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祝福语成语)
《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 人的心理
一、填空题
⒈心理学是研究 心理过程 和 个性心理 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⒉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 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实现对人的 心理现象 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与调节,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⒊心理现象又可以称为 心理活动 ,简称 心理 ;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心理过程 和 个性心理 两大部分。
⒋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正确阐明的是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 器官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反映 。
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确切地说,它是一门以 社会科学 特征为主,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 交叉学科(或边缘科学) 。
⒍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感觉 阶段、 知觉 阶段和 思维萌芽 阶段。
⒎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 属性(机能) ,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主观反映) 。
⒏由于结构和机能不同,一般将神经系统系统分为 中枢神经 系统和 周围神经 系统;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构成 周围神经 ,脊髓和脑构成 中枢神经 。
⒐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一般把前三部分合称为 脑干 ,而间脑包括 丘脑 和 下丘脑 ,脑的最高级部位是 大脑皮层 。
⒑大脑皮层的主要机能中枢有:视觉中枢位于 枕叶 ,听觉中枢位于 颞叶 ,言语中枢位于 额叶 ,感觉运动中枢位于 顶叶 。
⒒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 冯特 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⒓兼有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优点,且成为中学教改实验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自然实验法(或称现场实验法)。
⒔实验者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的三项变量是控制变量、 自变量 和 因变量 。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复杂多样,为了研究的方便,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⒉简述心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答: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 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 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一保证人的
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情绪情感过程包括快乐、悲哀、愤怒、恐惧的原始情绪; 心境、激情和应激的情绪状态以及道德感、美感和理智的社会情感。意志过程包
1
括自觉确定目的并作出决定的行动计划阶段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执行 计划阶段。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人心理活动中并不是单独存
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没有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情绪情感,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坚强的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没有人的情绪情感的推动或缺乏坚强的意志,认识活动就不可能发展和深入。
⒊个性心理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答:个性心理简称为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个性主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其中世界观在个性心理倾向性诸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决定人的意识倾向,即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向。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其中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差异。
⒋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心理学研究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对心理学研究来说,就是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发展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把心理想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⒈试述心理的实质。
答:对心理实质的理解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心主义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精神当作客观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人们的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并不能正确阐明人的心理现象。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唯一正确阐明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主观反映。
⑴心理是脑的机能。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反映形式之一,是神经系统、脑的机能。一般来说,无脊椎动物只有感觉,脊椎动物才有知觉,哺乳类动物进化到灵长类动物开始具备了思维的萌芽,人类自从猿进化后,随着人类劳动和语言的发展,人脑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成为一种在结构上极为复杂、机能上极为灵敏的物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心理活动的最高反映形式——人类的意识活动。高度发展了的人的心理是在高度发展了的神经系统和人脑这一物质基础上产生的。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整紧密联系的。有关大脑研究的资料表明,随着人的大脑的发育完善,人的心理活动水平也从感知觉阶段发展到表象阶段,再从形象思维阶段发展到高级的抽象思维阶段,从受外部条件的控制发展到自我的内部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所看到的某些病人,枕叶受到损伤后其视觉会失常;额叶部位受到损伤后会导致病人不能很好地根据言语信号来调节自己的行动等。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活动和人脑的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⑵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脑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器官,是人的心理活
2
动产生的自然前提,如果没有客观现实,脑就没有反映的对象,人脑自身是不会单独产生心理活动的。这说明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是主观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在个体大脑中进行,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积累的经验、世界观以及个性不同,甚至当时的心理状态不同,都会使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反映。可见,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辩证统一。
⑶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非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即人不仅能主动地把外界事物转化为自己主观的东西,而且还能通过实践活动使主观见之于客观。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的心理活动日益丰富深化,从对客观事物的表面了解,发展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表现出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的意志行动,从而改造、丰富、发展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心理。
⒉试述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主要的心理学学说及其代表 人物。
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 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学说。大致有以下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⑴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冯特认为心理学 的内容是对人的意识经验的分析。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 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他首创内省法,对自己内在经 验感受进行观察和分析。
⑵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像构造心理学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⑶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不
应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个人行为,并以刺激一反应(S—R
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意识不能观察和测量,所以意识不应该包
括在心理学研究范围内;个体行为的基础是反应的关系,即此反应的形成与某刺激
相关,了解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即可了解人的行为;个体的行为都是在生活环境
中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⑷完形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所创立。Ge
stal为德文,含有“整个形体”和“完形结构”的意思。完形心理学主要是研究
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与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它以直接经验或现象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既强调观察法,也不反对内省法,完形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对完形心理学而言,各元素的总和不是意识的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在集中知觉时,增加了一层心理组织,因此,它对知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此外,完形心理学研究知觉组织,而知觉组织与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历程有关,为此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⑸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所创立。精神分析不但是现代心理学 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上一世纪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大的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庞杂,对于人格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等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对于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
3
德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器和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结等观念来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机制来解释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因。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者坚持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发展,如更加强调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或泛性论的作用,而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这些心理学者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⑹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理论取向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他们的反理性观点;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
观点,也反对行为主义以零碎的、片面的反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 主义研究的是由零碎反应集合而成的行为,而不是表现行为的完整的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应研究人类的复杂经验,如动机、价值、情感、生活责任以及生命的意义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要改善环境以有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⑺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认知心理学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从狭义上来说,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指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是多学科结合的结果,它一方面吸收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推动,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语言学的影响,同时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也对认知心理学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认知心理学是目前在心理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章 感知觉
一、填空题
⒈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的大小的衡量指标是 感觉阈限;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成 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值越高,感受性 越低 ,感觉阈限值越低,感受性 越高 。
⒉绝对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绝对感觉阈限 来度量的,两者成 反比 关系;差别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差别感觉阈限 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 反比 关系。
⒊一个刺激被觉察出有差异所需的变化量(即差别感觉阈限)与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这种观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韦伯定律 。
⒋适应是一种普遍的感觉现象,它表现为感受性的 提高 和 降低 。
⒌暗适应是视觉感受性 提高 的过程;明适应是视觉感受性 降低 的过程。
⒍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 视觉 和 听觉 。
⒎吃糖后吃橘会觉橘酸,这是 继时 对象现象;灰纸放在白纸上,显得比放在黑纸上暗些,这是 同时 对比现象。
⒏“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 感觉适应 现象。
⒐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 联觉 。
⒑知觉是人脑对 直接作用 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 整体 的反映。
⒒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现象的 延续性(或连续性) 和 顺序性 的反映。
⒓格式塔学派把知觉整体性与知觉对象特性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成分归纳为定律
4
的有接近律、 相似律 和 连续律 、 封闭律 。
⒔知觉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知觉的 选择性 、 整体性 、 理解性 和 恒常性 等知觉特性上。
⒕对象与背景相互转换的双关图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知觉的选择性 。
⒖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视觉范围内有大小知觉恒常性、方向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和 形状恒常性 。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感觉的测量。
答:感觉测量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感受性大小来说明。感受性是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是人感觉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人的感觉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绝对感受性低即为该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较高。差别感觉阈限是差别感受性的客观指标,差别感受性高即为该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较低。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史蒂文斯的乘方定律揭示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
⒉简述适应及感觉适应的特点。
答:适应是感受性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除了视觉适应既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外,其他感觉的适应都只能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重要的一种适应现象,包括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个体在暗环境中,视分析器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个体在强光的持续作用下,视分析器的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
