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青花龙纹大缸

更新时间:2024-02-22 20:35: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迎江寺)

青花龙纹大缸

明朝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水平较高的时期,当时出现了大量的工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酩酊陵出土的青花龙纹大缸就是其中之一。

这口青花龙纹大缸收藏于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博物馆,高69.7厘米,口径70厘米,底径58厘米,直口、深腹、平底、通体施釉。缸的口沿处有一圈卷草纹,颈部及近底部装饰莲瓣纹。卷草纹和莲瓣纹是明代青花瓷器上的典型纹样,这口青花大缸的主体纹饰为龙纹,五爪龙盘旋于缸体之上,它们昂首曲颈,怒目圆睁,鬃毛前冲,四肢强劲有力,五爪呈风车状,飞舞在云层之中,似在嬉戏,又似在兴云布雨,展现出威武的姿态,体现了明嘉靖时期龙纹的典型特点,这口青花龙纹大缸的造型雄浑大气,绘图精美细腻,颇有皇家风范。

专家说这种青花大缸也称“龙缸”,是景德镇工匠为宫廷专门烧制的名瓷,因为缸体上绘有龙纹而得名。缸体上部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款,由此可见,其制作时间为明嘉靖时期。据专家介绍,青花龙纹大缸在发掘定陵地宫时一共发现了三口,其造型、纹饰和大小均相同。

定陵是中国明代万历皇帝的墓葬,万历皇帝的两位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也葬在这里。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10岁登基,在位48年。据史料记载,明定陵是公元1583年也就是万历皇帝21岁时开始修建的,于公元1590年建成,共建造了将近7年的时间。中国明代有13位皇帝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境内,定陵地宫是明十三陵中目前唯一一座被考古人员打开的地下宫殿。定陵地宫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其间没有梁柱,完全采用拱券式结构,以便承受宝顶的巨大压力。400多年来,定陵地宫曾经历过地震,但没有损坏。地宫中摆放的青花龙纹大缸因此保存完好,直到20世纪50年代,定陵地宫被打开后这三口大缸才重见天日。

据专家介绍,这三口大缸当初摆放于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宝座之前,三个汉白玉雕成的宝座呈“品”字型摆放,位于中间的是万历皇帝的宝座,两位皇后的宝座则分别放置于万历皇帝宝座的左右两侧,这符合中国传统的皇帝为尊的封建制度,三口青花龙缸就分别摆放于三个宝座之前。

中国明代的青花瓷在制作工艺上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像青花龙纹大缸这种体型硕大、画工精致的大型瓷器并不多见。那么这种龙缸在定陵地宫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专家说当定陵地宫刚刚被打开时,考古人员发现青花龙纹大缸内储有灯油。据鉴定,灯油表面的油脂为蜂蜡,厚5-6厘米,下部为植物油,油面处有一个铜制圆瓢,瓢内装有灯芯,灯芯有点燃过的痕迹,专家据此断定,龙缸是所谓长明灯额储油部分,古人用龙缸来储油是希望长明灯能长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地宫大门关闭后,地宫里的氧气逐渐耗尽,长明灯染不了不久就会熄灭,所以就出现了定陵青花龙纹大缸中还留有许多灯油的情况。

古代人特别迷信风水,风水里面认为这个长明灯安葬在地宫里面,它可以祝子孙后世聪明。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说,古人也讲究在丧葬礼制里面讲究“事死如事生”,那么活着时候到夜里边了人需要照明,那么死之后在阴间黄泉之下它也应该是不能漆黑一片,所以它应该有长明灯。

中国古代高等级墓葬摆放长明灯比较常见,然而用青花龙纹大缸做长明灯的储油部分却并不多见,定陵地宫出土的这口青花龙纹大缸因此显得更为珍贵。据文献

记载,这种青花龙纹大缸有景德镇御窑场烧制,其制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需要3到5名工匠分段拉坯,然后将缸坯镶接在一起,再经过修正、定型,缸坯才算做好。入窑后,火候难掌握,稍有不慎缸体就会开裂,因此成品率低。为满足宫廷的需要,御窑场内专设了32座龙缸窑,配备掌握龙缸烧造技术的龙缸匠,还有画匠和各种夫役。

据《景德镇陶录》记载,至少要用19天时间,才能制作完成一口大龙缸,而且御窑场对龙缸的挑选极为严格,上交宫廷的“百不得五”,其余的全部砸碎。从定陵地宫出土的青花龙纹大缸的款识上可以看出,它烧造于明嘉靖年间,那么,万历皇帝为什么要用其祖父嘉靖皇帝时期所造的龙缸呢?这还要从龙缸的烧造说起,相传明嘉靖四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62年的时候,一名督工大臣命工匠烧出12口清华龙缸后,这位大臣准备带着烧制好的大缸返京领赏,临行前,他摆下酒宴宴请工匠,其间这位督工大臣问工匠“我走后,若朝廷另派他人督工,是否还能烧出更好的龙缸?”工匠便回答道“艺无止境”。关于青花大龙缸的传说还有许多,但史学家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明嘉靖朝以后,随着进口青料逐渐用尽,景德镇御窑场的工匠只能使用国产青料,但烧制出的龙缸青花色泽已无法与嘉靖时期相比,嘉靖青花龙缸便成为珍贵稀有之物,而万历皇帝贵为天子,其墓中摆放嘉靖时期烧造的青花龙缸便在情理之中了。

中国明代景德镇御窑场奉命烧制了各类大龙缸,但流传至今的屈指可数,如今它们大都成为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一口明嘉靖时期的青花龙纹大缸,它高36.2里面,口径68.6厘米,底径53.5厘米,缸体硕大周正,缸腹略鼓,白釉微微泛青,器形敦厚古朴,龙缸外壁装饰有穿花双龙纹,只见缸体上的青花龙弓腰曲背,怒目圆睁,龙头高昂,眼睛炯炯有神,躯干孔武有力,凶猛异常,缸体上的图案画风古朴,青花发色艳丽,龙缸的口沿处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子楷书款,还有一口明隆庆年间制造的青花龙缸现流失于海外,此缸胎体厚重,器形硕大,直径达67厘米,平沿、唇口、弧腹、砂底,口沿处装饰古钱纹,缸体描绘龙纹、祥云纹、宝珠纹及海水江崖。五爪龙或从海中腾起,或从天而降,组成双龙戏珠图案。

英国的维多利亚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有一口明万历年间烧制的青花五彩鸳鸯纹大缸,此缸高30厘米,直径58.5厘米,外壁描绘有青花五彩图案,表现的是,鸳鸯在莲花和水草丛中嬉戏的场景。此缸的绘画主题变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鸳鸯和莲花,鸳鸯的表情灵动,在水中悠然自在,莲花朵朵盛开相互映衬,极富生活气息。

专家说,明代青花龙缸形体硕大,不易搬运,再加上其他诸多原因,使这种青花龙缸的保存难度增大,所以存世数量并不多。明定陵地宫中摆放的青花龙纹大缸历经几百年时间完好无损,实属不易。与其他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龙缸相比定陵的青花龙纹大缸,无论是器形、体量还是绘画的精致程度都更胜一筹,也更有气势,充分展现了明代皇家瓷器的气度。

明定陵出土的这口嘉靖青花龙纹大缸器形硕大、工艺精湛,是明代大型青花瓷器中的珍品,他的出现,为专家研究明代的青花瓷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青花龙纹大缸

本文发布于:2024-02-22 20:3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6053562718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花龙纹大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花龙纹大缸.pdf

标签:青花   龙纹   大缸   定陵   龙缸   工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