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综合自检卷(三)-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更新时间:2024-02-27 00:17:33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负激励)

小升初综合自检卷(三)-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小升初综合自检卷(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琥珀(bó)

恐龙(kǒnɡ)

前俯后仰(fǔ)

...B.开辟(bì)

挣扎(zhá)

翻滚怒吼(hǎo)

...C.隧道(suí)

澎湃(bài)

繁衍(yán)

...D.崭新(zhǎn)

快捷(jié)

头颅(l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蜂拥而至

座无虚席

抽屉

板票

B.精兵减政

司空见惯

和睦

虐杀

C.悬崖峭壁

莫名其妙

雹子

藤蔓

D.人生鼎沸

衣衫槛楼

荣誉

榛子

3.下列哪个词语中的“立”和“不可同世而立”里的“立”意思是一样的?(

A.立等可取 B.顶天立地 C.建立档案 D.势不两立

4.下列选项中,俗语和成语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A.书呆子看书

津津有味

C.鼻子气歪了

气急败坏

5.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是(

A.“你过来,”她说,“你做的事都应该遭报应了。

B.《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C.五月玫瑰在她们中间年纪最大、最聪明。

D.(他)只认识那些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春天的江南,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时节。

C.无名指和小指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

D.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盼星星盼月亮

饮水思源

D.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shēng bìng

yī shēng

bié rén

xīng xing

( ) ( )

( )

( )

8.补充词语,并根据提示答题。

( )不可( )

沧海一( )

( )山倒海

威风( )

自( )自受

斩钉( )铁

(1)与“锐不可当”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

(2)与“优柔寡断”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

(3)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两个词语:__________。

9.照样子,写词语。

确确实实(A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鲜花朵朵(ABCC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翘一翘(含数字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昙花一现(含有植物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品读句子,感受作家的独特表达。

(1)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作者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进行_______,衬托出母鸡的_________________。

(2)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作者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讽刺了母鸡的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的情绪。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望着远处滚滚涌来的黑云,爷爷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宋朝诗人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不禁让我想到了诸葛亮的那句话:(3)《草原》一文中,作者老舍用了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蒙汉人民情谊深厚,不忍分别。

(4)《回乡偶书》一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诗句是:“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读句子,想想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并照样子写一句。

(1)大粒的砂石生气地敲打着玻璃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缺少食物,食肉恐龙怎么能不互相残杀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综合实践活动。

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毕业之际,如果让你写几句话给学校,你会写什么?

(1)挂在教室(名人名言):_________________

(2)贴在走廊(自己的话):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忐忑不安( )

自作自受( )

15.在“□”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6.第一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通过写桑娜把邻居的孤儿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表现了桑娜______的品质。

17.桑娜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体谅丈夫的艰难——( )——( )——( )

18.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C.表示语意的跳跃。

阅读和理解

别了,语文课

钟声响了,第一堂课是语文。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书。这本书先浅显地介绍中文的发展,然后分述了中文的特点,最后讲述学好中文的方法。我一下子对中文了解了很多很多。我有点儿怪张先生,为什么不早点儿送这本书给我,让我早点儿知道中文的丰富和优美。

我放下书,走到爸爸跟前,问他:“爸爸,我们将来移民到中美洲,我还有机会学习中文吗?”

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那边华侨很少,没有为华侨办的学校。到了那边,你就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了中文。”

我听后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最近一次默书,我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语文课上,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簿,翻开第一页给大家看,然后又翻到最后一页,高高举起让同学们看。张先生说:“陈小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们看,他学期开始默书总不合格,现在却得到一百分!”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

同学们都奇怪地注视着我。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头,说:“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

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地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要移民

到危地马拉,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的沉寂。张先生轻抚着我的头,叫我坐下。

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纷纷在我的纪念册上留言,叮嘱不要忘记中国,不要忘记中文。

这天,是我最后一次上语文课了,张先生带来一扎用鸡皮纸封好的包裹,她对全体同学说:“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们祝福他在国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一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

我接过这套书,心里非常难过。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来,有人送我一本字典,有人送我一本故事书。他们的热情,使我热泪盈眶。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1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至六自然段写了四个具体事例:第一个是______;第二个是_____;第三个是_____;第四个是______。这几个事例体现了“我”对____的热爱之情。

20.用“ ”画出第七自然段里写“我”内心独白的句子,再写出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默读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因为作者要全家移民,要离开老师同学,所以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同学留言并送书。( )

(2)写告别语文课,可能有许多事可写,作者只写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把气氛和心情突显出来。( )

(3)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作者选择( )

这两件只在自己或少数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来写,使材料更新颖,内容更具有典型性。(4)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没有体现出作者喜欢语文课、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

