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未来手机)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悠悠离别恨,何时是个头?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翻译
西城的杨柳轻轻的逗弄着春天,
这勾起我离别忧愁,止不住热泪盈眶。
还记得你深情地为我栓归来的小舟,还有那
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我们当年离别的情形;
如今你不见,只见水空流。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停留。
柳絮飞舞,落花满地的时节我登上楼。
即便春江水都是泪水,
也流不尽我心中的忧愁。
此词为少游前期的暮春怀人伤别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
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
别恨。
秦观(1049-1100),初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十五岁丧父,侍母家居,勤奋研读经史。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前往徐州拜见苏轼,曾作《黄楼赋》苏轼称赞他“有屈、宋之才”。后来苏轼又向王安石推荐秦观的诗歌,王安石赞叹为“清新妩丽,鲍、谢似之”。黄庭坚也曾高度评赞秦观说:“东南淮海唯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
。秦观虽然如此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但因新旧党争的倾轧,科举考试很不顺利,久困场屋将近二十年。直到元丰八年(1085)37 岁时才中了进士,先后做过蔡州教授、秘书省正字、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等官职。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而排斥旧党,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贬为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徙郴州(今属湖南),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县),再徙雷州(今属广东)。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秦观侥幸遇赦放还,可是途至藤州(今广西藤县)不幸中暑身亡。噩耗传来,苏轼感伤不已,叹曰:“少游不幸死于道路,哀哉,世岂复有斯人乎!”又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秦观平生诗、词、文皆工,著有《淮海集》四十六卷传世。词集有《淮海词》,亦称《淮海居士长短句》
峡口送友人
《峡口送友人》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此诗使用多个意象来描摹当时春天的景色,作者采用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
峡口花飞欲尽春②,天涯去住③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1]
2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 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 欲尽春:春欲尽。
③ 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这两句说,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后两句说,来的时候他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作品译文
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人物介绍:王令。字逢源,今江苏扬州人,北宋著名的诗人,英年早
逝,诗风雄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赏析】
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
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
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首诗告诉人们,春天快要过去了,但是杜鹃鸟半夜还在啼血鸣叫,不信叫不回离去的东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鼓舞的力量,深沉的坚强。后人常常引用这两句,作为对事业追求的一种鼓励。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寓情于物。花开花落,燕子飞来,子规夜啼都是大自然的规律。然而诗人认为,花也好,燕子也好,子归鸟也好,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把就要消逝的春天呼唤回来,最后一句话突出的坚定的信念。
本文发布于:2024-02-27 22:30: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0442582743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江城子 秦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江城子 秦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