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4日发(作者:作文20年后的我)
上海嘉定孔庙,又称学宫。坐落在城中法华塔南首,始建于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称“文宣王庙”,“规制崇宏,甲于他邑”,有吴中第一之称。
孔庙又叫“庙学、学宫”,古代地方府、州、县的学校都设在孔庙内,嘉定孔庙在古代也是嘉定县学的所在地。走近孔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三座高耸挺立的牌坊,中间的是建于明晚期的“仰高”坊,“仰高”二字出自《论语》“仰之弥高”,意思是赞扬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两边“兴贤”、“育才”两座牌坊分别始建于南宋年间和元朝,表示孔庙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才、并且选拔有才能的人。
孔庙的第一道门叫做棂星门,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上的文星之一,用它来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与此。棂星中门上端有一元代的“鱼龙石刻”,比喻读书人如果能考中秀才进孔庙读书,犹如鲤鱼跳龙门,身价十倍。
走进棂星门,我们看到的这个呈半圆形的水池叫做泮池,泮,即半水的意思。在古代,天子之学叫辟雍,四周环水,诸侯之学叫泮宫,只能开凿这样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来以示区分。
在泮池之上驾有三座石拱桥,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当时孔庙的中门和泮池的中桥只有官员才能通行,进孔庙拜祭孔子或进学读书的秀才们只能走边门和边桥,当然如果你考中状元就也可以走中门和中桥,因为我们嘉定曾经在清代的时候出过三位状元,他们在衣锦还乡之后都是通过中门和中桥进入孔庙拜祭孔子的,所以这座中桥又被当时的老百姓称为“状元桥”。
孔庙的第二道门叫做“大成门”。“大成”的来历是古代另一位著名思想家孟子曾经称赞“孔子之谓及大成”,意思指孔子的学说集中了古代文人的思想智慧,并且达到了至高的境界。大成门左右共昂首伏着7只赑屃,传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赑屃是他第七个儿子,而且它擅长负重又好文,所以经常用它来驼碑,这些石碑上的文字主要记载了元、明、清三代修建孔庙以及县学和祭孔活动的情况。
过了大成门,中间一条笔直的甬道通向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始建于南宋年间,其后多次修缮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光绪初年重建的。大成殿东西各有十二间房间,称为“东庑”、“西庑”,原先用于供奉先贤排位。
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国的国君鲁哀公下诏将孔子的故宅改建为庙,用以祭祀。因此山东曲阜的孔庙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孔庙建筑群。汉代之后,历代帝王都提倡尊孔崇儒,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到唐朝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昭告天下,要求各州县普建孔庙来祭祀孔子。所以唐代以后,上至京城,下至各个州县,分别有孔庙建筑群相继建立,随着历代帝王的不断提倡,规模越来越大,清代末期全国还保存有1600余座孔庙。全国现存孔庙(文庙)仅300座。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供奉的这座孔子像,头戴十二冕旒,身穿十二章服,手执镇圭,这身行头是古代帝王参加最隆重的祭祀典礼时穿的衣服。为什么孔子能有这样的打扮呢?因为从汉代开始帝王就纷纷为孔子追加谥号,而唐玄宗李隆基更是追封他为文宣王,这个王是帝王的王,而且自唐代以后各地纷纷建立孔庙,因为孔子被封王原因,孔庙内的塑像就被塑造成帝王的装扮,明代又改设牌位,类似于前方的“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孔子像之前的是一些在祭祀孔子时使用的乐器和礼器。主要有:柷、磬、敔、麾、旌。
《孔子圣迹图》是一部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也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最早一部连环画。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孔子圣迹图”始于明代,共36图,以后又有明万历年间刻本112幅。
四块匾额,是清代的四位皇帝为赞扬孔子的思想成就而为其题写的,康熙:万世师表,
雍正:生民未有,光绪:斯文在兹,嘉庆:圣极大成。
孔子一生门下有弟子三千余人,而其中精通五经的弟子有七十二人,在孔庙里有七十二位门生的塑像。孔庙外面有七十二座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小狮子,代表的就是孔子这七十二位得意的门生。
明伦堂位于孔庙的东面,属于孔庙的儒学部分。孔庙建筑一般按照左庙右学的礼制来营建,即左边部分专门用以祭祀孔子,右边是学宫,是学官对秀才“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
明伦堂左右各有一个场景,左边的是一位出身寒门,身着布衣的读书人在家门口拜别母亲准备进京赶考,而右边的场景则是讲述这位读书人在京城高中了状元,头戴银簪花、身穿大红袍、脚蹬高底靴,衣锦还乡的场面,家中粉饰一新,张灯结彩,他的父亲到家门口来迎接他的凯旋归来,科举及第,身份地位都已经今非昔比了。
嘉定孔庙现为中国科举博物馆,里面有五个展厅,分别介绍了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以及科考的整个过程,以及很多状元进士的试卷。孔庙内介绍了很多经过科考,而后成名的士子,几乎隋唐以来的名人都提到了,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里面介绍了许多秀才举人的故事,还有画卷,书籍试卷等。
