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玉石的鉴定

更新时间:2024-02-28 22:53:1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8日发(作者:致爱歌词)

常见玉石的鉴定

第5章 常见玉石的鉴定

5.1 翡翠(硬玉)(jade)的鉴定

5.1.1 翡翠原石的鉴定

1. 习性与产出状态

2. 矿物成分

3. 结构构造

4. 翠性

5. 比重

5.1.1 翡翠成品的鉴定

1.肉眼鉴别

颜色变化、变斑晶交织结构、纤维状交织结构等,若斑晶够大,尚能见“翠性”或“苍蝇翅”;玻璃到珍珠光泽;透明度变明大,一般关透明到不透明。

2.仪器测定

(1)折射率仪:折射率约为1.66。

(2)比重:3.34。

(3)分光镜:无色者能见到437nm的谱线;绿色者除此之外,在690、660、630nm处可能分别见到一弱带。

(4)偏光镜:在正交偏光镜下旋转360度,为全亮。

3.和相似宝石的区别

和翡翠易相混的宝石有软玉,独山玉,澳玉、石英岩玉、符山石玉、岫玉、祖母绿、染色大理等,但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测定很容易将它们区别开来,因为它们的物理特征有明显差别。

4. 优化处理翡翠B货、C货和B+C货的鉴定

在珠宝界,一般将除加工外,未经过任何物理、化学处理,颜色结构均匀天然的,没有外来物加入的翡翠称为A货;颜色为天然的,为了增加其净度而经强酸处理,并在处理后进行注胶或其他物充填的翡翠称为B货;天然无色,其颜色由人工染色而成的翡翠称C货;若既经强酸处理,胶充填,又进行过染色的翡翠称B+C货。

(1)C货翡翠的鉴定:可从下列几方面去留意观察。

A. 对颜色;

B. 查尔斯滤色镜;

C. 用分光镜观察;

D. 紫外光下的反应。

(2)B货翡翠的鉴定:可从下列几方面去留意观察。

A. 颜色方面;

2. 光泽方面;

3. 结构方面;

4. 比重方面;

5. 表面特征;

6. 紫外灯下的反应;

7. 用红外线吸收光谱仪鉴别;

5.2 软玉(nephrite)的鉴定

5.2.1 软玉原石的鉴定

1.习性及产出状态

2. 矿物成分

3. 结构

4. 光泽:软玉具油脂棽AЧ庠蟆?/P>

5. 比重:约为2.95。

5.2.1 软玉成品的鉴定

1. 肉眼鉴定

(1)颜色;

(2)质地;

(3)杂质;

(4)各产地软玉的鉴别:

A. 新疆和田玉:其质地最纯,其色最正,质最佳,质地最滋润柔和,;

B. 东北玉:其质地较差,硬度也较低,颜色有的和新疆和田玉相似,但带黄色。

C. 龙溪玉:呈各种绿色、灰白色、裂纹多、色泽、质地和滋润性均与和田玉明显不同。

D. 台湾玉,颜色为草绿色、浅深黄色、淡黄色、暗绿色,颜色与和田玉不同。同时,软玉中有显猫眼效应的透闪石细脉,独具特色。

E. 玛纳斯碧玉:产于新疆玛纳斯县,为绿色、暗绿色,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与和田玉明显不同。

2. 常规仪器鉴定法

(1)放大观察

(2)折射率测定

(3)比重

3. 岩矿鉴定和化学成分分析法:

(1)偏光显微镜鉴定;

(2)X-射线衍射法;

(3)电子显微镜鉴定;