其他感觉适应,如嗅觉适应非常明显。“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为此现象。嗅觉适应的速度以刺激物及其强度而转移。触压觉适应也相当明显,带上眼镜开始感觉到有压感,但很快就感觉不到。温度觉适应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洗热水澡时,开始感到水烫,经过几分钟后就觉得水不太热了。味觉适应也很明显,厨师由于要不断品尝各种菜肴的味道而使后来烧出的菜愈来愈咸,但痛觉和听觉适应不太明显。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⒈简述感觉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属性,如颜色、气味、温度和硬度等,感觉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有机体本身的活动状态,如身体姿势,但感觉并不反映客观事物全貌,而只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一切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人只有通过感觉,才能逐步认识世界。感觉具有具有以下特点:
①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具有直接性特点,因此记忆中再现的事物的各个属性的映象不是感觉。
②感觉反映色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非整体,并不知道事物的意义,对事物的整体反映以及对其意义的揭露是比感觉更高级的心理过程的机能。
③感觉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映象为方式,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重要渠道。
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步阶段,是人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
5
基本成分。通过感觉,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在感觉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加工处理,并与存储的信息进行对照、补充,从而产生对外界事物基本属性的反映,可见,只有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其他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得到产生与发展,感觉所提供的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或依据,为人们及时把握客观环境及对其产生新的认识,为维护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⒉阐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答: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觉而产生感觉。感觉产生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是通过觉察光、声、气味等各部分不同形式的刺激量来收集信息。感觉产生的第二个基本过程是信息转换,即把进入到感觉器官的能量转换为可以传递的神经冲动,是感觉活动的关键环节,其生理机构为感受器,不同感受器只对某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发生反应与能量互换。感觉产生的第三个基本过程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特异性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部位,产生特定的感觉,比如颞叶是听觉的中枢;枕叶是视觉的中枢等。
第三节 记忆
一、填空题
⒈记忆是通过 识记 、 保持 、 再认或回忆 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 编码 、储存和 提取 的过程。
⒉表象具有 直观形象性 和 概括性 特点,它是介于 感知 和 思维 的中间环节、过
渡阶段。
⒊据研究推测,人脑中语词信息和与表象信息的比例大约是 1:1000 。
⒋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 语义记忆 、情绪记忆和 动作记忆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把记忆分为 内隐记忆 和 外显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 陈述性记忆 和 程序性记忆 ;根据记忆储存信息的久暂,可将记忆分为 瞬时记忆 、 短时记忆 、 长时记忆 ,此即现代认知心理学所指的记忆的三个子系统。
⒌瞬时记忆亦称感觉记忆、感觉登记,它根据信息的 物理特性 进行编码,如果受到 注意 就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很快消失。
⒍短时记忆是指保持信息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其记忆容量是7±2个项目或组块。
⒎根据个体在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可将识记分为 无意识记 和 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是否了解其意义,把识记分为 意义识记 和 机械识记 。
⒏机械识记的条件是 简单重复 ,意义识记的条件是要求识记者能 理解识记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
⒐在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中,有意识记优于 无意识记 ,意义识记优于 机械识记 。
⒑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这种现象
在心理学上称为 记忆恢复(或称记忆回涨) 。
⒓最早对遗忘及其进程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艾宾浩斯 ,他在记忆实验中创制了 无意义音节字表 为实验材料和 重学法(又称节省法) 的统计处理方法,以重学比初学节省诵读时间的百分数作为保存的指标,将实验结果绘成曲线,就是一直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的保持曲线(亦称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里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期,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发展是 “先快后慢” 。
6
⒔关于遗忘的原因,有四种影响较大的学说,一种是 记忆痕迹衰退说 ,二是 干扰抑制说 ,三是 动机性遗忘 ,四是 线索依赖性遗忘 。
⒕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对事物识记的 巩固程度 ;二是当前事物与经验过的事物的 相似程度 。
⒖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策略,通过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映象复现的有意
回忆称为 追忆 。
⒗联想的形成和充分利用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有效方法。在心理学中,一般把联想分为 简单联想 和 复杂联想 两大类。接近、对比和类似是人脑对事物外部关系的联想,它们属于简单联想。对原因与结果、部分与整体、类与种、主与次等事物内在关系的联想属于复杂联想,也称为意义联想。记忆中的简单联想主要有接近联想、 对比联想 、
类似联想 和因果联想。
⒗实验表明,过度学习量是适度学习量的 150% 时保持的效果最佳,低于或高于这个过度学习量,记忆效果都会有所下降。
⒘记忆的良好品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识记的敏捷性 、 保持的持久性 、 记忆的精确性或准确性 、 记忆的准备性 ,其中 记忆的精确性或准确性 是记忆品质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品质。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记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答:记忆过程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过程即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们有序而完整地统一于记忆活动中。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知识与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是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是再认。
记忆过程中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相互联系的,识记与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与基础,再认与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是通过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的统一的记忆过程来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的。
⒉简述表象含义及其特征和作用。
答: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是过去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表象是记忆的重要内容和形式。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它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特征,但表象的直观性没有感知所得形象那样鲜明、完整与稳定,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主要特征。表象的概括性与思维中的语词概括不同,它是在多次感知基础上的形象概括,带有本质和非本质属性。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打破了一个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概括化。
3.简述影响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因素。
答: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目的与意志努力程度,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事前 没有确定识记目的,又不借助任何有助于记忆方法的识记是无意识记。影响无意识 记的因素有:凡是对人具有意义且又与人的需要、兴趣、活动目的与任务密切联系
并能激发起人的情绪情感的事物极易被无意识记。事先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借助 于一定识记方法并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有意识记。影响有意识记的因素有:具有
明确的识记任务、识记任务的远近、识记任务的要求以及识记材料的数量与性质等。⒋简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对材料是否理解来划分。机械 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主要依靠简单重复方式进行的识记,其特点是学习者
7
按材料的表现形式识记或者只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而不
去了解材料的意义及内在联系。意义识记是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把握材料内在联 的识记,其特点是要求学习者对识记材料有所理解并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 思维加工,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活动,把握材料的特点及逻辑关系,使之纳入认知结
构而保持在记忆中。
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相辅相成,意义识记要有机械识记作基础,机械识记要靠意义识记来帮助,如果能将机械识记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某种“意义”,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识记效果。因此,要善于把这两种识记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效果。
⒌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诸因素。
答:影响识记效果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有无识记目的或识记目的是否明确会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
②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如果识记材料能够成为学习者智慧活动的对象或结果,就会激发其识记动机而大大提高识记效果。
③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会影响识记效果。一般来说,直观识记材料、蕴含内在逻辑关系与学习者知识经验相联系的识记材料效果要好。另外,识记材料的数量与识记效果之间呈负相关,因此一次识记的材料的数量必须适宜,并采取相应的识记方法。
④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也会影响识记的效果。一般材料中首尾部分的内容记住,即“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而中间部分的内容则相对难以识记住,即由于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所致。
⑤识记时的心理状态是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之一。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意志坚强、情绪稳定、心境良好是提高识记效果的重要心理条件。
⒍简述影响保持(或遗忘)的因素。
答:遗忘的进程不仅受到时间和识记材料性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它们是:
⑴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对保持的影响。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对遗忘进程有很大影响,人对无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符合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不占主要地位的识记材料最先遗忘,保持最差。
⑵识记材料的数量对保持的影响。般地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大,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
⑶学习程度对保持的影响。学习程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反应所能达到的程度。一般说,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但过度学习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⑷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对保持的影响。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遗忘发生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是材料中的首尾内容容易记住,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则很容易遗忘。
⒎简述再认的特点、条件、表现和类型。
答: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其特点是在再认 过程中包含着知觉分析、回忆、比较与验证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再认表现为以下两
个方面:一种是不能再认,即对以前经验过的事物完全不能认出;一种是错误的再认。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条件是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和当前事物与以前经验过的事物的相拟程度。再认
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根据有无目的任务和是否有意志努力,把再认分为无意再认和有意再认;二是根据再认内容的范围与程度,把再认分为完全再认和不完全再认,8
人们的再认总是处在两极的某一点上。
⒏简述回忆的含义、特点和回忆的类型。
答:回忆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回忆具有以下 特点: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重现,但它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是随着人的活动
的任务、兴趣、情绪状态、认知结构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回忆是人脑中暂时神经联
系的恢复,一种经验经常是和多种有关的经验联系着;回忆常常是以联想的形式
出现。可以根据回忆是否具有预定目的任务,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随意回忆)和无意回忆(不随意回忆)。有意回忆指有预定回忆意图和目的,自觉搜索和复现过去经验的过程。根据有关线索,使用某种策略,通过推论,在意志努力下完成映象复现的有意回忆称为追忆。无意回忆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任务,在某种情景下自然而然的复现旧经验。根据回忆是否有中介物,把回忆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直接回忆是指由面前的事物直接唤起了脑中已有的经验。例如对十分熟悉的外语单词,通常是通过直接回忆表现出来。间接回忆是指通过一系列中介性联想才能唤起脑中已有的经验,这种回忆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实现。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⒈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人类的记忆系统。
答: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由于信息由输入到提取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对信息的编码、贮存方式不同。根据这
型特点。一般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切配合的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记忆系统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一般信息保存时间为0.25-2秒钟,以物理特征编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当信息受到注意,即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若没被注意则很快消失。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一分钟以内的加工处理的记忆,一般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其信息容量为7±2组块,组块是指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被言语复述则转入长时记忆,而对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会随时间流逝衰退而被遗忘。长时记忆是经过复习后长期储存信息的记忆,信息保持时间为1分钟以上、数年,乃至终身。从信息源来说,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重复加工的结果,但有些也是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形成的,信息是以意义方式编码,它们包括语义和表象编码,又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贮存主要有陈述性知识,即指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和程序性知识,即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容量是巨大的,所贮存的信息具有备用性特点,其信息不能提取和错误提取是由于受到干扰抑制所致。
2.试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有效组织学生复习或练习。
答:复习即多次识记,其作用是通过一系列识记,巩固已建立起来的联系和提高记忆效率的过程。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记忆效果不决定于复习次数,而决定于对复习的合理组织。
⑴明确复习的目的性,提高复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研究表明,记忆目的和意图 明确、越持久,复习态度就越积极、越主动,记忆效果越好。
