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宝宝肺炎症状)
孕期安全:怀孕后,能看电影、听演唱会吗?
细胞生物学博士,科学写手、翻译、策划。《怀孕需要改变什么》系列文章首发于科学松鼠会。
好友问我去不去张楚演唱会,话音未落先反悔:“太吵了你不能去!”就把电话挂了。
的确,子宫里的喧闹水准比不上张楚演唱会,可据测量也和用吸尘器打扫房间差不多。而且肯定不如张楚好听,强大的心跳、肠胃蠕动和呼吸声,就像在水里咕噜咕噜打节拍,配着外界嘈杂的噪音,尤其是妈妈的喋喋不休,有点后现代,不想听了还没法退场。 好在宝宝就好这口儿。甚至一些哄宝宝睡觉的“音乐”,就是心跳加水声的冗长重复(下面视频就是一段哄娃睡觉音),妈妈唱催眠曲也是经典催眠音乐。
妈妈声音听
1980年,科学家做了个神奇的实验。让刚出生的宝宝叼安抚奶嘴,奶嘴接放音装置。如果宝宝改变吮吸频率,比如快吸,就能听到妈妈讲故事的录音,慢吸就给他放其他娃的妈妈讲故事的录音,不一会儿,婴儿就能通过吸奶嘴技巧调出妈妈的声音听;狡猾的科学家改变程序,这回慢吸才能听妈妈讲故事,不一会儿宝宝又学会了新规律。小婴儿出生之后还没来得及听妈妈讲话,说明他们未见妈妈相貌就记住声音了!
令人寒心的是,爸爸对着宝宝说话,说4小时到10小时不等,接着做类似实验,结果努力仅仅白费。哪怕经过数小时“集训”,爸爸的声音对宝宝来说仍和其他爸爸没区别,几星期后才有改观。妈妈和爸爸的地位从出生就不同,很可能是因为孕期妈妈的声音不但和其他环境音一样,透过肚皮传给胎儿,也通过身体内部传导到子宫里。
30年前的科研主要通过行为推断大脑活动,实验也像训练小猴子一样朴素可爱;前两年科学家重新审视了孕期妈妈声音的重要性,但
做得更深入。他们找了一帮小宝宝,最小的刚来世上报道8小时,的1天,让他们听自己妈妈或别人妈妈的声音,同时在脑壳上做各种测试,结果听妈妈的声音大脑活动更显著,更关键的是,听妈妈声音能激活和语言相关的脑区,但陌生人的声音对他们来说仅仅一种“声音”而已。这个结果更确凿地捍卫了妈妈对宝宝学习语言的重要地位。
宝宝喜欢妈妈的声音,在今天有了更多应用,科学家把听妈妈的录音作为一种奖励,来协助早产的可怜宝宝学吸奶。特制的奶嘴上有感受器,吸对了就给听妈妈唱歌,吸不对就不给。吸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协调吸、吞咽和呼吸,很多早产儿出不了院,都是因为不会吃东西。科学家发现,用妈妈唱歌做奖励,宝宝几天就学会吃,比没奖励的宝宝吃得快一倍,也吃更多。
熟悉的母语最亲切
1984年还有一项更神的研究,十几个准妈妈临产前一个半月每天对着肚子念两遍《戴帽子的猫》,一共听了67次。出生后立即给小娃听别人念《戴帽子的猫》或《国王、老鼠和奶酪》录音,小娃竟能通过吸奶嘴控制播放熟悉的童谣。看来出生前接触到的声音,或许能影响出生后的文艺“口味”。
这个实验太神乎其神,更重要的是我也没兴趣让宝宝出生就喜欢某一首诗,或者喜欢莫扎特不喜欢Jimi Hendrix……但另一些实验让人着实伤心(政治不准确!是“更激动”),都怪我天天说中文,宝宝可能一出生就最亲中文了。
这项研究地跨二国,征集了出生一天的40个瑞典宝宝和40个美国宝宝,用的道具也是吸奶嘴装置,给瑞典宝宝播放美国发音/fi/,或者给美国宝宝放瑞典发音/fü/,他们之前在妈妈肚子里都没怎么听过这些声音,于是就快快吸奶嘴,表示他们的注意力一下被声音吸引起来。把录音调换一下,也就是让宝宝们听从肚子里就一直听的母语
