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01 07:55:3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日发(作者:个人工作心得简短)

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1)24—0158—05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 1年第21卷第24期 收稿日期:201 l-06—24 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高专丽 ,杨德全 ,赵冰清 (1.大同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山西大同,037008;2.长治市环境保护局,山西长治,046000; 3.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通过对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环境现状进行的全面调查分析,得出采煤 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从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采煤;区域环境影响;防治对策;上党盆地城镇群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预计到2020年煤炭仍占一次性能源的70%左右[ 。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 作为山西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资源丰富, 且煤炭种类较为齐全。以煤炭为主的矿业开发作为上党城镇群 的支柱产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破坏了矿区 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地质 灾害、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原本就 十分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矿产 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调研以现有资 料为基础,结合现场踏勘及专家咨询等形式,对采煤引发的长治 ~37o49 之间,包括长治市郊区、襄垣县、壶关县、潞城市、长治县、 长子县、屯留县。此外,太焦线、邯长线两条铁路在此交汇,可北 上太原接通南北同蒲和石太线,南下郑州接通陇海线莉I焦枝线, 东进邯郸接通京广线,交通便利。 由于受大陆性季风影响,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暖温 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干燥,四季分明。贯穿长治市12个m、 县、区的浊漳河是该区主要的地表水系。由于区域所处地形复 杂、气候多变,成土母质类型也较为复杂,再加上人为耕地熟化 程度的差异,以及诸成土因素的不同,使该地区土地形成发育_『 较为复杂多样的土壤类型,其土壤类型包括了6个土类,l2个 类。上党城镇群区域属华北暖温带阔叶林地带的一部分,现有植 被主要是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野生动物共83种。 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在 此基础上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 理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全面整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帮助。 2采煤对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山西煤炭 l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概况 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地处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南部的上党 盆地,被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居太行之巅,有“与天为党”之 说,故又称“上党”。1+6上党城镇群区域整体海拔大都在800 m 1 200 m之间,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l。58 113o44 与北纬35o49 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煤矿78座,各市、县、区 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治县、襄垣县、长子县及长治1f『郊区,外 田总面积达613.648 1 km ,资源储量408 283万t,生产能力6 640 万 ,累计产量27 976万t。该区煤炭种类较为齐全,有瘦煤、贫 煤、无烟煤和泥煤。襄垣县、郊区、潞城市西部、长治县和屯留县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Charging Model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RIZ Theory WANG Pu-hui,Sl Ya-qin,CHEN Jia ABSTRACT:The TRIZ theory,which is a new theory of innovation,constructs a set of stirct and effective invention justice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Applying TRIZ theory into the electircity charging can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lecticirty charging model and help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electricity charging model effectively. KEY WORDS:TRIZ theory;electircity charging model;model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system;development direction 1 SR 

