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MTI考研复试问题之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

更新时间:2024-03-03 13:05:3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日发(作者:卖米原文)

广外MTI考研复试问题之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

广外MTI考研复试问题

第一部分 关于翻译理论家

第一讲 尤金·奈达

Questions:

1. 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2. 读过奈达的哪些著作

3. 知道奈达的哪些理论

4. 如何理解、评价奈达的功能理论

5. 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的区别

6. 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的区别

Question1:

答题要点:奈达认为翻译是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信息最自然、贴切的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而其次是就风格而言。

Question2:

答题要点:奈达的主要著作包括:

《圣经翻译》Bible Translating

《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

《翻译原则科学探索》

《翻译理论与实践》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圣经中的功能对等》

Question3:

答题要点:奈达功能理论

形式对等VS 动态对等 VS功能对等

1. 形式对等 聚焦于信息文本本身,着眼于形式、内容层面的对等

2. 动态对等 则是:

(1)定义为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2)将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在内,而关注的不再是源语信息与译语信息逐字逐句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

(3)奈达认为,动态即译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即:目的语读者与译本的关系。

后来,用“功能对等”代替“动态对等”,二者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的差别:功能对等更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

三因素:对等、自然、最贴切

(1)对等:源语与译语之间传递信息或意义的对等

(2)自然:译文的表达方式应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3)最贴切:要贴近源语的信息

源语与译语在意义上要做到近似。要求选择与原文意义最相近的。

奈达认为:

(1)意义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形式。

(2)平衡形式与意义,最大程度再现原文。

(3)翻译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强调目标读者的反应与阅读体验。意义上的对等大于形式上的对等

(4)最大程度再现原文意义

功能对等:(两个层次)

(1)最高层次上的对等

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以相同的形式欣赏译文

(2)最低层次的对等

译文读者能透过对译文的理解而想象到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文章的

要注意的是,优秀的译文通常介于二者之间。

广外MTI考研复试问题之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

本文发布于:2024-03-03 13:0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442335151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广外MTI考研复试问题之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广外MTI考研复试问题之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pdf

标签:翻译   读者   原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