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发(作者:樊胜美最后和谁在一起)
现代档案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应答——以南京溧水档案馆设计为例
陈文东;吴巍;郭卫宏
【摘 要】该文以南京溧水档案馆项目实践为例,结合溧水的地域特征,从建筑布局、空间造型、人文生态等三方面,论述档案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应答问题,探寻现代档案馆设计中的地域特征表达策略.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8(036)007
【总页数】5页(P25-29)
【关键词】档案馆;地域性;建筑布局;空间造型;人文生态
【作 者】陈文东;吴巍;郭卫宏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242.3
图1 档案馆沿街透视图
图2 校官碑
图3 天生桥
图4 蒲塘桥
图5 用地周边环境示意图
图6 场地总平面图
档案馆建筑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不仅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更是为公众提供各方面档案信息资料的服务中心。同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一样,档案馆也是具有一定品味和特色的公共文化建筑。现代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强调公共文化建筑的地域属性,新时期档案馆建筑如何适应这样的趋势,实现与所在地的人文、自然以及经济等要素的和谐共生,成为越来越多建筑师所探寻的一个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溧水档案馆项目设计实践的总结,为档案馆设计的地域性表达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1 文脉背景
溧水档案馆所在地溧水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南京的南大门,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溧水地理环境优越,作为秦淮河的发源地,具有水乡风韵、田园风光、山地风貌的特点。
文脉特点上,当地的重点文物天生桥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沟通南京地区与两浙地区的漕运而建,也是中国仅存的古代人工运河上,横跨两岸巨石而成的天生桥(图3);而从汉代流传下来的校官碑,为汉隶成熟期之重要碑刻,也是江苏省现存最早的三碑之一(图2);还有位于溧水城郊的蒲塘桥,该桥修成距今已有四百八十余年,是一座坦拱桥,材料拱石为当地特产火山凝灰岩,颜色偏红,用无铰联接并列砌置的方法砌成,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4)。
可以说天生桥、校官碑以及蒲塘桥是溧水最重要的文化瑰宝,而档案馆建筑作为当地记录历史、传承历史最重要的一类建筑,在地域特征的体现上应如何应答,成为设计当中最需要解答的一个问题。
图7 建筑功能分区图
图8 场地流线分析图
图9 公共阅览空间
图10 公共服务空间中庭透视图
2 建筑布局:尊重场地,和谐共生
项目基地位于城南新区天生桥大道以南,珍珠南路以东。总用地面积为4979.8m2。场地西侧的文广局大楼为12F的高层建筑,东侧为9层高的烟草局大楼,南侧为大量低层的民居住宅,仅有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布局上主要考虑减小对周边民居的影响,维护城市界面的整体统一(图5)。
出于用地限制以及尽量减少对南侧民居拆迁的考虑,建筑总体呈南北向布局,尽量减少南北向的进深。增加建筑层数,减小建筑体量的同时也能与周边建筑高度相统一。同时,退距道路边线16m,以减少高层建筑对城市界面的压迫感。布局形态与场地和谐共生,避免与周边的环境要素产生冲突,最大程度地融入场地(图6)。
档案馆功能分区合理,顺应档案馆向大众开放的趋势,保存、借阅、技术管理及对外服务的四大功能组织模式,面积关系形成了3:3:3:1的合理比值(图7),由于公共服务功能的引入,打破了传统档案馆内部单调的空间布局形式,出现了灵活、开放的新特征(图9~10)。档案馆将人流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区设于首3层,3层以上设置主要的库房、档案库、技术管理用房,办公空间则位于采光较好的4~13层南侧。
流线设计上,从城市设计角度组织档案馆对外交通流线,建筑的主要广场以及人行出入口设置于建筑北面,于城市主干道相毗邻,方便公共服务大厅的人流进出与疏散。档案馆车行入口设在建筑东北角,方便档案文件直接进出库房,且做到人车分流;地下停车库入口位于建筑西南角,尽量避免车辆对主入口人流进出的影响;南侧则在办公区设置单独的办公出入口;做到档案馆功能布局及交通流线设计一体化(图8)。
