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发(作者:生菜火腿肠)
关于韩国电影的几点思考
艾璘
【摘 要】文章通过对韩国电影深入切近的剖析,从传统文化和本土经验的角度,对商业机制下的电影文本作回归影音本质的诠释.在比较历史传统的背景下以人性、爱情、细节为触点探求民族精神气质所蕴涵的丰厚艺术包容量.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4)003
【总页数】4页(P62-65)
【关键词】韩国;商业;影音;文化
【作 者】艾璘
【作者单位】上海商学院,上海,200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905
在这个五色斑斓的世界里,历史、现实和未来不再以纵向的面目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它们交织缠绕,带动着人们一起在想象的时空里流动,处处充满了浮躁与宣泄、假面与虚伪。文化的清醒与艺术的抱负统统归纳臣服在现代的工业逻辑之下,相应具有了疑惑和不安的品质。精神的凄惶孤单与五方杂陈,四散在当下资源共享呼声的资源碎片里。电影世界中视觉飨宴开场了,都是一些含混而华丽的文化底纹浮泛,市声嘈杂,娇嗲傲色。
然而东方民族的一支迈着坚实厚重的步伐,捧着真诚炽热的心灵带着我们一起到达纷呈流动的视听描绘图景,于是可以体悟情感和理念的激发,把握思考和感觉的行迹,观察欣赏和经验美感的所有都能够得到滋养和培育,因而自然地拥有了重塑历史文化记忆场中独绝而崇高的悸动。无论是潜心打造或者随意点染,伦理风貌和道德秩序井然有序地记述着,洋溢细微纷乱的生活底色,穿插浪漫于心的爱情,娴熟到位,叠化着历史的震荡和微观理念的人性探索,温馨善意地荡漾着、剔透着。在审美的视域里翻动纷飞,拨动着人们日渐麻木的心弦,重新品茗难得的感动与天真。
一、关于传统
不消深究历史文化和传统渊源的承继,与日本一样,韩国的文化传统里显而易见脱离不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影像,集山灵之秀而生,成古都气韵而长。浮华气象丝丝渗透,在别一民族的空间里诗意而风格化地生存着。
《飞天舞》的故事原本就发生在古代的中国:青梅竹马,年少历乱,情爱仇杀,悲情万丈。同样的故事文本,类似的情节传达在中国的影视画廊里也可找到熟悉的面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一个繁复精彩的虚构,参照体系里甚至契合了情节剧惯用的模式,运用纲常性、常识性的手法和视角。缘于《飞天神记》的流传在导演金荣俊的手中,在阴滞压抑却大气磅礴的色调下诉说了韩式诗性民族存在和本土经验的真实。与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的风格不同,《飞天舞》影音世界里没有任何刻意为之的视觉奇观和民情风俗,没有些许文化特质上先验的卖点与炒作。影片叙述的态度同样是严肃的,借用传统的叙事框架,依从现实的逻辑,凭借沉于内心深处有关本土文化意图的表述需求,瞬间就找寻到大众化(介于精英文化和俗众文化间)艺术的准确定位。也许因为没有太多好莱坞蒙太奇理论下的人工技巧,因而就不会迷失在惊险和刺激的迷潭、陷阱和梦幻里,有的只是放大的真实和解读的种种可能。
郭敬泽导演的《朋友》被媒体喻为韩国版的《美国往事》和“吴宇森式暴力叙述”
的典范,都是切关影片现代感的陈词。想要关注的是800万观赏人次背后丰富的文化张力与可能性挖掘的背景材料。有人说韩国和日本都是文化双重性非常明显的国家,文化沟通在历史的与现代的图景下仿佛是随意的戏仿和拼贴,实施了表面上荒诞性与游戏性的呈现和延伸。在历史的记忆场里,强势性的西方文化曾经飞扬跋扈地以傲然的姿势进驻继而占领本土文化,尽管有反抗和阻拒,结果是不可避免地显在或潜在地被改变与同化了。对话在处于弱质和文化激荡和交锋状态的强质者之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实。然而非同质性的沟通——冲突、交流——却在找寻自我的历史文化里起了吐故纳新的积极作用。于是看到了《朋友》中俊石、中浩、东舒、上太之间的情欢意洽和离合聚散,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在怀旧情绪的游弋里,模拟上演了人类心理所历经的承受、煎熬和共鸣。如果说张艺谋他们第五代作品代表的是“邪性的美丽”,那么韩式语境里谋画的是“诗性的美丽”,实现戏拟与假定层面上对于过往和存现真实里理想无法正常实现的认定和记叙。
