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新时间:2024-02-21 07:59:17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一首诗)

建瓯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瓯高炉光饼制作技艺

相传明朝的时候日本倭寇经常偷袭我国沿海县市,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又加上小股流窜剿灭不易,百姓身受其害,纷纷起来抗击倭寇,以当时的戚继光领导的武装席卷东南沿海,打击倭寇,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矮寇大举侵犯福建,戚继光奉命入闽歼敌,大获全胜。当戚军南行前,为使行军迅速,以面粉制成圆饼,中打一孔,串挂在战士身上,作为行军干粮。八闽人民为了纪念戚公的丰功伟绩,竞相仿制称之为“光饼”,相沿成习,成为建瓯人喜爱的食品。

建瓯挑幡

建瓯民间技艺,建瓯历史悠久,独自特色的民间技艺有许多,最典型为挑幡。

传说始于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迎请唐王朱聿键入闽,招募抗清复明大军收复台湾之际,距今已有300多年。相传当时建宁府城郊大洲的青壮年大都应征入伍,这年农历正月二十四,部分将士平安归来,大洲百姓欢欣鼓舞,连日办酒唱戏,迎接他们,称作“接龙脉”,而将士们则将带回的军旗尽情挥舞、演练,以此来纪念壮烈捐躯的弟兄,后年年正月二十四大洲百姓都要擂鼓鸣锣,将旗杆装点舞动一番,便逐渐演化成建瓯民间特有的挑幡习俗。建瓯挑幡主要有手舞东风转、肩扛南天松、脚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肘擎中军令、腰掸日月星、鼻托乾坤棒、口挑百战旗、头顶一片天等招式,幡舞令人心驰神往,动魄惊心。1998年,建瓯挑幡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有“中华一绝”之称。2001年,建瓯挑幡参加第五届全国民间艺术节荣获表演金奖。

建瓯弓鱼

建瓯弓鱼技艺,始创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发源地为建瓯城关钟楼村,即城东高门(城门)头上下马路、直街一带,至今已走过了近300年历史。

建瓯传统的弓鱼技艺,要行两次弓绑。首先是边捕边绑,用专用鱼绳一端穿透鱼嘴打结,然后把鱼弓起,用鱼绳另一端绑在鱼肛门稍偏下的地方(水能泄出)。这叫“初绑”,目的是防止鱼缺氧而蹦跳损伤。而后将鱼成批沉入有流动活水的鱼渚或溪流中,让鱼吐污纳新约1小时。随后第二次弓绑。二次弓绑时嘴唇处绳结不动,只是重绑尾位,即将初绑时绑在鱼肛门稍偏下改为肛门稍偏上。二绑也叫“绑水”,目的是使鱼肚子里留有的水分不能泄出,从而起到保鲜保活作用。二绑

一定要保持初绑时的方向与弯度,否则会伤着活鱼。

弓鱼能保活保鲜,一是因为保留了鱼腹内的水分,使鱼悬空而不缺氧;二是鱼被绑成弓形后不能动弹,避免蹦跳损伤致死或鱼胆破裂而味苦;三是弓鱼中通过吐污纳新这一程序,使鱼去除泥味,食用更为鲜美。除了保活保鲜外,弓鱼以绳为系,也大大方便了运输和顾客提带。

弓鱼是当地淡水养鱼户必须掌握的技艺,弓鱼技艺的传承包括家族传承、邻里传承、朋友传承和同行传承多种。在这多种传承方式中,又相互兼有,一人可同时先后传授多人,传授快,一传十十传百,传进了千家万户。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建瓯鱼产量大增,弓鱼作为产品受到市场广泛的认可,同时弓鱼技艺也有逐步走出建瓯之势。

建瓯“唱曲子”

建瓯“唱曲子”是流行于建瓯方言区,用建瓯方言进行演唱的、唯一形态完备的曲艺品种,多用于佛诞庙会娱神及大户人家婚庆寿诞堂会宴请等,其从艺者皆为盲人,多为单人演唱,除演唱者手中执鼓外,不需其它乐器。

建瓯“唱曲子”创立于何年代已不可考。但从语言形态与民间艺术形成的规律看,这一民间语言艺术的历史,应溯源或同步于建瓯方言的形成发展历史。建国初至“文革”前,建瓯“唱曲子”极为兴盛,尤其1953年至1958年,县民政局设立“残疾人教育院”,当年从艺、授艺者不下七八十人。