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根据遗忘进程不均衡,即先快后慢的规律,应及时复习,防止学习之后的快速遗忘。同时为了避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以及疲劳,每次复习不应过于集中,复习一段时间后要有短暂休息。平时应以分散复习为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阶段性或总的复习,这样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9
⑶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复习中单纯重复效果并不太好,应花一部分时间进行尝试回忆,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复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了解学习材料的难点所在,使复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⑷适度的超额学习。所谓超额学习是指记忆一种材料的学习次数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的次数。实验表明,学习程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的学习程度,保持的效果并不继续上升,这可能是疲劳和兴趣减退而感到枯燥所致。因此,低于或高于150%过度学习的程度,记忆效果都会有所下降。
⑸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复习方式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多样化的复习,例如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进行复习、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听、读、写等活动相结合进行复习,把已学材料通过编写大纲加以系统组织等方式来提高复习效果。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
一、填空题
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间接 的、 概括 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 本质 和规
律 ,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即 理性认识 阶段。
⒉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 分析 、 综合 、 比较 、 抽象 、 概括 、 系统化和具体化
等过程,其中 分析与综合 是其基本过程,通常所谓的思维的具体方法指的也就是这
些思维的一般过程;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 判断 和 推理 (注意将思维的基本
形式与思维的基本过程相区别)。
⒊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或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可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和 语词逻辑思维 三种;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把思维区分为 发散思维 与 聚合思维;根据思维是否有明确的思维过程,可分为 直觉思维 和 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或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程度),可将思维分为 再造性思维(亦称常规性思维)和 创造性思维 。
⒋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是
变式 。
⒌一般而言,一个概念是由如下四个成分构成的:⑴ 概念例子 ;⑵ 概念名称 ;⑶ 概念定义 ;⑷ 概念属性 。
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者之间 成反 比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多,概念的外延越 小 ;概念的内涵越少,概念的外延越 大 。
⒎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可将概念分为 具体概念 与 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可将概念分为 合取概念 、析取概念 和 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 前科学概念 和 科学概念 。
⒏个体获得概念(或掌握概念)有两条途径,一是 概念形成 ,一是 概念同化 ,其
中概念形成是学前儿童获得具体概念(或初级概念、日常概念)的一种典型方式,
而概念同化是学龄儿童获得抽象概念(或二级概念、科学概念)的典型方式。
⒐一般认为,概念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抽象化、 类化 和 辨别 。
⒑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 目的指向性 的 认知操作 过程。
⒒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常规性 的问题解决和 创造性 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解决大多属于常规性的问题解决,其一般都经历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提出假设 、
检验假设 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而沃拉斯()提出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是 准备期 、 酝酿期 、 开朗期 、 验证期 。
10
⒓一般认为,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具有 明确的目的性 ,二是必须有 一系列操作程序 ,三是必须有 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
⒔由先前的活动或经验而造成的一种预先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定势(或心向) 。卢钦斯(s,1942)的量杯实验揭示了 定势 对问题解决的阻碍作用。
⒕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⑴ 新颖性 ;⑵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⑶ 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⑷ 灵感状态 。
⒖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 发散思维 和 聚合思维 两种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的功能在于 求异与创新 ,它具有 流畅性 、 变通性 和 独特性 三个特点;聚合思维(亦称求同思维、收敛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的功能在于 求同 ,其实它就是 逻辑思维 。
⒗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通过想象过程创造的新形象就是想象表象,想象表象具有 形象性 和 新颖性 的特点。
⒘创造想象对已有表象的加工主要有黏合或(综合)、 夸张 、 典型化 和人格化(亦称拟人化)四种方式。
⒙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将想象分为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有意想象又根据想象的内容新颖性的不同,分为 再造想象 和 创造形象 。幻想是 创造想象 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表现为 科学幻想 、 理想 、 空想 三种形式。
⒚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 广阔性 、 思维的 深刻性 、 思维的 独立性 、思维的 批判性 、 思维的 灵活性 、 思维的 敏捷性 等,其中,思维的 敏捷性 品质是个体思维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思维与感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于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过程。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因此人的思维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认识活动。感觉和知觉所提供的信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客观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⒉简述概念及其功能。
答: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反映的思维形式。概念是用词来记载 和标志的,一定的词代表一定的概念,如果没有词,也就不可能存在概念,但概念
并不等于词。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赋予词以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概念是心理现象,词是概念的物质标志。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即概念的量,是指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即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概念的功能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恰当运用概念,可以减少情境的复杂性;概念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能增加经验的意义;能增加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了解和使知识经验系统化。
⒊简述概念掌握的含义。
11
答: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
个体掌握概念一般有两条途径,即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通过同一类事物的大量例证,经过比较,独立发现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或者说,学习者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叫做概念形成。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一般经抽象化、类化和辨别三个阶段。概念形成是儿童在生活中掌握日常概念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初级概念的一种典型方式。概念同化是学习者利用已经掌握的概念,通过对新概念定义的理解,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方式。或者说,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化。在学校里,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大都以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的。
⒋简述问题解决的含义、种类、必备条件及影响因素。
答: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 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一般认为,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二是必须有一系列操作程序,三是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①有关的知识经验。②问题的呈现方式和问题情境。③习惯定势。④功能固着。⑤灵感。⑥原型启发。⑦情绪和动机状态。⑧人格特征。
⒌简述再造想象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再造想象是由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而引起,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就必须能正确解和掌握词与实物之间标志的意义,否则想象活动难以进行并会导致错误。由于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愈丰富,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因此,丰富的表象储备是再造想象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就愈生动、愈正确。
⒍简述幻想及其特征和形成。
答: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幻想中所创造出的形象总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它体现了个人的向往与祈求;第二,幻想不与个人目前的行动直接联系,即它不指向于当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而是指向未来,代表个人愿望,因此常常又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幻想主要表现为积极幻想和消极幻想。积极幻想中包括科学幻想和理想。科学幻想是科学预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创造想象发展的推动力。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可能实现的积极幻想,包括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等。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相违背,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即为空想。空想会使人脱离现实,碌碌无为而一事无成。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1.试述如何有效掌握概念(即概念获得的条件或有效进行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答:个体的概念掌握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借助于词语来实现的,是个体对人类已形成的概 念的有组织的学习过程,要有效掌握概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利用过去
经验即日常概念以及感性材料与感性经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第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重要作用,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
12
式,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分化概念,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第三,词语的正确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语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一般来说言语的清晰、准确、生动、形象、恰当,对概念掌握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第四,及时下定义。下定义时使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别事物;第五,纳入概念体系,即把新概念纳入原有的概念体系之中,从而形成新的概念体系。概念体系的形成与扩展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从而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新的概念。第六,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将概念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能否正确应用概念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概念的最可靠的标志。运用概念可丰富与概念有关的感性经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深化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运用概念本身就是概念学习的目的,我们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问题的思维活动,都必须运用概念。
⒉试述创造性思维的含义以及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这种思维活动在 揭露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
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故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应做到:
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发 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动力,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兴趣能 激发学生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当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不懈地去 探索、思考该事物的奥秘,因此,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对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 要作用。求知欲也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之一。
⑵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做法,鼓励学生创造性行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 习情况,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去领会和发现事物间的联系,启发、协助、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而不要预先树立是与非、对与错的绝对权威,不要限定他们盲目地接受成人认可的答案,更要注意不向学生一味地灌输书本知识,而要鼓励他们有超常的创造性答案。
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 一,有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三个特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应从以上三个特征,即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即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
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引导学生 积极参加各种各类的创造性活动是启发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 力的重要途径。
⒊论述创造想象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基本条件。
答: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也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创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⑴具有创造动机。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成为创造想象的推动力。
⑵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没有相应表象作储备,创造想象很难顺利进行,因为创造想象既有将有关表象的某些要素重新排列形成
13
新形象的过程,也有通过抽取事物某些本质特征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这些创造想象的形成都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
⑶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想象受思维活动的调节。人的思维是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加以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令人信服的形象来。
⑷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带有突然性。 但是,灵感的出现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
分清晰、敏感状态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并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现解决了久思不解的问题,常会伴有无法形容的喜悦。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长期酝酿促成的。