最直观和从容的韩国文化可以在《春香传》里找到踪迹。从声色视觉、镜语叙述、镜头转动、视听节奏等方方面面标识了特定的文化意图和立场。历史、时在、现在的画面感美伦美奂,显文化和隐文化在历史进程里似乎凝滞了一般,在东方风情和民族的精神以知性与感性相融的处理手法下显现出别样的文化话语形态。因此,从《飞天舞》到《朋友》倘若只是文化间话语的背谬和煎熬的话,到《春香传》就是亵渎和消解、破碎和撕裂后时代和民族的别一注脚和替代品了。外来的和本土的声音在经历数番对抗/碰撞、拒斥/容纳的磨合后,借助电影这一独特的叙事时空和手法,建立并维持着现实脆弱的逻辑关系。文化的主体性以其先入为主的优势性位置,和谐地立足于有关民族的私人和公共的话语空间里,从而获得了超然性的价值与定位,隐喻着相应背景里人性的陷落和救赎、人性的闪光点、人生价值的众多终极关怀。“因为我们不能退回愚昧,所以,我们就必须走向清醒。”
二、关于英雄
商业电影机制下的影像美学不复是传统意义里的森严和严正。商业品质的超凡渗透与组合能力无时无刻都在消解精英文化的内奥和经典,从而在强大的离散力面前不无例外地异化变形。同样命运的还有英雄。一样的,在精神世界里原则性地通行无阻。凡人和英雄的界限被模糊、涂改甚至抹杀了。浩浩天地间惟独存着只有大写的我字了。于是不再去理会潜藏的巨大商业价值的电影不再可能也无法回避对这一文化意味表征的一次又一次妥协和投降。
(一)关于人性
追溯历史,人性的圆满境界似乎只存在于作家头脑里的理想世界中,英雄情节永远是人类希企和追寻的不可及之境。在人性完美的基点和观照下憧憬精神的绿洲,处于走在路上的焦灼和困苦彷徨中,包含着对于历史深层意念的穿透和哲学理性的关注,完满地叙述着集体记忆里个人话语的性质。
与弱势文化相对应,存在着同样孱弱的群体、弱点人物。传统中一直以来在历史大手的随意拨弄下,大多数默默隐忍,匍匐与偷生在巨大的阴影下,强烈的心理落差感指导实现了自我理想层面上某种假定或者虚幻的指认与主体意识的自我选择。一部分人选择了逃避退让;而另外的一群则走向批判和驳斥,在社会群体意识的立场上以参与者反抗的姿态融入其中,用虚拟的时空性代替了现实的缺位。影片触目惊心地展示了现实层面里一幕幕众生色相图景,明快流畅地在受众定势心理之外,高于真实而又不失真实地记录了灵魂历炼的厚实凝重的心理时刻。
依据金浩植风行网络的自传小说改编的《猎奇女友》里那个集传统和现代于一身的“另类的她”(另一种译法),在缅怀逝去旧日男友的同时得到了痴心男伴牵牛异常细心以至于变态的关爱。导演试图在另类和传统之间为现代人的生存挖掘可通行的准则与范例。《触戒大王》则是借助面具让主人公在拳击捕杀的世界里宣泄压抑和困扼的灵魂束缚, 哪怕遍体鳞伤, 鲜血淋漓。片中试图唤醒和提升的人文激情,对人类普泛意义冷漠的痛心疾首和超日常的文化理想,统统是对于平面化现实情感
深度的失望之情。一样的平凡人生,不一样的精彩活法。既是《快乐到死》里孙民基惨烈式暴力性的仇杀行为,亦是《八月照相馆》里清风徐来的醇淡况味。无论是报复或者拯救,生命的地理拼图中人性层面里观念的共识均得到浓墨重彩的诠释。也许令人错愕的精心布局和从容镇定地接近并走向死亡在结局上截然相背,然而人格辎重上孰轻孰重的评判已昭然若揭。李江齐始终不能忘怀白兰对他的评价“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由此踏上反省人生的漫漫征程,却终究无法给出说服自己的理由。统统作为矛盾多重性存在的人类恒常的话题与思索焦点。在原初的人性的深处,善良闪着迷人的光辉,白兰是那个可爱的由头与触发点。个体标识的意义在于获得期许价值推进的迷离色彩里有了宗教式的忠信和虔诚,那是远远超脱在承担责任和信守诺言的伦理化现世秩序之外的规范和信条。
(二)关于爱情
在现实主义的当代,快乐的原则被划为相互关联的两大元素:金钱与爱情,金钱代表了人类对于物化欲念的追求,而情感是被个性化的道德情怀,诉说人性的善根。