建瓯“唱曲子”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最为基本的、经常性的演唱的方式,即以单人(传统上都是盲人)执竹板小棒连说带唱的方式,演唱内容可以是小段、小本或大本,演唱的曲调比较自由;另一种演唱方式俗称《唱目莲》,即多位盲艺人举着“目莲牌”,一人领唱、三四人帮腔,结群下乡演唱,演唱内容多为消灾祈福。建瓯“唱曲子”采用较为固定的地方民间曲调,其演唱器具较为简单,除了打击乐以外,不需要其它的乐器,但根据演唱形式的不同,打击乐器也有所不同。建瓯“唱曲子”最盛时期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艺者近百,而最负盛名的艺人为“德兴仔”。

以建瓯方言演唱的传统语言艺术——建瓯“唱曲子”,其语言本身及语言中保留的巨量熟语、俗语、谚语等,具有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学术价值。在旧社会没有盲文的情况下,唱曲子作为盲人说唱,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对民间口头文学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其演唱内容中“劝善”最为多见,对社会文明与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建瓯林氏金银器制作技艺

建瓯林氏金银器制作技艺起源清代,据1986年版《建瓯文史资料第九辑》记载:清末林福昌金铺,从事金银兑换加工。

林氏金银器制作技艺是建瓯市本土唯一完整有序、未间断传承的金银器制作技艺,其所制器型小巧精致,以錾花为追求,讲究錾子头功夫,偏好在一件器物上混和使用多种工艺,擅长捶揲、錾花、鎏金、镶嵌工艺。主要制品为闽北錾花镯、闽北挂襟、闽北银锁,闽北镇宅八卦,银筷、银勺、银碗、银盘、银盒等,是闽北地区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宗教民俗、祭祀祈福之必备,有广泛群众基础。

建瓯乌衣红曲“三冬老”黄酒酿造技艺

建瓯素有“酒城”之美称。元代建瓯“红酒”就已有相当大的产业规模,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从建安县(今建瓯)招募3000名船工,并采购带去当地“红酒”2000坛。《建瓯县志》载“民国时期,城关著名的酒库有六合春……等字号。多用糯米酿制黄酒……上品有金盘露和三冬老酒。”“三冬老”黄酒采用当地传统技艺制作,曲粒外皮呈乌紫色、曲肉呈紫红色、曲心呈少许灰白色的乌衣红曲作发酵剂,因而酒液颜色比外地的黄酒深,呈绛红色,当地人叫作“红酒”;又因需要自然老熟3年以上,才可引用,故名“三冬老”。

建瓯乌衣红曲“三冬老”黄酒酿造技艺,延续传统方法,酒体保持了原有风味。品之甘甜、温润;饮之能健脾行气,补血驱寒,且因度数较低,有助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消除疲劳。建瓯百姓民俗礼节必饮之,就连办丧宴,每张酒桌也必放“红酒”(“三冬老”黄酒),俗曰“过红”,以去除理丧与送葬中的阴气。

太保信俗

太保为建瓯地方神。据传唐末五代,闽王王延政据建州称帝时开科取士。进士死后被封为太保,并在建瓯小桥镇龙鞍岗上立庙祀奉。当地人又将太保爷称作九十九位太保,其为首者为萧公太保。

太保爷被视为财神与平安神,同时,求学、求官等皆可请托于太保爷。因此,太保信仰在建瓯有着最为广泛的信众,是建瓯人民精神生活、建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四月初一、七月初七为太保诞日,当地群众齐集在太保楼、庙,堪为

一方盛事。

北苑御茶制作技艺

北苑茶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为著名的御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建州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市)有位茶园业主张廷晖,在凤凰山(今建瓯市东峰镇境内)经营方圆30里的茶园,因战事频繁,难以为继,就将茶园全部献给闽王,作为皇家茶园。因茶园地处闽国之北,故称“北苑茶园”。所产之茶称“北苑茶”。北宋时北苑茶为皇家专享,故又称“北苑御茶”。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置北苑御焙(官焙),派漕臣督造北苑御茶。北苑御茶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制作蒸青团茶,又称龙凤茶、龙团凤饼、建溪官茶等,先后有龙凤团、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百多个品种。民间私焙(壑源等)也随之兴旺。鼎盛时期,有官私茶焙1336处。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诗人陆游赞誉为“建溪官茶天下绝”。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凤团茶,官焙衰亡,团茶向散茶演变。但从五代至明代,北苑茶上贡四朝(五代十国闽、宋、元、明),历时458年,成为中国茶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页。

建瓯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07:59: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473557146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建瓯非物质文化遗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建瓯非物质文化遗产.pdf

标签:建瓯   技艺   演唱   弓鱼   制作   茶园   传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