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变化

更新时间:2024-02-23 09:33:10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做饭的)

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变化

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变化

由于太阳辐射是随纬度增加而减少的,所以,就整个地球来说,气温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不过这个规律往往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在同一纬度上,温度并不一定相等。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海陆间的温度相差很大。为了说明单纯的纬度对温度的影响,人们就以纬度平均气温来比较,办法是从各月与年等温线图上,求取每隔10?纬度圈上等距点的温度,然后加以平均,就可以得到各纬度的纬度平均气温。通常是计算0?、10?、20?、30?直到80?的纬度平均气温。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纬度以外的影响互相抵消掉了,只剩下纬度的影响。从纬度平均气温看,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就十分明显。例如,全年纬度平均气温(见下表),无论在南北半球,都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的。赤道是26.2?,到纬度58?附近变成负值,到极地都在-20?以下。不过有趣的是,地球最热的

?的地方,这个纬度被称为“热赤道”。纬度并不是赤道,而是在北半球纬度10

赤道只有在北半球冬季才是最热的纬度,到7月份,最热的平均气温已经移到北纬20?。在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大,纬度平均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更加明显。

纬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气温

北 (?) 26.2 26.7 25.3 20.3 14.0 5.7 -1.0 -10.0 -16.7

半 年较0.8 1.1 6.4 12.7 19.1 25.1 29.8 33.0 35.3 差 球

(?)

气温

南 (?) 26.2 25.3 23.0 18.4 12.0 5.6 -2.0 -11.5 -19.8

半 年较0.8 2.4 5.4 7.2 6.6 5.4 10.8 21.4 25.0 差 球

(?)

气温的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从热赤道向两极年较差是增加的。西沙(北纬16?50′)年较差只有6.0?,漠河(北纬53?28′)却高达50.0?。这个特点与冬夏季太阳辐射的差值向极地增加有直接关系。不过南半球各纬度的年较差都比北半球小,这与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的情况有很大关系。

地球上的“热极”为什么都集中在北半球的副热带

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有5个,一个在北非撒哈拉沙漠;一个在东非索马里半岛的伯培拉;一个在中亚的伊朗、伊拉克沙漠地带;一个在北美洲墨西哥与美国边境的莫哈维沙漠、比斯卡伊诺沙漠;一个在澳大利亚中西部的大沙沙漠。如北非利比亚的加里延、墨西哥的圣路易斯,记录到的最高气温达到57.8?,伯培拉附近沙漠里的温度竟高达63?。完全可称为地球上的“热极”。

这些“热极”都不在地球赤道上,而多在北回归线附近,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经过研究才知道,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大陆中西部。

赤道地带,陆地面积仅占赤道带总面积的22,,其他78,是海洋。在太阳直射下,海水被大量蒸发,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上升的水汽冷凝水滴变成雨。赤道地带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左右,大量的雨水降低了赤道地带的温度。

上升气流在赤道带上空必然要向南北分流,当到达20,35?纬度时,高空气流已被冷却。冷空气比重大就要下沉,加之由于纬圈缩小,赤道源源不断来的气流在空中容纳不了,就会在这里构成空气堆积,进一步促使冷空气下降。这当然就要增加对下层大气的压力,于是在副热带近地面处产生了高压区。空气在下沉过程中要受到压缩,密度越来越大,空气分子在运动时碰撞的次数就会增加,碰撞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所以气温会不断升高。

同时,当下沉气流堆积到地面附近,也必然要在大气下层向南北分流。由于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的副热带最高气压与赤道最低气压间,就会形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我们翻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0,;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陆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0,左右。可以想见,在北半球,信风所携带的海洋水汽要运到大陆中西部是十分困难的。即使有一点点水汽被运到那里,一时凝成云雾,也会因低层大气温度太热而重新被气化升空,难以成雨。即使索马里半岛东临印度洋,但强大的东北信风是从干燥的亚洲大陆刮来的,印度洋的水汽到不了这里。

所以,在高压控制下的大陆中西部,经常烈日当空。尤其在北半球的夏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强烈的阳光整日照耀着干燥的地面,把地面烤得滚热,在高压控制下,热量又不可能向别处散发,终于形成了地球上的“热极”。

冬暖夏凉与冬冷夏热的秘密

我们已经知道海洋和陆地温度有很大差别。海洋对温度有很大的调节功能,当太阳辐射强的时候,海洋能吸收大部分辐射热。并通过海水内部的热量交换,将大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太阳辐射减弱的时候,海洋又能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所以,海洋与陆地相比,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陆地则是冬冷夏热,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约大一倍,海洋面积则比南半球小,所以,北半球夏季比南半球热,冬季比南半球冷。北半球夏季平均温度22.4?,南半球只有17.1?,北半球冬季平均温度8.1?,南半球却有9.7?。

