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感谢你抽烟)
花鼓戏作文
花鼓戏作文(精选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花鼓戏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鼓戏作文 篇1
家乡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荆州地区,这里的戏叫荆州花鼓戏,每每秋收以后,村里都会请上戏班来唱几天,一是庆祝今年的丰收,二是希望明年风调雨顺。
吃过晚饭以后。人们早早的把凳子搬到戏台的下面,我们小孩自然也是要跟去的,大人们都说“大人看戏,小伢看屁““小伢看戏时为了混东西吃”……
戏还没开锣,戏台下面闹哄哄的,小贩的叫卖声,小孩的嬉闹声,大姑娘小媳妇张家长,李家短的议论声,小孩像大人索要东西遭到大人呵斥的哭声。我一个人静静躲在后台的一角,看演员们勒头,扑粉,上妆,一件件古董似的衣服在镁光灯的照射下也显得那么的光彩夺目。
演员们上场开始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我虽然听不懂演员们唱的什么,大概得剧情还是能看懂的。无非是谁谁经过磨难中状元了,谁和谁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人终有好报,坏人也得到了该有的得下场。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很少可以看到草台花鼓戏了,倒是在网络上可以找到几出,前几天在网上搜到了一出由我们洪湖演的花鼓戏,讲的是相国小姐向新科状元逼婚的故事,其中相国小姐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你跟了我,吃不完的油,穿不尽的绸,我看到这句话不禁哑然笑了,也许这出戏前人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前人认为有油吃,有绸穿就是相国小姐的生活了,这也许是前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吧。
网上的戏一般都是由最好的演员演的,如胡新中老师在《李天保
吊孝》里面吊孝的一段,《秦雪梅吊孝》里面商琳升天的一段,马红丽老师在《血冤》里面在狱中和自己娇儿,小姑告别的一段,李春华老师在《雪冤》里面妻审的那一段,在《庵堂认母》的精彩表演都应该算经典。还有李春华老师和胡新中老师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合演的《站华墙》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家乡的花鼓戏没有黄梅戏的动听,没有越剧的婉转,没有秦腔的高吭,更没有京剧的大气,他以他最朴素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世上的大喜大悲,大善大恶。
花鼓戏作文 篇2
是哪个戏种的传统剧目有四百多个?又是哪个戏种是源出于民歌?它,就是花鼓戏,一个有着无限魅力的戏种。
要怎么介绍花鼓戏呢?还是从《刘海砍樵》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剧说起吧!
古时候,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带,住着一只修炼多年的狐狸精,自取名刘秀英,她把炼成的宝珠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她非常敬佩刘海,就执意要嫁给刘海,刘海几番推辞后,也答应了。母亲自然高兴,答应了。于是打算在鸡鹅巷办婚事。
有一个十罗汉也在暗中修炼,他想得到刘秀英的宝珠,这样他就能即刻成仙升天。他不禁起了歹心,于是抢走了宝珠。无奈之下,刘秀英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刘海。刘海听了,马上和刘秀英的姐妹去抢回了宝珠,从此,它们过上了幸福安详的生活。
传说归传说,但事实是,因为这个经典名剧,花鼓戏已随之传遍了湖南的各个角落。
传统花鼓戏有许多经典名剧,主要剧目有《盘夫》、《祭塔》、《捉蝴蝶》、《放风筝》、《梁祝衰史》、《白蛇传》、《菜园会》、《讨学钱》《芦林会》等。因为有“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有《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等,这样,便
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
另外,长沙花鼓戏在“三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花鼓戏流传至今,作为湖南人,几乎每个人都会哼名剧中的一些片段。当人们哼起这些调时,心里自然会涌上一股暖流,因为它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
在民间,每逢过年或喜庆日,那些民间艺术团的艺人不需要舞台,不需要幕布,只需锣鼓和唢呐为其伴奏,唱个几天几夜也毫不疲倦。只要能获得观众的掌声,他们就无怨无悔。
在正式的舞台上,那些艺人们往往身着华丽的服装,戴着漂亮的装饰,他们的服装打扮虽与民间艺人有所区别,可是唱腔却是一模一样,都是那么让人陶醉,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记一记,学一学。
