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

更新时间:2024-02-21 21:17: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大相径庭)

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

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

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

1977年是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后的第一年,中央决定恢复中断了十一年之久的高考。

这一英明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反响。下放知青、应届高中生、社会青年纷纷报考,还包括象我和黄德培、吴仰生这些已经有了工作、但仍不甘心的大龄考生。据事后统计,参加当年高考的考生人数乃集十年文革停考期间之总和,达570万人之多,年龄段则是从十六七岁的应届高中生到三十岁出头的老三届知青,平均录取率仅为4.7%,与四十六年后的今天相比,无疑为云泥之别。

四十六年前,我三十岁,已经成家生子了,为什么还要去蹚这个“浑水”、冒这种风险呢?其原因与心路历程已在拙文《四十三年前的突围》中详谈,这里不再赘述。

别人的准考证

我记得发布高考报名通知是十月下旬,距考试日期仅一个月多一点。12月初发放准考证,准考证的纸质很差,也就填个姓名、贴张照片,盖个公章而已。我们省的考试日期大概是12月10、11日两天。考试科目四门,语文、政治、数学、理化,没有外语。停课多年了,“复课闹革命”的应届中学生也只是学点浅显的语文知识,学工学农,物理课讲的内容是“三机一泵”(电动机、柴油机、拖拉机与水泵)。对上山下乡的知青来说,所学的知识早就忘光了,哪还记得什么英语、俄语?数理化试卷的考试内容大约仅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水平而已(物理题相当于高一,有一题考了自由落体),尽管这样,还是将570万考生中的极大多数挡在了高校大门之外。

文革中的中学教材

由于考生成分复杂,为了保证应届高中生的录取数量,同时又要考虑大批上山下乡知青的报考,故当时设置了两道最低分数线:以25岁为分界,25岁以下总分150分,25岁以上总分250分。报考最大

年龄30岁,对部分特例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录取后,很多学校中出现了“叔侄同桌上课,母子一道读书”的奇葩现象。当年我所在的班就有年龄33、拖着奶娃的妈妈来读书。

由于复习时间短促,加上文革期间流行“读书无用论”,很多书包括一些老教材都被当作“封资修材料" 烧掉了,复习资料奇缺,因此说仅凭短暂复习就能“跳龙门”,那是胡侃。真正拚的还是实力,即考生的文化基础,也就是在学校曾经学过的知识量,特别是数理化知识。因此大龄考生中能够考取的大部分还是老三届中的高中生,特别是66、67届毕业生。因为这些人基本或大部学完了文革前的高中课程。低龄考生中能够考取的当属真正的佼佼者,如我所知道的夏家龙、谢宏、潘慰、张世丰、查励华、程九标等人。

四门课分两天考,第一天考语文、数学,第二天考政治、理化。这种安排似乎与现在的高考安排巧合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高考的第一天,天气阴沉,寒风凛冽,记得77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冷。穿着棉袄背着书包,年龄从十六七岁到三十好几不等的形形色色的考生鱼贯而入,进入设在原当涂一中的考点。这所学校是我县许多考生的母校,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今天又旧地重“游”,要在此进行人生命运的重要一搏,真是令人唏嘘呀!

一中校园内有一条小河,将校园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潺潺的流水曾经承载我们美好的理想,向远方流淌,远去,似乎将永远消失......想不到斗转星移,十二年后,我又回到这里来参加高考,向命运作最后一搏,真是造化弄人啊!

我的考场在“河北”——小河以北,当我根据准考证上的考场号,找到考场时,不由得更是惊诧莫明了,因为这间老房子就是我读高一时的班级教室,在教学区最北边的一排老教室的最东头。

1962年的时候,我们高一(1)班45个人,曾经在那儿度过了快乐的一年时光。当时团支书是陶永福、班长是石德梅、学习委员是汤复江、数学科代表是朱长城、俄语科代表是汤建伟......而班主任则是和蔼可亲但对学生又严格要求的王庆年老师......

老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

人生之路是一条复杂的曲线,蜿蜒曲折,起伏波动,是很正常的。但象这样在曲线的一些关键点上出现“地点重合”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呀!

