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日发(作者:欧泊)
小泡泡,大作用
在现行的统编版语文课本中,跳动着一个个黄色的“小泡泡”。这是编者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插入的提示语,承载着导思、导学、导行的作用。该如何巧妙地运用“小泡泡”,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呢?
策略一:借用“小泡泡”,探寻语言精妙
许多文本将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置于“小泡泡”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精妙,揣摩表达方式的精准。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发现,在课堂上捕捉这些训练点,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推敲语言,既丰厚文本的内涵,也丰厚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能力。
教学《雷雨》一文时,在“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旁“泡泡”提示:带点的词用得多好哇!该如何落实这个提示呢?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
师:大风来了,在网上的蜘蛛最快逃跑的方法是什么?
生:拉着一根丝垂到地面,最快。
师:是呀,“垂”下来是最快的!多聪明的小蜘蛛啊!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小蜘蛛的有趣吧。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垂”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垂”中间的一竖就像是一根蜘蛛丝,从上面直垂到地面。其他的部分像一只小蜘蛛,紧紧地拉着蛛丝。
师:多形象的记忆方法啊!我们来写写这个字,跟老师一起写,注意它的笔顺。
上述案例中,教师紧紧围绕“小泡泡”中的提示,重锤敲击“垂”字。通过跟当时的情境比较,字与情交融,字与图交融,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同时也不露痕迹地教给学生探寻语言精妙的秘诀。
策略二:运用“小泡泡”,进行语言训练
有一部分“小泡泡”总是以鼓励的语气激发孩子进行语言表达,这些“小泡泡”往往是最佳的语言训练点。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到“小泡泡”传达的信息,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自然、快乐地进行语言表达。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笔者利用文中的“小泡泡”:“我还知道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展开语言训练。
步骤一:归纳句式。在学完课文第二节和第三节后,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两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写植物妈妈为孩子做了什么准备,再写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孩子去安家,并且用了相同的句式。
步骤二:自由表达。拓展思维,让学生用简单的话自由交流自己知道的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步骤三:练习说话。请学生用上面的句式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训练。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柳树和椰子树两种不同植物的传播方法进行句式训练。这样的训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规范了学生的语言,真可谓“一举两得”。
策略三:巧用“小泡泡”,拓宽教学思路
面对“小泡泡”,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点不一样。学生是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去和“小泡泡”中另一个伙伴进行交流,教师则不同,更多的是透过语言看本质,明白编者在该处吐泡泡的意图所在,拓宽我们的教学思路。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下面有一个小泡泡:“‘泡’字的左边跟字义有关,右边跟字音有关……”教材在这里安排“小泡泡”,目的是引导学生悟到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提高识字的能力。一位老师在教学这块内容时,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拓宽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将课堂呈现得扎实又饱满。
步骤一:出示一个“包”字,让学生认读。
步骤二:出示一些部首让学生开火车认读。在此基础上,利用课件将这些部首与“包”字组合变成生字:饱、泡、跑、炮、抱、袍,出现在一朵花的六个花瓣上,让学生在拼音的帮助下练读。
师生合作,教师读花朵里的“包”,学生读花瓣上的六个生字,顺势提醒:看哪些小朋友耳朵最灵,听出什么来了?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读音的规律。
步骤三:把这六个生字放回儿歌里,让学生认读,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字义与部首有关。
步骤四:用自创的儿歌来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把刚学的六个生字选择到儿歌中。
小孩穿衣穿长( ),吃饭吃得肚子( ),出门点火放鞭( );烫得差点起水( ),吓得撒腿往外( ),伸手还要妈妈( )。
步骤五:让学生“小试牛刀”,利用自己的发现尝试拓展认识“刨、雹、苞”。
到此为止,学生将“包”字族的字学得很是到家了,老师又出示“青”字族的字,“马”字族的字,“牙”字族的字、“方”字族的字让学生尝试学习。
整堂课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识字能力。这位老师之所以能将课堂做得那么厚实,就是源于他领会这“小泡泡”所传达的意图。
策略五:妙用“小泡泡”,开展课外实践
我们要善于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例如,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中有个提示语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围绕这一提示语可以开展如下教学活动:
教师:老爷爷看到的究竟是哪一个儿子?为什么?
(相机引导:哪个孩子做的事是妈妈最需要的?)帮妈妈提水的儿子。
课件出示:对于老爷爷来说,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师:是啊!孩子们,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么辛苦呀!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父母亲真正的儿女。那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你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呢?
(生自由发言。)
教师:我这里有些小朋友孝敬父母的举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出示图文:孝敬父母就是爸爸妈妈下班回来的时候……
孝敬父母就是在爸爸或妈妈做饭的时候……
教师:同学们,回忆爸爸妈妈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在课前准备的这颗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回家时送给爸爸妈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文学习之后,孩子们对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之时适时地指导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实践实践,孩子们肯定乐于接受。我们要巧妙地抓住这些“小泡泡”,将我们的语文教学由课堂引向课外,由学习走向实践,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开放与活力。
只要我们牵学习伙伴的手,整体把握,精心梳理,智慧引领,定能让“小泡泡”焕发七彩的光芒!
本文发布于:2024-03-02 07:25: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3355251508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泡泡,大作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泡泡,大作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