第五章 注意
一、填空题
⒈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 和 集中 , 指向性 和 集中性 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⒉注意自身状态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 共同特性 ,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性。
⒊注意具有 选择 、 保持 、 调节与监督 三种功能。
⒋注意从其发展来说是有机体的 定向反射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 大脑皮层 。
⒌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停止 和 呼吸运动的变化 。
⒍.根据注意产生和保持有无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 无意注意(亦称不随意注意) 、 有意注意(亦称随意注意)
、 有意后注意(亦称随意后注意)三种。
⒎有意后注意是在 有意注意 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 意志努力
的注意。
⒏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 有意后 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 有意 注意。
⒐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转移 ;与
注意稳定性的相反特征是 注意的分散 ,即平时所谓的“分心”,它是注意的大敌。
⒑注意广度(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 经验 和 知识 。
⒒注意保持在某一 对象 上的时间是狭义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 活动 上的时间是广义注意稳定性。
⒓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 熟练 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
活动之间具有 内在联系 。
⒔直接兴趣是引起 无意 注意的原因之一;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 有意 注意的重要条
件。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注意的含义及其功能
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着一定的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客观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是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性,具有动力性。它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功能。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第二,保
14
持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对活动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并根据当前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转移,以此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客观环境。
⒉简述无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答:无意注意亦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并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无意注意的产生没有明确目的和任务,也不依意志努力,因此也把它视为消极被动的注意,其优点是不易产生疲劳。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的新颖性、刺激物的运动、刺激的对比关系。二是人的主观状态,包括人的需要与兴趣、情绪与精神状态以及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等。
⒊简述有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有意注意亦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指向和集中于当前目的任务的注意,受人的意识支配、调节与控制,体现了人主观能动性特点。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目的任务越明确,有意注意越持久;抵御内外刺激的干扰,通过意志努力,与内外环境的诱因与分心作斗争;对活动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对活动对象的有意注意越稳定;多样化活动促使大脑兴奋性提高,从而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际操作与智力活动;加强意志力锻炼,坚强的意志力是保持有意注意的必要条件。
⒋简述注意分配的含义及注意分配的条件
答:注意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注意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需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但必须具备以下注意分配的条件:在同时进行的两种以上的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即达到自动化和部分自动化的程度。另外,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必须要有相互关联,并已经形成一套由不同活动构成的统一组织系统。注意分配能力因人而异,故存在着个别差异。
⒌简述注意转移的含义及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答:注意转移是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转移不同于注意分散。前者是有目的、主动地把注意转向新对象,后者是由于某种刺激物干扰引起,具有消极被动的特点。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个体对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紧张程度越高,注意转移就越困难;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若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已有习惯也是影响注意转移难易的因素。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⒈试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因此,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⑴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环境方面,要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如注意讲授语音、语调的运用、板书技巧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具的适当使用、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与合理组织等。
⑵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并促使学生理解其意义,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了解有些课程虽枯燥,但在今后工作中将起重要作用,使学生明确课程知识所具有的价值,从而导致对学习结果的兴趣;在教学中,创设“问题
15
情景”来启发学生活动,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合理组织学生的注意活动,包括指导学生自己来组织有意注意,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唤起学生有意注意具有重要作用。
⑶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学习不能单靠无意注意,因为无意注意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不能持久和稳定。但也不能全凭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必须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消耗巨大的能量,容易使人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因此,教学中既要反对单纯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只强调无意注意;又要反对片面要求学生付出意志努力,不考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只强调有意注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转换两种注意,引导学生使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轮换,这样才能使注意较为持久地保持在学习上。
一般来说,刚上课时学生的注意还未转向教学,需要通过课前准备,组织教学“动员”、检查、提问、设疑等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注意转向课堂教学,期待着问题的答案。当课程逐步深入下去,老师的讲授内容逐步被学生理解,越来越有吸引力,学生全神贯注时,这就自然而然地转为有意后注意了。当教到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时,又要设法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经过一段紧张的学习之后,适当地运用直观教材或趣味性的讲述,使学生转入无意注意。在一节课将结束时,学生往往由于疲劳而容易分散注意,教师又要向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有意地注意应当完成的任务。利用两种注意的转化,既减少了学生学习时的疲劳,又增强了学习效果。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一、填空题
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 需要 而产生的 主观体验 (或态度体验)。
⒉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 情感 的外在表现, 情感 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它的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
⒊情绪和情感在 快感度 、 紧张度 、 激动度 和 强度 上都表现出互相对立的两极,这种两极性是情绪和情感的主要特征之一。
⒋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适应功能、 动机作用 、 组织作用 和信号作用,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是通过它的 信号作用 得以实现的。
⒌情绪和情感的中枢机制是下丘脑、 边缘系统 和 脑干网状结构 的功能。
⒍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 面部表情 、 身段表情 和言语表情。
⒎人和许多高等动物共有的四种最基本情绪或原始情绪是 快乐 、 悲哀 、 愤怒 、
恐惧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分为三种典型状态,即, 心境(亦称心情)、 激情 和 应激 ;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情感有 道德感 、 理智感 和 美
感
。
⒏道德感在形式上可以分为直觉的道德感、 形象性的 道德感和 论理性 的道德感。
⒐高尚的情操包括 理智的情操 、 道德的情操 和美的情操。
⒑情感的品质主要有情感的 倾向性 、情感的 深刻性 、情感的 稳定性 、情感的 效能性 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属于同一类但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16
⑴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如下:
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⑵情绪和情感之间有如下区别:
①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更多的是与生理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地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②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生在先,情感体验在后。情绪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态度体验,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但刚出生的新生儿尚未产生情感,它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逐渐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③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心理成分。
④情绪表现的外在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情绪表现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面部表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
2.简述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答: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情绪和情感。在 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情绪和情感都表现出互相对立的两极,这种两
极性是情绪和情感的主要特征之一。
⑴在快感度方面,两极为“愉快一不愉快”。这种体验与主体需要满足的程度相联系。当情绪和情感由积极向消极变化时就伴随着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对立的反映,如快乐和悲哀、敬仰和蔑视、热爱和憎恨等。
⑵在紧张度方面,两极为“紧张一轻松”。所谓紧张水平是指想要动作的冲动之强 弱。紧张的程度取决于当前事件的紧迫性,也取决于人的心理准备状态和个体的
个性品质。与紧张相对应的另一极是轻松,是一种情绪松弛状态。有实验表明,紧张程度中等时,人的操作行为效果最佳,过度紧张或松弛都会降低操作水平。
⑶在激动水平方面,两极为“激动一平静”。激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个体的
机能状态,激动和平静两极反映过度兴奋和抑制状态,如狂喜、暴怒、麻木、冷漠等。激动指在极短的时间里猛烈爆发的情绪反应,伴有激烈的内部器官活动变化和明显的表情动作。激动水平对情绪的快感度有一定的影响,如愉快的情绪在激动时是狂喜,在平静时是恬淡的欣喜。
⑷在强度方面,两极为“强一弱”。 人们常用情绪表现的强弱作为划分情绪和情感水平的标准。例如,怒由弱到强划分为:微愠、愤怒、大怒和狂怒;喜欢由弱到强划分为:好感、喜欢、爱慕、热爱和酷爱。情绪和情感的强度既与引起情绪和情感变化的事件对个体的意义大小有关,也与个体的目的和动机强度有关。
⒊简述表情动作及其意义。
答: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它 是表达情绪最主要的一种表情动作。身段表情是除面部表情以外的其他生理部位 的表情动作,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言语表情是在言语的声调、
节律和速度上的表现。在三种主要表情动作中,面部表情起主要作用,而身段表
17
情和言语表情往往是情绪表达的辅助手段。
表情动作有如下意义和作用:①表情动作有传递信号的意义,根据外部表情动作,人们可以判断他人的内心体验,因此表情是测量情绪的客观指标之一;②人类表情是动物表情演化来的,是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结果;③在现代,表情具有重要的社会性功能。个体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也通过对他人表情的观察和体验来了解周围人的态度和意愿。
⒋简述应激的含义、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映。如在紧急状态下(地震、火灾) ,人们迅速作出判断,使机体各部分动员起来。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有:①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临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一致, 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参考;②已有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的境遇而使人产生无能为
力的失助感和紧张感。
应激状态对人的活动有很大影响。①应激状态引起身心紧张有利于个体全力解决紧急问题,维持一定的紧张状态保持高度警觉,有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使人作出平时所不能作出的大胆判断和动作。②应激所造成的高度紧张状态又会阻碍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紧张和惊恐会导致人们感知、注意狭隘,思维迟滞,行动刻板,正常处理事件的能力大大削弱。
⒌简述道德感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答: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思想 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道德 规范的要求,则产生肯定的道德体验,反之,则产生否定的道德体验,如愧疚、痛
苦或蔑视。
道德感在形式上可以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论理性的道德感:
①直觉的道德感。直觉的道德感是由对某种情境的直觉感知引起的,具有迅速和 突然的特点,对道德行为有迅速定向的作用。
②形象性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是通过形象思维发生作用的道德情感。这是 通过想象发生作用的体验。青少年的情感主要是和具体的对象相联系,运用榜 样人物的道德品质的实例来进行教育,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道德情感。
③论理性的道德感。论理性的道德感是在认识道德、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 概括性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在青年期(14、15岁~24、25岁)才开始产生并发 挥作用,青年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青年期的道德感是由他们的世界观所决
定的。它是一种概括的、深挚的道德感,是个体行为的重要动机之一。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1.论述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
答: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行为总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情绪和情感是人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⑴高等动物的情绪具有适应功能。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的标志,类人猿等高级灵长类动物,有着与人类相似的表情,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
情绪,这些基本情绪是高等动物在生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分化出来的。⑵儿童的情绪情感具有适应功能。婴儿的情绪情感是随他们逐渐适应环境而发展 起来的。哭是婴儿最具特征的适应方式,随着要表达内容的增加,活动范围
的增大,与大人交流的情绪反映也逐渐增加并产生分化。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18
作用是儿童以情绪为信号进行社会性交往的典型例子。如在“视觉悬崖”前儿童往往会驻足不前,观察母亲的表情,如果母亲是支持的,儿童会奋力爬过“视崖”,如果母亲显出担心害怕,儿童就会畏缩不前。
⑶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现代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对环境的适应成为 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情绪的调节成为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人们在适应
不良时往往会产生挫折感,导致焦虑和紧张,通过适当地情绪调节,降低焦虑和紧张,就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克服困难。
⒉什么是激情?如何控制和调节激情?