嘉定孔庙不仅有传统的庙、学建制,还包括了始建于清初的书院共三个部分组成,这种建制为全国少见。
嘉定孔庙置康熙御书“万世师表”、雍正御书“生民未有”、乾隆御书“与天地参”,嘉庆御书“圣集大成”、道光御书“圣协时中”、咸丰御书“德齐帱载”、同治御书“圣神天纵”、光绪御书“斯文在兹”、宣统御书“中和位育”匾额。
1961年,嘉定县博物馆迁址于此。院内有龙柏、桧柏,榔榆、银杏、枫杨、桂花等百年以上古树近20棵,其中老寿星为元代所植桧柏。
孔庙与科举
孔庙是人们祭祀孔子的庙宇,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219年,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是目前国内保留比较完好的县级孔庙建筑,享有“吴中第一”的美称。
历史上,孔庙与科举教育又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就设在嘉定孔庙内,是一家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专题博物馆。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始创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两代,废止于清末,绵延存在了1300年之久,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沿革:在中国原始社会实行的是禅让制,这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在商周时期主要是贵族世袭制。两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但是,由于察举的大权完全控制在豪门世族手中,品评人士只重门第,不问才行,从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直到隋朝再次统一之后,统治者废除了豪门世族把持察举的特权,开始尝试由中央设科目,地方举人才,经过考试后入仕途的做法。隋炀帝即位后(大业元年605)正式设进士科,从而宣告了科举制度的
诞生。唐朝建立后,大部分继承了隋朝的各项政治体系,继续实行科举取士,并且将这一制度更加完善。
唐代武则天在公元702年首创了武举考试,考生来源一是由中央和地方学校经考试合格的生徒,一是由地方选送的未在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的乡贡。考试的内容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举废止。
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比较繁多,主要集中在“进士”和“明经”两科。明经科以经学为主,主要靠背诵,相对比较容易,而进士科以文辞为主。所以进士科就成为了当时所有科目中最难考、影响最大、最受人尊重的一科。古时候有一句话称“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说的是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是年轻的,而三十岁考上明经就算是老的了。白居易进士及第时27岁,因而留下过“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唐代进士科的繁荣也正是唐代诗歌、唐代散文鼎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像我们熟悉的许多唐代著名诗人如王勃、陈子昂、王维、岑参等都曾经是进士出身。尤其是王维还在不到20岁时中了状元。
唐代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当时人们称之为“登龙门”。发榜之后,还有曲江会、杏园宴、雁塔提名等活动。据记载,唐代士人韦肇考中进士后,曾乘兴提名于大雁塔下,后人就把考中进士称为“雁塔提名”。
唐代取士,不仅要看考试成绩,而且还要有著名人士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一些大臣公卿的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得意之作,称为“投卷”。其中,向礼部投献的称为“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献的称为“行卷”。
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后,为了选拔大批人才充实庞大的官僚机构,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起来,并且逐步确立了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
宋代考场上的徇私舞弊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统治者便建立了入闱后的锁院制度,也就是,在考试期间,考官一旦进入考场就要和外界隔离,即使和家人也不能见面。
但是,这样依然不能防治考官徇私舞弊的问题。于是,弥封和誊录制度相继确立。弥封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籍贯、姓名等密封起来,不让考官知道,又称为“糊名”。但是,弥封之后考官还可以认出笔迹,所以后来,考生的试卷要让专人用红色的笔另行誊录,这种誊录后的试卷也叫做“朱卷”,相对的,考生原来那份卷子就叫做“墨卷”。
锁院、弥封、誊录制度在宋代建立后,被以后各个朝代所沿用。