高专丽,杨德全,赵冰清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决策参考 的东北部为瘦煤、贫煤和无烟煤分布区,煤层厚度平均为15 m, 含煤系数为7.5%,而且煤层稳定,结构简单,煤质优良,易于开 采。但是煤炭产业在为上党城镇群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的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矿区矿 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区地裂缝、 开采沉陷、废弃物堆放、地下水资源枯竭等矿山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13益突出,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根据 调查资料,目前上党盆地范围内,地表沉降面积有12277.52 hmz,采 空区面积有8 603.19 hm ,煤矸石堆放量为2 641.65万t,废弃地 面积183.12 km ,矿井水产生量为52 154 m ,其中除大部分被 利用外,剩余的(约10 000 m3/d)全部排放到河流水体中,对河流 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2.1对水环境的影响 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内煤矿区的污染水源主要包括 矿井水、煤矸石淋溶水、矿区生活污水、洗煤废水等。煤矿区废水 排放量大而且成分复杂,矿井水中含有大量煤粉等高浓度悬浮 物质、COD、BOD、NH 一N、石油类污染物质、重金属,未经处理的 矿井水排入矿区塌陷坑或附近的地表水体,由于地表水体与浅 层地下水之间存在联系,因此外排的矿井水会对浅层地下水造 成污染。洗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絮凝剂和悬浮油,矿区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毒、细菌等。这些废水不仅严 重污染了矿区周边的地表水体,损害水生生物,而且通过采矿活 动和废水渗入作用还会污染地下水体,同时污染矿区土壤,损害 动植物生长。 2.1.1地表水环境影响 在地表水系中主要污染河流为石子河、浊漳南源河、浊漳北 源河,其中,浊漳南源河属重度污染。浊漳河是上党城镇群区域内 最大的河流,主要分南源、西源、北源三大支流和浊漳河干流。不同 干、支流的流经区域不同,浊漳河南源发源于长子县,经过长治县 高河、高村、上秦三村后进入长治市郊区范围。而长子县、长治县、 长治市郊区均是煤矿的主要分布地区,必然导致浊漳河南源的受 污程度高于其他河流,经检测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挥发 酚、氨氮、COD、BOD、总磷等,其中石油类、COD、BOD均属于矿井 水的主要污染成分。上党盆地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见表1。 2.1.2地下水环境影响 煤炭产业的大力发展,在影响地表水质量的同时,还通过地 表水人渗污染地下水。岩溶泉水域内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和加 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料、废水等各种污染物排入河道后,在 灰岩河道大量渗漏入渗,导致地下水污染。 此外,通过淋滤下渗污染地下水。工业垃圾、煤矿堆放的煤 矸石等各种固体堆积物中含有较多的硫酸盐、氨、细菌、混杂物 和腐烂的有机物,经生物降解和雨水淋滤后,可产生SO42一、C1 、 NH4等含量高的淋滤液随水下渗,形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2.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煤矿区,煤与煤矸石在运输或破碎过程中引起的粉尘以 表1上党盆地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状况 2009矩 2008焦 河流 断面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浊漳南源 申村水库 Ⅲ 良好 Ⅱ 优 浊漳南源 交里 V 中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南源 店上 Ⅲ 良好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南源 北寨 劣V 重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南源 漳泽水库 Ⅲ 良好 Ⅳ 轻度污染 浊漳南源 黄碾桥 劣V 重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南源 五阳村 劣V 重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南源 王桥镇 劣V 重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河 小娇 劣V 重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河 石梁 劣V 重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河 实会 Ⅳ 轻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浊漳河 王家庄 Ⅲ 良好 Ⅲ 良好 绛河 屯降水库 Ⅱ 优 Ⅳ 轻度污染 绛河 屯留桥 Ⅲ 良好 Ⅳ 轻度污染 绛河 司徒桥 Ⅲ 良好 Ⅳ 轻度污染 石子河 暴马 劣V 重度污染 劣V 重度污染 及燃烧产生的烟尘,是矿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此外,煤矸石的 大量堆积,不仅占压土地,破坏景观,而且矸石自燃时放出SO:、 H2s、CO、CO 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并伴有大量烟尘,有时引 发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矿区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 及矿区的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据统计,煤矿周边区域环境 空气污染仍以可吸人颗粒物(包括烟尘、扬尘)、SO 、N 为主,3 项主要污染物负荷最大的为可吸人颗粒物。 此外,从表1可以得知,自2008年6月19日起至2010年4 月10日,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各地煤矿数与空气质量关系成 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长治县、襄垣县煤矿数较多,一级天数均为 94天,而煤矿数较少的壶关县、长子县、屯留县的一级天数分别为 158天、370天、176天,比前者的94天最多高出276天。长治县三 级天数230天,多于长子县、屯留县,襄垣县三级天数278天,仅次 于潞城市的290天,均多于其他县及郊区。当然,空气质量的好坏 还与当地地理环境、煤炭企业的区位等有关,2008-2010年长治 市l+6上党城镇群各地煤矿数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见表2。表2在 一定程度上说明,煤矿数越多,当地的空气质量越差。 表2 2008 ̄2010年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 各地煤矿数与空气质量表 地点 煤矿数,座 一级天数,d 二级天数_,d 三级天数/d 郊区 7 13 773 239 襄垣县 19 94 653 278 壶关县 5 158 598 269 潞城市 3 68 667 29O 长治县 31 94 701 230 长子县 9 370 451 2O4 屯留县 4 176 627 222 造成污染的相关原因,一是能源以燃煤为主,上党城镇群区 域为原煤产区,煤炭占能源总消耗量的95%以上,年耗煤量中 80%用作燃料,燃煤是工业废气污染的根源,工矿企业、采暖锅炉 燃煤而产生的烟尘,s0 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是治理技术滞后,除尘、脱硫技术经二十几年的发展虽具有一 159 