22.默读课文,写出“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怎样表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慢西沉……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选择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准确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琥珀(bó)——pò。

B.开辟(bì)——pì;翻滚怒吼(hǎo)——hǒu。

C.隧道(suí)——suì;澎湃(bài)——pài;繁衍(yán)——yǎn。

D.读音正确。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辨析能力。

A.有误,“饭票”:吃饭的凭证。故“板”错误,应为“饭”。

B.有误,“精兵简政”:精简机构,缩减人员。故“减”错误,应为“简”。

C.正确。

D.有误,“人声鼎沸”:形容声音很大。故“生”错误,应为“声”。“衣衫褴褛”:衣服破烂。故“槛楼”应为“褴褛”。

3.D

【详解】

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不可同世而立”的意思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出处:战国晚期韩非子《矛与盾》。“立”的意思是“存在”。

A.立等可取:站在那儿稍等片刻就可以拿到。“立”的意思是“站立”。

B.顶天立地: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立”的意思是“站,引申为竖起来”。

C.建立档案:就是建立一个档案的意思。一般,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立”的意思是“制定;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订立”。

D.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立”的意思是“存在”。

故选D。

4.B

【详解】考查俗语与成语意思。

A.书呆子看书,意思是沉溺于书籍。津津有味,形容趣味特别浓厚。意思相近。

B.盼星星盼月亮,意思是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饮水思源,指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其本。意思不一致。

C.鼻子气歪了,形容十分生气。形容因愤怒或激动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

气急败坏,意思相近。

D.前怕狼后怕虎,意思是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畏首畏尾,是顾前顾后,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意思相近。

5.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应该是:他只认识那些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答案选择D。

6.C

【详解】考查学生病句修改能力。

修改病句,要找出病因。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A.有语病。病句语序不当,优秀传统文化是先“继承”再“发扬”,应把“发扬”和“继承”互换位置。

B.

有语病。病句“春天的江南是……好时节”搭配不当,应把“春天的江南”改为“江南的春天”。D.有语病。病句否定不当,句子语境是说防止人们浪费用电,故要把“不”去掉。

故选C。

7.

生病

医生

别人

星星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病”“医”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凛凛

势不可当

斩钉截铁

热气腾腾

人才济济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

势不可当:来势凶猛,不能抵挡。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威风凛凛: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斩钉截铁:斩钉截铁,汉语成语,释义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1)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根据词义理解,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势不可当。

(2)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根据词义理解,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是:斩钉截铁。

(3)“威风凛凛”属于“ABC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有:想入非非、得意洋洋、喜气洋洋、暮气沉沉、死气沉沉等。

9.

甜甜蜜蜜

口口声声

漂漂亮亮

议论纷纷

得意洋洋

人才济济

百发百中

三心二意

七嘴八舌

铁树开花

空谷幽兰

胸有成竹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仿写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

根据例词“确确实实”仿写出AABB形式的词语,如:马马虎虎、匆匆忙忙、结结巴巴、沸沸扬扬、明明白白、支支吾吾等。

根据例词“鲜花朵朵”仿写出ABCC形式的词语,如:无所事事、想入非非、兴致勃勃、文质彬彬、怒气冲冲、

怒气冲冲等。

根据例词仿写出含有数字的词语,如:九牛一毛、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十全十美、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

根据例词仿写出含有植物的成语,如:火树银花、望梅止渴、繁花似锦、囫囵吞枣、独树一

帜、草木皆兵等。

10.

圆圆的鸡雏

消瘦的母鸡

对比

慈爱和辛苦

夸张

居功炫耀

讨厌母鸡

妈妈做的饭菜真香,香味都飘到十里开外去了

【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分析句子“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可知,这句话写鸡雏得到了母鸡的精心呵护,吃得饱饱的,而母鸡自己确日渐消瘦,在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母鸡的慈爱与伟大。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与仿写句子。

①分析句子“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可知,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了母鸡下蛋时的动静,写出了母鸡喜欢炫耀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讨厌母鸡的情感。

①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注意描写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以及词性要相当。

仿写时需注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他张开大口,对着大山大吼了声,大山抖了三抖。11.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第一首诗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2)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不辞辛劳,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

(3)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能忍心马

上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迎着斜阳,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4)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笑问客从何处来”,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12.

拟人

小鸟欢快地唱歌。

反问

我怎么能不相信你呢?

【详解】略

1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感谢您,我的母校。是您把我们从波动使得小孩子培养成

的知书达理的少年。而现在我们却要和您说再见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我的母校,我生活了六年的母校。

【详解】考查学生的课外搜集积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1)考查学生的名言积累与搜集。挂在教室的,应该是激励别人的话。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2)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点表达出自己的感谢与不舍之情。如:感谢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六年的相伴永难忘。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迎接新的初中生活,迎接美好的未来!

