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4日发(作者: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宁静致远的下一句(全句意思及前后句)
前后全句子:宁静致远下一句便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宁静致远”出自两汉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故而宁静致远的下句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宁静致远”出自两汉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诫子书》全文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因而宁静致远下一句便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全文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靠内心的平静来修养身心,靠节省金钱财产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不动声色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学习一定要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天赋来自勤奋的学习。不读书,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沉湎于声色犬马,消极怠慢,不能促使心灵刷新精神,贸然冒险,急躁,培养不出性情。时光荏苒,意志随着岁月渐渐淡去。最后大部分都与世界脱节,不为社会所用。他们只能可悲地被困在自己可怜的窝棚里。他们怎么会后悔呢?
宁静致远,下一句是什么
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句:君踏履端扬尘去宁静致远
出句:君踏履端扬尘去【宁静致远】
对句:后乘阵风出墙来【二心禅者】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宁静致远持之以恒是什么意思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宁静致远、持之以恒的意思分别如下:
1、天道酬勤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2、厚德载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
载万物,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
3、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4、宁静致远,读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是一个成语,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5、持之以恒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í zhī yǐ héng,出自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
爱德:重视道德能像地球一样支撑万物。形容性格像大地一样包容所有的河流。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宁静致远:一颗沉稳安静的心,不为杂念所动,安静的反思,才能达到更远的目标。或者说:只有静下心来,全神贯注,才能积累财富,才能有所作为。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大报复不能因为权利和名利而头昏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执着的追求 抱负就回实现啊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
本文发布于:2024-02-24 12:4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750154147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宁静致远的下一句(全句意思及前后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宁静致远的下一句(全句意思及前后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