作为永久话题的爱——春情暖暖,夏爱炽炽,秋情绵绵,冬爱融融——自在地行走于电影语言的表述中。导演群体们想要讲述的却不是爱情故事的本身。《漂流欲室》纠缠着性与爱的永恒话题,哑女与警察在特定的情境中张扬浓烈的交往,透视了芸芸众生落寞恒定的生存景象。爱情不再是只和它本身有关的论题,萦绕着有关人物固守的伦理观念的思考。先天的生理缺陷成就了哑女超常性的敏感和自尊:可以用肉体去交换金钱。另一方面,却要求她的爱人肉体和精神的全然服从。她顽强地几近于固执地坚守着自认合理的生存哲学,否则宁愿走向毁灭。善良的人们总是不希望看到悲剧的上演,于是期待与假想这样的爱情也许也可以获得幸福吧。
在《爱的蹦极》里存在意志和爱情盲目地胶合在一起,少年时纯真的经历在下意识里形成了生命的另一套呼吸方式。尽管暧昧不明,似是而非,终究无可选择地在暴露无疑里得到确证和认同,生死相隔和转换代替,最后的纵身一跃在震撼和悲叹之
余获得了观者期望的轻松和解脱。从这一角度看,影片具有远远超出同性恋主题之外的更多开掘可能:蕴涵着对生活的执著和对于爱的无尽追索——总要有一份期待。
一样执著的还有《缘分再生恋》和《白兰》,运用时光倒转的机缘重新展开爱的记忆,拨开迷雾笼罩下的误会和交错,交代澄清了人间爱的真谛。韩式电影花苑里燃烧着关于情爱的蓬勃之火,叠和着生存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本能认同,往往用最自然贴切、最平和优雅的叙述实现真实魅力的转达与表露。尽管有时是明显的固执与坚持却依然可爱得让人心醉。叙述的不连续又总是在故事的结尾给人料想不到的期待,依然没有影响和改变扣人心弦的情感走向和宣泄。最后的归结:重要的只是经历,重要的是保持着一颗爱的心,对自己,也对别人。康白兰魔幻般地对“临时丈夫”李江齐抱有令人难以置信却万难忘怀的情感寄托,少男少女的独特情状明白地显现人性萌动与回归,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和莫名的感动。
爱情故事里的女主角一律是欣赏与赞叹的焦点,无论淡雅、浓烈、娴静、开朗,在全知的镜头前,她们都显露着一张张亲切的笑脸,真纯得近乎完美,生动地展示着女性的活力。生活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斥着隐性压力的社会里,想要追求澹泊自若的从容需要用怎样的代价交换。可见的是生活夹缝里时时闪现着不绝如缕的精神光华:《飞天舞》里痴心的等待和决绝的义无反顾,发生在《八月照相馆》里敏感与爱护的经意与不经意,乃至《漂流欲室》中期待落空后惊涛骇浪般的行为与举措,这一切都清晰地传达着叙述中心。如花岁月里曼妙的女性历程,尽管残缺,或者短暂,暧昧不清,又也许左冲右突,寻求排遣的出口。这是个显在的众说纷纭的问题,然而相同的都完成了性别诉说的某种圆润和充实。也许就象画面直观传达的那样,注定了飘忽单薄,或是短暂辉煌后的惨淡经营,总是在影片里可以见到如同《生死谍变》里生死两难、痛苦之至的境地。
女性注定是平凡、弱小的。作为社会事实支配的男性总是希望她们个个符合想象中
的美艳和完满,为此甚至不惜打造和变更,于是审美的偏差就渐渐转变为现实自在的指认了。然而,有压抑就有爆发。她们也需要释放和发泄长期以来积习的失衡,满足诉说和对话的欲求。许多不可能就象在《恶鱼》里城市前后的变化一样剧烈而夺目,就象许多不可能依旧上演一样:她是黑社会老大身边的女人,遭遇上一名普通的退伍,人生的小小插曲无处不在,也许便是新人生的开始也未得而知,在一个没有了标准和判断的世界里,对与错都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天性里的道德欲念还是在潜移默化地作用着。她明白自己的过去,拥有了已然“身子很不干净”的判定,这就象一道可怕的桎梏统率着一切,走不脱,逃不开,全然丧失了人性立足的基点,她只能从虚拟的地位身份里找到自信和依赖,私人情感之门偶尔开启,随即为理念的禁锢压制着,动弹不得。尽管冷漠意识的冰凉不是她精神的全貌,只记得在最后巧合里心有戚戚焉的沉默。心理学把沉默看作是一种极有效的交流手段,退可以解释为隐忍,一种大度,进又是一种强交流,难以拒绝,难以抗拒。在这属于后者,是生命境遇里两难选择的魔障。其实人的一生里,许多时候无法自由选择,只是任由命运的左右,包括爱情在内。