14.

惶恐不安

自讨苦吃 15.:“

!” 16.

动作描写

善良 17.

害怕丈夫突然回家

责问自己为啥这样做

作好决断 18.B

【解析】14.本题考查近义词。

忐忑不安的近义词:心乱如麻、局促不安、惶恐不安等。

自作自受的近义词:自投罗网、咎由自取、自讨苦吃等。

15.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出版于1905年。《穷人》集中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细地剖析了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发展过程,表现出渔人夫妇宁可自己吃苦,克服困难,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品质。

原文: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6.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从“放、拉”可知是动作描写,通过写桑娜把邻居的孤儿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表现了桑娜心地善良。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是他来啦?”可知是害怕丈夫突然回家,结合“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可知是责问自己为啥这样做,结合“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是作好决断。

18.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

从“她忐忑不安地想”可知是桑娜的心理描写,故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选B。

19. “我”忽然喜欢上了语文课 “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的书 “我”急忙温习当天教过的课文,反复写新学的生字 “我”默书连续取得好成绩

祖国语言文字 20.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

作者表达了因不能再学习中文而难过和痛苦的心情。 21. √ √ √ × 22.“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现在忽然喜欢上了语文课,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非常主动,学习的心情非常迫切。作者用四个具体事例表现情感和态度的变化;二是通过内心独白直接表达情感;三是选择合适的、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进行表达。

【解析】19.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可知,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第一个是“我”忽然喜欢上了语文课;从“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书。这本书先浅显地介绍中文的发展,然后分述了中文的特点,最后讲述学好中文的方法。我一下子对中文了解了很多很多。”可知,第二个是“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的书;从“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

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可知,第三个是“我”急忙温习当天教过的课文,反复写新学的生字;从“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最近一次默书,我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可知,第四个是“我”默书连续取得好成绩,这几个事例体现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0.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可知,这是“我”的内心独白,表达了我对语言的热爱。

21.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1)从“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纷纷在我的纪念册上留言,叮嘱不要忘记中国,”可知,不要忘记中文。因为作者要全家移民,要离开老师同学,所以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同学留言并送书。说法正确。

(2)写告别语文课,可能有许多事可写,作者只写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把气氛和心情突显出来。说法正确。

(3)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作者选择这两件只在自己或少数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来写,使材料更新颖,内容更具有典型性。说法正确。

(4)老师送书并提出希望和同学留言并送书两件事,表现作者喜欢语文课、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故说法错误。

2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可知,“我”从开始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到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最后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作者先利用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我”对中国语文的情感表达变化,借助真实的内心独白让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最后选择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事例,来表明自己对国语的喜爱和自修国语的决心。

23.范文:

雨中美景

下午,一大片一大片厚厚的乌云飘了过来,挡住了太阳,天空一下子暗了下来。我自言

自语道:“看来要下雨了。”

我预料到的没错,不到一刻钟,雨真的下起来了。四周,水珠在郁金花上蹦跳着,像一

群小精灵在跳舞,累了,就安安静静地躺在郁金花上睡觉,有些雨滴从郁金花瓣滚落下来。池塘里,雨水落在水面上,泛起涟漪。金鱼像一名舞者,它们把这池塘当作了美丽的舞台,尽情地跳跃着,这欢乐的场面令人心动、着迷又神往。我仰起头,饮了几滴露水,甜滋滋的。

我大步流星地奔到河岸,水闸突然间打开,水流鼓着身子直流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如狂狮怒吼!

我站在公园门口,望着动人的美景,陶醉在其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我继续往前走,风吹过来,浑身感到冷冰冰的。一阵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音,像一位歌手,正在尽情地歌唱;岸边的杨柳像一位少女,梳理着自己的头发;又像一位老兵,矗立在岸边,守卫着这一方池塘。

来到大草坪,我摸了摸草坪,冰冰凉凉的,十分顺滑。草坪吸吮着露水,它们像大地使者,守卫着土壤,并且生机勃勃。

不一会儿,乌云消散了,阳光照了过来,明媚的阳光照射在露珠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而雨中的美景,却让我更为心动。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本题是话题作文,把你观察到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下来。题目自拟。

选材分析:

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准重写出装物的动态变化。

构思指导:

开头:围绕题目点出这一处美景在哪里,简单描述景色的特点。

正文:具体写出景色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景色的不同特点来分析,可以运用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手法把具体的景色写出来。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小升初综合自检卷(三)-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本文发布于:2024-02-27 00:1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964253149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升初综合自检卷(三)-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升初综合自检卷(三)-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考查   本题   作者   意思   词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