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件件)
中医论痰
中医谈痰 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陈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脾为生痰之源,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脾生之痰,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湿痰嗽,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证候特色。水
谷精微在肺中进行疏布要有气的鼓动,否则就容易形成痰存在肺中,这种气包括脾气、肺气、肾气。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更加直接,影响明显并且常见。肺为贮痰之器。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痰虽从肺出,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它脏腑密切相关的。水代谢。中医认为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全身。下输至膀胱中的水液,再在肾的气化作用下,一部分(清的部分)上注于肺,润养肺金,一部分(浊的部分)化为尿液排出体外。打通肺经和大肠。肺经循行从大肠出发,先到达肩膀头,顺手臂而下到手指端,交大肠。肺吸收新鲜空气,大肠得气后,才能正常运转,清除糟粕,肺脏才能平平安安。1、揉中府、肺俞,止咳又润肺。肺经从体内行至肩膀头出,起于中府和云门两穴。若点揉二穴很疼,必有邪客,可用大真空罐在此拔罐,一罐两穴,引出入侵之外邪。罐斑通红为热;罐斑黑紫为寒;皮肤出泡为湿。咳嗽初期,刺激点揉中府、肺俞(或拔真空罐5分钟),立马止咳。2、常搓手腕,清涕自消。肺喜温,怕寒凉。手
腕处皮薄,如果这里长期沾凉受冻,老来必定肺气伤损。尤其是中医寸口把脉处为要害之口。当身体突然感到寒凉时,清涕流下,可以搓手腕寸口至发热,就会感觉后脖子发热,清涕即止,可避免一次感冒。3、着急上火引起的咳嗽。用右手大拇指的指甲在左手的少商穴上狠劲点,坚持1分钟。肺经手指尖上的少商穴,特别适合放血,可泄肺热。肺反应在脸上的部位为双眉之间。这块区域要是发红、发青、有斑、长痘,祸首均为肺内藏邪。如鼓痘、发红(伴燥咳)提示肺经有热。发暗、发青,提示肺经受寒。肺还主声(但根在肾)。声音低微为肺气虚;声音嘶哑为风寒束肺。肾为生痰之本。因为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充足是脾阳健旺的根本。而脾阳健旺是正气内存的根本,正气内存则是邪不可干的保证。所以,在健旺脾阳的同时,要考虑是否存在肾阳不足之象,适当配入温补肾阳之品,如附子、肉桂、细辛、淫羊藿、吴茱萸等。肾阴虚,导致肾不能纳火,肝火就旺。要肝肾同养,补肾阴的药六味地黄丸。中医将痰分成三类:气郁之痰、脾虚之痰和血痰。气郁之痰是平时理解的脂肪瘤,主要由于憋气胸闷而成。咳嗽出的痰有时是脾虚生痰,如此则应健脾祛湿。血痰是高血脂形成的,由于血脂堆积而生成的痰。这三种痰可以互转,事先确定病因,以免张冠李戴。体内多痰,也会失眠。由痰导致的失眠,通常患者脸上或身上的皮肤会明显泛黄。中医学中“痰”的范围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有些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也可能由痰引起。这种看不见的痰就是无形之痰。“有形之痰”主要有寒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寒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欢喝热的,舌苔薄白。这种情况多由受寒邪引起。可以用陈皮、桔梗等化痰的药物泡水,同时治疗风寒感冒。热痰:痰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此时就要清热化痰了。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一些鲜竹沥水或者梨汁。(淡竹和青杆竹的新鲜茎,经火烤所沥出的淡黄色澄清汁液即为竹沥。其性寒味甘,一般作为清热化痰之用。)湿痰: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燥痰:痰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这时要多喝水,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等养阴的药物代茶饮,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刺激穴位祛痰:痰的产生和增多会引发人体疾病,祛痰,也必须找到病根。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肺俞,痰嗽称奇”。所以,凡与痰有关的病症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能健脾