广言之,也许《爱情倒后镜》、《恋风恋歌》和《八月照相馆》中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现代人对爱情的表达和描绘,平淡自然,和谐天成。在艺术走向和渲染上,它们有心灵感应的双向流动和置换,没有矫情和哀伤、浮夸与艳俗。男女主人公外型行动的纯真与完美欺瞒了世人的视觉神经,几乎令人忘却虚构爱情童话下隐约的商业化动机和立场。无可怀疑的是至少在影音领域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民族。
(三)关于细节
对于细节的关注是影片里不容忽视的指认,特别在近期韩国影片的大观园里。
比如,打架是其中频频出现的场景。《朋友》里童年的玩伴从小打到大;《触戒大王》中拳击争斗的画面;还有《白兰》和《生死谍变》等等。对于细节的欣赏,就是对于生命的细致感悟。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节奏下,朋友间善意的调笑和逗闹,
黑帮间的火拼凶杀和内部的新旧更迭。当个人认同面临着身份确认的危机时,撕下种种浮生假面的人们不由分说地投入到本体性冲突和搏杀中去,试图借着过激性的行为本身实践价值重获的努力。美学大师克尔凯郭尔把人生态度分为三大基本趋向,即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细节的作用正符合认同生活的片段性分裂状态,充分享受到每一瞬间的即时体验的审美要求。而那时的人们统统是疯狂的。《我的老婆是大佬》的导演在近于蛊惑的剧情营造之外有独特的情感传达,嬉笑式、嘲弄般的小动作和细节的贯穿始终成为后部揭示的隐喻,又是刚柔并济的创意趣味。细节在这部影片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是颠覆性格游戏的最好诠释。
另外,影片里时时闪现令人动容的精彩瞬间。白兰为李江齐买了他注定永远也用不上的牙刷,和她自己的一起整齐摆放,一旁映衬着“假丈夫”笑容可掬的面庞。《生死谍变》里水族馆的细节是丝丝入扣的情节缀合和补叙。无论是天然诗情的交感还是心智的吉光片羽,在回归传统古典主义的号召下,对角色精致苦心孤诣的追求让人物回到他原初的自我确认里,生活按照它原本的规律进行调控与规整,抛开所有人生假面与自我游戏,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得《朋友》开头和结尾处关于童年往事的回忆“得金牌的游泳运动员和乌龟比赛究竟谁会赢?”圆形的故事布局里发散性的叙事轮廓,传达了导演的疑惑和读者的观感:我们是别人的手下;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反反复复依然还是那个问题,答案已经全然面目全非了——任何矛盾的解决都是自以为是的结束与圆满。
一位名导曾经说过,好的电影都有个特点,那叫不可预测。作为时下里紧随时尚的流行,作为文化标示的韩国影视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诠释着凡人无法实现的希企与神话,因而感动了从少年到中年的一大群人,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国别的影音艺术只有与自身代表的独异文化一致时,才能实现真正情景合一的艺术活力呈现,从而凭借其丰厚的艺术包容量,镇定面对来自异质文化屏障的阻隔和挤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终完成有关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共同的精神气质
与思维模式的书写。
本文发布于:2024-02-28 01:5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0562651495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韩国电影的几点思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韩国电影的几点思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