答: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激情往往由与人关系重大的事件所引起。激情的发展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
①由于意志力减弱,身体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高度紧张使细微的动作发生紊乱。这时人的行为受情绪体验的左右。
②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了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
③激情爆发后的平息阶段。这时会出现平静和疲劳现象,严重时甚至精力衰竭,对一些事物不关心,精神萎靡。
控制和调节激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激情发生的最初阶段有意识地对激情加以控制,能将危害减到最低限度。
②在激情爆发阶段,控制某些粗鲁动作,用言语劝告,并采取合理释放、适当转移、升华等方法控制激情。
③平时应多加强思想修养和自我克制的意志力锻炼,养成涵养谦逊的品质,就能有效控制激情,防止过激行为的发生。
⒊试述教师的感染力的含义及其作用。
答:教师的感染力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教师感染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教师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振奋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进行某一类行为或活动。 教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希望,学生不会反感还会感到亲切,较容易与老师配合,并制定出自己前进的目标,产生前进的动力。
第二,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情绪学习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的学习。学生受到老师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可帮助学生借助情绪记忆推动自己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他们通过迁移来正确地对待人际交往。
第三,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有感染力的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绪。
第七章 意志
一、填空题
⒈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该目的来 支配调节自己的活动 , 克服困难 ,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⒉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发动 ;一是 抑制 。
⒊意志行动以 随意运动 为基础,往往与 克服困难 相联系。
⒋意志行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把意志行动分为 采取决定和 执行决定两个阶
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也是
19
意志行动的关键和中心环节。
⒌动机斗争从形式上可分为如下四种,即 接近一接近型冲突(又称为双趋冲突)、 回
避一回避型冲突 (又称为双避冲突)、 接近一回避型冲突 (又称趋一避冲突)、 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 (又称为多重趋一避冲突);动机斗争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为 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和 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
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一种 双趋 冲突。
⒎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 坚韧性 和 自制力 。
⒏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优柔寡断 和 草率决定 。
⒐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 暗示性 和 独断性 。
⒑果断性品质必须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以 大胆无畏 和 深思熟虑 为条件。
⒒孟子遗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对具有高度 自觉性 和 坚韧
性 意志品质人的赞颂。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意志的含义和意志行动的特征。
答: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先在头脑中确定行动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力求实现此目的,这种心理活动就是意志。由意志支配的心理活动和行动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具有下列特征: ①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意志行动的目的性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意志行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 意志行动和目的不可分。人根据预定的目的发动符合目的的行动,制止不符合目
的的行动。因此意志对行动的支配调节包括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的基础。
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掌握必要的随意运动,意志行动就不能 实现,人根据预定的目的,把一系列最基本的动作,组合成复杂的行为,从而实 现预定的目的。
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产生的意志行动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一个人的意志力 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加以衡量。
⒉简述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答:意志是意识调节功能的表现。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保证了人的行为的目的方向性,调节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的的实现。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为的发动和抑制两个方面。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抑制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意志对行为的发动和抑制作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意志通过发动和抑制这两个方面,克制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行动,发动与预定目的的实现有关的行动,从而实现对人的行动的调节和支配。
意志不仅调节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心理状态,意志可以对个体的认识活 动进行调节,如学生听课时,排除干扰的意志对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认识活功
的调节;意志也可以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如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运用意志力镇定自己的情绪。
⒊简述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答: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是指意志对行为的积极能动的调节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20
⑴采取决定阶段。这是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它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和可能实现的程度,因此是意志行动不可缺少的阶段。包括开展动机斗争、确定行动目的和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及做出决定等。
①动机的斗争。人的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而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动
机是激起人们去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引起人的行动的内部原因和推动力量。如果各种动机相互矛盾时,会权衡轻重,并评定其社会价值,从而推动人们去
行动。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确定行动的目的非常重要。目的越深刻、越具体,则由这个目的所引起的毅力也越大,就越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
③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选择行动方法和策略是在目的确定之后由实现目的的愿望所推动的,它是一个人根据欲达到目的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联系,适当地设计自己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反映一个人的经验、认知水平和智力,又反映出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
④做出决定。确定了行为的目的,又制定了行动的计划,选择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做出决定,即按照一定的标准从若干个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佳的或最满意的方案。
⑵执行决定阶段。克服困难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因为采取决定是主观脑内的活动,而执行决定才是主观见之客观的物质活动,即使目的再明确,行动再高尚,行动方法再正确,计划再完善,如果不付诸行动,所有这一切也都失去意义。所以,通过执行决定才能发挥意志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决而不行”恰恰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⒋简述意志行动中的动机斗争。
答:意志行动中的动机斗争是指动机之间相互矛盾时,对各种动机权衡轻重,评定其社 会价值的过程以及解除意志的内部障碍的过程。就动机斗争的内容来说,它分为原 则性动机斗争和非原则性动机斗争。凡是涉及到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准则相矛盾 的动机属于原则性动机,凡是不与社会准则相矛盾,属个人爱好、兴趣、习惯等方
面的动机斗争是非原则性的动机斗争。就动机斗争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①接近一接近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
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
②回避一回避型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件,但又必须接受其一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
③接近一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内心冲突。
④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为多重趋一避冲突,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每种目的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⒌简述意志的品质
答:意志行动在不同人的身上表现不同,构成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称为意志品质。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它们在人的意志行动中贯彻始终,并构成人的意志的性格特征。
⑴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⑵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
21
作决定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⑶坚韧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和顽固。
⑷自制力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方面的品质。自制力反映着意志的抑制职能。与自制力品质相反的是冲动性。冲动性是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约束较差的品质。
⒍简述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增强挫折承受力。
答:面对遭遇生活和学习方面挫折的学生,教师应从如下方面引导学生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⑴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首先,应该认识到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其次,应该看到挫折并不是只有弊而无利的。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可以使人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追求,并能使人把个人抱负的目标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这样,就能正确对待暂时的失败,不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斗志。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人的任何目标都是通过实践达到的,任何挫折都是在实践中遇到的。要增加挫折的耐受力,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践可以扩展生活经验,磨炼挫折耐受力,并可使人不过分注重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⑷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归因代替消极的归因。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在分析客观条件的同时,更要充分分析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否足够,做出更为积极性的归因,以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⑸教给学生调适和排解消极情绪的常用方法,如发泄、升华和转移等,使不良情绪能得以及时消减和转化。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1.试述意志和认识、情绪和个性的关系。
答:⑴意志与认识的关系。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 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的特征之一,人的任何目的都不是
凭空产生的,都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目的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却是来 源于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结果。人在选择确定目的和采取方法和步骤的过程 中,审时度势,分析主客观条件,回忆过去的经验,设想未来的结果,拟定方案
和制定计划,对这一切所进行的反复权衡,都必须经过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过程才能实现。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要克服困难,就需要作出意志努力。
⑵意志和情绪的关系。首先,情绪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 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 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 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 智。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面对困难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意志力加以读 节和控制,从而使自己的意志行动服从于理智的要求。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紧密联系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成分;同样,意志过程也包含着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对统一的心理过程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
⑶意志与个性的关系。首先,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意志表现,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兴趣爱好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与意志有着密切联系。如一个人对某种活动或事业充满浓厚兴趣和爱,就会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和障碍,最终达到预定的目的。其次,意志在个性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意志在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22
⒉怎样培养人的优良意志品质?
答:要培养人的优良的意志品质,一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⑴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人的意志行动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培养一个人优良的意志品质,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和高尚的行动目的。只有具有高尚的行动目的,远大的理想,才能在行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各种困难险阻,另外要把远近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看到近期目的是为了实现远大目标的一个具体步骤,也要看得到具体行动的深远的社会意义。其次,要注意培养人的崇高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在实现目的的意志行动中起促进作用,即情感在意志支配下,会成为行动的动力,促使人去克服困难和坚持实现目的。
⑵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也是锻炼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的,是通过在克服困难过程中提高意志力水平。在组
织实践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活动的意义,要善于把具体活动与远大目标有机联系起来。其次,设立的每一项目标要恰当,目的超出人的能力或客观条件的许可,会挫伤意志,丧失信心;目的过于容易,不经意志努力就能达到,也起不到锻炼意志的目的。最后,在完成活动并实现了预定目的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意志品质的实际表现,以取得直接的经验,它对意志品质的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
⑶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首先要善于自我评价,这样既能看到自身的优点,又能看到自身的缺点,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起到自勉、自策和自励的作用。其次,要善于自我要求。在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要求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对自己提出意志行动的具体要求。再次,要善于约束自己。优良的意志品质离不开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一个人除了要善于期望并实现目的,也要善于约束和克制影响目的的诱因和习惯。最后,要善于自我监督、自我激励。
⑷发挥纪律对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
纪律反映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因此,纪律不仅约束人的行动,更主要的是它给社会成员的行动规定了方向。自觉遵守纪律,可以培养人的优良的意志品质,尤其是对意志的自觉性品质和自制力品质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作用。
第八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一、填空题
⒈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称之为 个性 ,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其有时与人格同义,包括 个性倾向性 和 个性心理特征 两大方面。一般认为,个性具有 整体性 、 稳定性 和 可塑性 、 独特性 、 社会性和 生物性 。
⒉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 需要 为基础的 动力 系统。
⒊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 生理性 需要和 社会性 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物质 需要和 精神 需要。
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和 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后来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加上了 认知需要 和 审美需要 ,这样人类需要变为7个层次,马斯洛又把前四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归为 缺失性 需要,把
23
后三种即求知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归为 成长性需要 。
⒌. 需要 和 诱因 是构成动机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 需要 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
诱因 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同理, 学习需要 和 学习诱因 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 学习需要 是引起学习动机的内在条件, 学习诱因 是引起学习动机的外在条件,学习的学习行为往往取决于两者的相互作用。
⒍根据动机的起因不同把动机分为 外在动机 和 内在动机 ,由外在刺激所诱发的动机
称为 外在动机 ,由内在条件(如兴趣、好奇)诱发的动机称为 内在动机 ;根据动
机的社会价值分为 高尚动机 和 低级动机 ,高尚动机的核心是 利他主义 ,低级动
机的核心是 利己主义 。
⒎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大致有 交往动机 、 成就动机 和 求知欲 三种。
⒏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有斯金纳的 强化 理论,马斯洛的 需要
层次 理论,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的 成就动机 理论,韦纳等的 成败归因 理论,
以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成就目
标理论和班杜拉的 自我效能感 理论。
⒐阿特金森将麦克里兰的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化,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 成就需要 、 期望水平 和 诱因价值 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即: 动机强度(T)= f(需要×期望×诱因) ;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 追求成就 的动机和 回避失败 的动机。
⒑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海德 (,1958),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
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后来,罗特(,1966)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
出了 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
控型”。维纳(RWeiner,1974,1992)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
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
素,即 能力高低 、 努力程度 、 任务难易 、 运气(机遇)好坏 、 身心状态、 外
界环境 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 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
⒒学习动机的成就目标理论中指出,个体在学习中主要受到 掌握目标 、 表现目标 和社会目标的支配。其中,社会目标又包括 社会赞许目标 和 社会责任目标 。至于个体具体选择哪一种成就目标,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持有的内隐能力观念,另一方面就取决于外在的课堂环境。大量研究表明,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以 表现目标 为中心的动机系统,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 社会目标 为中心的动机系统,个体化课堂结构激发以 掌握目标 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⒓自我效能感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 (a,1977,1986,1995)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 直接强化 ,二是 替代性强化 ,三是 自我强化 。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形成了对下一强化的期待。期待就是班都拉所说的先行因素,但他的期待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待概念,传统的期待概念指的只是对行为结果的期待,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一种 效能期待 。
⒔研究表明,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对抗、相互促进和互相独立三种形式,与此相对应,也存在着三种现实的课堂目标结构: 竞争型 、 合作型 和 个体化型 。大量研究表明, 竞争型 课堂结构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合作型 课堂结构激发以 社会目标 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个体化 课堂结构激发以 掌握目标 为中
24
心的动机系统。
⒕兴趣 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⒖从兴趣的内容看,有 物质兴趣 与 精神兴趣 之分;从兴趣的起因看,有 直接兴趣 与间接兴趣 之分;从兴趣的社会价值或社会意义看,有 高雅兴趣 与 低劣兴趣之分。
⒗兴趣的品质或特征有:兴趣的倾向性 、 兴趣的广泛性或范围 、兴趣的持久性或稳定性 、 兴趣的效能 。
⒘根据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将其分为初级水平即 有趣 、比较高级水平即 乐趣和高级水平即 志趣 。
⒙从根本上说, 需要 是兴趣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此外,对兴趣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还
有如下几种,即: 能力因素 、 年龄与性别 、 个人的认识和价值观念 、 家庭和
环境的影响 、 社会因素 。
⒚激励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是 信念 。 坚信感 是其形成的基石,它是 认识 和 情感 的“合金”, 认识的抽象和情感的渗入对信念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
⒛一个人对自己、对自己与相关事件的关系及意义的认识,心理学称之为 自我意识 ,它主要包括 自我认识 、 自我体验 、 自我监控 三种心理成分。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个性的基本特征。
答: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特、稳定性和可塑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等基本特征。
⑴整体性。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个性结构中所包含的成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个性。现代心理学把个性看作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把个性看成完整的构成物。
⑵独特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既包括人与人之间心理面貌的相同方面(共同性),又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的不同方面(差异性),个性是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⑶稳定性与可塑性。个性是稳定的,只有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才能表现个性的精神面貌。个性以持久性和稳定性为特征,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儿童的个性还不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成年人的个性比较稳定,但自我调节对个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⑷社会性和生物性。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在个性形成和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生物因素只给个性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才能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对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条件。
⒉简述需要及其作用。
答: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需要是一种个性心理倾向,它也是人脑 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反映个体生理和社会的要求。人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
社会成员。人为了求得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获取一定的事物。例如,
食物、衣服、睡眠、交往和劳动等等,这些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形成了一个人的需要。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人的各种需要推动人们在各方面的
积极活动。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又是个体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动力,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必须对有关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需要调节和控制着个体认识过程的倾向性。需要对情感和情绪影响很大。人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和情绪,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则产生
25
肯定的情感和情绪,否则产生否定的情感和情绪。情感和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主观反映。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的活动,要用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需要在个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个性倾向性的其他方面如动机、理想、信念等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个性心理特征是受个性倾向性的调节的。
⒊什么是动机?引起动机的条件是什么?
