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与拼音)
高中体育教案10篇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学步骤:
一、引入:
1、教师介绍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是否有参与体育锻炼。
2、教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益处。
二、讲解:
1、教师讲解体育锻炼的种类和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2、教师讲解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提醒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
三、实践: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活动,如热身运动、拉伸运动、有氧运动等。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游戏或比赛,让学生体验到锻炼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教师鼓励学生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锻炼惯。
XXX:篮球基础技术训练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篮球基础技术,提高篮球运动能力。教学步骤:
一、热身: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
2、教师介绍热身运动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热身。
二、基础技术训练:
1、传球训练:教师讲解传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学生进行练,如直传、斜传、背传等。
2、运球训练:教师讲解运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学生进行练,如直线运球、转弯运球等。
3、投篮训练:教师讲解投篮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学生进行练,如静止投篮、移动投篮等。
三、实践: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技术。
2、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四、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篮球运动,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
一、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古希腊人在公元前6世纪在XXX山崖上刻下了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我国先秦时期,《吕氏春秋》中的占人也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进人的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以下是体育运动和人的关系:
二、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要想取得上述体育锻炼的效益,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只有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奥运会创始人XXX先生所倡导的一种奥运精神是“参加比取胜更重要”。XXX认为,“这种精神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这意味着主要不是已经获胜,而是进行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应该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研究和生活之中。
三、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
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A得1分、B得2分、C得3分、D得4分)
1.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和做课间操)的次数大约为几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你平时在课外还练体育课上学过的内容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
3.你平时在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
4.如果学校和老师不要求,你还坚持做课间操吗?
A。决不
B。不太坚持
C。比较坚持
D。经常坚持
5.你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少
D。经常
6.你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吗?
A。从不
B。很少
C。较多
D。经常
7.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包括上体育课和课间操)的时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间大约为多少?
8.与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娱乐活动上的时间相比,你平时用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多吗?
长跑是一项有氧运动,是在一定时间内以较慢的速度进行的长距离跑步。长跑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同时也有助于减肥和塑身。在进行长跑时,需要注意呼吸节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姿态,以及适当的饮水和休息。
二、技能训练
以指导学生掌握长跑技能,提高长跑能力为目的。考核方法可以采用实际操作、比赛成绩等形式进行)
二年级
在长跑训练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鞋和服装,以保证跑步的舒适度。
2、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以预防肌肉拉伤和其他伤害。
3、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节奏,避免过度用力或者过度放松。
4、在跑步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呼吸训练,以保持呼吸顺畅。
5、在跑步结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恢复训练。
三、比赛技巧
以指导学生在比赛中发挥长跑技能,取得好成绩为目的。考核方法可以采用实际比赛成绩等形式进行)
三年级
在长跑比赛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了解比赛路线和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比赛策略。
2、在比赛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准备,以保证状态和体能的最佳状态。
3、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和耐力,避免过度激动或者过度放松。
4、根据比赛情况和自己的能力,适时调整比赛策略和节奏。
5、在比赛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恢复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提高长跑能力。
二年级的体育课程主要着重于让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方法和采用哪些途径可以增强身心健康。同时,也会介绍比赛规则的简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
在三年级的前两个学期,学生需要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惯养成的基础上,培养自主选择安排锻炼方法的能力,以及终身体育人教育的意识。
在三年级的体育理论知识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呈现自己的研究效果。同时,通过奖励的正向刺激,可以使学生愿意主动研究。
我们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比较,包括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爆发力等方面的变化程度。根据进步的情况,我们将学生的表现分为及格、良好、优秀等等,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逐步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增强自信的精神。
在运动技能方面,我们教授学期的体育各项技能,培养学生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我们通过调研确定上课的内容和程序,并根据本学期的教学重点进行考核,看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否比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体育特长是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经常性的活动项目,例如太极武术、篮球、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各单项等。我们需要通过调查研究重新定义考核标准,把项目分成逐个基本技术考核。
情意表现方面,我们会对学生的上课出勤率、病假、事假等进行记录,并让学生自我评价研究态度、合作精神、展示自我程度以及对自己的综合满意程度。同时,教师也会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势和需要加油的地方。最后,我们会让学生制定下学期的目标。
在运动参与与体育锻炼情况方面,我们会以宿舍为单位分组进行,让学生参与不同的体育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和适当的比赛,为学生创造条件。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第二课堂,但需要达到一定的成绩标准。宿舍的组长记录该宿舍的成长和参与的体育项目,并由老师颁发结业证书。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和身心健康。
体育健康卡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它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体育素质和身心健康的不断提高,提高学生的自信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实验方法,以实现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和身心健康的目标。
设计调查问卷时,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常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研究能力、身体素质和研究兴趣,了解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惯,以及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喜好。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和发挥他们的特长。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齐步走等动作的动作要领,通过练使学生动作优美、节奏好,并培养学生服从指挥、认真研究和安全意识的能力。
