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2.2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

更新时间:2024-03-04 07:14: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4日发(作者:木兰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2.2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

必修一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

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内容分析:

“洋流”是学习了《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深刻的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体现了教材的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规律。学会归纳世界海洋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为后面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知识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洋流的概念、成因及分类并且掌握寒暖流的判断;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提高学生的绘图、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

1、寒暖流的判断

2、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其分布规律

五、教学难点:分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形成因素

六、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地理的空间感、读图的能力相对较差,本节内容课本的图像是又静态图,对学生来说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导致难以理解,学习兴趣降低,课堂容易沉闷。。

本班为高二音乐班的学生,虽然高一已经学习过洋流的知识,但由于基础和学习态度问题,内容生疏,所以我依然当作新授课来上,所幸高二同高一相比,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七、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探究法。

八、学法指导:采用了“导-读-思-绘-结-探”的学法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九、教学准备:小黄鸭、透明水盆、PowerPoint、Flash

十、课时安排:1课时

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及预测

讲解故事:美国佛罗里达海滨浴场边上一个小男孩小西在海边捡到一个漂流瓶,漂流瓶上写着“将我的2亿美元遗产给拾到瓶子的幸运的人”导小西将信将疑,真的发大财了吗?是不是做白日入梦呢?

新【师】:这是真的吗?澳大利亚的漂流瓶怎么来课

到美国佛罗里达海滨浴场边上?

【生】:靠的是洋流。

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洋流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承转】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来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引入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新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师】:海水运动形式有哪些呢?

【师】: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无风三尺讲授新课

浪”说的是潮汐,“无风不起浪”说的是波浪。“汐”指夜间的潮水。

【课件展示】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另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式——洋流。

那么什么叫洋流呢?

根据提示学习内容

阅读书本p47到p48预习书本内容

学生先熟悉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生】学生看课本,回答老师问题。

海浪、潮汐不是本课的重点,但学生又要了解

【生】(齐读)学生了解掌握洋流的定义

活动一:我读书我知道

让学生书上找到答案

(强调)关键字词 :

表层 大规模 一定方向 有规律

(举例)河流 记忆洋流的定义

洋流是指大洋圈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基础概念性的知识,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阅读、分析、归纳的过程,养成自己解决

问题的习惯,并成为课堂的主体。

【师】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表层海水做大规模的影响运动呢?

【课堂小实验】

【生】猜测回热量差异

一学生上台吹拂水面

通过实验的方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

一只小黄鸭、一个装满水的透明水盆。

洋 教师讲解除风外还有补偿作用、密度差流异、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也会影响到洋的流的形成。其中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因答了风、温差、法增强了学生动力。

(强调)海水具有连续性

根据影响洋流的因素我们可以把洋流进行分类

【动画演示】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的形成过程

风海流:主要由盛行风推动海水运动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由海水温、盐度差异引起海水密度差异,成因分类

从而导致海水运动而形成的洋流

补偿流:风力和密度差异产生的洋流使海水流出海区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海水来补充而形成的洋流

(举例)大西洋和地中海水流的方向

(强调)补偿流有水平补偿和垂直补偿,其中垂直补偿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提醒)课表没有要求,对这个内容了解就好。

书上找到寒暖流的概念

温度与纬度的关系是什么?什么叫低纬度,什么性叫高纬度?

质(强调)1、注意:洋流水温与流经海区比较。

分2、注意:①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不②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是暖流(索马里寒流为上升流)

同纬度的海区)

让学生知道洋流的形成是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适当做笔记

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生】:

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从水教师的详细讲解,突破重点。

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

寒暖流的判断

活动二:我思考,我知道

在图中如何判断寒暖流?

