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日发(作者: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茳翮文圯/ 程宁宁邮箱:37656027@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
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
和基础。在我国辽阔的土地
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
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
最早的在一万年以前。考古
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在
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
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传统
农业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
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
灿烂的农耕文化。光辉灿烂
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
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
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而且
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
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我们开设《农耕文化》
栏目的目的,在于营造保
护、传承和利用传统的农耕
文化的良好氛围,促进农耕
资源的持续利用,增强保护
农耕资源的意识、推动乡村
旅游业发展,助力我国乡村
振兴战略的实施。水稻化石60农村百事通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 200多万
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绝大
部分时间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毫无保障的生活,在无休止的狩猎动物
和采集野果中寻求生存。饥饿难耐时,
也会吃一些腐食。进食的时候,还需要
小心翼翼,避免自己沦为其他猛兽的口
中之餐。为了生存,我们的祖先不断迁
徙、居无定所,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而水稻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人类开
始定居,进人农耕时代。一、 水稻的前世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又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早的国家,
大约有6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上水
稻起源的中心。我国的水稻种植以长江
流域为最早。距今约4200年前,水稻栽培
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至黄河中游。战国
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
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
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四川都
江堰、陕西郑国渠等。西汉时期四川首
先出现了梯田。大约在3000年前的殷周之
交,我国水稻种植北传朝鲜、日本,南
传越南。汉代,我国粳稻传到菲律宾。
公元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
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
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二、 水稻的今生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
2019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4.5亿亩左
右,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还要
多。我国水稻总产量世界第一,被誉为
世界第一稻米生产大国。我国每年水稻播
种面积不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但
生产的粮食却占粮食总产量的45%;稻米
出口量占我国所有粮食总出口量的70%。
水稻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
位。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于1966年提出
“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1970年,他
在海南发现了一株很特别的雄性不育野生
稻种,经过深人研究,最后提出了水稻
“三系”育种方案并培育出了第一代杂交
水稻。现在,杂交水稻已推广至全世界数
十个国家,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减贫和农
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袁隆平
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种
植技术,帮助当地人解决粮食短缺和饥
饿问题。2019年,袁隆平研究团队在山东
省东营市盐碱地试种耐盐碱超级杂交水
稻,平均单产达到60(讼斤/亩,高产田块
达到800公斤/亩。2020年,袁隆平研究团
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取得了双季亩产
1530.7讼•斤的成绩。三、全身是宝的水稻
在人类社会的演化中,水稻扮演了
重要角色。米饭、糕点等满足了人们一日
三餐的需要;元宵、粽子、米酒用来祭祀
祖先、先贤和鬼神,满足了人们的精神
需求;稻草鞋、稻草帽、稻草绳、稻草包
等制品,是水稻全身资源的物质奉献。米
糠、稻草养猪喂牛,支持了人们对营养的
转换需求。水稻献出了它身上的所有,连
剩下的烂草、稻壳烧成了灰还可以作肥料
肥田,或作原始建筑材料与造纸原料。三、稻作发祥地的今天
作为世界农耕文明史上最具代表性
的农业文化,稻作文化已成为江西省万年
县鲜明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最大品
牌。200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万汉翮文圯/2021.01年县建立了国际传统文化与和谐价值教育
实验基地;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同时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
联合会和世界华人华侨总会分别授予“国
际传统文化与和谐价值教育实验基地”和
“国际旅游示范点和爱国教育基地”;由
神农宫、梦幻石林、玉狮洞探险和仙人洞
遗址共四个景点组合而成的神农源风景
区,凭借独特的人文、生态和地质景观优
势,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年
来,“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
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试
点,成为全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还
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性项目名录。水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它的美
从内而外,春天绿意盎然,秋天金黄满
地,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赞颂。它朴实无
华,无私奉献,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
断进步。(本刊编辑部整理)农村百事通61
本文发布于:2024-03-02 17:2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3715762760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