花鼓戏就是这样时时刻刻地令人着迷和向往。
花鼓戏作文 篇3
怎会忘记与你的第一次相遇便是在乌镇——题记
再一次踏上这条青石小路,所有以及像是按了后退键一样,黑白的记忆中,是你一身碎花裙,晃着你的羊角辫在一片烟雨中跳着格子。
溪旁的石桥依旧没变,只是青苔多了,那些纹理仍是记忆中的样子。是桥上人声熙攘,望着平静的溪面,恍惚晃过的身影令我惊愣。这,是我第一次遇见你的地方;这,是记忆花开的地方。同样的地点,不再是两个人,我站在桥侧看记忆退回第一次来乌镇。拿相机对焦的停顿间,你一身碎花裙嬉戏间撞入我怀中,那一瞬间的手抖竟留下了你慌乱扑红的小脸。第一眼被你那双通澈到毫无一丝杂质的双眸所吸引,你慌乱地道完谦后,抑住了雀跃的步伐,看着你像只受惊的兔子在人群中四窜地走着,竟忍俊不禁笑了出来。
人潮的拥挤将我扯出回忆,下了石桥,小巷转角口那家听雨轩仍停驻在这。不高不矮的门槛是你最爱的板凳。那年,别过石桥相遇,在听雨轩入住,老板娘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柔和,一只发簪将齐腰的长发盘旋在脑后。晚间,看见你坐在门槛上托腮看夜空。老板娘笑着
对我说你是她女儿,我微微颔首点是,想起石桥上你扑红的小脸特意地去拍了你的肩。意料中,你的小脸又红了,眼神中时惊讶,慌乱地站起后支支吾吾说道:“姐姐……早上我不是故意的……”我笑着冲你挥挥手,坐在门槛上,学你的样子盯了会满天星的夜空,转身问:“你会看星座吗?”你的眼睛亮了亮,露出小虎牙对我笑了笑说:“会的,姐姐你看那是猎户座”“哎,原来长这样”“那边……那边……是天仙座……”
“姑娘!姑娘!要住宿吗?”老板的声音让我打了一颤,才发现已经在店门口站了许久,轻摇了摇头,忽想起什么“老板,以前的房东去哪了你知道吗?”“以前的?我也是从别人那里转手的,不太清楚。”阳光顺着屋檐缓慢走进小巷里,你看物是人非,我走回原地,而你却不在。
夹在人群中顺着人流穿过旧式的古屋,在一片空场上,一片锣鼓声萦绕着思绪开始旋转。你最爱的花鼓戏,你会哼的花鼓曲,可你又在哪?台上的戏子一眸一笑,佛袖,旋转。透过所有人的身影,我看见你一身碎花裙站在那片空地的中央,仍是记忆中那张稚嫩的脸,在那双通澈的眼里我看到了14岁的我浅笑着看着你。那年,斑驳的屋墙间,在这空留下桃花簌簌的空地间,你一袭碎花裙在阳光点点照耀下显得那么美。和着风的声音,你清唱着这片土地特有的花鼓词,虽没有专业戏子的铿锵有力,却带着你特有的空灵之感,钻进作为唯一听众我的脑海里。一曲终了,你眨巴眨巴着眼睛问我“姐姐,好听吗?我知道我不适合唱花鼓戏……但是……”看着你越低越低的羊角辫,14岁的我同17岁的我上前拥住你,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一句话终究不会变“我想这是我听过最好的花鼓戏”怀中的你由一脸错愕到惊喜。17岁的我知道我抱住的只是你的影子,可我却痴心地认为我可以再抱你久一点,只要那么一点点……
曲终梦散,空台上只有几位戏子在收拾道具,人群嬉笑着从旁边走过。低头,才发现我拥住的`只不过是一团空气。头顶的苍穹暗淡下来,月光孤零零地照在这一片空地上。从包里翻出那张支撑我孤身一人来乌镇的明信片,短短几个字,却看了几百遍几千遍,我怎可相信
着清秀的几个字竟成了别离“姐姐安好,代我去听最后一次花鼓戏。”
你可知道,收拾行李前,我天真地认为你会在小巷口跳着格子等我,我天真地认为你还会带着我看星星看月亮。可真相来临的时候,一切梦境破碎的那么彻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空荡的石桥,老旧的戏台,变更的听雨轩。这片曾有你的土地在花鼓戏的咿呀中,随着这首曲一点一点消散在江南水乡中。站在空荡的老旧戏台上,闭上眼,用那不成调的音哼出残碎的曲子。一片月光中,我看见你笑着站在不远处,那一刻,忍了多日的泪水,汹涌而出……
别过这片有你的土地,我踏上归程,空荡的脑子里是循环你的花鼓戏……再无其他……
花鼓戏作文 篇4
天门,战国为楚竟陵邑,地处江汉平原中部,这一带地势辽阔,河流、湖港交织,水产、植物繁茂。民间的秧歌、薅草歌、锣鼓音乐蕴藏甚为丰富,这里是古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楚风、楚俗、楚文化和楚音乐在这里随处都有体现,天门花鼓戏就在这种文化积蕴丰厚的土壤中孕育、产生和发
花鼓戏雏形展。的孕育在清康乾时期。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花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花鼓戏的源头。花鼓戏作为戏剧形态出现是在清道光年间。早期的花鼓戏叫“沿门花鼓”,不断吸收各地方剧种的帮腔和表演形式,逐渐由化妆演唱演变成了花鼓戏剧的形式。后又慢慢发展成“七慌八忙九停当”的演出班子,意思是说如果戏班有九人之众,演出就不觉慌忙了。
天门花鼓戏自形成剧种后,便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流行于江汉平原。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政策指导下,花鼓戏获得了新生。天门花鼓剧团排演了第一台现代花鼓戏《两兄弟》,为剧种的提高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天门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系。在唱腔音乐上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男女唱腔多采用“本音”和“假嗓”相结合的方法,加上“唱、帮、
