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浅尝什么止)
陈 琦,等:依托专业社团精准提升西部大学生专业技能路径研究科教论坛依托专业社团
精准提升西部大学生专业技能路径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 琦,王 瑾(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教育部、国家扶贫办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继续高校招生倾斜政策,并要求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能力。随着更多的西部学生有机会走进高校,高职院校提升西部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成为热点和重点。高校专业社团可以以灵活的方式,针对西部学生特点,通过制定激励机制、打造品牌活动、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发挥专业社团补充第一课堂,提升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作用。[关键词]高职院校;西部学生;专业社团;专业技能[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以及我国高考录取率的连年攀升,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受到了国家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此外,“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的政策不断推进落实,更多西部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求学。我国精准扶贫机制经历了从“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到家”到“扶贫扶智、扶贫扶志”的发展。如何帮助西部学生掌握并提升专业技能,进而实现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成为苏州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和资助工作的重点和挑战。发课余时间等。可见西部地区的学生对于在专业社团中能够自我发展、自我进步和自我实现的诉求较为强烈。1.3 学生参与评价通过专业社团成员对所在社团的评价,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专业社团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梳理问卷调查的结果后发现,在被调查的265位专业社团成员中,有158人认为专业社团帮助自己巩固了课堂学习成果,66人认为自己在专业社团中有所收获但收获不明显,34人认为专业社团巩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也有7人认为自己在专业社团中几乎没有收获。总体而言,该校的学生对于该校学生专业社团的满意度较高。1 西部学生参与专业社团的现状1.1 成员组成情况本课题随机抽取苏州经贸职业学院242位西部学生进行调研。从性别来看,参加专业社团的西部学生中,男生占26.42%,女生占73.58%,男女生比例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男女生总人数比例基本相符,因此,该校男女生对参与专业社团的积极性较为一致。从参加专业社团的西部学生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学生占90.2%,大二学生占9.4%,大三占0.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西部学生对参与专业社团的兴趣骤减。1.2 学生参与动机学生加入专业社团的动机反映了学生对于专业社团的需求,影响专业社团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掌握学生加入专业社团的动机,便于主管部门和指导部门对专业社团发展作出及时调整,有利于学生专业社团的长足发展。在此次参与调查的242名西部学生中,95.5%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加入专业社团磨炼自己的能力,73.9%的学生希望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63.8%的学生想在大学期间实现自身价值,还有的学生希望可以获得荣誉、打2 专业社团对于西部学生技能提升的作用2.1 补充第一课堂从教育内容上看,高等院校第一课堂的教育看理论教学,由教师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在较短的课程周期内系统、全面地传授给所有学生,虽然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却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给了学生展现自我、塑造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磨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如清华大学的绿色协会开展的“保护可可西里”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还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第一课堂教育所缺乏的。从教育手段来看,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包含显性和隐性两种方法,显性教育法通过教师面授,第一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载体、讲授为手段,将知识直接、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锻炼,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社[收稿日期]2020-09-14[基金项目]2019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立项课题“依托专业社团精准提升西部大学生专业技能路径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 SGZXB201909)。[作者简介]陈琦(1991—),女,江苏苏州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助教(思政),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瑾(1988—),女,江苏盐城人,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思政),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15-
科教论坛团由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行组成,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学习的平台,富有学习性和自律性,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需要,是隐性教育法在高校学生教育上的有效利用。2.2 提升综合素质高校学生社团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知识井喷式增长和加速更新,大学生想要满足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宽阔的眼界和渊博的知识面。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种类丰富、样式丰富且积极向上,覆盖了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通过参与不同的社团学生可以在深化已掌握知识的同时交叉汲取其他种类的知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平台。实践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社团,尤其是学术科技类社团,通过技术推广、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社团活动形式,加强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学生的创造灵感。2.3 提高专业素养学生专业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或对某一专业有浓厚兴趣而自发组织成立的学生团体,并且依托专业背景开展与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岗位实践创新紧密结合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还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除了专业技能,学生还要提高自己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学生专业社团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学历的不足使他们比本科生更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2.4 培养就业能力2018年国内高校输出毕业生超过800万人,因此,高校学子想要在毕业时获得一份好工作,在校时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而高职院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竞争比本科院校学生更加激烈,想要弥补学历的短板脱颖而出,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学生专业社团就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学生专业社团围绕专业开展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锤炼专业技能的平台,寓教于乐的专业社团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锻炼技能,还可以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另一方面,和其他学生社团一样,专业社团也是通过社团成员进行自我管理,从社团活动的前期策划到活动的具体执行再到活动的后期总结都由社团成员自己负责,培养和锻炼了社团成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从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全方位提高其就业竞争力。3 依托专业社团提升西部大学生专业技能3.1 制定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制定不论是对西部地区学生成长还是对专业社团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制定西部学生参与专业社团活动的激励机制,将其参与专业社团活动次数、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或者以-316-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3期(总第499期)自己专业为背景自主创业成果转化为学生的成绩或者列入学生评奖评优条件,不仅可以提高西部地区学生加入专业社团的积极性,还可以开阔西部地区学生的眼界,帮助其更好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3.2 打造品牌活动学生专业社团的活动情况是学生专业社团的生命力所在,从专业社团活动质量来说,学生专业社团开展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社团成员专业学习能力、锻炼社团成员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为了提高专业社团的活动质量,高职院校可以鼓励各个专业社团之间竞相打造品牌化活动,通过拓展活动形式、扩大活动影响范围、增加活动内涵等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社团的活动质量,还可以增强学生专业社团的生命力。3.3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的水准,扩大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的影响力,完善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的品牌化建设,单单靠学校内部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为学生专业社团创造“走出去”的机会,使其与行业协会、与业内企业产生联系。尽管职业教育中像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这样的政策已经出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目前来说落实情况不容乐观,企业参与办学渠道不通畅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将学生专业社团作为校企合作的载体,创建专业社团“双导师”制度,不仅能给学校专业教师提供更多走进企业提升自我的机会,还能引入企业中的优秀人才走进高职院校。从而充分利用企业导师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专业社团提供指导,将目前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带给学生,还可以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资源,为专业社团提供活动的场地、设备等。4 结语西部地区学生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在大学阶段,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存在困难的,由此还会带来心理自卑等问题。高校专业社团以学生组织为主,指导老师和学校资源幕后支持为辅,利用朋辈效应,发挥榜样作用,来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是贴合西部学生心理特点的一种育人方式。高校工作者应善用这一平台,努力构建专业社团,打造品牌项目,引进企业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打造好第二课堂,让学生练到真技能,学到真本领,助力西部学生“扶志”和“扶心”。[参考文献][1] 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美国哈佛大学为研究实例[J].青年研究,2005(04):45-49.[2] 魏振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05):45-47.[3] 杨连生,胡继冬.美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历史考察及评述[J].文化学刊,2011(06):172-177.[4] 任志宏,赵平.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比较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1(10):78-80.[5] 文侃侃.基于中西文化差异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中美高校社团比较分析[J].知识经济,2012(18):160.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15:5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5022102711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依托专业社团精准提升西部大学生专业技能路径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依托专业社团精准提升西部大学生专业技能路径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