和胃,使湿痰自化。1、按揉丰隆穴。丰隆穴走于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从腿的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如果嗓子哑了,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可能是有痰结在喉咙了,点按丰隆穴一分钟。如果有人觉得有痰咳不出来,揉丰隆穴后很容易把痰吐出去。高血脂、体内痰湿重的人,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丰隆穴5分钟,然后把从药店买回的甘草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隔12个小时再贴。(甘草味甜,色黄,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选)2、按揉支正穴。支正是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位于腕横纹上五寸。支正穴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中医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了,叫痰湿所结。或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赘生物。脂肪瘤也是人体的痰结。通过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这些赘生物。因为支正穴可以从心脏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3、多吃芝麻少吃肉。古话说“鱼生火,肉生痰”,尤其是猪肉吃多了很容易生痰。可以把芝麻炒熟后磨成粉,每天吃点儿。纯正的芝麻油更好,当做食用油,能痰消病灭。痰饮内伏背冷作胀背冷或背部作胀,主要是指患者自觉背部凉冷或作胀而言。背部凉冷如冰,
却检查不出相应的病理变化,西医一般是不作病态的,但患者却很痛苦。本症临床并不少见,古医籍中亦早有记载,《伤寒论》称“背恶寒”,《金匮要略》称“背寒冷”,刘完素《河间六书》则称“背怯冷”。
本症无外感兼症,故不属于外感症(当然也有由外感风寒或恣食生冷而诱发或加重者)。无阳虚全身畏冷等症状,故不属于阳虚之症。本症主要讨论痰饮内伏、阳气被阻遏不能伸展之背冷作胀实证。
主症:背部凉冷或发胀,其冷、胀部位及其特征,常表现为背心有手掌大小一片寒冷或作胀。少数患者冷胀感呈直线沿背正中沟向下延伸。经年累月,时轻时重,每遇寒凉之季,阴雨之天,或案牍过劳,多卧少动,饱食、恣食水浆则病显而症重;反之气候燠暖,明静晴朗,体力劳动,体育运动,背部捶打,热敷,则症情缓解,甚至可暂时消失。有的病人并兼有前额凉冷、胸膺满闷、胃脘痞结、纳谷不馨、运化迟滞、咽喉有曀塞感,但不防碍食纳,时或咳唾清稀痰涎。舌淡,苔微腻或少苔。
按:中医将背部凉冷之症,称之为痰饮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按温化痰饮为治,累试不爽。背部凉冷一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痰湿内伏,遏阻阳气不能展布,以致背部凉冷或作胀;一是寒邪客于经脉,阳气被郁而凉冷。然本症特点是背部凉冷仅如掌大,症近乎怪,故不属于后者,而是痰
湿内伏之候。类似本症的论述,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已有记载:“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王隐君《泰定养生主论》言顽痰怪证时说:“痰证古今未祥,或脊上一条如线之寒起者。”明代戴思恭说:“其人素有痰饮,常流注肩背作痛。”(引自《证治要诀》)。提倡“百病多有兼痰者”的治痰大家朱丹溪,他在论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之后说:“背心一片常如冰冷,皆痰饮所致。”(《丹溪心法?痰》)可见古代医家对由内痰而引起的肩背疼痛、凉冷诸症是很注意观察的,究其病理,乃因寒痰冷饮积留胃中,上凌胸膈,阻遏胸中阳气不得流行展布使然。脾胃为仓禀之官,职司水谷纳运,脾胃失和纳运失常,水谷津液化失其正,积成痰饮,留着心下胃脘。故本病多有纳谷不香,运化迟滞,胃脘痞结等症。病症初起,人多不以为然,渐至痰饮潜滋暗长,遏积而上渍胸膈。胸膈内居心肺,宗气汇聚其间以为一身之气的流行出入。《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吸吸。”《灵枢?刺节真邪篇》又云:“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一合经文之义即知胸膈宗气,一合肺气走息道以司呼吸,一合心阳贯注脉中以运血行,周流展布,运化舒展,有如离照当空,旷然晴朗,而痰饮上犯,则宛如地气阴浊升于天际,阴霾重合,失去明朗之性。宗气流行碍滞,于是胸部郁闷,息道喉咙受阻则感曀塞。《脉要精微论》说:
