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4-02-22 05:11:22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小学生童谣)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一: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明确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采取分层教学

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受遗传和

后天环境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上课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象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有意穿插工具软件教学,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

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

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信息技术教学要采用多元化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把学生分等或分类。而是用来改进教与学。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此我上课总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不会的学生,我从不训斥,而是鼓励和耐心辅导他,即使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也会真心地表扬。事实证明,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元化评价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

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六、信息技术教学课采用学生辅导学生,减轻教师辅导压力

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时间是在机房上课,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能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然后运用广播功能展示他们的成绩,予以表扬,并宣布由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一人或两人负责辅导一组同学。这样做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可以问同学,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问的友谊,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得到了提高。

总之,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信息技术课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还有待于我们去摸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避传统教育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信息技术的普及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时兆慧.

[2]《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浅谈》.十堰市郧县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郑兴安.

[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温州四中,胡宏算.

[4]《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顾琴芳.

[5]《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乔志强.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摘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培养兴趣。

二、游戏入门,(本文来自: 教师 联 盟 网: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组织各类竞赛,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乐趣。五、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六、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一定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培养他们乐学、会学、主动发展,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

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正文】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 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在实施教学行为时,也要求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因此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信息时代,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非常重要,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培养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为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学生只有在真诚、理解的气氛中,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也只有在宽松的心理氛围里,才能认识自身的价值,从而自如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真实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真诚地面

对学生。

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能力强的学生给予鼓励,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但不能存有偏见,而且要去理解他们、并耐心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简单地否定,抛弃他们。另外,良好的心理氛围的营造,也决非一夕就能完成,它还包括在课外,在生活中的长期积累。

二、游戏入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生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学生“爱听”和有“学习兴趣”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学生有学习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有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注意力的表现上,而且也表现在愉快的学习情绪上。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往往是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逐渐有些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吃苹果、青蛙过河、打地鼠、警察抓小偷等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

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中发现学生们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

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班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同时学生们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使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和学习的功能。有了这样的兴趣,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就会引起学生大脑皮层对信息技术的高度兴奋,他们就会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不足,他们会很自然地愿意上信息技术课,自然而然以师为友,以学为趣。

三、组织各类竞赛,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在教学中适当进行竞赛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指法练习时,采取竞赛的方式,学生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为了取得好成绩,一连打好几遍。一般我都是把最高成绩为本次比赛的结果,所以每次比赛时每个班都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要改一次成绩。有的同学还要改两次、三次。

四、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乐趣。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才会发现和处理许多问题。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精讲多练。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

获的乐

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应该说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只占30%。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对计算机的热情就会下降,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布置相关任务,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上机操作能够解答某一问题或完成一件任务,必将会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如在讲解WORD编辑时,教师可以先围绕教学目标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操作预习,然后教师再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指法练习、编辑排版、等操作竞赛,让学习兴趣近一步加强。

五、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

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学生变学者为教者,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

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简单而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事先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组织上课。这样,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备好课,并以自己最好的教学方式扮演“小老师”。同时,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可以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六、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

教学时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宜长时间说教,应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教法,如: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尝试,把“益智游戏”做教学的载体运用到教学中,把游戏的变互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变成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动力。同时,学生在玩趣味游戏中,常会感到对知识的渴望,他们便会主动地提出并请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操作实践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这种紧张而又快乐的气氛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总之,教师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客观条件,探求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学生乐学、会学、主动生动地发展,把学生的“要我学”改变成“我要学”,养成积极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打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之门,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全面地实施新课程。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三: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贫困偏远地区学校的发展意识和教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袁东笙

摘 要: 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两点就是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信息意识就是学生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是人们操作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我国中小学中所教授的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它反应了人们对获取信息的工具和手段所掌握的熟练程度。与信息素养的其他方面相比较而言,信息技术是纯技术性的硬件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在贫困偏远地区学校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技术教学问题。

关键词:信息意识;信息技术; 熟练程度; 素养

1 信息技术在贫困偏远地区的现状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演化而来的,虽然课程的名字改变了,教材换了,但是课程的内容、教师的意识及授课的方法和模式却基本没有改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贫困偏远地区的学校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主要教授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以及WINDOWS,OFFICE等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学生在小学阶段虽都有过接触,但对这些计算机知识都很难理解,除了在学校有很少的机会接触计算机,其它时候少有机会实际操作练习,进入初中,学生多,计算机数量有限,学生操作练习基本上是2—3人一台计算机,由于学生对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还不熟悉,教师根本无法从现有信息课程教学,这些都属于信息素养中的技术方面,而其他方面内容,如信息意识却一点都没涉及。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很有用的,但这些技术性的技能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技能应用迁移。因为这种内容只能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以及使用计算机要解决些什么问题。其次,

