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发(作者:清华真维斯楼)
所谓文脉,英文即Context一词,愿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在语言学中,该词被称作“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更广泛的意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 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有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不是若干片 被保护的历史街区,更不是那几栋历史建筑,它是活的,像生命一样也在吐故纳新。文脉的真正载体是生活,所有的历史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所以只要生活继 续,文脉就能流传。但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改造、传承,文脉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首都北京。上世纪50年代,人民大会堂等一系列大型纪念建筑在新中国的 首都落成,这些建筑对古都风貌影响不大,而且还为古老的北京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1967年拆除城墙的行动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认为此举摧毁了历史。此后 的三十年旧城改造一直比较克制,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拆迁发生。
1997年,王府井改造工程开工。这是一次标志性的旧城改造,不但因为王府井处在北京城的核心地区,也因为这是一次有商业利益介入的旧城改造。此后在商业 利益的推动下,拆迁改建在北京各处展开,成片的胡同被蚕食。1999年的平安大道工程,拆毁了数十处重要的文物建筑。建成后的平安大道如同在旧城区肚子上 开了一个大口子,是一条让人感到怪异的街道。2002年开始,北京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旧城拆迁。这次拆迁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反对声还没响起,大片的胡同已 经成了废墟。有人甚至痛心疾首地质问:“你们为什么不连故宫一起拆了?!”
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在世界范围内并非是罕见现象,更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欧洲的大多数城市在工业革命期间都曾拆除过大片旧城。例如巴黎,法国政府从17世纪 就已经开始对它进行改造。最初是为了促进商业发展,建造了大量公共设施,基本奠定了现代巴黎的扩张基础,市中心的大道初步成型。在拿破仑时期,开始大规模 兴建五层住宅公寓,并让它们和罗浮宫与皇家园林形成对应关系,至今这仍是巴黎最具特色的建筑群。建立大凯旋门——协和广场——小凯旋门为中轴线的市中心, 并把此轴线作为巴黎发展的中心。拿破仑还建立了许多以纪念碑为中心的城市广场,使巴黎具有了一系列的街区中心。
拿破仑三世在1853年到1868年期间,彻底改造和重建了巴黎市中心,建立了贯穿城市的十字型大道和内外环线,拆除了大量弯曲、狭窄的街道,建造了一系 列纪念性建筑。至此,拥有大量弯曲狭窄街道、有机形态街坊的旧巴黎几乎完全消失,被通衢大道几何分割的现代巴黎所替代。如果单纯从旧城保护看,巴黎的旧城 已经完全被更改,但没人可以否认现代巴黎的魅力。所谓文脉并没有随旧城消失,而是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可能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巴黎的旧城改造并没有拘泥于保护一两片历史街区,而是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对街区进行更新。这种更新并非割裂式的跃升,是在继承 旧街区精神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发展对新功能的需求。与城市文化发
展相对应,纪念性建筑的设立是街区更新的重要内容,城市精神被强调,文脉也由此变得丰厚起 来。
从巴黎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保护文脉并非一定要保护历史街区,如何继承和发扬城市精神才是最重要的。但对于中国的很多城市来说,旧城被破坏殆尽,新城却是 杂乱无章,根本无精神可言,更不要说继承了。以北京为例,在城墙被拆毁后,老北京城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到如今,胡同被分割成若干区块,已经失去了街区的完 整性。而且胡同内的生活已经改变,胡同中最鲜活的内容已经被抽去。而新建建筑完全放弃了对传统建筑精神的继承,大量的是西方各种现代建筑流派的仿照品。或 许有某种精神会在这些仿制品中出现,但一定和旧有的中国传统无关,城市文脉已完全被割断。
不论保也好,更新也罢,对城市的了解,对文脉的把握才是根本。英国人帕特里克·盖迪斯曾主持了爱丁堡和都柏林的旧城改造,并使爱丁堡和都柏林成为世界旧城 保护和改造的最佳典范。帕特里克坚持在规划前首先掌握被改造城市的详细情况,包括对城市的地质、地理、人文、经济、历史、文物等等的详细考察,以此作为改 造的依据。
帕特里克1914年出版的《演变中的城市》中提到:“我们不能草率开始,也不应该同时推进太多项目。保持通畅的沟通和联系,是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要充分 认识和考虑城市的美学本质,要将自己注入城市的精神生活。要了解城市的历史本质和生活形态的演进,要了解它的特色、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国城市保护和改造 总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或许症结就在于先期调查未受重视。不论是保护还是改造都不知从何处着手,或者盲目动作,却往往适得其反。
城市文脉的保护不能局限在一城之中,它还需要大系统的支持,城市不能成为文脉孤岛。对于中国来说,建立村镇两级的文脉保护体制,将会有效支持城市文脉的继 承和发扬。也就是说,城市文脉应该纳入,城、镇、村三级文脉保护体系之中。根据城、镇、村的不同特点,承担文脉保护的不同任务。
对于大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的压力巨大,旧城保护难度很大,而且现在中国大城市旧城存留完整的几乎没有,因此应该将重点放在继承文脉、改造旧城、打造新城 上。对于小城市和集镇来说,要完整保护传统街区,重点保证传统街区内生活方式的合理延续。对于村落来说,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它最大的价值,因此需要保护的 不仅仅是村落自身,还有其周边环境。
完整的传统小城镇和村落不但可以为我们保存下传统生活方式,而且它们还为大城市继承发扬文脉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滋养。
传统的不一定落后,乡土的不一定注定要淘汰,它们很可能带有让我们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的密码。破解它们、利用它们,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城市形态和现代生活方式,才是保护文脉、发扬文脉的终极目标。
本文发布于:2024-03-03 06:5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420084151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脉解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脉解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