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更新时间:2024-02-26 11:46:55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心理语言学)

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3分)书法秀。默写《所见》的第一二行诗,比一比谁的字最漂亮。

2.(12分)读日记,看拼音写词语。

2023年已经向我们走来,我一直在盼着jià rì___________的到来,这样就可以去爬小高山,听风yǎn zòu___________着měi miào___________的yuè qǔ___________;看晶莹的xuě huā___________飘扬。原本cuì lǜ___________的草地都pū___________上了洁白的地毯,就连平时爱gē chàng___________的小鸟们都不出声了,zhǔn bèi___________躺在nuǎn huo___________的窝里睡觉。

3.(3分)这篇日记缺少了一些内容,请你思考一下,需要添加下面哪一项内容才能使日记的格式规范?( )

A.1月5日晴 B.星期四1月5日晴

C.1月5日星期四晴

4.小明看课外书,不认识“满载”的“载”,查字典 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载”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交通工具装;②充满;③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满载而归___________ 载歌载舞___________ 怨声载道___________

5.(2分)我认识了很多生字,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赠送(zèng) 糊涂(fú) 蜡烛 严严实实

B.茎叶(jīng) 嚼碎(jiáo) 喧布 一本正经

C.规则(gūi) 几乎(jī) 犹豫 金桂飘香

D.合拢(1ǒng) 迅速(sù) 荒野 层林尽染

6.(2分)“小朋友的脚,常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中的“勾”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全文的方法来理解是( )

A.调料 B.吸引 C.勾结 D.描画

7.(2分)当你在散步时,你会感受到微风吹过树林发出轻柔的

声音,你会想到哪个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雄浑有力 B.呢喃细语 C.汹涌澎湃 D.波澜壮阔

8.(2分)“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和这句话一样把事物当成人来写的句子是( )

A.孙中山从小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

B.奶奶从没有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C.大树抖抖手臂,和黄叶告别。

D.狗会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

9.(2分)根据本学期所学,下列句子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时,读到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然后摘抄下来。

B.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C.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有喜怒哀乐。

D.读故事时,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10.(12分)句子练习。

(1)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仿照引号的用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

(3)今天真开心。(用这句话作开头,接着写几句话)

___________

(4)白求恩大夫低下头,连续给伤员做手术。(用修改符号修改)

___________

11.(7分)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学品质:小文经常一生气就把怒气转移到同学身上,我想用这句名言劝她: 。不仅不迁怒别人,做事情还要讲道理才能走得远,就像谚语说的: 。学校马上举办拔河比赛了,我会用___________来鼓励大家。

(2)背诗文:群儿___________, 瓮, 。众皆弃去,光___________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赏美景:在诗人眼中,大自然是柔美的,正如西湖的美:“欲把西湖比西子, ”。大自然是幽静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在我们眼中,大自然是美妙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有___________;不一样的季节,有___________。

12.(3分)蒙蒙遇到了一道难题,去请教正在工作的妈妈,妈妈有点儿不高兴。蒙蒙纳闷儿了:老师说过不懂就问

___________

13.(7分)阅读如图一本书的封面和目录的内容,回答问题。

(1)根据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巴掌童话》一书的作者是张秋生,由新疆出版社出版。___________

②《小巴掌童话》这本书一共讲了14个故事。___________

③《再见,蜻蜓老师》这个故事从书的第19页开始。___________

④《小巴掌童话》这本书里的每个故事都是童话。___________

(2)你最想看这本书的哪一个故事?猜一猜,它可能会写些什么?