高专丽,杨德全,赵冰清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决策参考 定效果,但成本较高,对设备的腐蚀较快,排放不稳定,使企业治 污的积极性不高。 性指数的变化曲线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群落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 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群落3、群落7和群落10来自样地7与 样地3,其物种种类和数量都较多,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样地来自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该地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1|与被调查的 其他地区相比较人为干扰较轻;另一方面,老顶山地区优越的土 2-3对声环境的影响 煤炭开采过程中带来的噪声污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煤矿噪声有井下噪声和地面噪声两种形式,井下噪声主要来 自凿石、放炮、采煤、通风、运输、提升、排水等所用的各种机电设 备。由于井下工作面狭窄,容易形成混合声,使井下工作场的噪 声级普遍超过国家标准。煤矿噪声源十分广泛,其强噪声源主要 壤与水分条件也是该地区植物种类与数量较多的原因之一。群 落4、群落5和群落8来自煤炭开采地区的样地1、样地6及样 集中在井口和选煤厂,对作业环境影响特别严重。煤矿噪声具有 强度大、声级高、连续时间长、频带宽等特点。长期暴露于强噪声 作业环境中,不仅会对矿工的听觉器官造成损伤,而且还会引发 其他疾病,妨碍通信联络,容易发生工伤事故。此外,噪声还会污 染周围环境,影响矿区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2.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上党城镇群区域内煤炭的开采还对地质环境造成了影响, 引发了多种地质灾害,主要有地表塌陷、地裂缝、滑坡、泥石流, 这些地质灾害带来的直接破坏主要有井田范围内建筑物破坏与 土地资源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上党盆地采煤破坏耕地、林地 3 639.4 hmz,威胁耕地、林地2 980.5 hm2,威胁公路约320 m,破坏 房屋7 664间,威胁房屋9033问。 另外,各种固体废弃物,尤其是煤矸石的堆积,会占用大量 耕地,造成耕地资源短缺。煤矸石在雨水的淋滤作用下,形成酸 性水,使大量的悬浮物、有机物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淋 滤液中的重金属元素毒性很大,污染严重,对生物和人类健康都 会造成危害,也会进入土壤,并向浅层地下水迁移。 2.5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煤矿区生物资源的损害主要是由矿山工业建设、煤矸石堆 放、开山修路、露天采矿剥离等原因引起的,这些剧烈的煤炭开 采与建设活动,不仅改变了矿区内和周边地区水体、土壤等环境 的初始条件,而且破坏了区域内营养元素的循环与更新,对区域 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经调查,将上党盆地森林植被划分为1O种群落类型:一是 加拿大杨一虎尾草群落(Ass.Populus Canadensis—Chloris virgata); 二是水枸子 、红菊群落(Ass.Cotoneaster multilforus— Dendranthema chanetii);三是油松+侧柏一披针苔草群落(Ass. Pinus tabulaeformis+Platycladus orientalis—Carex lanceolata);四是 虎榛子—披针叶苔草群落(Ass.Ostryopsis davidiana—Carex lanceolata);五是鹅绒委陵菜群落(Ass.Potentilla anserina);六是 小叶獐+鹅绒委陵菜群落(Ass.Deyeuxia angustifolia+Potentilla ansefina);七是黄刺玫+黄栌—披针苔草群落(Ass.Rosa xanthina+ Cotinus coggygfia—Carex lanceolata);八是披针叶苔草群落(Ass. Carex lanceolata);九是稗+蓓草群落(Ass.Echinochloa crusgalli+ Humulus scandens);十是侧柏一黄刺玫一山蒿群落(Ass. Platycladus ofientMis—Rosa xantlIina—Artemisia brachyloba)。上党 盆地lO个植物群落类型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 】60 地1O,其物种种类与数量较少,原因是,这些样地位于王庄煤矿 周围,此地区由于煤炭的开采,生态环境已呈现一定程度的恶化 趋势,地下水资源逐渐流失,对当地植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群 落6与群落9来自于漳泽水库与太行湿地公园中的样地,其生 物多样性指数较高,但主要为湿地植物及草本植物,其群落稳定 3.O 2.5 2.0 羹 1.5 1.O O.5 O 样地编号 (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籁 样地编号 (b)simpson多样性指数 籁 靼 样地编号 (d)丰富度指数 图1上党盆地植被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变化曲线 