(4)化学成分测试法。

5.3 独山玉(Dushan jade)的鉴定

1. 肉眼鉴定

呈细粒状结构,颜色较杂,在任何一块玉料或玉件上一般都同时可见多种颜色。半透明、玻璃光泽,质地细腻,具铬云母片。

2. 仪器鉴定

(1)折射率仪:测其折射率为1.56-1.70。

(2)比重天平:测其比重为2.73- 3.18。

(3)用硬度笔:测其硬度介于6-6.5之间。

(4)岩矿鉴定:通过岩矿鉴定得其组成矿物为斜长石20-90%,白色黝帘石5-70%,其他尚有铬云母、透灰石、黑云母、阳起石等。

(5)化学分析。

5.4 绿松石(turquoi)的鉴定

1. 肉眼鉴定

特有的不透明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及其底色常具不规则的白色脉纹和斑块。

2.仪器鉴定

(1)折射率仪:折射率为1.62。

(2)用比重天平:可测得比重约为2.80。

(3)分光镜:可测得蓝区有两条吸收带。

3. 与合成绿松石和仿制品的区别

(1)合成绿松石:其典型的特征结构是脉石中具带角的蓝色色斑,折射率稍小,为1.62,其光谱在蓝区无吸收带。

(2)注塑绿松石:其区别是折射率和比重均偏小,分别为RI=1.45-1.56,S.G.=2.0-2.4。

(3)粘结绿松石:其区别在于结构为粒状结构,其中有带角的蓝色色斑,并显示模制痕迹。比重偏小为2.0-2.5。

(4)染色的绿松石:区别在于其颜色可被氨水擦去。

(5)注油浸蜡的绿松石:区别的办法是可用热针头来检测。

5.5 岫玉或称蛇纹石玉(Xiu jade或Serpentine jade)的鉴定

1. 肉眼鉴定

它特有的淡黄、黄绿至绿色,形成典型的鉴定特征;组成岫玉的矿物颗粒较细小,肉眼难见,但在原料或成品的数口处,可见片状、纤维状的生长点;由于纤维状蛇纹石定向排列,因而,在岫玉的内部常见绵柳。

2. 仪器鉴定

(1)折射率仪:测其折射率为1.56-1.70。

(2)比重天平:测其比重约为2.57。

(3)硬度笔:测其硬度介于2-5.5之间。

(4)岩矿鉴定:得其组成矿物主要为蛇纹石,其次有滑石、透闪石、白云石等。

3. 和相似玉石的区别

和岫玉相似的玉石有软玉、翡翠、玉髓、玻璃等,但根据它们的物理光学特征较易将它们区分开。

5.6 SiO2类玉石

5.6.1 欧泊(opal)的鉴定

欧泊的鉴定比较容易,主要依据是:

(1)特殊的变彩效应可将它与其它宝玉石区分开来。

(2)它是均质体,在正交偏光下旋转360度为全黑。

(3)折射率为1.45,比重为2.10等。

在欧泊的鉴定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是:

A. 欧泊与仿制品的区别

B. 天然欧泊与拼合石的区别,鉴别方法是:人侧面观察可见到结合缝;结合面上可见气泡;小心地用针尖试探,针尖可戳入缝中。

表5-1 天然欧泊与其仿制品的区别

宝石种特征

折射率

比重

天然欧泊

1.45

1.98-2.20

合成欧泊

1.44

2.10

塑料

1.51

1.21

玻璃

1.51

2.47

陶瓷

1.44

2.23

硬度

5.5-6.5

4.5

长波比短波强

2.5

5-5.5

6.5

荧光

黑色-无,白色白色-淡蓝,淡绿

长波-强淡蓝色,短波-弱白垩蓝

显微结构

色斑呈片状,向一个方向延伸, 色斑间无界线, 具丝绢状

色斑呈垂直底面的柱状, 整体呈蜥蜴皮的结构

色斑呈蜂窝状呈垂直底面的柱状结构

具变形气泡和旋纹

色斑呈蜂窝状结构具锯齿状边缘

5.6.2 玛瑙(agate)、玉髓(chalcedony)、碧玉、木变石的鉴定

1. 玉髓(chalcedony)的鉴定

组成矿物以玉髓为主,并含少量蛋白石和微粒石英的矿物集合体,隐晶质,硬度为6.5,比重为2.58-2.64,折射率为1.53-1.54,玻璃光泽,颜色变化大,并按颜色分成许多亚种:

(1)绿玉髓(Chrysopra)(亦称澳玉、英卡石),绿玉髓的鲜艳绿色是由于含致色元素Ni所致,含Ni越高,绿色调越深,质量也越好。

(2)红玉髓(Cornelian)是呈亮橙或浅红色的玉髓。

(3)肉红玉髓(Sard)是具有褐色色调的玉髓。

(4)葱绿玉髓(Pra)是由氯化铁致色的绿色玉髓,含绿泥石和阳起石包体者为深绿色。

(5)铬玉髓(Chrome chalcedony)即是含Cr的玉髓,这种玉髓主要发现于津巴布韦。

2. 玛瑙(agate)的鉴定

(1)红玛瑙:即颜色为红色的玛瑙。中国古代称赤玉或赤琼,是玛瑙中的上品。但天然红玛瑙极少,市场上所见红玛瑙大多为天然含铁玛瑙经加热而成。

(2)紫玛瑙:即呈紫色的玛瑙。天然者色如紫晶,色泽光亮。染色者虽为紫色,但色泽淡闷。

(3)绿玛瑙:即是绿色的玛瑙。这个品种天然的不多见,市场上所见几乎全为染色者。

(4)黑玛瑙:即颜色为黑色的玛瑙。天然的罕见,市场所见亦为染色者。

(5)白玛瑙:颜色为白色、乳白色或无色的玛瑙。

(6)缟玛瑙(onyx):颜色通常为黑色或褐色且具直条带状之玛瑙。

(7)苔玛瑙或缠丝玛瑙(moss agate):即为含树枝状矿物质包裹体(大多数是氧化铁或氧化锰)的玛瑙。

(8)火玛瑙:这种材料呈层状,在层与层之间有薄层包裹物质,这些薄层将产生干涉现象,产生很好的晕彩(变彩),就是说:火玛瑙就是呈变彩光学效应的玛瑙。

(9)水胆玛瑙:是材料中间的空洞内包裹有成矿溶液的玛瑙,是珍贵的玉雕材料。

A.玛瑙与玻璃的区别:只要稍加注意,由玛瑙的结构构造和玻璃的非晶质性、含气泡等很易将它们区别开来。

B.天然玛瑙与优化玛瑙的区别

3. 碧玉的鉴定

(1)风景碧玉:即是以不同颜色的混合色产出,能给人一种自然景观现象的碧玉。

(2)血滴石:绿色背景基础上带有红点色斑的碧玉。

(3)瑞士青金石:被染色来仿青金石的碧玉品种。

4. 木变石和虎晶石的鉴定

木变石和虎晶石的区别为:木变石为褐黄色,是平直密集排列的纤维状集合体,丝绢光泽。若磨成弧面形宝石,可产生平行移动的“猫眼”活光。虎晶石石英纤维较木变石短,且方向不规则,市场常见的品种有:

(1)虎晶石:即黄色或黄褐色并具猫眼效应的品种。

(2)鹰晶石:是以蓝色色调为主并具猫眼效应的品种。

(3)斑玛虎晶石;是以褐色和蓝色斑杂在一起的并具猫眼效应的品种。

5.6.3、东陵玉、密玉、京白玉

本系列SiO2玉石均主要由多晶质石英组成,晶形以显晶质粒状为主,含少量片状矿物。

1. 东陵玉(Donglin jade)的鉴定

东陵玉亦称印度玉,是一种含铬云母的石英岩。整体呈粒状结构,其间可见密集的鳞片状绿色铬云母,硬度为7,比重为2.65,折射率1.53,性脆,半透明,玻璃光泽, 参差状断口。按颜色可进一步分为绿色东陵玉、蓝色东陵玉和红色东陵玉。

2. 密玉(Mi jade)的鉴定

亦称河南玉,是一种含铁锂云母的石英岩。物理性质同东陵玉,但颜色只有白-浅绿色。

(3)京白玉(Bejing white jade)鉴定

因最早发现于北京市郊区而得名,是一种含白云母的白色石英岩,粒状结构,物理性质同东陵玉,颜色以白色为主。

5.6.4、芙蓉玉(Ro jade)和水晶的鉴定

1. 芙蓉玉的鉴定

芙蓉玉是一种粉红-深红色,半透明-透明的石英块状体,习惯上也称蔷薇石英。芙蓉石特有的鉴别特征是:

(1)特有的玫瑰红色。

(2)半透明状尘埃包裹体。

(3)晶体中象筋一样的白色条带。

(4)具和水晶相同的物理特征,即折射率为1.544-1.553,比重为2.65,一轴晶正光性,贝壳状断口等均作为进一步验证的重要依据。

5.7 青金岩(lazurite)的鉴定

青金岩的鉴定也相对比较容易,它特有的蓝色和星点状的黄铁矿晶体构成了其典型的鉴定特征。另外折射率为1.50,比重为2.38-2.45等也可为鉴定提供重要佐证。青金岩鉴定的难点在于其与仿制品的区别,常见的青金岩仿制品有合成青金岩、方纳石、染色碧玉(瑞士青金岩)熔结的合成光晶石等。其区别见下表(表5-2)

表5-2 青金岩和某些常见仿制品的区别

宝石特征

近似折射率

比重

查尔斯滤色镜下

包裹体

青金岩

1.50

2.7-2.9

红褐色

外形不规则的黄铁矿

合成青金岩

1.50

<2.45

没有明显的颜色

方纳石

1.48

<2.35

红褐色

熔结光晶石

1.72

3.53

鲜红色

瑞士青金石

1.53

2.60

形状规则的黄铁矿

结构

粗到极细呈斑驳的蓝色和灰白色外观

单晶质具明显初始解理

单晶体

集合体,具染色痕迹

常见玉种密度表(单位:g/m3):

翡翠:3.34+0.06~3.34-0.09

青海翠:3.61+0.12~3.61-0.04

岫玉:2.57+0.23~2.57-0.13

东陵玉:2.64~2.71

独山玉:2.7~3.09

和田白玉为2.922;青白玉为2.976;墨玉为2.66。

常见玉石的鉴定

本文发布于:2024-02-28 22:5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1319992518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常见玉石的鉴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常见玉石的鉴定.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鉴定   颜色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