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日发(作者:减法表)
6S管理制度及标准模板
一、生产区域现场管理标准
1.通道
1.1 通道平整、干净,划线清楚且颜色、规格统一;
1.2 通道线及标识保持清晰完整;
1.3 通道、走道畅通,无任何物品摆放。
2.工作场所
2.1 工作场所划分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有定置图;
2.2 地面的突出物、地坑等应有防范或警示措施与明显标识;
2.3 各类物品分类合理,标识清楚,摆放有序,易于查找和取放;
2.4 现场没有非必需品;
2.5 工作环境保持整洁、干净;光照明亮,空气流通、清新;
2.6 地面、门窗洁净、无灰尘,墙壁无蜘蛛网;
2.7 地面油漆及标示线剥落的及时修补;
2.8 现场无随意摆放物品,暂放物品放置在暂放区,摆放整齐、有序,1
标示清楚、明确;
2.9 不在暂放区的临时物品需有临时存放标识;
2.10 当天清除垃圾、纸屑、烟蒂、破布、棉纱头等废弃物及地面、作业区的油
污;
2.11 短期内生产不用的物品分类定位,摆放整齐,并标识;
2.12 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物品归位放置;
2.13 工作台(桌)面及抽屉及时清理,物归其位,保持干净;
2.14 物料架、模具架、工具架摆放合理、整齐、干净,有明显标示;
2.15 电器线路布局合理,整齐、规范,无安全隐患(如裸线、上挂物等);
2.16 电器开关须有控制对象标识,电器检修时需有警示标识;
2.17 电控柜、配电柜前无摆放物品,地面有警示标示。
3.机器设备
3.1 机器设备上不摆放不必要的物品,工、量、器具或物品定位摆放2
牢靠;
3.2 按设备点检要求进行点检并记录完整;保持干净,处于完好状态;
3.3 有管理责任人标示,维修中的机器设备要挂有设备状态标示牌;
3.4 动力供给系统加设防护罩和警示标示;
3.5 不常用的设备、物品应标示并加盖防尘罩。
4.工具、用具、模具、夹具、计量器具
4.1 工、用具、模具、夹具、计量器具有维护、保养,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4.2 工具、模具、夹具、计量器具分类定位、标示且摆放整齐,使用后及时归
位;
4.3 待修、返修工、用具、模具、夹具、计量器具划定区域放置,标示清楚、
明确;
4.4 工用具柜面标识明确,与柜内物品对应,合理摆放,明确品名、3
规格。
5.材料、零件、产品:
5.1 材料、零件、产品应整齐码放于定位区内,区域合理划分,使用容器合理,
标识明确;
5.2 物料、半成品及产品上无积尘、杂物、脏污;
5.3 划定位置摆放不合格品,有明显标示(红色),不与合格品混放;
5.4 废料、呆料、余料等及时清理,废品、废料放置于专用废品箱。
6.图纸、资料、书籍、表格
6.1 图纸、工艺文件及文件夹(盒、筐)、保持干净、完整,定位摆放整齐,标
示清楚、明确;
6.2 文件柜标示有管理责任人和柜内物品清单;
6.3 柜内图纸、资料、书籍及其它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标示清楚、明确,易于
4
取放;
6.4 作业指导书、记录等挂放或摆放整齐、牢固、保持干净,标示清楚;
6.5 保养卡、点检表、考勤表、流转卡等表格、卡片按时填写记录,定位放置、
标示清楚。
7.转运工具
7.1 机动、非机动铲车、手推车,三轮车、物料车、工具车等转运工具定位放
置,有管理责任人和部门编号标识;
7.2 转运工具与墙面接触的部位要有防撞击保护;
7.3 转运工具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干净、无污渍,出现故障维修时需挂有标示
牌;
7.4 转运工具使用完毕及时归位;
5
7.5 塑料箱(筐)、铁箱(筐)、纸箱、木箱(筐)等搬运箱(筐)定位摆放,
有明确的标示。
8.辅助物料
8.1 润滑油、切削油、清洁剂等用品分类定位、标识明确;
8.2 机油、汽油、柴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分类定位存放,汽油等易爆物应
使用铁制容器,有明显的警示标示;现场使用时要标有相应的标示;
8.3 批量化学药品存放于化学药品库房或车间专用库房,现场使用的化学药品
必须分类定位放置,标示清楚;
8.4 消耗品(如抹布、手套、砂布、砂纸等)定位放置,有标示,定量管理;
8.5 沾有油污的抹布等易燃物品,隔离摆放,不与其它物品混放;
8.6 有毒、有害及腐蚀性的的化学药品要有明显的警示标示。
6
9.清洁卫生用具
9.1 垃圾箱(桶)、垃圾撮定位放置,标示清楚;
9.2 扫帚、拖把、抹布挂放整齐,定位、标示,保持清洁干净。
10.库房、储物间
10.1 实施定置管理,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有序,保持干净;物料架(柜)及物
品均标识清楚;
10.2 多层叠放的物品有限高标示,其高度根据物品的大小、重量、形状等因素
确定,保证能够防止物品掉落;