“背者,胸中之府”,背属阳,心之脉转行于背,痰饮阻膈,宗气不能贯心脉,合心阳转于背,背失温煦,故背部凉冷、发胀。阻滞严重者症情则重,故可一直延伸至尾骶。
本症虽以背冷发胀为主症,但病情初起,背部寒冷发胀,时有时无,时轻时重,经捶打、热敷、阳气暂得流行而症状消失。故患者于此多不经意,或仅以为气血运行不畅,抑或背部偶受风寒而然。就诊时往往忽于主诉,反以纳谷不馨,运化迟滞,胸胃痞闷,喉咽曀塞求诊。医者不悉心诊察,则多误为食积、气滞、梅核气等症。采用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半夏厚朴汤等理气消导之法为治,投以上述药物,积饮少去,也可得三五日轻松。但毕竟未中綮要,甚至中气益伤,痰饮旋复凝聚,病情则又依然。患者不明病情真相,求诊不愈则情怀苑结,以致气机愈郁滞而痰饮愈聚而不化,彼此相因为患,因而本病经年不愈者屡见不鲜,尤以女性为多。
治则:温阳和胃 行气化痰
方药:薤白 桂枝 杏仁 橘红 郁金 浙贝母 半夏 莱菔子 旋覆花 威灵仙 炙甘草
方中薤白性温味辛苦,辛通滑利。自仲景《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明其用以来,古今皆奉为开胸痹、祛膈间阴邪痰浊之要剂。桂枝辛温而甘,合甘草辛甘化阳,益心阳而助宗气。威灵仙除痰湿,通经络,性急善走,每剂中不得少于50g,合桂枝辛通,促
使胸背阳气展布流行,松弛背部肌肉。上述四药专从温阳行气着眼,即如喻嘉言所谓“补天浴日”,一旦离照当空,何患胸际阴霾不开。天气之窒塞因于地气之上升,故还当用化橘红、半夏和胃化痰,以靖痰饮之源。旋覆花、浙贝母、郁金化痰散结行气,与橘、夏配伍,化痰之力益增。莱菔子化痰积而兼消导,以灭减痰饮再生之势。
本症虽以寒痰冷饮遏阻阳气为多见,但偶也见到因痰饮久郁,气机郁滞渐变化热,症成寒热夹杂,背部作胀时,伴有口苦、尿黄赤。凡此,则可于上述药物中稍事变通,适当加入瓜蒌甘凉清润,连翘清热散结,枇杷叶化痰泄热,亦不难治愈。痰血同源,痰疾旷日持久不解,势必兼夹瘀血,症见凉冷而胀痛甚,用肉桂、水蛭、橘红、威灵仙等制成蜜丸与服。如病致阳气虚馁者,又当适当选用补脾乃至补肾阳之剂,如补骨脂、蜈蚣、鹿角片等等。
1967年冬,笔者在湖北省神农架“开门办学”,一日见一年轻司机(解放军战士)开车时,将背部紧靠司机台椅背,频频挨动,并时而以手猛捶打背部。其痛苦之情,益于颜表。约莫十日后,又见此司机在开车时复如前。我问:解放军,何故如此?答曰:在一次野营“拉练”之后,部队加餐改善生活,食肥肉油腻过多,不久即出现背部胀满凉冷,故时时以背部紧挨椅背或使劲捶打以解其急。说话间,取出旧棉衣两件,棉衣背部均已磨烂,棉衣中的棉絮一片无存,而
卫生队又说没有病。因其部队战士煎药不便,即以外敷药为治(即本症附方),制送威灵仙、蜈蚣、橘红等化痰丸一料。约半年后,该荣升某车队队长,一日他送我一挂包“红宝书”(《毛泽东语录》),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件很珍贵的礼物。往事重提,意在说明许多疑难杂症,从痰论治,是一条有效的思路。
禁忌:笔者治病,除癌症、癫痫等特殊病症之外,极少讲禁忌,本“天人合一”之理,以患者自感适宜之衣食住行为准。比如:讲茶叶、萝卜、绿豆等等解药,我历来是不苟同的,但痰饮留伏背部寒冷作胀之症,即要在某些方面作些适当禁忌:即治疗期间、或病情初愈之后,必须少食腥荤油腻,少食冷饮冷盘,少饮酒,甚至多带汤水的菜肴也应少吃(我在深圳遇到十多位先生、女士喝早茶稍一过量,即感背部不适,并作呕恶!他们常开玩笑说,有了金钱,没有口福!其实这是痰饮作祟。本院87级有几位同学,早餐只吃馒头或油条等干焦食物,不能喝清稀之稀饭,稍进稀食,即感背部作胀,胃中有水气荡漾然),多吃些干、焦、烧、枯、香食物,待痰饮化净,脾胃气复如强壮者流,肝气疏泄而不郁滞时,方可“解禁”。这样作,对杜绝痰饮病复发大有俾益(由于不注意饮食禁忌,或房事过度,愈而复发者不少)。《儒门事亲》有言:“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的
“湿淫所盛,民病积饮。”等等,是泛指痰饮形成之病因病机以及地区方域、大气运行致痰致饮之言,张子和等人是单言饮水过多而为痰饮留伏之说,至今仍有临床价值。
改革开放的政策好,食客、请吃、白吃之辈多,恣食豪饮、冷盘冷饮者众,痰饮病愈而复发者屡见不鲜,可不慎乎?
