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
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了一个空弦音。”④①②③④徐怀中
《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
《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
《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
「話84
由此可见,当天汪可逾的出场以及她的高超琴技,给当时的在场受众所留下的深刻印象!而
一琴一人,亦为小说后面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紧接着作者将叙述笔锋一转,再次将叙事视野拉回当时残酷的对日战斗之中!既出乎
意料又合乎情理!作品写道:“……而事实上,那个夜晩军情正是十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
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向
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迫敌回
援,变被动为主动。”①作者徐怀中曾随军挺进大别山,有过实际的军旅经历!因此从他的视
角出发去描写战争,势必更能逼近战争最本真的一面!而这段描述也从某一侧面向读者展
现了战争的残酷,因为危险和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考虑到当时行军任务的急迫性,作为
九团首长的齐竞,并没有答应汪可逾当晩提出的报名参军的申请!而汪可逾这次阴差阳错
偶遇“虎团”,尤其是与齐竞的邂逅,也使得她的人生轨迹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这次相遇,亦
为后来的情节发展奠定了情感基调。四年之后,学成归来的汪可逾,如愿加入了齐竞所在的
部队并担任文化教员!而齐竞的身份,也已经由四年前的九团团长升为独立第九旅旅长!
由于当时司令部并没有干事%教员这一类编制,汪可逾对外的公开身份是军务参谋!就这
样,她便由之前的北平女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汪参谋!小说叙述至此,也基本上将故事中
的重要主人公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纠葛交代清楚!紧接着,作者便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摹
去展现小说人物性格!当然,作者所采用的叙事视角不仅限于反溯性视角,其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全知全能叙
事!具体体现在作品中对骑兵通讯员曹水儿的描述!在小说的第三章题名为“瑟瑟战栗的紫
薇老树”这一节的开篇,作者首先大体介绍了曹水儿的从军经历,谈到了有传言说曹水儿在大
别山作战中光荣牺牲的消息。紧接着,作品交代了曹水儿的女人曹大姐对这一丈夫在战场上
牺牲的传闻早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的一幕!再接着,作者采用了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将小
说视野聚焦于曹水儿与曹大姐当年结为连理的情景!如此一来,亦与曹水儿后来因个人作
风问题被枪毙的事实形成了某种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如文中所述:“先前是说,曹水儿在大
别山光荣牺牲了
!现在这个话题提不得了,风闻他因为奸污妇女,被五花大绑执行枪决
了。”②显然,作者在此处采用的是一种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这一时刻,作者像上帝一般,
他洞悉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內心活动与行为举止!对于自己丈夫曹水儿因为奸污妇女而被
枪决的谣言,曹大姐自然不会轻易相信!毕竟,这与他在和自己的新婚之夜畏首畏尾,绝不
敢越雷池半步的行为大相径庭!作者紧接着将笔锋一转,在这一章节的第三部分开始详细
介绍起了曹水儿在骑兵连受训时的具体表现,也再次将叙事视角向前回溯!而且作者在文
中关于这两种视角的转变丝毫不露声色,从情节来看也显得十分自然而且毫无拖沓之感!①