打”三者紧密配合,演唱起来,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叙事,形成了花鼓戏独有的演唱风格。小调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三类,有一百多种,多来自民歌和各种民间说唱音乐。
天门花鼓戏植根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男女老幼行走、劳作时哼唱几段花鼓调,那是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花鼓戏作文 篇5
今天下午,学校为我们六年级组织一次花鼓戏表演。
最先上场的是贺老师,她简单介绍了一下花鼓戏,还唱了一小段,歌喉十分动听,主持人还让我们猜猜她多少岁,我想她因该50岁上下吧,贺老师教我们兰花指,示范几个动作。
花鼓戏最精彩的部分来了,先是刘海砍樵,一组男女搭档表演,我只记得女孩叫文君,十字步很好看,服饰也漂亮,下一节目是补锅,同样是男女搭档,服饰也不同,女孩叫汪好,歌喉也丝毫不逊色,动作十分生动。
主持人请了四个同学上台向四个出色的演员学几个动作,遗憾的是没一个我班上的同学。
最后,主持人公布贺老师的年龄—68岁!全场惊讶,没一个同学猜对,最高猜到59岁呢。
花鼓戏作文 篇6
每当听到那一阵阵喧天的锣鼓声,我就猜想,准是哪里又在上演一场精彩的花鼓戏了。
一把二胡,一只唢呐,几面铜锣,简单的道具,组成了一个热闹的乡村花鼓戏舞台。
花鼓是我们湖南的地方剧种。人美、舞美、曲美,极具表现力,我想,这大概是花鼓拥有成千上万戏迷的根本原因吧。我们村里的花鼓迷特别多,而且每年都要唱戏。时间主要集中在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之间。乡亲们在一年的辛勤劳作之后,悠闲地看几场花鼓戏,确实是一种享受呢!
我喜欢花鼓戏,大半是受了一生痴迷于花鼓的爷爷的熏陶。爷爷是演了几十年花鼓的老演员,我从小耳濡目染。我很敬佩爷爷,他不
但能唱出男女不同的声音,还唱得很有感情。有时,唱着唱着,他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现在,爷爷虽然已年迈,但唱上几段还蛮有滋味。平时走路,他还不自觉地显露出演戏时的姿势,惹得一群小孩在后面跟着模仿。因为经常听爷爷讲戏,并常跟他去看戏,所以,我对花鼓更加情有独钟。一场同样的戏看了多少遍还是饶有兴味。虽然看不懂演的是什么,但那热闹的场景、鲜艳的戏服、漂亮的化妆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转眼间,我已是一名中学生了,去看戏不再只是为了看场景看服装,主要是听戏。你看,帷幕一拉开,只见一个个姑娘莲步轻移,环佩丁当。这时,我会目不转睛地看个够。常演的花鼓戏有《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七仙女下凡》等。印象中,剧里的人物个个清秀美丽,温婉可人。
记得一位戏剧家曾说过,民间艺术是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我感觉,花鼓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是它与我们农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差不多每一出花鼓都是根据人们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编写成的,因而具有朴素真实的特点。人们歌唱它,演奏它,总是有感而发,所表现的感情是真挚的。我想,这便是花鼓的魅力所在。
现在,我离开了故乡到了城里上学,可故乡的花鼓总在我眼前回响:在播种的初春,略带寒意的水田里,映着它的倩影;在如火的夏季,石榴树下萦绕着它嘹亮浓厚的声音;在金色的秋天,稻花香里飘着它的袅袅余音;在飘雪的冬日,暖阳里氤氲着它的缠绵多情。
但愿心爱的花鼓久唱不衰,永远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花鼓戏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我们神神秘秘地来到多功能厅,不知是有什么事。
大屏幕上用艺术字写着几个字: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猜到,今天肯定会演花鼓戏。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有点害羞地上了台,说:“好,欢迎我们现场的领导嘉宾,还有我们的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来,无疑是要给大家介绍了解花鼓戏。”视频开始播放了,同时,演员也在台
下换好衣服,涂好口红,扎好辫子……
10多分钟后,表演就开始了,先出来的是一位身着红色貂皮大衣,拿着红色的孔雀扇子,扎着一个辫子的女演员;后面紧随其后的是一位身着绿色官服,拿着褐色手杖,戴着灰色帽子的男演员。女演员走路时,做着兰花指,走着十字步,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男演员则横着手杖,伸着两根指头摆了个看似亮掌又不像亮掌的动作。我猜,他们是一对夫妇,正一起要回去吃饭呢!