图11 造型意向分析图
图12 绿色建筑分析图
图13 南侧办公人视效果图
3 空间造型:碑桥写意 书卷层叠
造型设计结合档案馆藏书、阅览、技术管理等具体功能块,着重体现溧水的地域文脉特色,实现外部造型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如档案馆的主库房区体量较大,考虑将其放置于功能体块次之的城建档案区以及地籍所档案区之上,中部嵌入用于交通以及休息共享的玻璃虚体,结合溧水特有的天生桥、蒲塘桥元素,立面造型突出“桥”的意向。
城建档案区外部的实体则将汉代著名的“校官碑”文字加以发掘并镌刻于上,既能体现档案馆收藏文字数据的特有功能属性,又呼应了溧水当地“汉字碑”的文脉特色。
同时,为了消解各大档案库房过“大”过“实”“的体量,在造型设计中加入婉转的”绿带,既满足了建筑生态设计的需要,又是对秦淮源——婉转——百里秦淮、南源溧水的写意,丰富了建筑的造型元素。
表皮设计则尊重档案馆相对封闭厚重的外形特征,使用参数计算开窗孔洞,通过小开孔(可开启窗)给室内走廊带来一定的自然漫射光线,同时增加非藏书走廊区域的自然通风,减少室内能耗。特殊的肌理也使得立面呈现犹如书卷堆叠的渐变的效果。同时,表皮取材于当地特有的火山凝灰岩,整体颜色偏于暗红色,既不失档案馆的稳重,又契合当地的材料特点(图11)。
4 绿色生态:复合技术 人文生态
溧水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此设计采用复合化的技术手段,综合解决结构、维护、遮阳采光、节能通风等技术问题,实现技术与人文有机统一。
建筑布局上,建筑呈现南北面长,东西面短的态势。夏季可以避免西晒对建筑的影响,冬季又能获得足够的采光。将采光要求较高的办公区域布置于基地的南侧,而将采光要求不高的档案库房区靠北向布置,并采用房中房的布局方式,有利于藏室的温度控制,节省能源。
维护结构上,档案馆库房区的表皮采用参数化的开窗方式,在实体外墙上设置可开启关闭的小窗。渐变的小窗方式犹如堆叠的书卷,既符合档案馆的外形气质,又能满足连接各个库房区走廊通道的被动通风与采光能力,减少能耗。办公区部分立面采用隔板式做法,既满足采光,又可遮挡部分热辐射(图13)。公共阅读大厅采用格栅遮挡,保证阅读时不至于受直射阳光的影响。立面上采用绿化植栽,能减少热辐射、净化空气、改善微环境(图12)。
结语
独特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决定了建筑的地域性,而地域性的建筑又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维持建筑文化的丰富多彩。溧水档案馆的设计正是希望一个现代建筑能够表现出对于地域环境的尊重,尝试在建筑布局、空间造型、人文生态等方面对地域特征做出相应的应答,使建筑现代的内容形式与传统的地域特色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谐统一,以期为现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提供新的思路。
(注 项目设计人员:郭卫宏、冒亚龙、陈文东、裴文祥、王新宇、任思阳、张书原、吴巍、杨舒雅、郭垚楠、贾博雅;投标时间:2016.1)
资料来源:
图2~4:来自网络;
其余图片均引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溧水区档案馆方案设计》文本。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傅筱. 从封闭到开放——档案馆建筑设计理念转变探讨[J]. 建筑学报,2003(12):45-46.
[2]夏大为.“公共模式”综合型档案馆外部流线设计[J]. 中华民居,2016(6):37.
[3]栗德祥,夏伟.绿色建筑被动整合设计方法[J].建筑科技,2008(6):48-51.
[4]范须壮,黎冰.“一体化”城市设计方法在建筑综合体中的运用[J].华中建筑,2006(1):76-78.
[5]王静,赵立华,杨小山. 南方档案馆建筑绿色设计方法初探[J]. 华中建筑,2010(7):81-82.
本文发布于:2024-03-03 22:5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4775891517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现代档案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应答——以南京溧水档案馆设计为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现代档案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应答——以南京溧水档案馆设计为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