②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85
二、人性叙事:灵性飘逸而不失革命本色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视角而言,&牵风记'里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以及一匹马!而这
三个人物分别是文化教员汪可逾、独立第九旅旅长齐竞、骑兵通讯员曹水儿以及那匹颇具神
话色彩的老军马——“滩枣”。首先,在作者笔下,文化教员汪可逾是一位启蒙者的角色!她来自北平并接受过良好的
教育,不仅如此,她还擅长古琴,具有家学传统,具有革命精神。而且,从她的一言一行以及
她对普通民众的启蒙教育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具有启蒙思想的女革命者!譬如文中汪可
逾的出场便石破天惊,她自告奋勇为战士们献上了
一曲古琴弹奏,以这样一种现场表演的方
式为诸多尚不知古琴为何物的军民打开了眼界!而在敌情十分严重之时,她大胆地向指挥
部提议:要将渡口所有支前女民工集中送过河,但必须全部裸身以便不测之时抢险队员能够
第一时间援救!汪可逾在船上身先士卒,她为大家科普人类进化史,以此打消了大家的顾
虑!再就是篇中当受伤的汪可逾和曹水儿在红军洞中避险的时候,看到溶洞的奇特景观,她
给曹水儿开了一堂生动的地质课!文中写道:“她绘声绘色地讲到,雨水含有二氧化碳,会使
石灰石构成的岩层部分溶解,经过千百万年侵蚀,形成地下空间,就是我们看见的这种天然
溶洞……”①以及在后来看见“灵芝柱”的时候,她对曹水儿讲解说道:“这种情况,主要源于
的是石灰质过多,堵塞了渗水的通路,水滴不得不另寻路径,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那里又会
生长出一处新的石钟乳和石笋。”②小说中对汪可逾类似启蒙话语的描述还有很多!徐怀中
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独具匠心:一方面,作者对以汪可逾为代表的革命女,倾注
了极大的热忱与心血,他歌颂了这一批富有才华而又有拥有革命激情的女英雄形象!同样
作者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写出了她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譬如汪可逾对旅长齐竞的
倾慕之情便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如文中所述,每当齐竞做报告,她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致志
地听着,却“又情不自禁自我暴露,痴痴地观望着台上的报告人,毫不掩饰她对这位年轻军事
指挥员的仰慕之情”③。这是作为普通人的汪可逾对爱情的渴望!而另一方面,作者又赋予
了汪可逾以超越普通人的特质!比如她早早地便被贴上了“北平才女”“通晓古琴”以及“胆
识过人”的标签!去世之后尸身不腐,并站立在银杏树洞里的描写,也颇富传奇色彩!在作
者笔下的汪可逾如仙女一般存在,她不容世俗的半点玷污!正如作者后来在访谈中所言:
“她是美的化身!这么说吧,这部小说因为她牵出了一段段战争岁月的甘苦!……以前我在
部队,见到了不少有文化的女参加革命、投奔光明,她们爱笑,懂艺术,一身热忱坦荡,许①
②
③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
「話86
多美好的女性形象汇聚成汪可逾。”①由此可见小说中的汪可逾形象,几乎集中了作者对战
争时代女身上具有的不畏艰苦、坚持革命斗争的所有优秀品质!其次,作者对旅长齐竞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是他与汪可逾之间爱情的描写也可谓
颇具匠心。如文所述,当学成归来的汪可逾再次来到齐竞的部队,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內心
的激动,齐竞对汪可逾的爱慕也充分体现在他的内心活动之中!如小说所言:“齐竞绝对不
会坦白告知别人,他理想中他的另一方面’,正应该是如跳高运动员那样高大健美型的,却
又并不当真够多么壮实,略显有那么几分柔弱的样子,才是他所中意的!其实,他也未见得
能够上升到理论层面,说明为什么必须足够高大丰满,而同时又要保持女孩子家天生柔弱的
一面,无非是依小汪体型为标准定下来的一个标准就是了。”②由这段內心独白可以看出,齐
竞对汪可逾的爱慕之情由来已久!然而,当汪可逾后来被俘并被营救出来,齐竞关心的是汪