我觉得最精彩的就是这些啦,以后表演花鼓戏要到我们学校来就好!
花鼓戏作文 篇8
湖北天门市自古就是著名的文化之乡、歌舞之邦。中心腹地天门、沔阳一带,长江之北,一眼平川,百里沃野,沟渠网织,湖塘星布,乃“楚声”和“南风”的繁衍圣地之一,薅草歌、打麦歌此起彼伏,渔歌、硪歌号子冲天,三棒鼓、彩莲船、莲花闹、蚌壳精普及乡野……正是这些民间的音乐、舞蹈、故事、风俗,孕育出了江汉平原独具地方风格的民间剧种——天沔花鼓戏。天门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其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在民间,男女老幼走路、劳作,都不时地哼唱花鼓调,更有人说:“听了花鼓哟喂哟,害病可以不吃药!”
天门花鼓戏诞生在清代早期,已经有近三百年历史了,它与沔阳花鼓戏合称为“天沔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仙桃、天门、潜江、监利、洪湖等原荆州地区管辖的区域,并常演出于邻近的孝感、鄂南、湘北等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原荆州行署文化局正式定名为“荆州花鼓戏”。
谈到天门花鼓戏,就不能不提到颇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作《站花墙》。这是一出舞蹈、音乐、唱腔、道白融于一体,充分体现剧种风格的经典剧目。在天门,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讲的是杨、王两家同朝为官,结成了儿女亲家,杨家公子杨玉春,自幼与燕山天官王洪的女儿王美蓉订亲。可是不久杨家父母双亡,家道衰落,长大
成人后的杨玉春前往王家投亲,王父嫌贫爱富,不认这门亲事,并将杨责打40大板逐出门外。王美蓉的贴身丫环春香从中搭桥,使杨王二人订下再结同心之好,却被贼人张宽将春香杀害,并巫陷是杨所为,杨被打入死牢,县官方坤得知冤情,用自己的儿子调换出监牢内的杨玉春,让杨赴京参加科考,杨喜中状元,赶到牢中救出即将处斩的方公子,与王美蓉终成眷属。《站花墙》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故事讴歌了杨王二人坚贞的爱情,揭露了张宽贼子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赞颂了县令方坤父子伸张正义的高贵品德,鞭挞了王父嫌贫爱富的世俗观念。
天门花鼓戏中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无不给观众以赏心悦目的享受。优美的唱腔、精炼的唱词,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在老家天门,不论是男人老人,还是老妪稚童,人人都能唱上几句;也不论是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你都能听到这熟悉的曲调。戏曲里的故事情节、剧中人物的扮演者,都是乡亲们在劳作之余、暑热纳凉和茶余饭后时,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乡亲们的理念中,不会唱天门花鼓戏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天门人。至今我仍能依稀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到邻近的村子观看露天演出时的情景,那时农村文化生活特别缺乏,能看上一场演出对小孩子们来讲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天门花鼓戏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90年代以来,文化多元化对花鼓戏剧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剧团陷入了生存危机,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抢就这一传统剧种,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天沔花鼓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天门人,我为家乡有这一文化瑰宝而骄傲,希望这朵艺苑奇葩能发扬光大,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如今,这一传统戏曲虽受到影视的冲击,但每次我回到天门时,行走在家乡的乡间小道上,总能听到不知从哪里的喇叭里传来的这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仍能看到不管是哪家乡亲有什么婚嫁喜庆、哪家企业商铺开业庆典,都会请一些民间戏团前来演出助兴。听到这久违的乡音,再看看演出现场的人头攒动,这让我感到丝丝的欣慰,也更激发起我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花鼓戏作文 篇9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其中有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的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常德地区的常德花鼓戏,流行于湘北岳阳、临湘一带的岳阳花鼓戏,流行于衡阳地区的衡阳花鼓戏,流行于邵阳地区的邵阳花鼓戏,流行于湘南祁阳、零陵、东安一带的花鼓灯和流行于湘南的道县、宁远、蓝山、新田等县与调子班合流的零陵花鼓戏。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建国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据1981年统计,湖南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一旦一丑的花鼓戏初级形式。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是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
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
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1949年后,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花鼓戏的著名演员有:何冬保、廖春山、王佑生、张树生、杨伯成、张廷玉、等。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11:4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919085251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花鼓戏作文(精选9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花鼓戏作文(精选9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