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端午粽情--包粽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6 22:48:04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TDCS)

小学综合实践《端午粽情--包粽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端午粽情—包粽子》

《端午粽情—包粽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倡,让孩子们走出闭塞枯燥的课堂,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还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在端午节文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中,在包粽子的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培养创新精

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开

展了这次与包粽子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

在端午文化的徜徉中,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的情怀。

2.

通过学习知道包粽子所需要的主要原料,及其准备工作。

3.

让学生亲手实践,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成形” 、“装米” 、“包裹” 、“捆扎”。能熟练地包一只普通的粽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

一种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

1.

知道包粽子所要准备的原料以及包粽子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2.

包粽子的步骤。

【教学难点】

粽叶的成形,包裹以及粽子的捆扎。【教学准备】

学生:调查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粽叶、糯米、棉线、蜜枣、面盆、碗勺、桌布、湿巾纸,

PPT

课件、学生分组、制作粽子的材料等。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它的

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底蕴。

我们刚过了清明节,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又将迎来一个中华民族的

传统节日,你知道是什么吗?(端午节)那关于端午节你都了解些什么?

(赛龙舟 吃粽子)是啊,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泡糯米,洗粽叶,包

粽子。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样的粽子啊?

形状 馅

是啊,粽子有不同的形状,还有很多口味。

作为我国的传统食品,粽子既好看又好吃,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关于粽子的图片,咱们一

起来欣赏欣赏。 (配乐出示粽子的图片)

(设计意图:了解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初识粽子的形状和馅料,触动

学生的味蕾,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要亲自动手包粽子的欲望。)

2、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教师适时评价

是啊,看的老师都垂涎三尺了。那大家想不想亲手包出这么好看而又

美味的粽子呢?

那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包粽子,好不好?(板书)

二、认识粽子:

1.在正式包粽子之前,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些问题。好,听好问题:

问题一: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学生交流)(粽叶、糯米、枣。。。)

对,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上枣子、豆沙、香肠、咸肉等。

问题二:我们包粽子,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生答,并出示)

(1) 糯米洗净后泡大约

3

个小时(更黏并且不易沾手)

(2)粽叶用热水烫过洗净沥干(煮过之后更有韧性避免脆断)

嗯,看来同学们生活知识还真丰富呢,那接下来有了这些材料,到

底该怎么包好一个粽子呢?

试包粽子

你来说说你觉得怎么样包呢?根据自己的猜想包一包。成功了吗?

遇到什么问题了?(生说遇到的问题)

看来还不太容易,我们平时吃的大多是四角粽,那我们一起来通过一段视频学习如何包四角粽。看的时候,注意每一步是怎么包的,要注意些什么?仔细看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做,让他们亲自动手包一包,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学习,这样更有针对性,学起来积

极性更高。)

三、看视频学习包粽子:

1.

播放视频(生观看)

2.

谁来说说,包粽子的步骤是怎样的?学生交流包粽子的步骤。(出示

板书)

成形 装米 包裹 捆扎

3.

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包粽子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步骤图解,

师并当场示范 。

你觉得哪一步比较难或是比较重要?

a.

成形,示范讲解。粽叶有正面反面之分,中间这一台是茎,往外鼓的一面为反面。注意正面朝上,在比较尖软的地方折,圈成漏斗状, 注意下面不要有缝隙,一起做,小组之内看看,不行得帮她调整

一下。上面叶子的大小,有什么不一样?会怎么样?

b.

还有哪比较难?你过来和大家说说?投影投出来,示范怎样出四

个角。(一生示范)

师:看来大家刚才学的都很认真,注意到了很多小细节,我看到很多同学已经蠢蠢欲动了,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一试了啊。不着急,现在请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想要包什么样的粽子。可以包我们学的

四角棕,也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形状。

(设计意图:遇到困难就要解决困难,放手让孩子去当小老师,让孩子教孩子,通过示范,一些难点细节迎刃而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

性。)

任务驱动:

小组讨论,你们小组想要包什么样的粽子啊?

包粽子之前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设计意图:用任务驱动,让孩子经过讨论商量,自己小组想要包什么样的粽子,这样粽子的形状和口味会更多,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4.

小组合作包粽子:

1.在包之前,老师有一个温馨小提示,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 漏斗不能有缝隙;

(2) 粽子装馅要正好;

(3) 封口粽叶要盖紧;

(4) 捆扎粽子要牢固;

(5) 爱惜粮食不浪费;

(6) 桌上垃圾收拾好;

(注:可以根据老师教的包四角棕,不过老师更期待你们的创意粽子

哦!)

2、现在开始吧,我们一会评选最佳粽子和最佳小组奖。学生小组内开始包粽子。(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班交流:

1.老师看到好多包粽子小能手已经完成了,我们一起来评选一下吧。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并拉拉票)

3.

师发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传承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质量奖、最佳合

作奖;

4.

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包粽子,把掌声送给这些小能手们。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不是简单的课程合并,需要价值观的重建,结构的重组,程序的再造,文化的重建这样一项庞大的工程。建构教育生态化,感到自己的学识浅薄,能力不足,需要学习,需要前行。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构,“实践育人”新体系和新形态,“大项目,长作业”才会有深度的学习。多激励、少批评,注意个体的纵向发展,力求推 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不用同一尺度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

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五、拓展延伸:

1.

其实,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段来历呢,谁知道?

师:你知道的知识可真不少,是啊,屈原的爱国情怀深深地震撼着老百姓,人们为了纪念他,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除了纪念屈原,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

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预示着人丁兴旺,中和“粽”的音

相近,有功名得中之意,因为“粽”和“宗”音相近,有光宗耀祖之意。

同学们看,粽子虽小,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却很浓郁。一颗粽子寓意深刻:青色的粽叶寓意屈原文化万古长青;雪白的糯米表示屈原纯洁如玉的精神;棱角分明的形状象征屈原刚正不阿的品质;包在

其中的红枣寓含屈原爱国忧民的一片丹心。

2.

粽子文化,文化传承

2012

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

美食之一。

这些年轻的工匠师们用工匠精神打造每一个粽子,用手工呵护传统

美食的温度,传递着温馨的祝福,寄托着美好的情感。它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食,它里面承载的,其实更是中国的情怀,一种文化的传承。

(设计意图: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多方面的、多层级的、难以言说的特殊感受。特别是那种身临其境的心灵震撼和感悟,是一个“人文化成” 的过程。通过粽子,亲身体会并弘扬端午文化,大力传播屈原的爱国、为

民、求真、向善的精神上来,让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在国人的心中更加

牢固与神圣,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关键。)

包好了是不是就要煮了,大家可以把包好的粽子带回家试着煮一煮,

煮粽子还大有学问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端午粽情--包粽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22:4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95888451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综合实践《端午粽情--包粽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综合实践《端午粽情--包粽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pdf

标签:粽子   学生   文化   屈原   实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