可逾是否在被俘期间被强暴的问题!正如文中齐竞被揭穿之后辩解道:“我自己也不理解,
一旦接受了某种陈旧观念,要从意识中去除很难。总还是认为,所谓初夜落红’,是最洁净
最珍贵最神圣的一种纪念物!我设想,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应该用一整包药棉保存下来,装
在一个铁匣子里面……”③由此可知,尽管齐竞受过高等教育并在军中担任要职,但是他骨
子里面的封建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当然,这样也依然无法抹杀其对汪可逾的感情!譬如当
他从曹水儿的口中得知汪可逾已经去世,并且遗体尚在红军洞里的消息时十分悲痛,尤其是
他率队亲访红军洞,并先找到汪可逾宋代古琴时的心里描写,让人为之动容!文中写道:“初
次见面,他一眼就认出,北平女学生抱着的是一张宋代老琴,并且随口便背诵出了白居易诗
《废琴》。事情竟然是如此急促,挥手之间已经物是人非。永远不会再有七弦琴弹奏应和,两
人联袂上演的一曲异常激越而又足够凄苦的战地恋歌,就此烟消云散。”④两人的感情也随
着汪可逾的去世而成为齐竞心头永远萦绕的痛!尤其是小说篇末,写到了老将军齐竞在帮
汪可逾写完银杏石碑上的悼文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他牵挂的了
!最后他也以一
种自杀的方式,期待着能够在天国与自己的意中人重逢!再次,作者所着力描写的第三个人物便是骑兵通讯员曹水儿。小说中对曹水儿的描述
大抵采用了一种倒叙的手法!文中先是提到了曹水儿的参军经历:“曹水儿赶上了抗日战争
的一个小尾巴,所以他佩戴过早先的18GA臂章(中国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日本投
降,随即换发了新臂章,以蓝色为底,居中留出一个空白椭圆形,印有'八路'两个楷体字!至
一九四七年三月,挂起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臂章。”⑤对形象的塑造,自然离不开对其军①
徐怀中:《90岁徐怀中〈牵风记〉⑴丨聚焦血色硝烟中的三个人一匹马》,《文汇报>2018年12月6日#
/s?
id
=
37007971
&wfr=
spider&for=pc#②
③
④
⑤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87
旅生涯的刻写!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通过写曹水儿参军之前在与曹大姐婚姻中的矜持,来
反衬出其参军之后的“采花”行径判若两人。文中写道:“邪了门啦!为什么他总能够所向披
靡顺水顺风呢3须知,骑兵通讯员曹水儿的高大雄健,不仅仅适应于警卫任务的特定需求,
也完全符合妇女追求异性的基本原则。就连皮肤粗糙而略略发黑,也绝对不属于缺点,女人
们并不喜欢白白净净的一张娃娃脸。”①文中这段对曹水儿外貌的描写十分形象,也可以看
出从女性择偶的角度而言,曹水儿的模样的确生得俊俏,并十分招女人待见!可就是因为艳
遇太多,曹水儿最后也因此闯下大祸。最后,小说中还描写了一匹通人性的军马——“滩枣”。在小说中对这匹具有灵性的军
马的书写,有几处颇为具有代表性,也可以从中窥见战马身上所具有的军魂!首先是从军马
的外形来看。“……屡立战功的’滩枣’颈项高扬,四肢修长,面孔正中留下一'笔’白色条纹,
像京剧脸谱似的!从两耳正中直至嘴唇处,将狭长的脸部辟作左右两半,给人一种天然的奇
幻感,顿觉它是那样高大伟岸而又文明优雅。”②从这段对“滩枣”外形的描述,可以看出这匹
战马的出类拔萃!然而不止于此,作者还通过几个场景来刻画军马的灵性!首先是汪可逾
为了感谢“滩枣”对自己的接纳,特地为其弹奏了一曲《关山月》。这首曲子不仅抒发了远征
之人对家乡的思念,而且还歌颂了军马战车的威武气势。谁料到当时正在接受曹水儿洗刷
的滩枣,在听见村里传来的琴声之后,竟然径直跑回到汪可逾的身边,可见这首《关山月'“正
是滩枣熟悉不过的”③。此处显然采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不过运用得恰到好处,毫无逼
仄之感以及斧凿之痕,写出了战马野性之中也透着灵性!第二次是而当汪可逾受到她和齐
竞谣言风波的影响,而即将被调动至邯郸干部子弟学校任教之际,战马滩枣追过来送行,那
段描写也颇为生动!文章写道:“汪可逾背着她的古琴,走在队伍最后,不时回头观望一下,
她明明知道,各单位工作日程都很紧张,不会有什么人来送行的!突然,大洋马’滩枣’向这
边奔驰而来,队伍立即向两边分开,为它让开了路。‘滩枣’急停下来,随即掉转头伫立不动,