在高纬度大陆的影响冬季比夏季显著,冬季大陆降温剧烈,而夏季升温却不很大。例如,在北纬40?附近,沿海的天津1月为-4.0?,向内陆到呼和浩特降到-8.1?(订正到海平面),共降低了4.1?,而在7月天津是26.4?,到呼和浩特升到27.9?,只升高1.5?。

在低纬度,大陆的影响夏季比冬季显著,夏季大陆升温剧烈,而冬季降温却不大。例如,在北纬30?附近,7月杭州气温28.4?,武汉28.8?,共升高了0.4?,而1月都是4.1?。海陆影响在各个纬度之间有不同效果,说明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都不相同。

春天预防感冒

感冒通常称为“伤风”或“着凉”,它是由上百种病毒在天气气候变化有利的条件下,侵入人体导致的常见性、多发性外感疾病。常见感冒以风寒、风热两大类型为多。此外还有挟暑、挟湿、兼燥等不同类型。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挟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挟湿邪。

感冒疾病的发生与外界天气条件的变化和人的体质强弱有关。常见的原因有:一是天气突变,冷热失常,即“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之时,加上感冒性病毒传播,则更易引起发病。二是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如更衣脱帽,贪凉露宿,冒风淋雨等而致外邪侵袭。三是过度劳累,耗伤体力,或体质虚弱,鼻、咽、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减弱,稍有不慎,便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感冒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以晚秋至早春的冬半年为多发季节。在这段时间中,白天温度回升到一定程度后,当夜或次日便可能有冷空气南下,特别是强冷空气引起的降温,因降温幅度太大,人们一时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一两天内就会有大批人患感冒。

预防感冒可以根据天气来添衣御寒。由于感冒的诱发与受凉有关,因而养成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注意添衣御寒。平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力。

气温的空间变化

等温线和等温线图

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结。任意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温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的地图,叫做等温线图。

在分析等温线图时掌握下列一般规律: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说明高温地区广;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说明低温地区广。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突出。

?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海洋影响显著。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地形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一月气温变化:

从1月海平面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1月世界气温的分布,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等温线较密,北半球与南半球相比更密,说明冬季各纬度之间温度差异大。

?热带以外的区域,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可见北半球的陆地比海洋冷,而南半球正好相反,陆暖于海。

?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等温线急剧地向北极凸出,这正好反映了暖流对气温的影响,象黑潮、阿留申暖流、墨西哥湾巨大的增暖作用。在属于夏季的南半球,寒流的影响增强了,将等温线远远地推向赤道方向。

?最低温度出现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大陆上,亚洲东北部和格陵兰特别寒冷。最暖区域通过澳大利亚中部、南非和南美的南回归线附近。

七月气温变化:

从7月份海平面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7月世界的气温分布具有以下的特点:

?等温线比较稀疏,说明夏季各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

?热带以外的区域,大陆等温线强烈地向北凸出,可见北半球陆暖于海,南半球陆冷于海。

?洋流、特别是寒流对等温线的影响比较显著。7月份,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是受加那利寒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在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西岸向北弯曲,则是受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影响的结果。

?最高温度出现在北半球的低纬大陆上。最热的地方在亚洲内部、伊朗、阿拉伯、撤哈拉和加利福尼亚一带的沙漠地区。

生活中的最佳温度

洗脸:洗脸的水温,夏天以30?至50?为宜;冬天以8?至20?为宜;一般情况下以36?为宜。

洗脚:睡前洗脚水的最理想温度是40?至50?之间(水要浸没双足踝部),因为这个水温能使足部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得以休息,有利于入睡。

洗澡:洗澡水的最佳温度应在30?至39?之间,因为这个温度与人体的正常体温近似,感觉特别舒服。

居室:居室温度冬季一般在16?至20?、夏季一般在25?至27?最佳。

泡茶:用70?至80?的水泡出的茶水色香味俱佳,且不破坏其维生素成份。

食品: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比较,将食品分为喜凉型和喜热型。喜凉型食品在10?左右口味最好,冷食温度在0?至6?之间的口味最佳,如凉开水在12?至15?时,喝之最爽口;啤酒在夏天饮用以6?至8?最为清爽宜人,冬天则在10?至12?时最醇美;汽水在4,5?时最好喝;冷咖啡在6?时最适应;果汁在8?,10?最具天然风味;冰淇淋在6?时食之最能生津解渴;西瓜在8?左右风味最纯。喜热的食品在60?至65?之间口味最好,如热茶在65?时既好喝又解渴;热牛奶以63?最甜润可口;冲饮蜂蜜在60?时最爽口,且营养成份不受影响;热咖啡在 70?时品味最佳;肉类食品在70?至75?时最为香美鲜嫩;甜食在37?时感觉最甜;咸食、苦食温度越高则味道越淡。腌制食品:较为适宜的储存温度为3?至8?(不宜超过10?)因为腌制食品含较多的食盐,在低温下水分易凝结,从而促进食品内脂肪的氧化作用,使腌制食品质量下降,储存期反而缩短。

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变化

本文发布于:2024-02-23 09:3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651990272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变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变化.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纬度   等温线   温度   气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