附:外敷经验方一则
威灵仙 辣椒粉 肉桂 小茴香 苏叶 麻黄
白芥子 樟脑
上药共研极细末,装于布袋内,拍整平,用线含缝,不使药粉聚落在一起,干敷于背部凉冷胀满处。布袋另套一布袋,一则脏了可换,二则使药力缓慢释放,延长其药效。布袋周围各系一条布,以便随挂随取。此药袋最好是热敷,即:先将布袋挟在两个暖水袋中间约十分钟,再从速挂于背上,或以火烤热后挂于背部。越热越效,越热见效越快。有不少这样的实例,热药袋挂上,不到三分钟时间,患者即感到背部及浑身轻松,或几声快意的呃逆之后,宛如平人。“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此之谓也。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肾为生痰之本说到“痰”,不是学中医的人往往会想到从口中吐出的“痰”。实际上,中医学中“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此外,有些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
神昏或癫狂等也可能由痰引起。这种看不见的痰,就是无形之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对于“有形之痰”大家可以自己分辨的主要有寒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寒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欢喝热的,舌苔薄白。这种情况多由感受寒邪引起。患者可以多用些陈皮、桔梗等化痰的药物泡水,同时治疗风寒感冒。 热痰:痰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此时就要清热化痰了。饮食要清淡,不要吃些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一些鲜竹沥水或者梨汁。 湿痰: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燥痰:痰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这时要多喝水,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等养阴的药物代茶饮,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因痰从肺出,所以人们多认为肺生痰。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
而是水行不利之象。那么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他脏腑均密切相关的。水代谢,中医认为由肺、脾、肾三脏所主。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周身。下输至膀胱中的水液,再在肾的气化作用下,一部分(浊中之清的部分)上注于肺,润养肺金,一部分(浊中之浊的部分)化为尿液,排出体外。在临床上,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生气不布),二是湿困。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燥湿化痰(陈半夏、陈皮),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汤头歌诀: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湿化痰兼理气,
湿痰阴滞此方珍。肾为生痰之本之说,又如何理解呢?因为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充足是脾阳健旺的根本。而脾阳健旺是正气内存的根本,正气内存则是邪不可干的保证。所以,在临床上,健旺脾阳的同时,常要考虑是否存在肾阳不足之象,而适当配入温补肾阳之品,如附子、肉桂、细辛、淫羊藿、吴茱萸等。那么,如何来辨脾生之痰呢?此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故古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如《万病回春》卷四言:“湿痰嗽者,有痰,痰出嗽止是也。”名词释意: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湿痰嗽,病证名。