是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只看作是一种休闲娱乐,兴趣建立在玩耍之上,更不用说在脑子中形成一种主动掌握、使用信息的意识。他们认识不到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他们准确快速地检索、获取、处理、加工、储存和传输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助于自己的学习。

这些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缺陷反映在以下几点:

1.1 计算机硬件资源匮乏

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使用技能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致使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1.2 信息技术课质量偏低

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费时费力很大,操作水平普遍低。教师也只注重了向学生灌输如何使用计算机的技术,而忽视了培养他们根据既定的目标,积极自主地获取与自己的学习内容相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忽略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因素。这种阶段还未涉及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掌握了一定计算机技术后不能将其正确的应用。

1.3 更新升级成为瓶劲

虽然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已认识到建校园网、更新升级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机房建设动辄几万元,大部分学校的经济实力无法承担。资金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1.4 软件资源短缺

乡镇中小学十分缺乏教学软件,软件建设落后。表现在学校本身缺少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而网上的丰富资源大多需要购买,软

件内容大多已过时。教学软件注重形式,忽视质量和效果,真正从学习规律角度设计的教学软件很少,缺乏针

对性,并忽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反馈和评价。

1.5 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重视

贫困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群众收入偏低。家长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认为小学、初高中阶段主要是学好几门主课,信息技术课无关紧要。由于信息技术是新兴学科,大多数领导是外行,认识不足,以至教师的某些建议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地区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许多学校领导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2 依据现实,制定对策

2.1 教育观念的更新

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并定期在每个地区学校之间举行信息技术技能大赛,

设立奖项,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

2.2 多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贫困偏远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必须调动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筹措资金增添信息设备,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学校应建立信息技术专项资金,以增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常规设备配备和设备更新、软件配备、设备维修等费用,以提高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性。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一些优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2.3 因校制宜,有效发展

对于经济原因、学科新兴原因、考试指挥棒原因,我们一时无法改变,或影响它,只能自身以最有效的方式发展这门课。机房必须配备投影仪,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学生现场演示操作,在计算机少的情况下,学生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交换上机操作练习。选择合理实用的教学软件,能和现有各门学科相结合。由于信息技术课90%是在机房上课的,所以机房管理部分显得非常重要,开机,关机的时候必须认真检查,找出问题,从日常维护做起,避免出现大问题,降低维修费用。

2.4 加强培训,有针对性的学习实用有效技术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同其他学科,教师的有关能力需定时集中训练。一般机房总有几台显示器或主机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而信息技术教师只能做简单的维修,不可能有很高的维修专业水

平,组织培训应多开设关于硬件维修方面的课题,为信息技术教学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和维修费用。针对学校领导对本学科的外行,认识不足,培训可基础性的针对学校领导,使他们逐渐提高认识,了解一些业内知识。

3 教学与实践

3.1 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

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图文并茂,大内容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点拨、贯通的作用,教师多讲解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从而更快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如在FrontPage2000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只讲难懂的如超链接、报表、表单的制作和HTML语言的编写方法,而那些文本的编辑、动画字幕及互动式的设计学生有OFFICE2000的基础,可以略去不讲或少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操作,在授课时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难题。上机课演示难懂的、不宜的操作让学生看,让学生去摸索操作。而较基础的知识,例如WINDOWS XP的操作,应当边讲解边上机练习。

3.2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教学中应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WORD文件保存一节设置文件密码时,因以前经常有学生的文件被别的班的同学改动,教者问:“你们想把的文件加上密

码吗?”学生回答的声音很响亮:“想”。种气氛下,教者开始演示,学生都屏住呼吸,教室里安静极了,等操作完毕后,学生才长出一口气。接着教者又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很快学生就上机操作并回答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动脑又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4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4.1 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4.2 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3 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

4.4 整合学科,全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本文发布于:2024-02-22 05:1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5498821465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pdf

标签:学生   信息技术   学习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