高专丽,杨德全,赵冰清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决策参考 性较差,抵抗干扰的能力较弱。群落1与群落2的样地作为对 照,体现出了生态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的植被条件最好,其次为漳泽水库地区,而采煤影响地区植被条 件最差。说明采煤等生产活动在破坏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声 环境的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的生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防治策略 3.1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及方案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o6]52号,以下简称《国务院 批复》)《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 发 ̄2005]39号,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 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o5]1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 见》)《土地复垦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 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o05]109号)《山西省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污染防治与自 然资源保护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与其他相 关专业规划相衔接,编制《长治市1+6上党城镇群区域矿山生态 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县域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及《关闭 及在产煤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 落实,有计划地解决过去煤炭开采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从 根本上转变上党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大部分矿区环境 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建成一大批景观优美、空气清新、碧水 蓝天的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矿区。 3.2规范相关资金的管理及使用 建立长治市煤炭开采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 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煤炭生产 企业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煤炭企业除了加强矿区内部性生态 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外,还必须加强矿区外部性生态环境(如水资 源保护、固体废物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 3.2.1 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按1 t煤lO元标准计,分年按月预提。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 理保证金制度主要用于煤炭生产企业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 综合治理方案,并根据方案对煤炭企业采煤及煤炭洗选等生产 过程产生的矿井废水、大气污染、煤矸石山的预防及治理以及水 资源破坏、矿区地面沉陷、水土流失、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 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防范和恢复治理。使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 理保证金的项目实行审查备案制。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列入企业成本,按“企业所有、 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督”原则管理。资金使用方式按照企业 生态恢复治理综合方案,由省、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下达计 划,财政部门和银行根据计划划拨资金,企业安排使用。 3.2.2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及煤炭资源矿业权出让价款 依据动用(消耗)的资源储量、回采率和不同煤种,对于各类 煤矿一律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其中50%用于企业无法解 决的区域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现有煤矿无偿取得的矿业权要实行有偿使用,主要是对地 方国有矿和非国有矿占用的煤炭资源按照有偿使用原则实施矿 业权转让,其中36%用于解决煤炭开采造成的历史遗留生态环 境问题的恢复治理。 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炭资源矿业权出让价款及政府拨 款等资金用于解决区域及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工 作,包括区域性水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地面沉陷、植被及生物多 样性破坏、废弃矿井、煤矸石等的恢复治理工作。 3.3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3.3.1水环境治理策略 对已建项目,要引导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矿井水、选 煤厂废水等进行严格的净化处理,符合标准后再向水体排放,同 时制定并落实好排污收费、排污许可制度,严格废水排放管理; 对淋溶水要进行有效的收集,并随同矿井水、选煤厂废水等一并 净化处理。同时,研发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 洁工艺,以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 3_3.2大气环境治理策略 利用有效技术,减少煤炭运输、破碎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大力推行煤炭洗选加工技术,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 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同时发展高效脱硫技术,从源头上减少 污染气体的产生量。开发清洁能源或在燃煤供热地区,发展集中 供热,统一解决热源,从而减少大气中可吸人颗粒物的含量。此 外,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除尘、脱硫的积极性,引导 企业主动推行清洁生产的模式。 