在开始部分,我们要指定集合地点,检查服装,听体育班委的报告,问好并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并进行安全教育。
在准备部分,学生需要绕田径场慢跑两圈,进行徒手操,并按照教师要求排成队形进行慢跑和体操练。
在基本部分,我们将进行队列练、短跑和素质练,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和提高身体素质。
1)教师讲解中长跑的技术要领,重点是全程跑的体力合理分配和使用正确技术。
2)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
3)分组自主练,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3、课堂小结:
1)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要领。
2)总结学生练的情况,表扬优秀表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4、课后作业:
1)继续练中长跑技术要领,争取掌握更多技巧。
2)思考中长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分组自主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长跑技术要领。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的练效果更好。但是,本节课的时间较短,学生的练时间不够充分,需要在下节课继续加强练。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关注,确保他们的健康安全。
学法: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中长跑技术要领的掌握,我们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队形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动作要领。同时,通过定向越野的形式,让学生研究体会全场跑的体力合理分配。
组织:
我们通过教师指定的路线进行练,再让各练小组给其他小组布置的路线进行身体练。
教法:
以小组研究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掌握技术动作,改进技术上的不足。同时请各组掌握技术较好的学生示范,教师点评,分析出动作,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订的目标。在中长跑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研究情况,不断提出让学生思考的技术点,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等优良品质的教育。
放松整理与讲评:
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我们采用肌肉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进行放松整理。同时,我们总结本课的研究情况,评价学生练情况,布置课外作业,并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
本课亮点:
本课试图让学生自主选择练方法和手段,突显学生的研究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身体练的方法。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断的获取知识与提高技能的需求,发展和提高学生体能,增强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坚毅、顽强、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效果预计:
我们预计75%到85%以上的学生基本能掌握中长跑的技术要领。在持速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团结、合作研究的积极参与中,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优良品质。
练密度预计:35%到40%
生理负荷预计:0到5次/分
由于我校刚刚进入新高中课程试验,对于中长跑教材的教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违例及其罚则)
教学内容: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违例及其罚则)
教学任务:学生认真听讲,认真作好笔记。
组织:教师讲解,示范裁判手试。
裁判员的职责与权力:
裁判员包括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各一名,计时员记录员和24秒计时员各一名为其助理。
违例及其罚则:
违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罚则是发生违例的球队失球,由对方在最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发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下后面的地点除外)。
1.持球移动违例(走步):
中枢脚的确定:球员在接球后,将一只脚作为中枢脚,只允许另一只脚在地面上踩一次,然后再将中枢脚移动。
持球移动:球员在持球的过程中,只能将一个中枢脚作为支点,旋转或者移动另一只脚。如果球员在移动中将中枢脚抬起,或者将另一只脚再次踩在地面上,就会被判定为走步违例。
2.球回场后违例:
1)判断球回场的三个必备条件:球员必须将球带回场内;球员必须在场内地面上停留;球员必须在场内地面上停留后,将球传递给同伴。
如果球员在回场时没有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就会被判定为回场违例。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对篮球的掌控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篮球规则中与投篮相关的违例情况。
教学步骤:
一、热身活动
1、全场跑步热身,加速跑、后退跑、侧步跑等。
2、分组进行传球练,练传球的速度和准确度。
二、技术讲解
1、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的技术动作讲解。
2、练技术动作,分别进行单手运球、肩上投篮等练。
三、技能提高
1、进行两人一组的练,进行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的练。
2、进行小组内的比赛,进行技能的巩固和提高。
四、篮球规则
讲解与投篮相关的违例情况,如球回后场违例、干扰球违例等。
五、半场教学比赛
进行半场教学比赛,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对篮球规则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醒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技能的提高和对篮球规则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我们的认知目标是了解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体验与他人协作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增进团队意识,为篮球项目的研究打下基础。技能目标是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技术,着重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个人突破能力。
在开始部分,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出勤情况,教师检查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同时安排见生随堂听课。学生的队形应该整齐划一,做到“快、静、齐”。
在准备部分,学生需要进行运球绕圈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运球绕圈时,学生需要用远离圆圈的手运球,并注意不互相阻挡,听从小组长指挥。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双手需要用力均匀,跑动要积极,落球点应在同伴前一步左右的地方,球应传在同伴的胸前。
在基本部分,学生需要研究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的动作方法和要点。跨大步接球牢,跨小步用力跳,翻腕托球举球高,指腕柔和用力巧。教师需要完整示范并讲解,学生需要进行徒手练、同伴托球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练和完整练。在分组练时,学生需要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并互相提示。
最后,进行半场教学比赛。每队3人,每局得分,每投中1次得两分。失去球权的一方需要将球转移到三分线外才能进攻,否则进球无效。比赛采用淘汰制,轮流上场。
2、接发球时的几种违例
8、比赛结束
组织练顺序:
1、教师讲解羽毛球竞赛规则简介,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2、分组进行羽毛球比赛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竞赛规则。
3、教师引导学生观赏一段羽毛球比赛视频,并让学生根据规则进行分析和评价。
重点:掌握羽毛球竞赛规则
难点:理解比赛中的违例情况
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教师带领学生做几个羽毛球运动相关的放松动作。
2、讲评上课情况,点名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3、值日生整理器材。
4、宣布下课。
二、违例规则及分组教学比赛
在乒乓球比赛中,有许多违例规则需要遵守。其中,接发球时的几种违例和击球时的几种违例是最常见的。教师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这些规则,并且在分组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定规则和裁判。
分组比赛的人数应该在6到8人之间。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该旁观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实际水平,以便今后的教学能够更有针对性。
三、移动步法练
移动步法是乒乓球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在课课练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移动步法进行训练。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结束部分: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整理放松,并进行小结、讲评,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和地点。同时,还需要收拾好器材,确保课室的整洁有序。最后,教师宣布下课。
本文发布于:2024-02-29 19:5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207688521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体育教案10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体育教案10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