痰嗽之一。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证候特色。脾是如何主下肢的,其方式是如何完成的?【中医理论牛角尖】:中医认为,脾主四肢,问题:脾是如何主下肢的,其方式是如何完成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内中却含至理,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后,如何治疗下肢病变,心中就不乱了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但是,这种能量是怎样运动的呢?因此,必须弄清楚人体的机能变化,这对如何运用中药也是很关键的,若上肢有病,应该怎样使脾能量上行呢?下肢疼痛又是如何调整脾脏,使其能量运动到腿部呢?这就牵扯到中焦的问题。“胃气下行为顺”是中焦能量运动的规律。胃与肾的能量相合,这种气机才能贯注于腰膝之下,这是为什么
呢。例如:对脉管炎的治疗,脉管炎往往是脚趾先发病,要治疗脚趾上的病变,就需将胃、肾的能量合一,然后才能下达于脚趾。若是直接在脚趾上用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所以,治疗疾病一定要寻根究底。不了解这个道理的医生,通常是用怀牛膝做下行引经药物,上行部分则用白芍、桂枝。但是,应用怀牛膝有很大的弊病,为什么呢?怀牛膝可以引能量下行,可是,能量下去以后却不能回来,这就是弊病。可见,不光在人体修炼上要懂得人体的机能变化,在处方用药上也必须懂得人体机能的变化,才能避免某一方面的弊病。
所谓“胃气下行为顺”是指胃、肾的能量应下行贯注于腰膝之下直到脚趾。如果胃气只上不下,则会造成下肢冷,而且人体的场性运动不平衡。高烧时为什么发冷啊?小便失禁的时候为什么发冷?腿为什么抽筋?这都是由于胃气不下行的缘故所致。故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仅用一些热药,否则,由此引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从用药上讲,应该用降胃气的药。特别是用焦槟榔、川朴这类药,腿就热了。槟榔虽是缓泻药剂,但它能使你的腿热。在门诊临床上,患者往往服用两三服药就有效果。但是,这与【本草】对照,老师的处方似乎不对症。【本草】上讲,槟榔:是调整消化系的,不治腿冷。但槟榔可以使胃气下行,所以治疗腿冷能够奏效。血管不通,胃气、中焦之气不下行
是关键因素。所以,使中焦之气以及上、下焦之气疏通,那么,胃气该下则下,该上则上,这样,人体内部的能量场的运行,才能正常。
明白了以上的问题,在配穴上就明白了为何中脘、足三里、复留相配伍,可以治疗下肢的疾病的原因了吧。
痰多不要怕,此处有真法痰多不要怕,此处有真法 药物:甘草 穴位:右侧丰隆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5分钟,然后把从药店买回的甘草锤扁、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休息12个小时再贴。
百病皆因痰作祟,祛痰就找丰隆穴 痰本来是人体疾病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增多又会引发人更多的疾病,所以,祛痰,从古至今都是让医家和病人头疼的事情,需要仔细挖掘出病根才行。
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祛痰方法是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然后把甘草捣烂,外敷在此穴上。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自古便是各派医家祛痰的大宝穴。
甘草生长在沙土里,味甜,色黄,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恰好就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选。(更多内容,请查阅脏腑机能调整网:)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
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湿痰自化。
