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浅析《胭脂扣》如花形象
陈晓霞
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 福建漳州 363000
《胭脂扣》是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代表作,讲述了在青楼楚馆中所织就的一段缥缈瑰丽的人间绮梦,演绎了一出哀婉幽怨的旷世奇恋。李碧华自小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家庭里面,从小便听过许多旧式的勾心斗角,她创作的素材和灵感便来源于这样的环境和记忆之中。《胭脂扣》是一部具有很浓厚的鸳鸯蝴蝶派风格的言情小说,作品中独特的社会背景唤起人们内心的怀旧之情。
一、如花的形象塑造
如花是那个时代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女性形象,她聪明美丽,风情万种,但是她有波折的身世;渴望真情,却感情受挫,最终只能选择用一死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会有这样的勇气为爱而死,为爱执着,本文将从如花的性格来解构如花的形象。
1、对爱执着,痴情女子
如花遇到那个令自己快乐的男人,她爱的越深,她对十二少的姿态放得就有多低,在十二少学戏时候不顺对她的责骂、消极时抽鸦片,她也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陪伴他一起。如花将所爱的男人当做是自己的全部,一旦失去便失去了自己所有的精神支柱。但如花也有着传统的爱情价值观——那是一种就算经过天荒地老沧海桑田也对爱情的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可是无论如花付出怎样的代价,她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对她的捉弄,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因为身份的不对等,生死都无法在一起,这是如花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悲凉。无论自己所爱的人对自己怎么样,如花都不抛弃,这种跨越了生与死的痴情与执着,让人感慨不已。
2、精明毒辣,占有欲强
如花是个聪慧的女子,她能穿梭于形形色色的人之中,对着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面具。当她遇见十二少她便变得像一个小女人了。沉沦于爱情的女人总是小气的,因为真正的爱一个人是无法将自己的爱人拱手让人,如花正是这样一个得不到便要毁掉的女人。她此生最大的快乐只是遇上十二少,所以她无法做到放手,只能采用最决绝的办法,与心爱的人共赴黄泉。如花是爱十二少的,但是她对十二少的占有欲是非常强烈的,那种得不到就要毁掉的极端心理导致她做出这么极端的行为,但究极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情字。这样一个精明而毒辣的烈性女子便是如花。
3、敢于反抗,敢爱敢恨
如花虽然身份卑微,命运多舛,但是如花并不同于那个时代一般的女子,她有自己的思想,她并未因为自己是妓女的身份而轻贱自己,她敢于反抗,敢爱敢恨。她勇敢地追逐那份属于自己的爱,她用她的死向有着封建思想的旧社会做出了强有力地反抗,她不顾世俗的眼光,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展现出了女性的坚强。她不肯向命运低头,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向来抗争,为了自己的追求不顾一切。她明明可以在死后喝下那一碗孟婆汤,忘记前尘往事,顺利地去投胎,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可她却不愿意,她也不曾让步,宁愿来生折寿也要去追寻前世未满的姻缘,这是她对前世那份超越生与死的爱情的期冀,希望下一世能够与自己的爱人厮守。在得知十二少并未和她一样死去,她不曾打招呼就离去了,也许是对十二少的失望,也许是对这份感情的释然。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敢于反抗命运的美丽女子就是如花。
二、如花悲剧命运的成因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别人看。如花无法挣脱命运的禁锢,所以她的人生的悲剧的。如花从小便无父无母,在她有记忆以来便在倚红楼里了,她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她从小便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对她性格以及悲剧命运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以下便是她悲剧命运的成因:
1、心理上的卑微
如花只是一个卑微的妓女,她遇见十二少是她生命的转折点,她不再是一具冰冷的躯体,也不再是单纯的赚钱工具,她仿佛是注入了新鲜的灵魂。同时如花和十二少在一起时的心理是卑微的,这种卑微并不是因为二人的身份差距,而是因为如花爱的比十二少更深更执着,她害怕十二少离她远去,所以她用尽她的心机“讨好”自己的爱人。试想,在爱情里面,女人应
该是可以肆无忌惮地耍小性子,男人则负责哄女人。可是如花却不敢对十二少生气,不敢生气一方面是对十二少爱的过于深沉,一方面也因为如花的成长环境,她是一个没有生气权利的妓女。如花是多么地希望自己也能够理直气壮地对爱人生气,可惜她不敢也不愿。如花从小的生长环境便注定了她在爱情中处于弱势,她在面对自己的爱人时的心理是卑微的,所以她爱得卑微,也注定了她输得一败涂地。
2、对爱情盲目
如花从小未体验过亲情的温暖,而在豆蔻年华她就开始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恩客,早就知晓人世间的各种事态。如花身世孤苦,一生漂泊,这样的女子从骨子里是缺乏安全感的。导致如花更多是需要别人的疼爱来温暖她。所以她遇见十二少之时便沦陷了,将十二少当做是自己的精神支柱,把爱情当作是自己的全部,甚至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旁观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二少对她的爱是有限的,可她对自己这份爱情没有抱过怀疑的态度,当楚娟怀疑十二少可能因吞食鸦片的数量过少还存活在人世间,如花马上为十二少辩护。表明如花不仅生前而且死后都生活在爱的幻象里,被自身主体的欲望所蒙蔽,导致她的盲目。如花对世间情爱的温暖的渴求让她将十二少当做是自己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导致自己在爱情中的过分盲目,最后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造成了悲剧的结局。
3、性格过于激烈,行事决绝
在青楼那样一个鱼龙混杂的环境中,每天都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客人,又是自小身世飘零,如花看似温顺但实际上性格却是非常激烈。她在面对于自己不利的事时,她会聪明地选择解决方法。当她知道属于自己的东西要离去时,她却会采用一些决绝的手段来将他留下。十二少听从了母亲的劝说后,准备回到自己的安乐窝时,如花采取了最决绝的方式来了断他们这的爱情——死亡。如花不管十二少是否爱她,她都要让十二少陪她一起死。如花激烈的性格,导致了她解决事情的手段也是非常地决绝,所以她和十二少要么两全,若是不能便两败俱伤,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结语:
在《胭脂扣》中,读者们不仅仅只是为这个美丽而凄凉爱情故事而感慨,如花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引人深思。在她为爱所做的一系列举动中,我们可以从她的性格、手段等方面来解读这个美丽的“坏女人”。我们在看到她悲剧命运成因的同时,还看到了作者李碧华在她身上所赋予的社会意义。这就是如花,一个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的女性形象,她的敢爱敢恨足以触动所有人的心弦,但也令人感到惋惜。
参考文献:
[1]李碧华.胭脂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吴璇.痴的境界——浅谈胭脂扣中如花的形象塑造[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2).
本文发布于:2024-02-27 06:5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987952251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析《胭脂扣》如花形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析《胭脂扣》如花形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