拦截了队伍的去路!……’滩枣’在汪参谋面前温顺地低下头来,小汪泪盈盈地搂抱住马脖
子,亲热了许久,待她背起古琴要走,’滩枣’伸出颈脖,左边拦一下,右边拦一下,死活不放她
过去。”④小说中这段对“滩枣”重情谊的描写颇为精彩,也十分感人,充分体现了人与动物之
间的那种温暖的情谊!紧接着,还写了
“滩枣”从枪口底下机智地逃生并重新回到曹水儿身
边的情节,也极富传奇色彩!尤其在篇末,“滩枣”将汪参谋的遗体从红军洞中驮出,并安置
在银杏树树洞里的叙述,更是将这匹军马写活了
!在很大程度上,滩枣代表了战争年代那一
批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而捐躯的战马的军魂!此外,小说还以少量篇幅刻画了一位小红军战士
一一刘春壶!这位小八路被俘牺牲的①
②
③
④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
88
时候,尚不足十三岁,可谓战争年代那一批英勇无畏年轻战士们的一个缩影!文中有一段对
其被俘后仍然不肯屈服的书写,让人印象深刻。小说写道:“咚的一枪托子,朝着少年太阳穴
砸过来,顿时一脸的鲜血,下巴歪向一边去了
!他用足了力气,连血带牙齿,噗的一
口啐在
小队长脸上!几条大汉扑向前来,拳打脚踢,刘春壶口中不停地在叫骂!……筷子粗的一
根铁丝,穿透了解放军战士刘春壶的锁骨,牵着他走在游街队伍最前头,还强迫他不停地
敲响一面铜锣,不敲,就用锥子在身上乱扎,扎一个洞,便有一股鲜血冒出来!背后有人
举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死刑犯共党区政府工作队员刘春壶’J'①这段描写一方面可以看
出八路军战士刘春壶的顽强抵抗以及不畏强暴,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敌人的残忍以及手法
的残暴!小八路刘春壶最终被折磨致死,唯有他不惧生死迎击敌人的狂笑声,还一直在山谷
间回荡……三、军旅情怀:意境营造与主旨表达相得益彰从《牵风记'这部作品的主题意旨阐发而言,作者并无意于正面描写战场的残酷,而意在
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揭示特定历史时期里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不仅如此,作者尤为
擅长营造意境,并在此过程之中逐步深挖隐于文本之后的小说主旨,使得意境营造与主旨呈
现之间既相互协调又相得益彰!而关于《牵风记'的命名缘由,则源于作者三十年前的一篇
旧作!当时由于特殊的环境,未完成稿件《牵风记'被付之一炬,作者也索性推倒重来,并融
入了自己的全新思考。如作者自述:“80年代初,受到思想解放大潮的冲击,对文学创作认
识上得到了极大的启迪与觉醒!想到烧毁了《牵风记'手稿毫不足惜,我必须从零公里起步,
再度开发自己!……不过,从30岁出头煎熬至耄耋之年,只剩下了《牵风记》三个字,实在不
忍割舍。”②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怀中对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那一段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怀!
后来在与他人的通信之中,徐怀中也同样表达了自己对这部作品题名为《牵风记'的情愫!
他指出:“最初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敌强我弱时如何’牵引战争反攻之风’;写完了回头看,算
是'牵个人写作转变之风’;再延伸至小说中英姿飒爽的战马,更有'牵马驰骋之风’的意象联
想了。”③在笔者看来,长篇小说《牵风记'的出版,其实可被视为作者对往逝如风的一次缅怀
与牵引!首先,在篇首部分作者写了汪可逾的出场,“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
了一个散音一一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④。而当汪可逾怀抱古琴
弹奏了《高山流水》之后,观众反应十分强烈。如文中所言:“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①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②
《关于徐怀中长篇小说〈牵风记〉的通信》,《文艺报》2018年12月7日#③
徐怀中:《90岁徐怀中〈牵风记〉(1)丨聚焦血色硝烟中的三个人一匹马》,《文汇报>2018年12月6日。https:///s?