10.3 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防护措施有效落实。
11.其它
11.1 茶杯、茶具、茶桶、饮水机保持干净,定位、标示;
11.2 雨伞架(柜)定有管理责任人,定位、标示明确;雨衣、长柄雨伞、折叠
7
雨伞等雨具分类摆放整齐有序。
12.标示、标签
12.1 生产区域现场管理标准中所涉及的各种标示标签按目视化管理标准;目视
化管理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实用、美观、方便的原则自行确定。
二、 办公区域现场管理标准
1.通道
1.1 通道保持通畅、无障碍物、杂物;
1.2 通道平整、干净,划线清楚且颜色、规格统一;
1.3 通道线及标识保持清晰完整。
2.工作场所
2.1 单位部门标牌要统一、齐全,没有损坏;
2.2 室内、楼道、楼梯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无异味;
2.3 地面的突出物、地坑等应有防范或警示措施与明显标识;
8
2.4 地面干净无污水、污渍,无灰尘,无湿滑;
2.5 地面无烟头、纸屑、痰迹或其他杂物;
2.6 门窗、墙壁、地面、天花板、照明设施无残缺、破损;;
2.7 门窗、墙壁、、管道、天花板、照明设施上无积尘或污迹;
2.8 门窗、墙壁上无乱画乱写;
2.9 照明设施保持正常使用状态,无损坏;
2.10 办公区域四周无贴挂不必要的物品;
2.11 现场无随意摆放物品,暂放物品放置在暂放区,摆放整齐、有序,标示清
楚、明确;
2.12 不在暂放区的临时物品需有临时存放标识;
2.13 当天清除垃圾、纸屑、烟蒂;
2.14 短期内不用的物品分类定位,摆放整齐,并标识;
2.15 电器线路布局合理,整齐、规范,无安全隐患(如裸线、上挂物等);
9
2.16 电器开关须有控制对象标识,电器检修时需有警示标识;
2.17 消防栓前无摆放物品,地面有警示标示。
3.办公设备
3.1 办公桌桌面无灰尘、污渍;
3.2 办公桌桌面物品定位放置,标识清楚;
3.3 办公桌上无非当日用的文件或过期、无效的文件;
3.4 私人物品与办公用品分开放置并标识清楚;
3.5 设备导线集束,不杂乱无序,接线板不直接落地;
3.6 下班时办公桌桌面整理清洁;
3.7 办公桌、椅定位放置,下班时椅子归位,排放整齐 ;
3.8 办公桌、椅定位放置,离开时椅子归位,排放整齐 ;
3.9 办公设备、设施无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在修设备应有设备状态标示牌)。
4.转运工具
4.1 手推车,三轮车、工具车等转运工具定位放置,有管理责任人和10
部门编号
标识;
4.2 转运工具与墙面接触的部位要有防撞击保护;
4.3 转运工具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干净、无污渍,出现故障维修时需挂有标示
牌;
4.4 转运工具使用完毕及时归位。
5.文件资料
5.1 各类文件标识清楚,物品实行定置管理、摆放整齐;
5.2 相关资料、文件按归档规则分类、定位放置,用后及时归位,并有鲜明索
引和标识;
5.3 外来文件放入文件夹内,按密级、缓急标示并定点放置;
5.4 有用与无用或长期不用的文件资料与经常使用的不能混乱放在一起,不易
11
查找。
6.清洁卫生用具
6.1 清洁工具、用品定位放置,标示清楚;
6.2 扫帚、拖把、抹布挂放整齐,定位、标示,保持清洁干净。
7.库房、储物间
7.1 实施定置管理,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有序,保持干净;文件架(柜)及物
品均标识清楚;
7.2 多层叠放的物品有限高标示,其高度根据物品的大小、重量、形状等因素
确定,保证能够防止物品掉落;
7.3 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防护措施有效落实。
8.其他
8.1 茶杯、茶叶盒、热水瓶、烟灰缸定位放置,保持干净,标识清楚;
8.2 报纸用报夹夹好,标识清楚,看完后整齐排放在报架上;
12
8.3 饮水机、储水桶定位放置,标识清楚,干净无污渍;
8.4 盆景定位摆放整齐,无枯死、叶面无灰尘和干黄;
8.5 雨具定点放置;
8.6 办公设备、设施无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在修设备应有设备状态标示牌);
“前面已有”
8.7 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有专人负责,无肮脏不堪,异味。
9.文件夹、物品柜标识目视管理标准中(标识、标签张贴标准)。
10、办公桌面及内置物品形迹管理、定位标准按目视管理标准中各类物品统一
定位标准。
11、电源、电压、网络线路、计算机、打印机等电器设备线路标识按目视管理
标准。文件夹、物品柜标识(按)参照公司现场管理标准(标识、标签张贴标
13
准)。
三、公共区域管理标准
1.绿化标准
1.1 绿化布局合理,美观、协调;绿化面积达到可绿化面积95%以上,裸露土地
小于5%;
1.2 树木、花卉、盆景、草地、绿化带管护良好,枯枝、枯叶及时清理,干净整
齐,绿地、树木丛中无废弃物;