答:动机是为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一种个性倾向性,它引发、指引和激励人的活动。人类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引起动机必须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动机和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离开需要的动机是不存在的。当需要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就引起动机。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条件称为诱因,它是引起动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个性倾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例如,对于饥饿的人来说,食物是正诱因,电击是负诱因。需要好像起着“推“的作用,诱因好像起着“拉”的作用,“推”和“拉”两种作用相结合就成为一个人实际活动的动机。
⒋简述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答:⑴使学生建立起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新颖。⑶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⑷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⑸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⑹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⑺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⑻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⒌简述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具体内容及其对教师教学的启发指导意义。
答:叶克斯—多德森定律揭示的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得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对教师教学的启发指导意义在于: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⒈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
要: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加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样人类需要有7个层次。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马斯洛指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 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
26
我理想的需要。表现为个人特有潜能的极度发挥,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自我实现者大都是中年人或年长的人,或者心理发展比较成熟的人。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中,把人的基本需要看作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这种理论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有些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需要之间确实存在着层次关系。但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许多方面尚有假设性质,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指标。另外,马斯洛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的需要和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不可取的。他认为,从低级到高级需要的基本需要都是天生的,这样就混淆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界限,忽视或否定了人类基本需要的社会性。
⒉联系实际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探究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直接、暂时;在高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稳定、持久。要合理地运用兴趣转移规律。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还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起兴趣。
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
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如学生对一些略超出其智力水平的问题最感兴趣,但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则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
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九章 个性心理特征
一、填空题
⒈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能力 、气质和 性格 。
⒉按 适用范围 划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 创造性成分 划分,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按 功能 划分,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按 指向 划分,能力分为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
⒊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 能力类型的差异 、 能力水平的差异 、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和 能力的性别差异 。
⒋我国古代称超常儿童为 “神童”, 西方国家称超常儿童为 “天才儿童” ,在日本称为 “英才儿童”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首先用智力测验来鉴别天才儿童,并把智商超过 140的儿童就称为天才儿童。
⒌1978年美国心理学任朱利(i)提出了天才儿童三个圆圈的概念,认为天才儿童应具有超过一般水平的能力、 工作责任心强 和 较高的创造力 。任朱利认为,天才儿童是这三方面的心理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⒍一般认为,智商在 70 以下的儿童是低常儿童。低常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智力不足儿童、弱智儿童、智力残疾儿童等。
⒎当代心理学根据下列三个指标来确定低常儿童:⑴ 智商明显低下 ;⑵ 社会适应不良 ;⑶ 问题发生在早年 。
27
⒏在我国,一般认为智力结构包含六种智力因素: 注意力 、观察力 、记忆力 、 想
象力 、 思维力 、 创造力 。其中, 思维力 是智力的核心成分, 创造力 是智力
的最高表现。
⒐当前,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如下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 抗挫能力 、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 合作能力。
⒑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主要有: 感受性 、 耐受性 、 反应的敏捷性 、 可塑性 、情绪兴奋性 、 向性 。
⒒四种传统的气质类型的名称是 胆汁质 、 多血质 、 黏液质 、 抑郁质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力比多(Libido)流动的方向把人气质分为 外向型 和 内向型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依据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主要是视觉线索)和场独立性(主要是身体线索)特点,将人的气质分成 场依存型 和 场独立型 两种类型。
⒓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 态度 和习惯化了的 行为方式 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⒔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 性格的态度特征 、 性格的意志特征 、 性格的情绪特征 、 性格的理智特征 ,其中,性格的态度特征 在性格结构中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性格结构特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性格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具有 整体性 、 多样性 、 稳定性 与 可塑性 。
⒕以个体心理机能划分,可将性格分为 理智型 、 情感型 和 意志型 ;以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可将性格分为 内倾型 和 外倾型 。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答:当代心理学认为,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着。
区别是,第一,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例如,关于音程、和弦、音阶等的概念和理论属于知识范畴,而听音、辨音、节奏感和曲调感等属于能力范畴。又如,证明几何题时,所用的公理、定理和公式等属于知识范畴,而证题过程中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等属于能力范畴。第二,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的。人的知识在一生中可以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地积累,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能力和知识又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组织得当、方法合理的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发展着能力。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得到发展。孔子说过,“多学近乎智”。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必然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在不同程度上发展着自己的智力。例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写作知识,就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一个人的能力影响着他掌握知识的快慢、难易、深浅和巩固程度。智力发展高的学生,掌握知识又多又快;智力发展低的学生,掌握知识时常常有较大的困难。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和知识密切联系着,相互促进。
应该说明,能力是人获得知识的基本条件,个人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性格特征等都影响着人们获得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巩固程度。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地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确定他的能力高低。
⒉简述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区别和联系。
28
答:能力按照它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二者的区别是: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
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一般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一般认为:数学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特殊能力,但其中有一二种特殊能力占优势。研究表明:同一种特殊能力,包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各种成分对活动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 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和想象能力、音乐情感能力和音乐动作能力。这些能力使人们成功地完成音乐活动,但一些人可能音乐情感能力占优势,另一些人可能音乐记忆能力占优势等等,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就构成各种独特的音乐才能。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密切地联系着。一般能力是各种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般能力的发展,就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各种活动中,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要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既需要具有一般能力,又需要具有与某种活动有关的特殊能力。在活动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共同起作用。
⒊简述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
答:超常儿童指儿童的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的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突出发展的才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的儿童。我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从1978年开始对超常儿童进行调查和追踪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超常儿童有下列共同特点:浓厚的认知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敏锐的感知觉、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进取心强,自信、勤奋,有坚持性。
研究表明,超常儿童具有不同与常态儿童的个性特点。超常儿童在主动性、坚 持性、自制力、自尊心、自信心和个性的某些情绪特征的发展水平方面高于常态 儿童。
⒋简述低常儿童的心理特点。
答:低常儿童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我国把低常儿童分为4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和四级智力残疾(轻度)。低常儿童是整个心理活动水平低下的结果。低常儿童心理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①注意力。重度智力低常儿童完全缺乏注意力,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置若罔闻; 轻度智力低常儿童可以有被动注意,对有兴趣的事物也能有主动注意,但注意
力不稳定,注意广度狭窄。
②知觉。低常儿童知觉范围狭窄,速度缓慢,内容笼统而不够分化。
③记忆。低常儿童对词和直观的材料识记都很差,再现中会发生大量的歪曲和错 误,缺乏逻辑和意义的联系。记忆的保持也很差,视觉表象贫乏、缺乏分化和
不稳定。
④言语。低常儿童的言语出现迟而且发展缓慢,意义含糊,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
29
⑤思维。低常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概括水平低,在归纳、推理和概念化上都有困难,限制其对抽象材料的学习。
⑥个性。低常儿童在个性上表现出沮丧、缺乏自信、对人有敌意、情绪紧张、压抑,常常以失败的心情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思想方法绝对化,等等。
⒌简述在全人口中智力分布的情况。
答:人与人之间在能力的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人口的智力差异从低到高 有许多不同的层次。但在全人口中,智力分布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
大。属于中等智力的人占全人口中的最多数,约占60%;聪明和愚笨的人各占18%~19%;天才和白痴,各占1%~2%。智力分布基本上呈常态分布,智力分布曲线的两侧并不完全对称,智力低的一端较大。因为人类智力除正常变异规律分布外,还有许多疾病可以损害大脑,导致智力低下。但是,智商是可以变化的,采取适当措施,经过若干时间以后,智力高的一端范围将会逐渐扩大。
对大量未经筛选的人进行智力测验的结果,其智商分布如下表。
智力的分布
智 商
130以上
110-129
90-109
70-89
70以下
名 称
智力超群
智力偏高
智力中常
智力偏低
智力低常
占全人口总数的%
1
19
60
19
1
⒍简述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的原因。
答:思维能力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智力中的其他因素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为思维能力提供加工的信息原料和活动的动力资源,若没有思维能力这一加工机器的工作,信息原料和动力资源都将是一堆废物,也就是说必须有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参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
⒎如何理解“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成分”这一心理学观点?