id
=
37007971
&wfr=
spider&for=pc#④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89
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掷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
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
已。”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军民难得有闲暇时间能够听一曲古琴弹奏!而从当时的实际弹
奏效果而言,一方面可以看出汪可逾琴技的高超;而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当时全场军民听众
对琴声的由衷喜爱,以至于多年之后当地的百姓对汪可逾当年的弹奏仍记忆犹新!其次,文中曹水儿在红军洞照顾受伤的汪可逾那一段,对当时所处环境的描写也让人印
象深刻。小说写道:“……再往前去,出现了又一处的溶洞大厅,比’红军洞’的大厅更为高大
开阔,宽约一百三十米!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光线不是来源于溶洞口,而是从四周无数条狭
窄的石缝中侧射过来,织成一张薄雾似的网!其投射效果是多样性的,使得整个溶洞更见晶
莹璀璨,更见奇幻幽深!……不难想象,溶洞外面蒙蒙薄雾随风飘过,向上是笔直笔直的绝
壁,向下是万丈深渊!……看见一处钟乳石高高垂下,下方石笋挺拔向上,如两条白玉般臂
膀,极力向对方伸过手来。如果上下对接起来,便会成为两头粗中间细的一根'灵芝柱可
惜,它们彼此指尖相距近在咫尺,却终于未能触及,令人为之慨叹。”②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红
军洞所在地区地质地貌的奇特景观!而这种书写,实际上也是为后期汪可逾的尸身不腐以
及最后在银杏树洞里被发现埋下了伏笔,当然这里也平添了某种神性的色彩!再次,“奄奄一息的老军马驮着汪可逾遗体行走在茫茫大山之中,在极端环境下,汪可逾
与军马之间迸发出的默契和灵犀,也是小说比较写意抒情的一面”③。而这样一种意境的营
造,固然是作者徐怀中的才气使然!但同样应该看到,这种叙事策略也为小说主旨意蕴的阐
发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调。而在小说的篇末部分,当齐竞带人找寻汪可逾的遗体的时候,首
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军马“滩枣”的骨架!只见“司令员齐竞走在前面,他首先发现了一头完整
的的大牲口骨骼,白花花的,犹如古脊椎动物展览馆一件弥足珍贵的陈列品!……可以肯
定,‘滩枣’的尸体是被群鹰抢食了,只剩下尾巴在那里,仿佛是特地流下来为齐竞作凭证的,
骑兵通讯员把尾巴编成了许多小辫子,像新疆姑娘那样,是滩枣’,绝无差错”④。从作者的
这段描写,可以看出奄奄一息的“滩枣”在将汪参谋的遗体拖出红军洞,并安置在银杏树洞中
之后便倒下了
!最后,老军马“滩枣”尽管为群鹰所食,此处却充满了悲壮与激扬,功勋卓著
的老马值得以这样一种天葬的形式通往天堂!而正当大家为找汪可逾遗体而一筹莫展的时
候,“’在那里!在那棵老树的树洞里!’是谁突然呼喊道。所有人目光全部聚焦于一株大树,
接近地面的树干,至少要四五个人伸展手臂,才可环绕对接!年代过于久远了,连接树根的①
②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③
徐怀中:《90岁徐怀中〈牵风记〉(1)丨聚焦血色硝烟中的三个人一匹马》,《文汇报>2018年12月6日#
https:///s?
