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破格晋升)
棋王读后感1500字
《棋王》收录“三王”小说经典,珍贵文献、星星美展插画、《今天》杂志油印创作谈等一并收入,呈现文字手艺人阿城先生的温度与风度。“从世俗小说的样貌来说,《棋王》里有‘英雄传奇’、‘现实演义’,‘言情’因为较隐晦,评家们对世俗不熟悉,所以至今还没解读出来,大概总要二三十年吧。不少人的评论里都提到《棋王》里的‘吃’,几乎叫他们看出‘世俗’平实本义,只是被自己用惯的大话引开了。《树王》里潜在的是蒙昧的良知,不是科学的,是原始的,但它面对的不是科学,而是愚蠢,这就使双方都走向失败。愚蠢没有良知,所以良知即使是蒙昧的,对于中国,也是有价值的。我自己最喜欢《孩子王》,小说开始时明确写着写作时间是一九七六,将来会怎样,不知道。那时已经是个农民了,空闲的时候写写东西,浪费纸张。当时的人生的状态,只是不合作。”
棋王 读后感
提笔想写一点再读《棋王》之后的感想,煞费踌躇。因为阿城的作品不多,除了三王系列之外没看过他的其他作品,以至于我都不记得作者阿城的模样,不认识他。但细想之下,这么些年能在心里留下烙印的小说作品,一部是《河的第三条岸》,另一部就属《棋王》了吧。说实话,《棋王》究竟写了些什么,我还是似懂非懂,觉得没法谈,也觉得没必要细谈。因为《棋王》一文不过两万余字,三四个场景,情节结构都并不复杂,而难谈的是它的主题。整篇小说读完,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讲了些很重要的问题,回过头去再去看文本本身,又分明对要谈什么不着一字,只是讲了个很精彩的故事。大家觉得读不出什么,看见文中捡垃圾的老头和光头老者对王一生大谈棋道,涉及阴阳刚柔,就说这小说是在写道家思想。汪曾祺看过《棋王》,还曾写文章劝阿城不要一头扎进道家出不来。像这样的评价,跟小说中棋场外人们传
的闲话「棋是道家的棋」是一个意思,既是闲话,就是摆明了没有看明白,而觉得应该说上点什么。捡垃圾的老头确实是讲了点无为无不为的道理,至于后来的光头老者,嘴里一大通的道禅,全然是在虚捧年轻人,为了在场面上遮自己的面子。台湾人看到《棋王》,偏偏挑这个光头老者的空话来学,说什么「中华文道,毕竟不颓」,想来觉得很好笑,而这话又确实应该由台湾人来讲。论地位、处境、用心用意,他们确是与这光头老者相差无几的。很奇怪的一点是,对于小说结尾处的一句,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处,不知道何故,现在看的版本被编辑删改成:「妈,儿今天……妈——」,原本是「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妈——」印象中关于棋,王一生的母亲讲得很明白:先说吃,再说下棋。棋是人吃饱了饭以后的闲趣,说白了,就是那么点玩意儿,下棋能不能当饭吃。可现在读来却有点不明不白。《棋王》本质上来说探讨文化面对的另一层处境,是土壤流失的问题。很多时候,我很庆幸能看到(也从阿城的小说里)一代知青没有被生活打倒,没有自杀,没有绝望,而开始努力地追问、思考人生的意义,去追寻文学的根、民族的根,看到一代人透过了许多东西后的信念,他们的眼睛从自己的脚下移向远方的地平线,也是通过他们历史就可以源源不绝地默默地延伸。 很多人说阿城的写作只是传统的延续而没有小说自身的深度。延续了传统写作自是不假,不过有没有深度这回事,为什么谈,有没有必要谈,还是值得商榷的。有深度的小说很多,想写有深度小说的作者也很多,不过对于《棋王》,对于中国的世俗来说,深度这回事情,多是满不在乎的。
本文发布于:2024-02-22 19:10: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600216507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棋王读后感15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棋王读后感1500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