走进考场,努力让激动不已的小心脏尽快平静下来,按照考号找到自己的座位,开始打量四周。十多年过去了,教室还是老样子,只是课桌变矮了,而且十分破旧。从62年时的高一到77年时的成人,我的身高并没有增加多少,为什么课桌显得这么矮?奇怪!事后才知,老教室已经准备拆迁,再加文革期间停课,原有课桌已移作他用,现突然恢复高考,考场顿觉不够,此考场的考桌系从附近小学借来的旧课桌,故此又矮又破。

铃声大作,考试开始了。第一场语文,因为报的理科,不考语文知识,只考一篇作文。展开试卷,只见试题寥寥数行:(大意)考生须以《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为题,写作一篇短文,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细看试卷,纸张质量不错,据说是文革后百废待兴,因考生特多,纸张缺乏,邓小平特批,临时调用《毛选五卷》印刷用纸,故试卷卷面洁白,试题印刷清晰。随卷还附有草稿纸两页,其质量则不敢恭维,十分粗糙,连现在的一般商品内包装衬纸都不如。管它呢,反正打草稿,只要能写字即可。

开始构思。作文题目虽然事先并未猜到,但考前在工厂工作,技术改革活动中正在进行一项如何提高注塑机电加热效率的研究,绞了好多脑汁,翻来复去改了N多次才搞成功,正是体会颇深之时,素材自是拈手即来。再加上其时中央刚开过科学大会,全国氛围正浓,报刊宣传力度正大,脑海中印象深刻,于是笔下滔滔,一挥而就,不用一半时间便完成了草稿。

下面便是向试卷上誊写正文。不顺的事情出现了:本想把方格格中的字写得漂亮一些,无奈天冷,手展不开,课桌又矮,趴在上方特别吃力;破旧桌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宽窄不一的裂纹与沟缝,一边写一边还得留神,不能将笔尖插到桌缝中,否则笔尖会折断,还会将卷面弄得一塌糊涂,那可就完了!

于是小心谨慎,一笔一划,如同小学生描红;一行一挪,躲开桌缝,如同躲避蛇窝。等到誊写完成,已是热气蒸腾、满头大汗,背后内衣也湿透了,那还有寒冬的感觉,只觉得春暖花开了!

此时抬手看表,离结束铃响还有五分钟。

再细心检查一遍,自我感觉甚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交卷!事后成绩出来,作文93分。

作文写得顺利,开局良好,心情舒畅,对后面的数学和政治、理化考试都产生了良好的联动效果。结果就是进入了4.7%的圈子——被录取了。

录取过程也有一段趣闻。77年12月考试,录取通知书78年3月才开始发放。因为文革停考十年,一旦恢复高考,累积了十年的知青如山洪爆发,再加上往届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倾巢而出纷纷参考,导致全国考生人数高达570万(文革前每年考生仅数十万),庞大的人数导致阅卷、核分、按志愿录取等工作量猛增,且元月份为春节假期,故发放录取通知延到3月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如此,我的录取通知还是迟到4月初才拿到手。为什么?由于先要安排年龄25岁以下的应届毕业生与知青,以疏解就业压力与知青回城问题。对于年龄偏大的老三届知青与已有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则放在后期录取。当年本科学校很少,记得全国仅二十几所重点大学,根本没有什么985、211之分,因此,各类专科学校特别是师专成了大龄考生的“收容站”,记得当年我所在的77级物理班,全班76人,年龄30以上的大约占一小半。

说来奇怪,今年虽已八十在望,但看见别人的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是羡慕不已。一种强烈的竞争心态仍不时在心底躁动。如果能真的穿越回去六十年,还是想再去搏一回,当然前提是必须平等竞争,才能使人心服口服。

别人的北大入学通知书

人生苦短,转眼四十六年过去了。古稀之年,正在“奔八”的途中。精力明显不济,特别是短期记忆力大为下降,出门忘钥匙、丢三拉四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是,四十六年前的应考,包括一些细节,竟

是记得清清楚楚,这真是怪事!这可能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强烈刺激会在人的脑海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记,以致永誌不忘了!

2023年2月10日改稿

文章链接:

【伏枥老骥】 四十三年前的″突围″

伏枥老骥,公众号主编。七旬翁,奔八中。常忆半纪童趣事,调侃嬉笑寻志同。也曾考场咤风云,更寄厚望于后雄。文化自信终铭记,公平公正世界同。

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21:1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5214722713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pdf

标签:考生   录取   文革   知青   高考   试卷   应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