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赞美小男孩的词语)
《细雪》读后感_2200字
《细雪》读后感2200字
【1·开篇纪念】细雪 谷崎润一郎 阅读难度:
阅读难度是我加入的一个评价、推荐一本书的全新维度,主要指我们阅读一本书时需要投入的认知资源,需要具备的知识储备,以及阅读时间、上手难度等,我会另行作文说明。
①【读前感】在游戏“地下城与勇士”中很多武器装备名字都带有深厚的历史典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裁决刃-国殇”之悲壮、“名刀-观世正宗”之精湛、“天选之剑-格朗”之神圣等,而其中最让我痴迷的,便是“细雪之舞”之唯美了,这把已经在时代中谢幕的太刀,它名字的出处一定是出自这本昔日的唯美派文学大师的巅峰之作——《细雪》中。
②作为今年阅读计划的开篇书目,我对本书给予了最高的诚意和尊重:40万字、微信读书上20XX年页的书,我特意放慢阅读速度,且每天只读一个小时,花了十五天才将它读完。我以为,读者与作者的心境越相似,便越是能多读懂作者一分,读《细雪》,就一定要淡泊、淡雅、云淡风轻,也因此,我才给本书的阅读难度打上了五星,因为本书必须读者摒弃浮躁,秉持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而将本书作为这一年的开篇书目,也寄托了我对自己能拥有一颗平和的心的每个愿望。
③本书以大阪的中衰名门莳冈四姐妹为主人公,以三妹雪子相亲故事为主线,以1936-1941年为背景(太平洋战争前夕),展现了日本关西地区上流社会的生活全貌,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那《细雪》可堪一幅平实淡雅的风俗画,本书对日本关西地区(尤其是京都、大阪)的生活细节、社会风貌、民俗人情乃至服饰、饮食、礼仪都做了巨细无遗的描绘,虽冗长却不失灵动,虽平淡却不失鲜明,可以说读过本书,便能对当时当地的日本有充分的了解。我
之前一直没有勇气读《红楼梦》,就是怕自己底蕴薄弱而亵渎经典,本书可以说为我读《红楼梦》提供了方法与基础。
④【文学比较】这一节可以列举的作品很多,最具比较意义的,显然是仅比本书晚三年出版的川端康成的《雪国》,这不仅是因为二者在名称上相似,在意境上后者更是与《细雪》的唯美风格如出一脉。然而如果把时间再往后推一些,如松本清张的《点与线》、《零的焦点》这些时代背景在战后的作品,仍有很多地方看出《细雪》的影响(如在《零的焦点》中作为重要线索的对结婚对象进行的信用调查),甚至数十年之后问世的东野圭吾的很多作品,我已惊奇于他精湛的细节描写多时,但读到《细雪》时才发觉这些日本现代作家的写作特色,其源头都可以上溯到本书。现在回忆起前年为看日本小说而特意阅读的《菊与刀》,其对日本社会的众多描写,也大多与本书契合。
⑤我在去年读很多二战时期的书时,就一直很期待读到一本日本的战时文学。本书描写的时间段为1936-1941年初,也就是全面侵华前夕——太平洋战争前夕,然而,40万字的书中提及的战争对日本(上流社会)的影响,无非是奢侈品禁令和个别药品的紧缺,仅此而已,我事先设想的全民征兵动员、国民从狂热到反战、物价飞涨社会巨变等场景通通没有。很难想象,仅仅盈盈一水之间,同一时期中国与日本,被侵略国与侵略国之间的差距居然如此之大,也许要想看到我设想的上述情节,还要去读一些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作品才行。
⑥本书的最大特点,可谓“细”与“慢”,不仅是当时日本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呈现出这种景象,几乎每一个处于上流社会的人也同样极尽谨慎、礼貌与温柔之能事,甚至有拖沓、迂腐和懦弱之嫌,无论是一件多么细小的事情(比如写一封回信、挑选一份礼物)都要反复思量,内心活动几大篇,自身考虑周密至极还要找多人商量,拖沓数日数十日才会执行,这本与《菊与刀》的描述相差不多,但我疑问的是,既然日本人连一件鸡毛小事都吹毛求疵,锱铢必较,何以在战争决策中却屡屡失策,尽显出他们的疯狂与不成熟呢?莫非日本的统治阶层和日本的普通民众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
⑦第六条提到的日本人的处事态度之优柔寡断,在本书中最集中的体现便是雪子的相亲。雪子在出场时便已33岁却还待嫁闺中,唯一的原因就是无论自己还是家人对于婚事过于拘泥门第,又过于自矜迂腐,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我对莳冈家的四姐妹都喜欢不起来,当然内心也在感叹,年龄大了确实不好找对象,相亲确实艰难!
⑧读文学就是读历史,既然以本书为开篇,我将会一直带着这个命题,去以历史的角度品读每一本书。
⑨【外一则】我第一次听说日本有关东和关西之分,是小时候玩“口袋妖怪”,而第一次意识到日本的关东与关西之间有巨大的分歧,是看《名侦探柯南》里大家嘲笑服部平次的关西口音。读本书后,更是对日本关东与关西的分别与分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个兴趣点在于,无论幸子还是雪子、妙子都很不喜欢首都东京,而更钟爱京都与大阪,而从小说的描写来看,这固然和关东关西之分歧有关,也是因为后者与东京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联想到《水浒传》中“李逵闹东京”一节,当时的“东京”开封府是北宋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城市,即使是见多识广的梁山好汉对它也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结合中日历史,中国历来有“六大古都”、“七大古都”等称谓,几乎在历朝历代,首都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城市,是各阶层人民的向往之地,而日本的首都从来就没有享受过与中国首都相同的地位,个中缘由,还有待深入探究。
““这可不是开玩笑,刚才真吓死我了。”
雪子还在呼哧呼哧地喘气,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透过她身上的那件乔其纱,可以看出她的心脏怦怦跳动着。”
本文发布于:2024-02-22 18:1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59670850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细雪》读后感_22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细雪》读后感_2200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