元代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当时比较重武轻文,因而一度停止了科举考试。后来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考试。但是即使恢复了科举考试,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在元朝人被分成了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科举考试程式也因人而异:蒙古、色目人考2场,汉人、南人考3场。在考试内容方面,对汉人、南人的要求也比蒙古人和色目人要严格得多。元代科举考试更加重视儒家经义,并且确立了科举考试从四书中出题,以朱熹的章句集注作为标准答案的基本考试模式。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已经十分完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八股文,它是明清两代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题目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结构上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故称为“八股文”。八股文一方面使应试文章更加标准化,使取士标准更为统一,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一道枷锁,因此八股取士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科举制度最终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小金榜,清代殿试之后要张榜公布进士的名次,这张榜就叫做金榜,分为大小两种,大金榜悬挂于长安门外昭告天下的,小金榜是进呈给皇帝御览的。我们经常说的金榜题名就是指小金榜。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中国,到了明清时期,就一天天地落后了,特别是清朝中后期,封建制度腐朽落后的一面逐渐暴露,科举制度也渐渐成为束缚知识分子的一道枷锁。在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的影响下,光绪皇帝下诏进行了一系列包括废八股、办学校在内的变法维新。然而,这场维新运动仅仅维持了103天就被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化为泡影,维新措施大部分都被否定了,仅仅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后来慈禧太后为了讨好侵略者,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不得不把她两年前视为大逆不道的新政重新加以实行。1901年,她下诏改革科举,不仅废除了八股文,还加入了西学的知识。然而,点滴的改良已经无法挽回清王朝的腐朽和败落,在当时“讲求实学”的舆论压力下,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停科举上谕,延续了整整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寿终正寝。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300年的漫长岁月里,吸引了许多元邦近邻的读书人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学习考试生活。唐代新罗人(韩国)崔致远的著作《桂苑笔耕》中记录了崔致远12岁到唐朝长安留学,17岁那年中进士及第。书中记载了他父亲在送别时对他的嘱咐:“你十年里不考取进士,就不要说是我的儿子,我也不承认有你这个儿子。”书中还记录了当时唐朝的风土人情。陕西省西安市兴庆公园内的“仲麻吕纪念碑”,它纪念的是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19岁来中国长安学习,汉名“晁衡”。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的好友。在唐任职,官至秘书监(相当于国立图书馆长)。据说他曾随日本遣唐使回国,被任命为代表唐朝回访日本的使臣。在归国途中遇到了海上风暴,他随破船漂至越南,又辗转跋涉回到长安,最后老死于中国。晁衡在中国生活了54年,他的活动在中日关系史上留下了动人的篇章。
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东亚、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文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历史上,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家一度都曾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度实行类似的选官制度。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西方各国也从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得到启发,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从中受益,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官考试制度。孙中山指出,西方的考试制度,都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取士制度,他认为,英美考试制度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我们相当熟悉的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著作《中国札记》中曾经指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文明的产物,这种不问门第,通过公平竞争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有可取之处,同时又批评科举制度过于注重伦理说教和诗文词藻,忽略了哲学、逻辑学和自然科学。
