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部编本)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为8m
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
D.人步行的速度为6m/s
2.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比v甲:v乙3:4,它们通过相同路
程所用的时间比t甲:t乙是( )
A.1:1 B.2:1 C.3:4 D.4:3
3.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水中的筷子
C.林间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
4.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摄像头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5.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
A. B.
C. D.
6.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8°C
B.小明同学的体积为0.05m3
C.小明同学1000m跑的成绩是2min
D.物理课本封面的面积为100cm2
7.如图为某型号可以利用手机通过蓝牙操控的智能投影仪,关于该投影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像遵循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8.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根据密度公式B.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D.镜头靠近幕布像变大
m可知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VC.把一块橡皮泥均分为两块后,每块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
D.物体的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9.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有了它,才构成了这个蔚蓝的星球。有了它,整个世界才有了生命的气息。下列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0.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钢、铁
冰(0℃)
干松木
19.3×103
7.9×103
0.9×103
0.5×103
水银
纯水
植物油
酒精
13.6×103
1.0×103
0.9×103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11.《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12.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B.冰熔化时需要8分钟
C.第5分钟时,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二、填空题
3,1,1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运动速度之比是2:则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
14.在探究“热水冷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温度计的放置如图所示,则存在的问题是温度计的_________,此时测得的温度值是________的(填“准确”、“偏高”或“偏低”)。
15.考试之前,有些家长怕学生紧张,让学生进考场之前吃一块巧克力,巧克力在口腔中发生了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英语考试播放听力时,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
16.日常生活中用保鲜袋包水果放入冰箱中,这样做是通过减慢______、降低温度的方式来减慢水分的蒸发,可以让果蔬保存较长时间。
三、实验题
17.(8分)小强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后,将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标准大气压下,经过一天时间后,他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发现混合液体没有凝固。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强提出猜想:盐水的_______与盐水的含盐量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小强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准备:箱门透明的冰箱,五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五只温度计;
实验探究过程:
①在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加质量_______的盐;
②将烧杯置于冰箱中;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盐水凝固时的温度。
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盐水的含盐量/%
凝固点/℃
2.9
-1.8
4.3
-2.6
11
-7.5
15
-11
23
-21
通过对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小强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探究了盐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他把盛盐水的容器放入-25℃的冰箱冷冻室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容器中的盐水状态进行观察,并测量盐水的温度,记录时间与温度的数据。之后他将记录的_______。数据画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小强每次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18.(8分)小林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_______。
(2)如图a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若仍使烛焰的像位于光屏中央,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则光屏应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一支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0,如图b所示,B之间的距离s=______ (L0、L
表示)。
则该透镜两倍焦距2f_______
L(选填“>”“<”或“ ="),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19.(8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物体受到浮力和排开液体的______是否相等,小红将重为1.8牛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图中“V2V1”为2105米3,则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牛。为了验证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的物体和______进行多次实验。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8分)如图所示,分别作出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五、计算题
22.(10分)白酒的“度数”指的是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现有某酒厂生产的一种瓶装 500mL、46 度的白酒,酒精的密度是 0.8×10kg/m,不考虑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的变化。求:
(1)每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
(2)白酒的密度?
23.(12分)为了测量积雪厚度,小雨设计了一个估测方法: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竖直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然后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脚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小雨查阅资料了解到,大雪过后,会造成路面积雪和结冰,危及交通安全。为了尽快消除路面积冰,可以采取撒盐的方法去除冰雪。下表反映的是盐的浓度与凝固温度间的关系。
盐的浓度/%
C
凝固温度/°0
0
5
-3
10
-7.5
15
-12
20
-17
33 (1)请推导出计算雪密度的表达式(已知冰的密度为冰);
(2)请估算当桥面积冰厚度达到2cm,环境温度为-3℃时,撒盐车应在每平方米的冰面上激多少盐,才能去除桥面上的积冰?冰=0.910kg/m(提示,盐的浓度是指盐的质量与盐和水总质量的比)。
3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一般在1.6m左右,课桌的高度约为人高度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为37℃,而感觉舒适的气温为25℃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般成年人体重在60kg左右,中学生比成年人略轻,质量约为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达不到6m/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D
【详解】由vs可得时间比
t
s甲t甲v甲s甲v乙144:3
t乙s乙s乙v甲13v乙故选D。
3、B
【详解】A.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
B.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项不符合题意;
D.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项不符合题意。
4、D
【详解】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D.摄像头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应该增大物距,即需要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C
【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详解】(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在以上四个图中,A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A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这样物体成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而A图戴上凹透镜后像仍然在视网膜前,故A不符合题意,
D图佩戴凹透镜,这样物体成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D图是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近视眼,而题目要求是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故D不符合题意.
(2)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这样物体成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由图可知:而B图戴上凸透镜后像仍然在视网膜后面,C图戴上凸透镜后像正好在视网膜上,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
题的关键.
