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申请人英语)
龙源期刊网
古诗阅读之对比鉴赏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8年第19期
【技法指津】
古诗对比鉴赏就是将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三首)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与赏析(也可在作品后、考题中引入其他诗句作比较)。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如下三点:
一、审清题干信息
只有审清题干信息,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图,确保回答有的放矢。比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宋〕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题目要求“比较两者的异同”,既包括所写两句的对象、表达效果,也指向两句的具体内涵、手法出新——考生读题时往往有所遗漏,难以审读到位。事实上,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直接以“水”喻愁,写的是家国之愁;而秦观笔下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将前面写到的“泪难收”“水空流”“恨悠悠”融会成一股情感之流,先以“春水”喻泪水,再以泪写愁,表现的是儿女之情。同时,“流不尽”较之“恰似”,愁情程度更强。因此,试题参考答案为:
龙源期刊网
同:①都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得2分)
异: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现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喻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得2分)
二、紧扣原作比同析异
面对高考古诗比较鉴赏题,一定要先细读诗作,清晰地把握其异同点,然后再组织答案。比如: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未展芭蕉
〔唐〕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第1题考查对古诗意象与情感的把握能力。根据诗作标题——“未展芭蕉”“未开海棠”,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还未展开/“芳心”。
第2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前一首通篇设喻,其实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绿蜡”给人以翠脂凝绿的美丽联想,“冷烛”则使人感到那紧紧蜷缩的蕉烛上似乎笼着一层早春的寒意。“芳心犹卷怯春寒”,这是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达到了人、物浑然一体的境界。三、四句又另设新喻——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
龙源期刊网
的书札。在诗人想象中,这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秘密。然而,随着寒气的消逝,芳春的到来,和煦的东风总会暗暗拆开“书札”,使美好的情愫呈露在无边春色之中。后一首描写的是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先用衬托手法——“新绿”衬“小蕾”,再用比拟、对比——“爱惜芳心莫轻吐”,将“未开海棠”与“闹春风”的“桃李”相互比照,且均被赋予了人格色彩。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三、恰当表述,规范答题
“恰当表述,规范答题”,包括答案要具体(一般应摘引原作的相关内容),以及鉴赏术语的运用要恰切、规范等。考生写完答案后,应默读一两遍,使答案尽可能准确、通顺。比如:
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金〕元好问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元词多富情趣,而秦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诗人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5分)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沙际春归”深婉有致,“春归”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 (2分)
龙源期刊网
回答第1题,我们要先明确两位诗人“对春逝态度”各是怎样的——秦诗应注意“何须恨”“正可人”,元词须留意“渺渺吟怀”“梦里寻春去”;其次,应了解所谓“理趣”,指的是蕴含哲理,而“情趣”自然是讲究以情感人。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秦诗之理趣:诗人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及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癡心儿女对春逝无须遗憾,夏天深幽的树阴也足以怡人。元词之情趣:诗人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天的怅惘意绪。”
回答第2题,则应参照“提示”,先说“梦里寻春去”的表达特点与含意,再揭示它在全词中的意义与作用——包括结构上与起句相照应,包括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等。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语淡情浓,表明诗人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
【阅读训练】
(一)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
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唐〕李 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龙源期刊网
一夜潺湲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
(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刘景文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1.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物?诗人分别抓住哪些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答:
龙源期刊网
2.试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赠刘景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答:
(三)
[双调]大德歌
◎〔元〕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双调]大德歌
◎〔元〕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①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宋代人,曾在华山修道,相传经常长眠百日不起。
1.第一首曲中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简述理由。
答:
2.試比较两首元曲在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不同。
答:
本文发布于:2024-02-27 22:3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0447841494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诗阅读之对比鉴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诗阅读之对比鉴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