id=
37007971
&wfr=
spider&for=pc#④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90
部分出现分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多个树洞!远远望去,汪参谋遗体背靠树干站立在那
里。”①作者以这样一种方式介绍了这位女红军最后的栖身之地,引人无限遐想!那么到底
是“滩枣”所为,还是某种力量将汪可逾移到了银杏树洞里,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
是,那一定是汪参谋在冥冥之中的最好归属!文中紧接着写道:“汪参谋一条腿略作弯曲,取
的是欲迈步前行的那么一种姿态!她显然是意犹未尽,不甘心在两亿五千年处迟滞下来,相
比稍事休整,将会沿着她预定的返程路线,向零公里进发,继续去寻找自己的未来。”②从篇
末这段关于汪可逾去世时候姿态的叙述,不难窥见作者俨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将汪可逾神
化了
!而汪可逾,几乎集当时所有的女性革命战士的优点于一身!当然,这种写法在某种程
度上,源于徐怀中对战争革命时期女的尊敬与期许。最后,小说写到了当齐竞找到了汪可逾遗体之后,一时间还不能够接受爱人离去的事
实!文中写道:“齐竞感觉自己成了
一个纸糊的人,飘飘忽忽的,终于又一次扑倒在地上!只
得两手插入泥土向前爬行,拼命爬呀爬呀!他內心如翻江倒海,却又是一片茫茫然,无异于
夜游症发作!……只见他双膝跪下,仰面迎向前去,希望埋头于女人两道腹股沟处,深深吸
吮生命之泉,以源头活水注及自己身体,才不至于在高温炙烤中被蒸发,化作一股青烟消散
而去。”③由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齐竞的悲痛之情,尤其是作者将齐竞失去汪可逾之后的心理
描写得十分到位,也极为符合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除此之外,以一种悲剧性的方式来概
括在战争年代的军事指挥官齐竞与文化教员汪可逾的爱情,也更加符合战争年代的残酷背
景,因而更加具有史诗意义!四、结语概而言之,徐怀中的《牵风记》并非对其之前军旅题材作品书写的一种延续,而是融入了
全新思考!作者并不意在描写正面战场的残酷景象,而是刻画了那一特殊年代里平凡人的
不平凡经历,作者着意于展现出作为个体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正如《人民文学'在其开篇
语中介绍:“&牵风记》是一部具有深沉的现实主义质地和清朗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
也是一部具有探索精神、人们阅读之后注定会长久谈论的别样的艺术作品!战争时期军队
生活的文化色彩、美好念想和复杂考验,在艰苦的岁月之上泛出明丽的光泽,在特定的情境
之中留下惋惜与痛悔,在自然的山河之间现出美好人性的温度。”④其实不仅如此,&牵风记'
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徐怀中之前的军旅题材书写,而具有了
一种别样的美学特质!其笔下
无论作品总体的叙事线索与言说脉络,还是具体的人物性格塑造与典型形象刻画,甚至作品
的中心思想表达等层面,都渗透着作者的文学审美旨趣!
一言以蔽之,追求人性发掘以及灵①②③④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018年第12期#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018年第12期#
徐怀中:《牵风记》,《人民文学)/018年第12期#
《人民文学•卷首语》,《人民文学/018年第12期#
91
性书写,是徐怀中这部作品给人最直观并且最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的美学探索和艺术追
求,无不源于作者严谨求实的创作态度!正如有论者所言:“徐怀中的小说不多,但大都是精
品!他是一个严肃的作家,他绝不肯不惨淡经营就拿出一篇芜词庸响、语气不贯的作品来搪
塞编辑或者轻慢读者。”①由此观之,&牵风记'这部“旧作”之所以能够再次“复活”并奉献给
世人,完全得益于小说创作者在书写之初所秉持的端正书写动机!除此之外,该作的成功亦
与小说文本本身的叙述结构、美学风格等方面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这种
基于人性启蒙叙述基础之上的,考察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关系,亦是我们阅读这
部《牵风记》的重要收获!从这个角度而言,徐怀中的《牵风记'及其相关研究,是值得我们不
断去思索和深挖的!①陆文虎:《简论徐怀中的艺术追求》,《当代文坛》1985年第7期#「話92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07:3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5091551519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返溯视角·人性叙事·军旅情怀--评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_.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返溯视角·人性叙事·军旅情怀--评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_.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