6、B
C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合理;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B.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
Vm50kg0.05m3
331.010kg/m左右,故B合理;
C.中学生1000m跑的时间一般在4min左右,故C不合理;
D.物理课本封面的长、宽分别在25cm、16cm左右,其面积在
S=ab=25cm×16cm=400cm2
左右,故D不合理。
故选B。
7、C
【详解】A.投影成像主要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的原理,故A错误;
BC.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正确;
D.镜头靠近幕布,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错误。
8、B
【详解】A.由B.由m知道,质量取决于密度和体积,所以,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故A错误;
Vm知道,同一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跟体积成正比,故B正确;
VC.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把一块橡皮泥均分为两块后,质量减小、体积减小,但密度不变,故C错误;
D.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其密度是定值,是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而不是液化,故A错误;
B.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而不是升华,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而不是液化,故B错误;
C.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冰变成水是熔化,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故C正确;
D.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而不是升华,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A.表中可以看出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而水是液体冰是固体,故A错误;
B.水和冰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而水处于液体状态,冰处于固体状态,它们的密度不同,故B正确;
C.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由质量计算公式
m=V
可知体积相同时植物油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故C错误;
D.冰和植物油是两种物质,由表可看出二者的密度是一样的,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雪和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露珠和雾均为小水珠,为液化形成.
【点睛】
分清各种状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12、C
【详解】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A错误;
B.从2min开始熔化,8min熔化结束,所以熔化需要6min,故B错误;
C.5min时正在熔化,为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
D.BC段表示熔化过程,DE表示沸腾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1:3
【详解】由ts得,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vs甲t甲v甲s甲v乙211
t乙s乙s乙v甲323v乙14、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偏低
【详解】[1][2]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热水冷却时,容器底的温度较低,此时测得的温度值偏低。
15、熔化
声源处
能量
【详解】[1]巧克力在口腔中,由固态变化为液态,因此物态变化是熔化。
[2]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不发出声音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3]超声波治疗结石病,需要把结石破碎,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6、空气流动速度
【详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所以,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并放入冰箱,是为了通过减慢空气流动速度、降低温度的方式来减慢蔬菜中水分的蒸发。
三、实验题
17、凝固点
不等
盐水浓度(盐水含盐量)越高,盐水凝固点越低
有可能错过盐水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的过程,从而图像不能完整反映出盐水凝固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详解】(1)[1]根据题意知道,盐水放入冷冻室没有凝固,说明盐水的凝固点比清水凝固点低了,所以提出的猜想是:水中溶解了盐后,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含盐量有关
(2)[2]根据实验目的知道,应在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加质量不等的盐。
[3]分析表格数据知道,水中含盐量越多,凝固点越低。
(3)[4]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小强每次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盐水凝固过程可能会错过,盐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会错失记录,就可能无法得出盐水凝固时温度不变的规律。
18、使烛焰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缩小;
向上; <;
L2L0。
【详解】(1)[1] 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使烛焰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位置,便于观察;
(2)[2]
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因为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3] 蜡烛燃烧变短时,所成的像移到了光屏中心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光屏应向上移动。
(4)[4]
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v2f
,
uvL
L
所以2f[5]
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L0,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LL0,所以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19、重力 0.2 0.196
不同液体
【详解】[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是为了验证物体受到浮力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是否相等。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所以它受到的浮力
F浮=G-F=1.8N-1.6N=0.2N
[3]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G水=𝜌水gV排=1.0×103kg/m3×9.8N/kg×2×10-5m3=0.196N
2L0
[4]为了验证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的物体和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
四、作图题
20、
【详解】入射光线延长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1、
【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所示:
五、计算题
22、 (1)
184g;(2)0.908gcm。
【详解】(1)由题可知500mL白酒中,含有酒精的体积:
3V=500mL46mL=230mL=230cm3;
100mL酒精的密度是:
0.8103kg/m3=0.8gcm3;
每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
mV0.8gcm3230cm3=184g;
(2)每瓶白酒中水的体积:
V水=500mL-230mL=270mL=270cm3;
每瓶白酒中水的质量:
m水=水V水=1gcm3270cm3=270g;
这瓶白酒的总质量:
m总=mm水=184g+270g=454g;
白酒的密度:
白酒m总454g==0.908gcm3。
3V总500cm答:(1)每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184g;
(2)
白酒的密度0.908gcm3。
23、 (1)雪H冰;(2)0.95kg
h【详解】(1)设脚印面积为S,则雪的体积V雪=SH,冰的体积V冰=Sh,因雪压成冰后质量不变,可得m雪=m冰,即
雪SH冰Sh
则雪的密度为
雪H
h冰(2)1m2冰的体积为
V冰S冰d冰1m2210-2m210-2m3
则1m2冰的质量为
m冰冰V冰0.9103kg/m3210-2m318kg
由表格知-3℃时应撒盐的浓度为5%,因盐浓度指盐的质量与盐和水总质量的比,所以
m盐m盐5%
m盐m水m盐18kg解得m盐≈0.95kg。
答:(1)雪密度的表达式为雪H;
h冰(2)撒盐车应在每平方米的冰面上撒0.95kg盐,才去除桥面上的积冰。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12:5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9232901487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2-2023学年上海市存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2-2023学年上海市存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