答:性格是体现一个人为人处世方面个人特点的心理特征,它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的核心意义一方面表现为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同性格特点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性格对能力、气质的影响。性格决定了气质、能力的发展方向,影响到气质和能力的表现。由此可见,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成分。
(注:此答案也可用以回答“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一问题)
⒏简述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答: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脑的 活动。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括在人格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 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
一般认为,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 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30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地表现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例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状态。例如,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科学实验人员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他原来具有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要点
⒈论述影晌能力发展的因素。
答:在能力形成和发展中,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有极大的片面性,不能正确 解释能力发展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两者共同影响着人的能力发
展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
⑴遗传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父母把自己的性状结构和机能特点传给子女的生物现象。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元,心理学家一般认可遗传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但对在能力发展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对作用的看法就不尽相同了。一般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遗传因素差异不大,其能力发展之所以有差异,是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的。
⑵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指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生产方式是影 响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能力发展起着重 要作用。生产力影响经济生活、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从而影响人的智力发
展。在生产关系方面,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剥夺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使能力发展受阻碍。新社会,广大儿童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群星灿烂,人才辈出。营养是影响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幼年的营养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发展。营养不良会影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影响能力的发展。
社会生活条件对能力发展的决定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对人来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它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就发展了能力。近几十年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早期教育对智力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命的早期是智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给以良好的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⑶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是在主体的积极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是与他所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的。 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它推动着人们从事并坚持某种活动,从而促进了能力的发展。
⒉根据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分析“高分低能”现象。
答: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①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又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贮备条件;能力的大小,会影响知识掌握的深浅。
31
②知识的掌握,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较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更快一些。
③发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与技能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社会中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人,他们具有比较高的知识,但在生活实践中不能把知识灵活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发展知识的同时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不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发展能力。
⒊试述构成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
答:根据现有的研究,可以得出气质或气质类型的几种主要特征有:
⑴感受性。指人对内外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它是神经过程强度的一种表现。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测量。
⑵耐受性。指反映人对客观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它也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表现。
⑶反应的敏捷性。它包括两类特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如注意转移的灵活程度、识记的速度、思维的敏捷程度等等;不随意的反应性和神经过程灵活 性的表现。
⑷可塑性。指人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与之相 反的品质是刻板性。它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⑸情绪兴奋性。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它主要是神经 过程强度和灵活性的表现。
⑹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表现于内的特性。表 现于外的叫外向性,表现于内的叫内向性。前者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后者是抑 制过程强的表现。
⒋阐述气质的生理基础。
答:人类气质的生理基础十分复杂。气质不仅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而且与皮层下活动有关;气质不仅与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而且与内分泌腺的活动有关。整个人的身体组织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因此,不能把气质的生理基础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等同起来,更不能以生理的某种亚系统(体液、体型等)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但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较为直接和密切,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主要的生理基础。
⑴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平衡性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个体的大脑皮层细胞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它被认为是神经类型的最重要标志。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个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否相当。有的人这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平衡的,而有的是不平衡的,在不平衡中又有哪一种神经过程占优势的问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人与人之间在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灵活性上也存在个别差异,有的灵活,有的不灵活。
⑵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就形成高级 神经活动类型。主要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性);强而
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弱型(抑制型)。
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巴甫洛夫曾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看作一个东 西。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拨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黠液质,抑制型
32
相当于抑郁质。现代研究表明,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功并不是一个东西。气质是 心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是生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主要的生理 基础。
⒌试分析说明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答:气质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⑴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人类气质与整个人的身体组织有关,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巴甫洛夫认为,4种高级神经活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气质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确有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气质与5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这5种思维品质上存在差异,这表明气质与思维品质有密切联系。另外,气质还影响着个体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⑵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找到适合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例如,对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使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黏液质的学生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充分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发展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由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都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应该是教师特别关怀和注意的对象。教师要使具有胆计质特征的学生多得到工作与休息交替的机会;使具有抑郁质特征的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乐趣。教师要培养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情绪稳定性。
⑶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计质的人不太合适;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在一般实践活动中,由于气质各种特征之间可以互相补偿,因此对活动效率影响不大,但在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则具有一定作用。了解气质类型特点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⒍分析说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答: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上,曾有两种极端的观点: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现在支持极端看法的人已经很少了。一般认为,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性格发展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表现出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但这种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不等速的。
⑴家庭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 深远的影响。一般认为,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 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成长。从教育的顺序上来看,首先是
33
家庭教养,然后才是学校教育。在家庭诸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在儿童 性格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民主和信任的教养态度有利于培养儿 童的良好性格特征。此外,家庭气氛、父母榜样和家庭结构等也影响儿童性格的 形成和发展。
⑵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对学龄儿童的性格发展具有重要作
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学习、掌
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在学校诸因素中,课堂教育、班级集体、教师的榜样和教师的管教方式都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发展。
⑶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职业的要求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长期
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社会要求他反复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和自己职业相应的活 动,从而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⑷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官们必须通过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人是一个高度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起作用,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人的主观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第十章(群体心理)的复习思考题在此从略
第十一章 课堂教学心理
一、填空题
⒈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其中感性知识可分为 感知
和 表象 两种水平,理性知识包括 概念 和 命题 两种形式。
⒉现代认知派认为,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形式来表征的知识是 陈述性知识 ,以“怎么做”的形式来表征的知识是 程序性知识 。
⒊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符号学习 、 概念学习 和命题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分为 下位学习 、 上位学习 和 并列结合学习 。
⒋知识掌握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识 理解 、知识 巩固 和知识 应用 三个阶段。
⒌由于学习的对象及其特点不同,理解可以分为 对言语的理解 、 对事物类属性质的理解 、 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 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
⒍一般在教学上为提供感性材料,大多采用直观教学,其形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 言语直观 三种。
⒎学生应用知识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书面解答课题 、 实际操作 、 实际操作与书面作
业相结合 。
⒏学生应用知识解题的过程,可归为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即 审题 、 重现有关知识 、 课题类化 。(郑雪主编《心理学》教材的P240-241)
⒐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主要包含 审题 、 联想 、 解析 与 类化 四个彼此相连而又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基本成分。(林崇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P373-378)
⒑影响知识应用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 课题的性质 、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保持的水
平、学生提取信息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郑雪主编《心理学》教材的P240-241)
⒒知识应用的水平、效果如何,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学习者的动机状态 、 智力水平 、
已有知识的领会与巩固水平 、 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 、 应用知识的心智技能 和教
34
学方法等。(林崇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P379-383)
⒓根据 迁移的性质 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三种类型;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将迁移分为 水平迁移 和
垂直迁移 ;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可将迁移分为 顺向迁移 和 逆向迁移 ;根据 迁移内容 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 迁移范围 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林崇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P260-263)。
⒔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自动化 了的动作和智力的活动方式或系统,技能按其本身
的不同性质和表现方式可分为 动作技能(亦称操作技能、运动技能)和 智力技能(亦
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
⒕动作技能具有动作对象的 客观性 、动作进行的 外显性 、动作结构的 展开性 特点;而智力技能具有动作对象的 观念性 、动作执行的 内潜性 、性动作结构的 简缩性
特点。
⒖ 练习是动作技能赖以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各种动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
节。
⒗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心理学上称之为 练习曲线 。
⒘一般说来,在练习初期学习者多数是通过 视觉或听觉 通道而获得反馈信息,在练
习后期则主要是通过 运动感觉 通道而获取反馈信息。
⒙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出
现一段接近水平的线段,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高原期 现象。
⒚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一般需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即 掌握局部动作 阶段、 初步掌握
完整动作 阶段、动作协调和完善化 阶段(郑雪主编《心理学》教材的P244-245);
以冯忠良为代表的我国心理学家把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概括为 操作定向 、 操作模
仿、 操作整合 与 操作熟练 四个阶段(林崇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P416-421)。
⒛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 加里培林 ,他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大多经历如下五个阶段,即 活动的定向 阶段、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 阶段、
有声的外部言语 阶段、 无声的外部言语 阶段和 内部言语 阶段;以冯忠良为代表的我国心理学家把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概括为 原型定向 、 原型操作 和 原型内化
三个基本阶段(林崇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P435-442)。
21.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义势状态与思维
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 积极 的、 消极 与 对抗 的三种类型。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主要因素及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措施。
答第一问: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主要有:①理解学习的心向。②学习材料的性质。③原有认知结构的水平。④原有知识背景的激活程度。
答第二问: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措施主要有:①丰富有关的感性材料。一般在教学上为提供感性材料,大多采用直观教学,其形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②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⒉简述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答:动作技能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动机水平、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等等。客观因素如动作技能的性质、练习的方式、练习时间的分配、练习结果的反馈或强化。
⒊简述影响有效练习的因素(或有效练习的条件)。
答:影响有效练习的因素主要有:⑴明确练习的目标。⑵练习的速度和准确性。⑶练习时间的分配。⑷练习方式。⑸反馈。⑹运用迁移规律,避免干扰作用。
35
⒋简述智力技能形成的条件。
答:智力技能形成的条件主要有:⑴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正确地识别课题模式。⑵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途径与方法。⑶按照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程序组织练习。⑷大力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详见郑雪主编《心理学》中的P250-251)
⒌简述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主要有:⑴教师的教学 ⑵教师的领导方式 ⑶校风与班风
⑷师生的人际关系 ⑸班级规模 ⑹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⒍简述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具体策略。
答: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包含创设和调控两层含义,通常采取下列策略:
⑴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⑵建立正确的舆论与规范。⑶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⑷抓典型、树榜样、立威信。⑸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⑹妥善处理矛盾冲突。⑺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三、论述题及其答案
试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内外因素与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或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或如何利用迁移规律提高学习与教学效果?)。
答第一问:概言之,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可以归于两类:一类是内部主观因素,一类是外部客观因素。影响学习迁移的内部主观因素主要有:①智力水平。②年龄。③知识经验的精熟程度及概括水平。④学习心向和定势。⑤学习者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影响学习迁移的外部客观因素主要有:①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材料的众多特征中,能够影响学习迁移质量和速度的特征包括:先后所学知识之间有无共同的要素或成分,即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学习材料中知识的组织结构、逻辑层次、知识的实用性等。②学习情境的相似性。简单地讲,前后两个学习情境中相似甚至相同的因素越多,表明能够被学习者利用的线索越多,也就越能促进迁移的发生,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质量。③教师的指导。总体而言,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迁移的发生,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
答第二问: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主要有:
①精选教材。精选的标准就是迁移规律,即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就是指掌握这些基本内容后,在以后的学习或应用中,许多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无需重新教学或学习,只需稍加引导和点拨,学生即可掌握。这些基本内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当然,在选择这些基本的经验作为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包括基本的、典型的事实材料,脱离事实材料空谈概念、原理, 则概念、原理也是空洞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也无法迁移。大量的实验都证明,在教授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配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例,并阐明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则有助于迁移的产生。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怎样才能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呢?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③合理处理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教学程序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宏观方面,即对学习的先后顺序的整体安排;二是微观方面,即具体的每一节课的安排。无论是宏观的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都应该把各门学科中的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内容的学习置于首要地位。
④教授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改善学生
36
的迁移能力,因为学习方法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如在什么条件下迁移、如何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等等,这些信息可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防止经验的惰性化。如果说一学科的具体内容的迁移属于特殊迁移的话,则学习方法的迁移属于普遍迁移,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加之学习方法本身又包含了有效迁移的
第十二章 课堂问题行为
一、填空题
⒈对林林总总的课堂问题行为,我国学者对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把课堂问题行为分成影响他人的破坏性问题行为和不影响他人的轻度问题行为两类;第二种,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两大类;第三种,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第四种,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六种,即隐蔽性违纪行为、轻度矛盾冲突、不遵守作息制度、不服从教师、扰乱性行为和恶作剧。我国有学者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把课堂问题行为归纳为 违纪行为 和 心理问题行为 两大类。
⒉学生在课堂上因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而容易发生的四种不良行为是 寻求关注 、 寻求权力 、 寻求报复 和 寻求逃避 。
⒊面对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应视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 忽略不当行为 、 使用非言语线索 、表扬期望的行为 、 言语提醒 和 执行结果 (当前述各招都不能奏效时,最后一招就是执行结果,比如让学生在教室外面站几分钟、剥夺学生的课间休息或某些权利、让学生放学后留下或者请学生家长等)等一系列尽可能少中断正常教学进程的“低姿态”策略来处理。
二、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⒈当发生下列问题行为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为什么?
