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发(作者: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乌鲁木齐的区位优势及经济状况
1.区位优势
1.1 自然情况
乌鲁木齐市是一座美丽的内陆城市,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86°37'33"- 88°58'24",北纬42°45'32"- 44°08'00"。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米。乌鲁木齐市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控制面积1600平方公里,下辖7区一县,总人口208.2万人,市区人口占85%,另有流动人口约120万。乌鲁木齐市聚居着维吾尔、汉、回、哈萨克等四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4.6%。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门户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其经济结构具有大城市、小郊区的特点,第三产业比重大,服务功能强。乌鲁木齐地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各类学校集中,人才相对较多,是新疆的科研、文化、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乌鲁木齐2000年获得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地级市)荣誉。
1.2 城市功能区划
乌鲁木齐城市布局呈“双中心、组团式”形态。市区南中心为大十字一带,北中心为北京路卫星广场一带。市区规划为九个集团片区,即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东山卡子湾区、机场区、北站区、西站区、头屯河区。乌鲁木齐城市中心区由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部分组成,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城市周边区由头屯河区、东山区等组成,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1.3 气候特点
乌鲁木齐深处大陆腹地,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气候干燥,降水少,山区降水较多;无霜期短。春季多风,夏季热而不闷,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温度7.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236毫米。
乌鲁木齐自3月27日进入春季,至6月20日结束,每年春雨占全年降水的10-34%;乌鲁木齐城区夏季自6月21日到8月24日,共62天,乌鲁木齐气候干燥,尽管夏日炎炎,却热而不闷,而且昼夜温差大,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乌鲁木齐的秋天从8月24日开始,入秋后,气候凉爽,气温下降迅速,昼夜温差增大;乌鲁木齐城区的冬天漫长,从头年11月3日到次年3月27日长达144天,南郊山前丘陵由于受冬季逆温层影响,有一条“暖带”,冬季气温要比市区高
4-5度,而且南郊积雪长达175天,适宜开展高山滑雪等冬季运动及旅游活动。
1.4 交通情况
乌鲁木齐航空港是中国通往西亚、欧洲、非洲的国际航空通道,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并称中国五大门户,已开通乌鲁木齐-阿拉木图、乌鲁木齐-比什凯克、乌鲁木齐-沙迦、乌鲁木齐-伊斯坦布尔、乌鲁木齐-莫斯科、乌鲁木齐-新西伯利亚、乌鲁木齐-叶卡捷琳堡七条国际航线;国内航线已开通乌鲁木齐至全国各大城市90多条;区内航线已开通乌鲁木齐至喀什、阿克苏、和田、阿勒泰、库尔勒、伊宁、库车、克拉玛依、塔城、且末等十余条航线。
铁路有通往阿拉木图、莫斯科、柏林、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线路,有通往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大城市的直达快车,通过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的南疆铁路和通往奎屯、哈密等地的直达快车。
公路有312国道向东通过甘肃省连我国内地、西出哈萨克斯坦;315国道向东通过青海省连我国内地、西至喀什市,将来可西出吉尔吉斯斯坦;314国道在乌鲁木齐市与315国道相接,向西南经红其拉甫口岸通往巴基斯坦;此外还有216、217、218、219等国道与区内外相连,有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和乌鲁木齐-奎屯
高速公路与区内城市相连。
1.5 独特区位优势
乌鲁木齐具有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旅游经济的独特区位优势。
1.5.1 亚欧大陆的核心位置
乌鲁木齐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和欧亚大陆地理内心均距离乌鲁木齐很近,乌鲁木齐在欧亚大陆的核心区位条件,在未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现。
1.5.2 与欧洲客源市场的距离优势
乌鲁木齐与欧洲主要城市之间的距离,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这几大中国门户城市与欧洲各城市之间距离的2/3,说明乌鲁木齐更接近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新疆具有开发欧洲客源市场的巨大潜力。
1.5.3 毗邻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地缘优势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八个国家接壤,拥有15个对外开放的口岸。乌鲁木齐具有发展边贸旅游和跨国旅游的地缘优势和发展成为中亚地区国家贸易和旅游中心的地缘优势和潜力。
2 经济状况
2.1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国家推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乌鲁木齐市是受政策、资金倾斜的重点地区。近几年乌鲁木齐市经济建设获得迅猛的发展,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8亿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2.7%,2004年目标增长13%,实现全市GDP增长至455亿元的目标。通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乌鲁木齐市的综合实力逐年增强,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2年,乌鲁木齐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0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8653元,位居西北五省区首府城市第二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均位居西北五省区(首府)城市第一位。
2.2旅游资源
乌鲁木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古迹甚多,各民族文化发展源远流长,著名文物胜迹有:红山嘴、红庙子、鉴湖、巩宁城遗址、文庙、陕西大寺、乌拉泊古城、阿拉沟“石垒”、毛泽民烈士故居、八路军驻疆办事处、浓郁民族风情的“国际大巴扎”等。近郊还有碧波冰峰景色迷人的天池、风景秀丽的南山天然牧场、花草芬芳的甘沟菊花台、飞流直泻的白杨沟瀑布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形成了乌鲁木齐独特的旅游资源, 2000年,乌鲁木齐市荣获中
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乌鲁木齐市除自身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是新疆旅游的集散中心。乌鲁木齐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它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北麓的准噶尔盆地南缘,行政区域兼跨南北疆。市境东南部宽数十千米、长百余米平坦的天山后沟白杨河峡谷,贯通天山南北,成了南北疆最重要的交通孔道,该道现仍为亚欧第二大陆桥和312国道的必经通道。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地质位置,奠定了乌鲁木齐作为新疆自治区首府的地缘基础条件,同时也确立了乌鲁木齐作为全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中心,以及旅客集散、辐射的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目前,乌鲁木齐每年接待游客占全疆接待游客总量的50%以上。
本文发布于:2024-03-03 14:5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4490191515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乌鲁木齐的区位优势及经济状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乌鲁木齐的区位优势及经济状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