1.3 绿篱、球茎及各种绿化造型植物定期修剪,保持其造型;
1.4 栽种草坪无大面积杂草,野生草坪定期剪割,无杂草丛生;
1.5 道路两侧树木定期修剪,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无徒长枝、病虫枝、交
叉枝、生垂枝;
1.6 有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和防旱、防冻措施,无大面积枯萎、冻伤、14
病虫害;
1.7 建筑物内的盆栽花卉、植物定位放置,有标示,保持清洁,无枯叶、残花。
2.道路指示、警示标示标准
2.1 道路标示油漆或反光漆线宽:150mm,线条颜色:白色/黄色;
2.2 宽度大于3000mm 的道路,其道路中间划有中心线,中心线为虚线,线长
500mm;间隔1000mm;
2.3 道路两侧边线为实线,与两侧路沿平行,保持距离路沿边缘400mm;
2.4 机动运输车辆主干道两侧路沿有警示标示,为黄黑相间的斑马线,线宽按
路沿规格尺寸,线长500mm,间隔500mm,标准石料路沿长度与间隔按石料长度;
2.5 公司大门中心线内外4 米处分别安装有车辆减速带,在大门口明显处有限
15
速标示牌;
2.6 其它指示、警示标示按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
3.环境标准
3.1 道路及公共区域有专人清扫,无纸屑、烟头、果皮等废弃物,无卫生死角;
3.2 道路平整、通畅,无堆放物料或有其他障碍物;
3.3 交通标志和标示线规范、醒目;
3.4 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在规定的停车场所,按区域分类整齐、有序停放;
3.5 室外垃圾桶(箱)编号、定位放置,有标示;
3.6 垃圾桶(箱)表面清洁,桶内垃圾及时清运,垃圾控制在限高标示线以下,
无散落在垃圾桶外;
3.7 公共厕所及时打扫、清洗,保持无臭味,无蜘蛛网,地面、窗户干净无灰
16
尘,瓷砖、墙面无污垢;
3.8 公用洗手池保持干净、清洁,池内无丢弃物,无水箱、水龙头关不上,无
长流水;
3.9 清洁卫生用具分类定点放置,无乱丢、乱放现象,扫帚、拖把挂放不落地,
有管理责任人标示;
3.10 有毒、有害、污染环境的工业废弃物按环保管理部门的规定隔离存放和处
置,有明显的警示标示;
3.11 设置封闭式垃圾站,生产、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回收处理。
3.12 地面平整无坑凹,无积水、污水、污物和湿滑;
3.13 门厅、楼梯、楼道、通道干净无污物,畅通无堆放物品,光线充足,通风
良好,无异味;
17
3.14 道路、楼道、走道、廊厅照明设施齐全、完好,无积尘或污迹;
3.15 建筑物干净、清洁,色调协调,墙面无剥落、残破失修,无乱写、乱画;
3.16 建筑物周围无露天垃圾和无序堆放的物料,建筑、维修材料分类有序堆放;
3.17 建筑物外面没有违章的棚、库等临时建筑;
3.18 公告栏、宣传栏、看板整洁,无过期内容;
3.19 标语、口号、横幅、与环境和谐、统一,无过期张贴物。
4.通讯、网络、电器线路安装标准
4.1 室外动力、通讯、网络线路下地,暗沟铺设,上外墙的线槽、线路横平竖
直成直线;
4.2 网络交换箱保持干净,无废弃物、污物,有管理责任人标示;
4.3 预留长出的线路集束成圈,无乱扔乱放;
4.4 建筑物内电源、通讯、网络明装线路采用阻燃线槽或金属线槽安18
装,无线
路裸露在外;
4.5 各类插座、开关及电器设备安装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4.6 挂式空调室内机安装距离地面高2~2.4 米,室外机顶部一层楼平窗台,一
层楼以上低于窗台200~300mm,同一栋楼安装尺寸统一;
4.7 配电柜或配电箱有管理责任人标示,箱、柜上和柜前地面有警示标示,周
围无堆放其它物品;
4.8 警示标示按目视管理标准。
四、宿舍管理标准
1. 整理:
1.1住宿用品类:被褥、枕头;
1.2洗漱用品类:盆、牙缸、牙膏、肥皂、洗衣粉、毛巾;
1.3包装用品类:小箱一只、棉被包一条、旅行包一只;
19
1.4公用物品类:公用条帚、抹布、拖把;
1.5其他物品类:装饰、美化、宣传类物品若干。
2. 整顿:
2.1确定“需要”且“常用”物品的放置空间和规范,以利达到方便使用的实用效果和整洁美观的视觉效果。
2.2各种物品的放置空间及摆放规范要求:
2.2.1床铺:被子叠好且统一放在远离门的一头,枕头放在被子下。
2.2.2衣服:干净且暂时不穿的衣服要叠好收放在个人保管箱内,零时换下的衣服要用衣架挂在铁丝上(不要随意放在床上),换下的衣服要及时清洗,待干衣服要用衣架支起晾晒,待衣服干爽后立即收放好。
2.2.3洗漱用品:每人根据床铺顺时针方向的先下铺后上铺顺序依次在桌子内侧排放,牙膏牙刷放在最内侧。
2.2.4 脸、脚盆:有空床可统一依次放在空床上,无空床则各自放在床下20
边。
2.2.5毛巾、脚布:放在床上脚下一头内侧,床架间铁丝上或脸盆内。
2.2.6公共卫生用品:簸箕和条把、拖把放在门后一侧,垃圾篓放在另一侧指定位置。
2.2.7美化环境物品:尽量悬挂和摆放在即明显又不影响活动的恰当位置。