⑴转身说话 ⑵没举手发言 ⑶动武 ⑷旷课 ⑸干扰他人
参考答案:
⑴转身说话:①信号中止:教师用静场数秒、小声咳嗽等信号示意学生停止说话。
②走近说话学生或站在他身旁,或用手轻拍其背,或轻声提醒等方式进行邻近控制。③向转身说话的学生提问他能够回答的问题,使他体面地回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⑵没举手发言:表扬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用注视着他(她),以目光激励他(她)积极举手发言。
⑶动武:劝离课堂在教室外罚站10分钟进行“冷处理”,待其情绪稳定后需要回到课堂时,教师要允许其返回课堂,教师切忌对其表现出任何讽刺或歧视的举动,而应予以接纳,促使他珍惜这次新的开始,课后再找他单独谈话,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⑷旷课:协同家长一道进行耐心劝导,晓之以理,不奏效时,只好执行结果,如剥夺他(她)最喜欢的活动,让他(她)放学后留校反省。
⑸干扰他人:言语提醒,不奏效,只好执行结果—劝离其暂时离开课堂在教室外罚站10分钟。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一、填空题
⒈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定
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37
⒉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包括 角色认知 阶段、 角色认同 阶段、 角色信念 阶段。
⒊我国申继亮和辛涛等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
是 本体性知识 ,也叫 专业知识 ,这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二是 实践
性知识 ,这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三是条件性知识,这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
心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 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 ,二是 教与
学的知识 ,三是 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
⒋教师所应具备的特殊能力包括 组织教材 的能力 、 言语表达 能力 、 运用教学
策略的能力、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 的能力 、 班级管理 能力 、 教育科研能力
和教育机智。
⒌教师灵活机智、随机应变的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善于因势利导、当机立断的智慧和胆识,心理学上称之为 教育机制 ,它的表现形式有:① 善于因势利导;② 善于随机应变 ;③ 善于对症下药 ;④ 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
⒍与教育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有 教学效能感 、 教师的责任感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以及 教师的个性特征 。
⒎ “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他们抱有希望,经过几年的教育,学生就会像你所希望的那样有进步,不但在学习上、品德上,而且在做人的道理上都会达到教师所希望的那样。”我国当代初等教育家斯霞的这段话蕴涵的心理原理是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⒏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效能感分为 个人教学效能感 和 一
般教育效能感 两个方面;研究表明,教师的 一般教育效能感 随着教学时间的增
加,有降低的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随教龄的增加,则表现出一种上升的倾向。
⒐一般认为,教师的学生观有两种,即 评价性 的学生观和 移情性 的学生观。
⒑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对学生德智体、人格与心理的各方面都关心 ; 第二, 对所有学生都热爱 ;第三, 尊重学生 。
⒒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 精神感召力量 ,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 影响力 ,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 人际关系 的表现。
⒓ 教师威信 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成功扮演教师角色的一个重要条件。
⒔教学风格是教师执教时所表现出来的 独特技能 、手段与方法。
⒕黑尔等曾把教师分为三种类型,即 烦躁型 、 胆怯型 和 高度整合型 。
⒖ 刻板印象 是在教师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学生的固定形象。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答现代教师所承担或扮演的职业角色。
答:关于现代教师所承担或扮演的职业角色,提法一:①模范公民;②组织者和管理者;③教学设计者;④伙伴与朋友的角色;⑤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⑥反思者和研究者的角色;⑦家长的代理人;⑧终身学习者;⑨学习的促进者。提法二:①传道者;②授业者;③管理者;④示范者;⑤监护者;⑥辅导者。
⒉简答教育机智的含义、影响教育机智发挥的因素和教师发挥教育机智的具体表现。
答第一问:关于教育机智的内涵,心理学上有以下四种解释:
①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
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
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38
②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
快速地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它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因势利导;②
随机应变;③对症下药;④掌握分寸。
③教育机智是指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巧妙地排除干扰、用出乎意外的简捷有效的方
式实现教育目的的才能。
④教育机智是指教师灵活机智、随机应变的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善于因势利导、
当机立断的智慧和胆识。
答第二问:教师面临突然出现的新问题,能否表现出当机立断,机警地采取有效措施,受教师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①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②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③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除了上述三种主要因素外,教师思维的品质,性格与气质类型以及能力等都对教育机智的形成和有效发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答第三问:教育机智的表现形式或表现方式主要有:①善于因势利导;②善于随机应变;③善于对症下药;④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⒊简述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就教师本身如何维护和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献计献策。
答第一问:教师威信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导和家长对教师威信的形成固然有很大的影响,但教师自身的条件才是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①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对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②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会影响教师威信的形成。③教师还要珍惜“自然威信”。④教师要拥有心理容量,克服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心理偏见。
答第二问:教师要维护与提高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建议教师应着力塑造自己如下几方面的品质: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③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④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⒋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
答第一问: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②悦纳教师职业。③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④健全的教育意志。⑤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⑥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答第二问:
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具体做法如下: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②遵循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做到科学用脑,教师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适时用脑。第二,交替用脑。第三,加强脑的营养。③认识压力,有效缓解压力。具体方法和策略如下:第一,学会换位思考法。第二,推移时间遗忘法。第三,倾诉和宣泄法。第五,积极心理暗示法。④热爱生活,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⑤善与人处,乐于合群。⑥积极进取,创新中获取成就感。⑦积极地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填空题
⒈现代健康概念包含 生理健康 、 心理健康 、 社会适应良好 三方面含义。
⒉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可说是一体两面,若严格区分,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 目的 ,
而心理卫生则是要达成此目的的 手段 ,二者是 目的和手段的 关系。
⒊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是 心理素质教育 ,二是 心理健
39
康教育 ;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发展性 教育 与 补救性 教育两项任务;从途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 心育教学 ,二是 心理咨询 ,三是 心理治疗 。
⒋判别行为正常和异常的具体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⑴ 以经验作为标准 ;⑵ 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 ;⑶ 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⑷ 统计学标准 。
⒌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很多,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主要的方面:⑴ 适应问题 ;⑵ 学习疲劳问题 ;⑶ 性成熟问题 ;⑷ 厌学与逃学问题 ;⑸ 问题行为 。
二、简答题及其答案
⒈简述心理健康的含义和一般标准
答第一问: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答第二问:
目前,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②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人际关系和谐。⑤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⑥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⒉简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原则与基本策略
答第一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发展性教育主要是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补救性教育主要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
答第二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贯彻如下原则:素质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预防、发展和矫治相结合的原则、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的原则、渗透性原则、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适应中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教育的原则。
答第三问: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有:⑴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全员参与。①设心理健康教育课。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④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⑵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⑶发展优先、防重于治。
⒊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答: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⑴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心理健康教育;⑵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心理辅导;⑶中学生情绪的心理辅导;⑷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⑸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辅导;⑹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教育;⑺中学生休闲、消费与生涯发展的辅导。
40
本文发布于:2024-02-22 00:5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534329146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