___________

14.(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本一:

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两头丢沙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中间躲沙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拍腿,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胜利了,一起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再看操场中间,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

我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文本二:

猫捉老鼠

放学以后,老师带着我们到操场上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游戏之前,老师找了几个男同学当“老鼠”,又找了几个女同学当“猫”,做“老鼠洞”。

游戏开始了。“老鼠们”在洞里贼头贼脑地跑来跑去,眼珠滴溜溜地转。其中一只“老鼠”眨巴一下眼睛,想出一个鬼主意:他先探头探脑地向洞外望了望,见没有“猫”,就悄悄地蹿了出去。其实,正悄悄地躲在洞外,密切地注视着洞口,“猫”立刻扑了过去,“老鼠”一闪身

“猫”虽然没有捉住“老鼠”,但是没有灰心,还在洞口外目不转睛地盯着“老鼠洞”。“老鼠”呢,又蹿出了洞口,刚一露头,飞快地伸出“爪子”,一下子抓住了“老鼠”。同学们都鼓起掌来

游戏结束了,大家带着笑声离开了校园。

(1)“丢沙包”“猫捉老鼠”这两个游戏的玩法分别是什么?填一填。

游戏名称 参加人员 怎么玩

丢沙包 同学们___________

猫捉老鼠___________ “猫”去抓“老鼠”,“老鼠”躲猫。

(2)“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以下三个句子,不能体现这个情境的是___________

①再看操场中间,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

②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为“猫”庆功。

③我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3)对比画横线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更喜欢对哪个游戏的描写?

我更喜欢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4)文本一中说“最有趣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请从两篇文本中,用几句话写一写

他们是怎么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

___________

15.(30分) 习作表达。

这个学期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有了很多的新发现,请选择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要求:写出事物的变化或场景的特点,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3分)书法秀。默写《所见》的第一二行诗,比一比谁的字最漂亮。

【解答】《所见》全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故答案为:

2.(12分)读日记,看拼音写词语。

2023年已经向我们走来,我一直在盼着jià rì 假日 的到来,这样就可以去爬小高山,听风yǎn zòu 演奏 着měi miào

美妙 的yuè qǔ 乐曲 ;看晶莹的xuě huā 雪花 飘扬。原本cuì lǜ 翠绿 的草地都pū 铺 上了洁白的地毯,就连平时爱gē chàng 歌唱 的小鸟们都不出声了,zhǔn bèi 准备 躺在nuǎn huo 暖和 的窝里睡觉。

【解答】故答案为:

假日 演奏 乐曲 翠绿 歌唱 暖和

3.(3分)这篇日记缺少了一些内容,请你思考一下,需要添加下面哪一项内容才能使日记的格式规范?( )

A.1月5日晴 B.星期四1月5日晴

C.1月5日星期四晴

【解答】考查了日记的格式。日记的第一行正中间应依次写出日期。

故选:C。

4.小明看课外书,不认识“满载”的“载”,查字典 部首 查字法,先查 车 ,再查 6画 。“载”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用交通工具装;②充满;③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满载而归 ① 载歌载舞 ③ 怨声载道 ②

【解答】“载”为右上包围结构,部首为“车”,除部首外还有六画。比喻收获很大。“载歌载舞”边唱歌。形容尽情地欢乐。“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故“载”的含义为“充满”。

故答案为:

部首 车 ①③②

5.(2分)我认识了很多生字,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赠送(zèng) 糊涂(fú) 蜡烛 严严实实

B.茎叶(jīng) 嚼碎(jiáo) 喧布 一本正经

C.规则(gūi) 几乎(jī) 犹豫 金桂飘香

D.合拢(1ǒng) 迅速(sù) 荒野 层林尽染

【解答】A.有误,“糊涂”的“糊”应读“hú”。读“hū”时、窟窿或平面。

B.有误,“喧布”应改为“宣布”。

C.有误,“规则”的“规”应读“guī”。

D.正确。

故选:D。

6.(2分)“小朋友的脚,常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中的“勾”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全文的方法来理解是( )

A.调料 B.吸引 C.勾结 D.描画

【解答】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小朋友的脚。”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朋友的脚。“勾”的意思吸引。

故选:B。

7.(2分)当你在散步时,你会感受到微风吹过树林发出轻柔的声音,你会想到哪个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雄浑有力 B.呢喃细语 C.汹涌澎湃 D.波澜壮阔