2.2.8“不需要”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2.9“不常用”物品要及时存放起来。
3. 清扫:
3.1 清扫就是通过打扫,卫生打扫除活动,全体人员的保洁行为,使寝室内呈现没有垃圾,消灭脏污,保持净洁的状态。
3.2 每天即时进行地面卫生打扫和“不需要”物品和清理工作,消灭21
脏污,始终保持寝室净洁的状态。
3.3 每周或临时安排的卫生大扫除工作,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平时不打扫的门、窗、墙、地面及所有隐藏处进行定点彻底清洗打扫。
4. 清洁:
4.1 以目视管理的标准作为基础要求,制订维持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检查评比制度,从而保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效果。
4.2 维持制度:即寝室必须时时保持最整齐、最清洁、最美观的状态,不因时间、人员的改变和检查与否而降低要求。
4.3 责任制度:寝室6S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员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每位员工都是主人翁,都肩负有责任,表现在以高标准做好自己的事,以高度责任心帮助他人,以强烈的合作意识共同做好寝室内所有工作。
4.4 奖惩制度:督查员在6S管理工作中要负起总体责任。既是管理者又是实践者,对工作认真负责寝室状态好,保持好的员工和寝室要22
表彰要推广他们的经验,对工作不负责、寝室状态差、保持差的员工和寝室要勤检查、多督促,抓住不放,坚决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这才是我们高质量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所在。
4.5 检查制度:检查的关键是不间断的督促、检查、指导、整改,检查的保证是评比记录、公布、表彰或批评,以及对个别状态差的员工和寝室进行重点督查、盯查。检查要求前期每天上午各清查一次。
5. 安全:
5.1 增强安全意识,纠正不安全行为,消除不安全隐患,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了解自己和每一位同学在宿室集体安全和个人安全工作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5.2 在寝室内易发生危险的情况:
5.2.1 现金和贵重物品存放在寝室。
5.2.2外出时不锁门.
5.2.3 私拉电线、使用酒精炉等灶具,点蜡烛、抽烟酗酒。
5.2.4 带外人进入寝室或碰到陌生人进入寝室不报告。
23
5.2.5 夜不归宿或迟归者翻窗攀楼。
5.2.6 遇到事件不及时或不敢向领导报告。
6. 素养:
6.1 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为手段只能完成基本工作。要求从依规定行事,将各种规定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从心志上养成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习惯和作用,从而达到改变“人质”的目标。
6.2 寝室文明规范:
① 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②互相督促,善意提醒别人不文明行为。③不参与赌博,传看不健康宣传品。④按时就寝、不影响别人休息、按时起床。⑤不在寝室内抽烟,不随地乱丢杂物,爱护公共区域卫生。
6.3寝室安全守则:
① 外出要关牢窗户、锁好门②不带外人进入寝室,碰到陌生人进入宿舍后要盘问,要报告③不抽烟,不酗酒,不乱拉电线,不点蜡烛,不使用火具④无论干什么事或遇到什么情况都不把身体探出窗外。
24
热诚的希望各位员工,能提高认识,对本管理细则多学习勤领会,常行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不断规范自己的工作和行为,因为事情无法完成是因为我们的努力不够,做就可能会成功,不做任何事也办不到。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寝室6S管理工作一定能出成效、抓出实效,把我们的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5
本文发布于:2024-03-01 06:40: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246441150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6s现场管理制度及标准模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6s现场管理制度及标准模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