(1)通过纬度判断洋流性质:

(2)通过等温线(概念)判断洋流性质:

【总结】第一步:以温定球

第二步:“凸向即流向”

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及【生】依次回答问题问题,并进行判断

时的随堂练习,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并得到知识的巩固。

积极听课,跟上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这是上节课的重点,也是后面学习气候的基础,在这里让学生参与,回忆旧知,学以致用认识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小洋流的定义、影响因素、成因分类、寒暖流的判结

回顾压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用箭带头表示风带的风向。并请一个同学黑板上画。

风带

一学生在课件上绘画完整的图

余下同学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完成

大家互相订正

气【师】洋流的主要动力: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理想状态下的洋流

现活动三:我动手,我会学

实请一名同学画出太平洋当中所有的洋流方向

的板书:世界简图

一名学生上台完成太平洋中的洋流方向图

另一名学生继

【动画展示】在盛行风向及补偿作用、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洋流模式:

(强调)这是理想状况下的洋流分布

认真听课 积极思考

洋流分布

而补充完整,特别是明确寒暖流

其余学生根据老师黑板上的简图,自行填写完成洋流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明确世界洋流的分布

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理论图与实际图的对比,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精神。

对洋流分布规律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洋流的名称

一列学生依次完成名称的填写

【生】紧张而又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

【课件展示】展示“洋流模式分布图”与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对比

(提醒)思考为什么少了一个圈?

【生】:因为南半球该纬度都是海洋,没有陆地,洋流不会因为陆地形状而发生偏转

【生】: 只剩下三个圈

活动四:我讨论,我收获

【分组讨论】探究:海洋中形成了:

1、几个环流圈?

洋2、每个环流圈运动方向如何?

流3、每个环流圈大陆东、西岸洋流的性质?

的学生讨论归纳期间,教师可做适当提示,对学生规不理解的地方做出解释

【一起做运动】写8字和0字

巧记全球洋流分布:

北半球,“8”字型

南半球,“0”字型

【得出结论】

一起拿出右手,一起笔画写8字和0字。

知识的迁移。

联想记忆,突破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找出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分析提取图象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总结规律,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并加深印象。

【师】本堂课学习了: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定义、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洋流按成因分类、按性质分类、理想状态下的洋流分布和世界洋流总的分布及其分布规律。

(强调)本节课内容较多,也很复杂。尤其寒暖流的判断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是教学难点所在,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理解记忆起来有一定困难课后要多加练习。

【生】补充笔记

精炼地概括出洋流的知识重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同时,在学习方法上也给学生以启迪。

提高学生的知拓展延伸

由于我们本节课探讨的市太平洋的规律,那么大西洋、印度洋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吗?具体分布是怎么样呢?假如是的话,那么请把这些洋流的名字填出来

识迁移能力,并为下节课学习 的学习做好铺垫,更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

布置作业

1.利用学案上海陆分布简图,绘制世界洋流分布简图;

2.对照教材上洋流分布图,写出每支洋流名称;

3.完成资料上练习

通过作业延伸学习和巩固洋流的分布规律

结合音乐班的歌曲结尾

【师】本节课的内容虽多,特别是分布极其复杂,但是我们总有一些方法去记忆背诵它,听! 《洋流之歌》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偏爱》改变而成, 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吧。

【播放歌曲】

【生】(全班齐唱)

发现歌词内容正好概括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特质,利用歌曲的形式巩固本课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的记忆和提高。

1.我讲的太多,留给学生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基本还是我的一言堂。课后回头思考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①讲课语言还不够精炼,对同一个知识点强调讲解的次数较多;②教学设计不到位,学生能够自学弄懂的应教学反思

该不讲、少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③ 对学生的不信任,怕他们找不到知识点、怕他们不理解,所以老师包办的多,不敢放手让同学们自主学习。

2.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位(通过绘制全球近地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绘制全球洋流模式简图,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主要是前面讲洋流的分类花太长时间,导致后面没有充裕的时间对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展开教学。

3.整堂课前半部分节奏比较好,但是后面自感时间紧迫,节奏太快。有些学生不能接受。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2.2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07:1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507696252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2.2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2.2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pdf

标签:洋流   学生   学习   分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