在科举制度漫长的1300年的时间里,产生过数百万的举人、近十一万进士,700多名状元。隋唐之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和科举制度有着不解之缘。不论是安邦治国的名臣;还是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抑或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艺术家,有不少出身于举人、进士。其中不乏科举夺魁的状元。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不乏科举人士的身影。
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已经形成了定制,即“三级考试制度”。先是地方一级童试,它包括了县试、府试、院试,然后是省一级的乡试,最后是中央一级的会试和殿试。一个童生从识字开始,要读若干年的四书五经及其他蒙学读本,先后经过地方上的县试、府试、院试后,被录取为“生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秀才再经过岁试、科试,合格后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具备了举人的资格方能
进京参加由礼部主持举行的会试,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员”,成为贡士之后都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进士,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取得进士身份,才算是整个考试过程的终点。
殿试后依成绩将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为“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一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一甲三名立即授职,其余二三甲进士再经“朝考”,学习三年时候再授予官职。
在过去有四种人被认为是身家不清的,分别是“娼、优、皂、卒”,所谓娼就是妓女,优即戏子,皂是指在衙门当差的衙役,卒是指军队中的士兵,这四种人以及他们的后代是没有资
县试是童试第一阶段的考试,由各县的知县主持,考试一般分为四场或五场,每场一天,限当日交卷,这是第二场的试卷。院试是童试中最为关键的一场考试,考生凡经府试录取者即可参加院试,由各省学政分别到各地方就近主持考试,分正试和复试两场。院试是按照入学名额来录取学生的。读书人一旦考中秀才就身价百倍了,他可以享受很多待遇,比如可以免纳田粮,免出公差,免兵役、劳役,各衙门也要以礼相待,见了县官可以不用下跪磕头等。
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凡本省具有生员、贡生、监生资格的人都能参加乡试考举人。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在八月,分三场进行,每场考三天。
明清时期,乡试以四书五经为读本,以八股文的形式作为考试体裁。第一场考“四书“,第二场考“五经”,第三场考策问,策问的内容包括经史或时事政治,如针对军事、农业、礼制、刑法等提出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意图阐发观点来进行议论,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某一问题结合社会实际的分析能力与政治见解。乡试录取率只有1%都不到,由此也可以想象当时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
考中举人,就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解元是指举人的第一名。
中央一级的会试和殿试。会试和乡试一样,也是考三场,每场3天,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此时杏花盛开,所以称为“杏榜”,会试考中者叫“贡士”,有了贡士的资格就能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了。殿试的内容是时务策一道,一般垂问三四件国家大事,让考生作答。殿试的时间为一天,规定当天一律要交卷,一般是先由阅卷大臣帮助阅卷,并将前十名最佳者拟定名次进呈给皇帝钦定。明代状元赵秉忠,25岁就状元及第。殿试的题目是“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赵秉忠在对答中,一方面指陈时弊,主张改革,一方面又对皇帝大加奉承,赞美之词随处可见,皇帝阅览之后十分赏识他,于是在卷首朱批“第一甲第一名”。
在殿试之后,还要在太和殿举行盛大的传胪盛典,状元、榜眼、探花还要跨马游街,让天下人一睹新科状元的风采。(所谓传胪,即是在读卷后的一日,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
状元、榜眼、探花在殿试之后可以直接授官,其余的进士还要经过朝考以后择优录取为翰林、各部院的主事以及知县等官职,这张就是朝考的试卷。
殿试的书写也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并且强调书法,要求字体黑、大、光、圆,即字体方正、笔画光园、墨色乌黑,当时称为“馆阁体”。
殿试的评语分为五种,分别是圈、尖、点、直、叉。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一至九品文官朝服上补子的图案,明清时期,文官胸前的补子是区别官位的标志,文官用飞禽(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鸂鶒、鹌鹑、练雀),武官用走兽(麒麟,狮,虎,豹,熊,彪,犀牛,海马)。
本文发布于:2024-02-24 17:3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767538272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上海嘉定孔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上海嘉定孔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