【解答】A.雄浑有力: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B.呢喃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C.汹涌澎湃:形容水流湍急。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

D.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

根据语境选“呢喃细语”。

故选B。

8.(2分)“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和这句话一样把事物当成人来写的句子是( )

A.孙中山从小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

B.奶奶从没有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C.大树抖抖手臂,和黄叶告别。

D.狗会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

【解答】例句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东风”人的特点。

A、B、D都是陈述句。

C.这是一个拟人句,赋予“大树”人的特点。

故选:C。

9.(2分)根据本学期所学,下列句子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时,读到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然后摘抄下来。

B.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C.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有喜怒哀乐。

D.读故事时,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故选:B。

10.(12分)句子练习。

(1)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改为反问句)

难道大自然不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吗?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仿照引号的用法写一句话)

“加油!加油!”拉拉队员们拼命地喊着。

(3)今天真开心。(用这句话作开头,接着写几句话)

今天真开心。考试得了满分,爸爸妈妈奖励了我一个大大的蛋

糕。

(4)白求恩大夫低下头,连续给伤员做手术。(用修改符号修改)

白求恩大夫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解答】(1)考查改写句子。原句为肯定陈述句,结尾句号变问号。

(2)考查句子仿写。例句中提示语在后。

(3)考查情景写话。设置的情景围绕“开心”的主题写即可。

(4)考查修改病句。句中“连续”用词不当。

故答案为:

(1)难道大自然不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吗?

(2)“加油!加油。

(3)今天真开心。考试得了满分。

(4)白求恩大夫低下头,继续给伤员作手术。

11.(7分)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学品质:小文经常一生气就把怒气转移到同学身上,我想用这句名言劝她: 不迁怒,不贰过 。不仅不迁怒别人,做事情还要讲道理才能走得远,就像谚语说的: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学校马上举办拔河比赛了,我会用 人心齐,泰山移 来鼓励大家。

(2)背诗文:群儿 戏于庭 , 一儿登 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 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赏美景:在诗人眼中,大自然是柔美的,正如西湖的美:“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自然是幽静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我们眼中,大自然是美妙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有 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

不一样的音乐 。

【解答】(1)“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 雍也》,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意思是: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

“人心齐,泰山移”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就能移动泰山,

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2)选自文言文《司马光》。

(3)分别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唐代杜牧的《山行》和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故答案为:

(1)不迁怒,不贰过 ,万古胜负在于理 ,泰山移;

(2)戏于庭 一儿登 持石;

(3)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不一样的音乐。

12.(3分)蒙蒙遇到了一道难题,去请教正在工作的妈妈,妈妈有点儿不高兴。蒙蒙纳闷儿了:老师说过不懂就问

你好,蒙蒙,我理解你遇到不会的问题去请教他人这个行为是正确的。但是当时妈妈正在处理她的工作,你的询问可能打扰到了妈妈的正常思路,所以之后询问问题要在他人有空闲的时间再去询问,这是我们应该有的礼貌。

【解答】我们要在他人有空余时间的时候再去问问题,可以首先询问他人当前是否有空。

故答案为:

你好,蒙蒙。但是当时妈妈正在处理她的工作,所以之后询问问题,这是我们应该有的礼貌。

13.(7分)阅读如图一本书的封面和目录的内容,回答问题。

(1)根据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巴掌童话》一书的作者是张秋生,由新疆出版社出版。 ×

②《小巴掌童话》这本书一共讲了14个故事。 √

③《再见,蜻蜓老师》这个故事从书的第19页开始。 ×

④《小巴掌童话》这本书里的每个故事都是童话。 √

(2)你最想看这本书的哪一个故事?猜一猜,它可能会写些什么?

我最想看《再见,蜻蜓老师》这个故事。它可能会写谁和蜻蜓老师再见?为什么说再见?

