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文脉理论

更新时间:2024-03-03 07:00:4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日发(作者:如何做汤圆)

场所·文脉理论

场所·文脉理论

场所·文脉理论

——结合《城市意象》有感

场所和文脉是一组典型的“后现代”概念。

我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建筑设计也是如此。我觉得场所感=场所(空间)+场合(时间),而且人必须融入场所中才有意义。Team10认为:“不同的场合,不同时代的每一种解答都是一种对“原型”的阐释。”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建筑的形式,结构都是对建筑的本质的时代解释。现代主义代表的就是我们这一代对建筑的阐释,当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候,我们会突破这种观点,进入下一个阐释方法,但是建筑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而文脉,文化的脉络,依据我的理解就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自然+人的自然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贴近人的主观意识,也诠释了场所感。

“每一个人都会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一部分联系密切,对城市的印象必然沉浸在记忆中,意味深长。”这是我在《城市意象》中看到的一段话。我觉得设计都是有相通性的,关于城市,在我们每一个的意识中,都会有所不同。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城市的特点也会成为被记忆的要素,每个人在城市中的地位,场所,年龄,各不相同,所造成的对于城市的判断也就不同。即使这个城市脏,烟,热,拥挤,混乱和单调,但这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它所具有的特色。

“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本功能,即交通、主要用地划分和关键的焦点,普通人的愿望、换了和社区的感觉在此都能够表现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那么市民能够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和联系,这里一次才能成为一处真正的场所。”这也是出现在《城市意象》中一句话,最吸引我的是“场所”,与此类似,单纯从建筑本身定义场所远没有引入人以后定义场所有价值。真正的一处场所,因为其有清晰的环境组织和鲜明的个性,能够让人们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的联系,从而能够承载“生活”。这就是一个场所既要具备基本的功能,还要凝聚人们的生活的气息。似乎正是依赖城市的景观,或者在城市街道漫步的集会,让人很容易不由自主地感到高兴,这是一种满足、沉着、踏实的感觉。我觉得这样的高兴便是我们后来提炼出的“场所精神”。

这便应证这句话,“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活动,与静止的物质元素同等重要。”城市设计所考虑的无非也是场所与文脉。如何能更好的规划这块地方,如何给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的环境,让这个城市富有更多的文化的底蕴,这就是城市设计所要做的。我们最求的应该是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而不是在这越来越缤纷绚烂的世界迷失了本来的追求。

场所·文脉理论

套用苏塞纳·兰格的话说:“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确实是这样,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不应该是怎样的建筑形态更夺人眼球,不应该只是建筑本身,因为,空的部分才是重要的,而这就是场所,例如:儿童总是喜欢利用剩余的空间,如水泥管,墙角等等。而这部分,和环境应该是有交融的,当建筑变得鼓励,那建筑的作用就太单一了。他将建筑的领域拓宽,或许我觉得说出了一个建筑本该的样子,那就是环境,建筑就该是环境的一部分。

这让我想起了赖特的流水别墅,堪称其中的典范。在这里,并不只是用围合空间来限定建筑形式,形成空间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间介于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走道、桥、平台以及台阶。而且在室内还能感觉把握光线、质感、材料以及被石头和水乃至高处的树林所限定的空间的通透感。

流动的溪水及瀑布是建筑的一部分,永不停息。这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事实,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建筑像流水别墅这样完全且不可否认地依赖时间的历程。

而触觉、嗅觉及听觉总是成为一个感受建筑及其布置的整体因素。

房间的对角则留有玻璃封闭的小窗,以免小溪的水声及水气渗入房间,通过它及悬挂的楼梯,使居住者从隐喻落到实际,以一种真正的运动感知方式经历与流水别墅的建筑的交流。

“保留一棵古树、一条街巷,或是其他一些区域特征,都会有助于形成这种连续性”这是凯文·林奇在讨论变化的意象时说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空间形态的改造,应该从保留开始,而不是拆除!这会使得空间具有存在感,至少是一部分人心中。中国现在的城市改造过程就是单纯的拆了重建,再拆再建的循环过程。当我们对于老街老巷或许是其他的这个地方的特别的文化的记忆无法传给下一代时,他们的某些体验也就弱化了,我们的独有的东西也就渐渐消失了吧?然后所有的城市都是大同小异,高楼大厦和一群忙碌工作的人们。这就是对于人的漠视吧,这是,我们的根也随着城市建设消失了,文化的归属感也都不复存在。有个很嘲讽的句子是这样讲的:“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有时是因为)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面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能流传下来的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都具有非一般的意义。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从网上发现一位外国人设计师改造了位于什刹海风景保护区的毡子胡同里,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四合院,(右图是改造后的南池

场所·文脉理论

子四合院内古色古香的卫生间设施)这套院子占地约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49平方米,共有14间房,属于标准的老北京一进四合院。他在堂前加上了不失古典的现代门厅;正房加上了独立而不张扬的现代设施;耳房增加卫生间打通正耳房;把东厢房打通成为客厅与客房;西厢房重新建设了下水和排污设施……总之既有现代家私,又有古典韵味。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虽然有些院子已经陈旧不堪,如何让四合院既保持老宅院的古典美,有暗含了现代气息,满足当今居住者各种现代生活这才是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这个四合院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

还有值得学习的一个案例就是苏州博物院。这是由贝聿铭大师的一个得意之作。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而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被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一中轴线及园林、庭院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处。尽管白色粉墙称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但那些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代替。

事实上,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结构良好,而且他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设计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活动,清晰地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车市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是印象中始终是部分的,片段的,但是片段,部分中又有许许多多的联系,就觉得既是分开,也是连续。这也是建筑设计所要追求的感觉。我们应该多去追问,追问那些抛弃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建筑的本源。

有人会但心,认为强调场所·文脉关系,会导致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的减弱。其实我认为,建筑是一种艺术,但是它又不仅是一门艺术。建筑在“艺术”领域之外还有别的重要支点,例如它要遵守工程技术的原则,适应于社会经济水平,以及承担实用性等作用。在社会劳动的宏观视野中,建筑本身就是一种产品。建筑产品的创新,除了有特殊性之外,如熊彼特说的“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所以,所谓的文脉,环境特征,就是产品的身份和价值的构成要素。而建筑设计的创新之所以要求对环境文脉进行反映或反应,其目的则是为了强调和保护“建筑的用户”即使用者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从这个目标的角度来说,建筑设计室一项最具有挑战性的伟大的艺术实践。

场所·文脉理论

以上是我对这个理论结合《城市意象》这本书做出的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只有结合环境做出来的设计才会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它承载着文化以及人们那种归属感,熟悉感。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要学习与追求的。

参考文献: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著

《交往与空间》 (丹麦)盖尔编

《公共建筑设原理》 刘云月编著

百度百科

场所·文脉理论

本文发布于:2024-03-03 07:0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420448151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场所·文脉理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场所·文脉理论.pdf

标签:建筑   城市   场所   空间   环境   文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