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肺俞,痰嗽称奇”。是的,丰隆历来就被医家奉为祛痰至宝,我们怎可因穴小而不为呢,所以,但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
多吃芝麻少吃肉 痰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古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肉吃多了,尤其是猪肉吃多了,是很容易生痰的,所以痰多的朋友应减少自己的食肉量,多吃些清淡的食品才行。
日常饮食之中,芝麻消痰的效果比较好。您可以把芝麻炒熟了,磨成粉,每天吃点儿。当然,如果能买到纯正的芝麻油,那就更好了。把芝麻油当做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痰消病灭。
体内多痰,也会失眠 几年前,我治疗过一例顽固的失眠,当时,我仔细查看了病人的症状,发现她的病因主要是体内有痰湿淤结。于是,我采用甘草敷右丰隆穴的外治方法,并嘱她回家后自己也照此法调治。
体内有痰引起的失眠除了可以用上面的外敷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温病名方——温胆汤来治疗。
由痰导致的失眠,通常患者脸上或身上的皮肤会明显泛黄,
所以,如果您失眠并伴有皮肤泛黄的症状,最好试试由温胆汤制成的中成药温胆片。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中医讲“痰”,“痰”是什么! 古语有云“百病多由痰作祟, 怪病从痰治”。痰有形无质,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阻碍气机,不通则痛。本文详述痰阻气机所致疼痛的机理、病症和治则,论治详备,值得深读。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痰阻是其中常见的致痛原因,主要是痰阴气机,妨碍脏腑气化,阻碍血脉畅行;但内阻之痰随体内阳气盛衰而有寒化、热化之别。因痰致痛,病位广泛,见证多端。因痰致痛以肿、胀、顽、着、硬、移、苔腻、脉滑为主要临床特征,祛痰则是治疗痛证的常用方法。运用治痰方药可以治疗诸多痛证,对此历代医家多有记述,本文试就因痰致痛与祛痰蠲痛作一综合论述。因痰致痛的机理1、痰阻致痛痰阻不通是导致疼痛的重要机制。痰阻气机,脏腑失和,血行不畅,经脉瘀滞是因痰致痛的主要机理。痰由津液停滞不化结聚而成。致病之因,外则六淫邪气,内则七情饮食、劳倦之伤,而要在气机不利,气化失常,气不布津。痰为有形之邪,既可随处而生,又能“随气升降,无处不至”。最易阻滞气机,妨碍脏腑气化,甚则阻碍血脉畅行,以至气机不畅,脏腑失和,不通则痛。痰阻致
痛的病理变化颇为复杂,首先,痰因气化失常,津液停滞而生。痰成之后,其生痰之由未去,则可与痰相合,交结难解。其痰既已阻滞,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导致更为复杂的病理改变。痰有寒化热化之别,痰阻气机又常随体内阳气盛衰而变化,或寒化,或热化。阳热偏盛,或阴虚有火,则痰从阳化热为痰热;阳虚气衰,则痰从寒化为寒痰、湿痰。津血同源,痰瘀相关,痰阻气机,经脉不畅,则因痰又可致瘀,痰瘀互阻,其病更为缠绵。脏腑失和,气血受损,又能与痰相合为病,如肝气或肝阳、肝风挟痰上逆,则发头痛,横逆犯胃则脘痛;因痰致痛,随其所着而发,如《柳洲医话》曰:“胸胁痛有因于痰饮者”。《杏苑生春》曰:“痰在胸腹中作痛,或痞满”。2、病位广泛,见症多端痰浊阻滞,为病广泛,上下内外,脏腑百骸皆可为停痰阻滞,发为疼痛,如头面、牙龈、面颊、颈项、胸胁脘腹、腰背四肢诸般疼痛,皆可由痰阻而引发。由于停痰的性质不同,病机虚实有别,疼痛部位不一,因此,疼痛之性质与伴随的症状也就复杂多变。痰阻致痛的临床特征与诊断要点1、主证痰痛的性质不一,轻重差别极大,有绞痛、剧痛、其痛如裂、昏痛、或固着不移、或走窜不定、或冷或热、或昼静夜剧,但总其大要,约有以下诸端。肿:疼痛部位肿胀、高起、突出。痰为有形之邪,故疼处可见肿胀,往往以四肢、头颈部为多。《本草从新》曰:“凡肿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杏苑生春》曰:
“臂生痰核作痛”,“痰在腰胯膝下肿痛”。《医学心悟》曰:“痰饮随风走入经络,而肩臂肿痛”。《丹溪治法心要》载:“膝肿如碗,不可屈伸,昼静夜剧”,当从痰治。《医林绳墨·牙痛》曰:“盖因肠胃伤于酒面,膏梁炽……积热内久,聚而不散,腐积成痰,因而为肿,为痛”。疼处肿胀是痰阻致痛的重要特征之一。胀:胀痛亦属有痰。胀属气滞者多,而痰因气滞,气因痰阻,故痰多兼气,是以胀痛并见,多见于胸胁脘腹作痛。顽:疼痛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久难愈。阴雨、闷热、气候寒冷、潮湿时加重,而天气晴朗、气候适宜时减轻。着:痰阻一处,固定不移,则痛有定处。《类证治裁》曰:“痰注痛,脉滑或沉,痛在一块”。多属湿痰、寒痰或痰瘀为患。移:痛处走窜无定,也是痰痛的特点之一。《王孟英医案》载:“腰腿窜痛……苔腻便秘”,为“积痰蕴热”。《杏苑生春》谓:“一切痰饮郁于中焦,阻塞经遂,以至气道不利,或于胸背胁项手足腰胯之间走痛无常……”。《订补明医指掌》曰:“两胁走注痛而有声者,痰饮也”。此由痰饮随气动,无处不到,或痰随气滞,随处而生,故其痛走窜无定。说明痰阻致痛的多变性与复杂性。硬:痰阻日久,结而有块,则痛处局部包块、结节、肿硬、或关节僵硬变形。如痹证日久,气血凝滞,痰结血瘀之关节肿大僵硬,疼痛不已。苔腻或白或黄,脉滑、弦滑、或濡滑。痰痛随着痰阻部位不同,所以影响脏腑气机有别,因而还会出现相应脏腑失
调的见证。2、次证①形体肥胖,身困肢重;②嗜睡困倦,肌肉松弛;③面色津津润滑,头额光亮如油;④胸脘痞闷,呕恶痰涎;⑤厌恶油腻,口干口苦;⑥语声重浊沉闷。3、痰痛的诊断要点:①具备主证1~2项;②具备次证2项以上;③苔腻,脉滑。凡疼痛患者具备以上3项中任意2项,即可诊断为痰病疼痛,并须进一步辨证寒热虚实及脏腑病位。祛痰为蠲痛之要法祛痰是治疗痛证的常用方法。但因致痰因素不一,痰有寒化热化之分,疼痛有高下内外之别,痛久又有挟瘀入络之异,患者脏腑气血或盛或衰,则祛痰法的运用又同中有别。1、行气祛痰法气滞为停痰之机要,痰阻则气亦不通,故行气化痰为祛痰蠲痛之通用法。《杏苑生春》曰:“使气畅达,而痛自息”。《丹溪心法》则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利一身之津液随之而行。”二陈汤、顺气导痰汤、外台茯苓饮为通用方。2、祛风化痰法风为阳邪,善动不居,“痰复乘风而上”(《王孟英医案》),故风邪挟痰上攻头目胸脘,旁及四肢肩背,其痛处不一,治当祛风化痰,外风宜防风羌活汤(防风、羌活、半夏、黄芩、南星、北细辛、白术、甘草、川芎),内风挟痰则宜熄风化痰,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或二陈汤加钩藤、羚羊角、天麻之属。3、清热化痰法痰阻化热,或热郁痰结,痛而面赤,口干口苦,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痰法,温胆汤、小陷胸汤皆可随证选用。4、燥湿化痰法胸脘疼痛,痞闷胀满,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痰湿
同源,责任中焦运化失司,治当燥湿化痰,和中助运,苍白二陈汤为主方。5、和中化痰法中焦失运生痰,痰阻中焦气机失和,胸胁脘腹作痛,胀满闷滞,或呕恶痰涎,或下利泄白积,治当和中化痰,方宜陈平汤,量寒热而兼温兼清。6、降逆化痰法痰因气逆而上攻,头痛昏蒙,目眩而晕,呕吐、饮食不下,苔白滑或腻,脉弦滑,则宜降逆下气,化痰蠲痛,宜旋覆花散《(医门法律)》;若肝气挟痰饮上逆,头痛痰多,呕吐不止,则当降气平肝,涤痰化饮,旋覆代赭汤加苏梗、紫石英、竹茹、橘皮。7、化痰通络法痰病日久,又能流注经络,则其病愈为难治,《王孟英医案》所谓:“余波奔流经络”,“痰邪袭于隧络,”,“痰阻于络”,其痛经久不愈,或肿硬结块,舌暗苔腻。治必化痰通络并用,双合汤加白芥子、蜈蚣;关节肿大变形,宜用桃红饮,重用威灵仙。8、益气化痰法脾虚失运,气虚痰阻,证见头痛,或脘腹作痛,面色无华,苔腻,脉弱。治宜健脾益气化痰,方用六君子汤。9、滋阴化痰法痰病日久,阴液损伤,或素体阴虚,停痰内阻,疼痛不愈,形体消瘦,气机不畅,口干便结,舌瘦,苔腻或少,脉弦细滑,为阴虚痰滞之候。治当滋阴化痰,其证偏寒用金水六君煎加味;偏热宜六味地黄丸合雪羹汤加减。10、通阳化痰法阳气素虚,津停痰阻,痛处喜得温热,皮色不变,或冷而色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则当温阳气以化凝痰,阳和汤加细辛为主方。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16:4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5053451462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医论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医论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