3.3.3声环境治理策略 对于已建项目,应引进并安装先进的吸声降噪设备,以降低 井下噪声的分贝,严格控制地面噪声对周边区域的影响范围,依 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查处工业企业噪声排放 超标扰民行为,加大敏感区内噪声排放超标污染源关停力度。对 于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 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同时,严格声环境 准人,严格项目环境噪声“三同时”验收管理,未通过验收的噪声 排放项目,一律不得投入运行。 3.3.4土地破坏治理策略 因地制宜,需要填充的塌陷地,就近取材,对相对稳定的裂 缝进行工程治理,对较大地裂缝必须分段充填、夯实,恢复其生 态功能,对地裂缝较严重的村庄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采取综合 策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 艺,减少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贮存量,从 而减少所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3.3.5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策略 加强煤炭开采区片林的建设,这对于控制当地的水土流失, 】6l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 1)24—0162—03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 1年笫21卷第24期 收稿日期:2011—06—20 海南蓝洋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明玲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VI,570208) 摘要:海南蓝洋温泉虽然拥有优质的温泉资源与优越的地理环境,但温泉旅游却没 能发展成当地的支柱产业。分析了蓝洋温泉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 策略。 关键词:蓝洋温泉;网络营销;温泉体验;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1蓝洋温泉旅游现状 蓝洋温泉地处海南岛西北部,距离省会城市海口约150 km, 洋温泉周边酒店的人住率偏低,除黄金周外,平¨的入住率基本 维持在30%上下(数据提供:海南海航蓝洋温泉度假村、海南蓝 洋海港酒店),散客房价也仅维持在150元左右甚至更低,不仪 难以与蓝洋温泉的名气匹配,酒店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 位于儋州市蓝洋农场,是海南较大的温泉之一。该温泉带在4 km 距离内有3处泉眼出露,可开采热矿水B+C级储量7 0o0 m3/d, 水温4O℃~83℃,流量3.92 L/s[ ,具有水温高、流量大等特点。 2存在的问题 2.1宣传营销不力 近年来,随着海南东海岸的开发、东环高铁的投入运营,海 南东线、中线以及三亚的温泉旅游持续升温,投资者也相继跟 进,以七仙岭的山间温泉、博鳌的滨海温泉以及三亚的小鱼温泉 为代表,开发了多种主题温泉,给予了旅游者更加广阔的选择空 间。而海南西线旅游由于交通及酒店设施等方面的原因,一直以 [3]许丽,周新澄,王冬梅.煤矸石废弃地复垦研究进展[Jj.I},圈 水土保持科学,2005,3(3):l17—122. [4]于广才,刘永彬.煤矸石山自燃污染对周围居民健康影响探 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6(4):265—265. 温泉区景点众多且神奇,尤其是一石之隔的“冷热泉”更属世界 罕见。 尽管蓝洋温泉水质优良,生态环境好,且开发较早,在海南享 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温泉旅游却没有随着度假休闲游的兴起而 蓬勃发展,反而由开发之初的火爆进入下滑态势。与海南东线的 琼海官塘温泉、三亚及南田温泉以及中线的七仙岭温泉相比,蓝 保障矿区开采的安全生产及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极其重 要。我们应当通过实施矿区造林绿化、矿区现有森林抚育及保 护、自然保护区管护建设、湿地恢复等工程,保护矿区的生物多 样性。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上水胜) [1]范英宏,陆兆华,程建龙,等.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及生态重建技术[J].生态学报,2003,23(10):2144—2152. 第一作者简介:高专丽,女,1960年6月生,1985年毕业:r 雁北农校,农艺师,大同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山西省大同市南关 下关农业综合楼3号,037008. [2]魏同.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中国煤炭经 济学院学报,1996(1):15—20. Study o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al Mining on Shangdang Basin’S Town Cluster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GAO Zhuan-li,YANG De-quan,ZHAO Bing-qing ABSTRACT:Through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status in 1+6 Shangdang Basin’S town cluster of Chang zhi City,this paper indicates the impact of coal mining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from two aspects of policy and technique. KEY WORDS:coal mining;regional environmentl aimpact;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Shangdang Basin’S town clustez 162 

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本文发布于:2024-03-01 07:5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250930150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采煤对上党盆地城镇群区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pdf

标签:污染   上党   煤炭   城镇群   区域   矿区   恢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