发音,宝宝就慢慢吸奶嘴,好像这些声音不怎么新奇。生双语感宝宝的幻想泡汤了。
宝宝从肚子里不但能记住母语发音,甚至能记得特定的单词,芬兰科学家录了一段全是念tatata的录音,里面夹杂变体tatota,或者音高改变,让妈妈每天放8分钟,想象一下这个实验实行过程中得多烦人啊。不管怎样,孕妇们坚持每天听磁带直到宝宝生下来。5天后,宝宝被抱回来,脑壳上贴上小电极,给他们放tatata和变体发音。通过大脑的活动,科学家看出,他们幼嫩的大脑竟记得出生前听过的发音。记忆力还挺了不起,之间经历了惊天动地的出生,还5天没复习,都不会忘呢。
胎儿时期听到的发音会被记住,所以做爸妈的一定小心说话啦,小娃可都听着呢!我掐指一算,将来小娃肯定记得“米兜”一词无疑,这是我一天喊最多的词,是家里的无意义背景音。但回头细看人家实验设定,立刻意识到让小娃记得“米兜”也无望了,因为实验要求音量大到正常谈话都勉强(我叫米兜得用吼的!),每天播放tatata上百次,全套训练下来共播放两万多次……
不一定爱听莫扎特
小娃的大脑从在子宫里就被周围声音所影响,难道说明准爸妈们都该胎教吗?上世纪90年代,法国科学家造出“莫扎特效应”一词,说给胎儿听音乐能刺激大脑发育,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但研究发表不久,很多医生就纷纷*,说“莫扎特效应”被大大夸张了,科研并没攒够证据说明透过肚皮听音乐的胎儿更聪明,或适合性更好或更成熟或更有创造力或有其他本领……
说白了,听莫扎特还是周杰伦根本无所谓,听音乐还是听人说话也无所谓。反而有医生警告,天天把耳机按在肚皮上,更可能打扰宝
宝的睡眠规律和健康成长。而且考虑到上面写的一堆实验,你不觉得自然说话已经够她学到崩溃的了吗。
演唱会不一定是灾难
还没来得及向好友控诉维权,张楚演唱会已经结束了。我对@顾有容说,小娃出来会不会觉得突然静得可怕啊?出来之后放点摇滚也不会嫌吵吧?
毋庸置疑,肚里的声音是小娃从20周往后最持久的声音干扰,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外部噪音无所谓。之前别人问过我很多噪音问题,“孕早期去过一次卡拉OK,会损害胎儿听力吗?”“能看电影吗?”,前者和胎儿听力没关系,因为完整的听觉系统24周左右才形成,相关机能从8周开始发育。至于后者,电影和演唱会的响度的确不在人耳舒适度范围内,长期且猛烈的噪音不但可能损伤听力,也可能惊吓胎儿,让它心跳加快、扭动,甚至吓尿……
但我的建议是日常噪音能避当然好,偶尔为之也不于纠结。一是抵达子宫前最损害听力的高频噪音会被人体和羊水过滤掉很多(所以听莫扎特听不见小提琴了555)。
其次科研评估噪音同胎儿听力损伤、早产、出生体重过轻的联系还有争议,而且研究一般针对的是工作或生活中较长期暴露在噪音中的准妈妈的情况,比如在机场工作。当然,如果准妈妈觉得自己工作环境持续太吵,就利用你的权力,向老板控诉吧!
本文发布于:2024-02-22 08:3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5622751466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孕期安全:怀孕后,能看电影、听演唱会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孕期安全:怀孕后,能看电影、听演唱会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