【解答】(1)考查了对封面和目录内容的理解。结合封面和目录内容可知,《小巴掌童话》一书的作者是张秋生。②④正确,《再见

(2)考查了开放探究能力。结合《小巴掌童话》的目录,猜一猜,合理即可,蜻蜓老师》这个故事?为什么说再见?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

(2)我最想看《再见,蜻蜓老师》这个故事?为什么说再见?

14.(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本一:

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两头丢沙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中间躲沙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拍腿,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胜利了,一起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再看操场中间,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

我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文本二:

猫捉老鼠

放学以后,老师带着我们到操场上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游戏之前,老师找了几个男同学当“老鼠”,又找了几个女同学当“猫”,做“老鼠洞”。

游戏开始了。“老鼠们”在洞里贼头贼脑地跑来跑去,眼珠滴溜溜地转。其中一只“老鼠”眨巴一下眼睛,想出一个鬼主意:他先探头探脑地向洞外望了望,见没有“猫”,就悄悄地蹿了出去。其实,正悄悄地躲在洞外,密切地注视着洞口,“猫”立刻扑了过去,“老鼠”一闪身

“猫”虽然没有捉住“老鼠”,但是没有灰心,还在洞口外目不转睛地盯着“老鼠洞”。“老鼠”呢,又蹿出了洞口,刚一露头,飞快地伸出“爪子”,一下子抓住了“老鼠”。同学们都鼓起掌来

游戏结束了,大家带着笑声离开了校园。

(1)“丢沙包”“猫捉老鼠”这两个游戏的玩法分别是什么?填一填。

游戏名称 参加人员 怎么玩

丢沙包 同学们 两头的同学向中间的同学丢沙包,中间的同学尽力躲闪

猫捉老鼠 同学们 “猫”去抓“老鼠”,“老鼠”躲猫。

(2)“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以下三个句子,不能体现这个情境的是 ③

①再看操场中间,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

②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为“猫”庆功。

③我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3)对比画横线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更喜欢对哪个游戏的描写?

我更喜欢 画波浪线的句子 ,因为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男同学比作“老鼠”,女同学比作“猫”,其他同学们比作“老鼠洞”,生动形象,十分有趣 。

(4)文本一中说“最有趣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请从两篇文本中,用几句话写一写他们是怎么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

一个同学当老鹰,老师当母鸡,其他几个小朋友当小鸡。“老鹰”伸出锋利的爪子想抓走小鸡,“母鸡”张开翅膀保护着鸡宝宝,挡住了老鹰的去路。“小鸡”们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躲在鸡妈妈的后面,跑来跑去不让老鹰抓到。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空由句子“两头丢沙包的同学密切合作。中间躲沙包的同学非常沉着,左躲右闪。第二空由句子“放学以后。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读题干给出的三个句子可知,能够体现出“沸腾”的感觉。故选③。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开放性试题,写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极

原因即可。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开放性试题,注意用上动作描写。

故答案为:

(1)两头的同学向中间的同学丢沙包,中间的同学尽力躲闪 ;

(2)③;

(3)画波浪线的句子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女同学比作“猫”,生动形象;

(4)一个同学当老鹰,老师当母鸡。“老鹰”伸出锋利的爪子想抓走小鸡,挡住了老鹰的去路,躲在鸡妈妈的后面。

15.(30分) 习作表达。

这个学期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有了很多的新发现,请选择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要求:写出事物的变化或场景的特点,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解答】范文:

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春天来了。

____________今天中午,我来到校园。远看紫玉兰,近看紫玉兰。有些紫玉兰还是花骨朵儿,有的紫玉兰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像紫色的贝壳,它又像一双挥舞的手,紫玉兰先开花后长叶是为什么呢。紫玉兰先开花后长叶主要是开花和长叶所需的环境温度不一样,可以发现它的花芽。花芽大,在冬天就可以在树枝上看到,但到了春天,由于花芽开放所需要的环境温度比叶芽萌发所需的温度要低。

____________这次的发现,让我欣喜不已,我也明白了:只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11:4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919215515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pdf

标签:句子   同学   内容   老鼠   考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