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发(作者:祝福学生的话)
【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轮台:北方边境地名,泛指边疆。
夜阑:夜深。
【翻译】
拖着年迈孱弱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原因是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驰骋疆场。夜深了,听着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一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陆游〔1125 -1210 〕,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已六十八岁高龄。
当时诗人年事已高,又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自然会想起很多往事。人生百年,匆匆而过,回首往事,虽如过眼云烟,但也不免感慨颇多。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等等等等,难免纠缠着诗人的思绪,一幕幕活泼在诗人的眼前。
略有一些文学阅历的人可能都知道,陆游是我国宋代的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和许多爱国诗人一样,虽然在心智上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怎奈朝廷fu败无能,自己只能空怀一腔报国之志。
当时金人入侵,宋朝丧失了大半壁江山,诗人也由于主张抗金而被罢官回乡。僵卧孤村,失意之思,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同时袭上诗人的心头。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与失落颓废之中,而是奋笔疾书“僵卧孤村不自哀〞。这“不自哀〞正如吉鸿昌雪地所书:“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国家尚且如此,个人那点不快还值得一提吗!?从另一个角度看,诗人“僵卧孤村不自哀〞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 “尚思为国戍轮台〞。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拖着疲惫多病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他想的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在忧国忧民,在想着要亲自为国家守卫边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报国之志,跃然纸上。
从诗人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报国豪情是矢志不移的,应该说是伴随了陆游的一生,眼下国家飘零,山河破碎,自己又年迈多病,只能带着 “卧听风吹雨〞
的无奈进入梦乡,在梦中实现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收复失落的山河。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啊!
陆游的诗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但悲不见九州同〞,到本诗“尚思为国戍轮台〞无不流露了诗人坚决的报国之志和难以平复的哀愁。然而这只是在思想上,更不可忽略的是诗人艺术上的成就,本诗在结构处理上堪称为典范。诗的前三句“醉卧〞、“尚思〞、“夜阑我听〞巧妙地为第四句进入梦境实现诗人多年的夙愿做了一个从意念和情景上的很好的现实铺垫,使作品从思想上到艺术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本文发布于:2024-02-23 00:41: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6200971469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翻译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原文翻译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