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建筑特点归纳

更新时间:2024-02-21 05:45:33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我想对您说作文300字)

各朝代建筑特点归纳

朝代

材料

隋唐五代 宋

砖的生产比唐代增加, 城砖的应用逐步增加,南 方内道路铺砌砖面,同 时全较大的城市相继用砖 赞国各地建造了很多 规模(zhou第四声)城, 砖墓、巨大的砖塔,墓葬 也多用砖塔更多。砖塔 不断增砖建造。

加,影响到宋砖 塔形制。

塔、墓和建筑结构用石 也南北各地修建很多石券

很多,石刻艺术见于 石桥。北宋泉州万安桥

窟、碑、石像方面, 达到过去未有的精美水 平,而且往往在石头上 涂色、贴金。

南北各地修建很多石券

桥。如金大定二十九年

卢沟桥。

瓦有灰瓦、黑瓦、琉璃 瓦宋代琉璃砖瓦《营造法

三种(灰瓦较为粗松, 用式》关于烧制方法有了 详于一般建筑。黑瓦质 地紧尽的规定,实物:佑 国寺密,经过打磨,表 面光滑、琉璃塔

多使用于宫殿 和寺庙上。长安大明宫 出土的琉璃瓦为绿色居 多,蓝色次之,并有绿 琉璃砖,表面雕刻莲花)

木:宇文恺观风行殿、

武则天明堂

唐在结构上起相当重要

保存不少唐代结构的特

辽开始的减柱、移柱作

作用的下昂,有些已被 斜点。大同下华严寺薄伽 教法,在金代遗物中数见

楸代替,斗拱比例小, 补藏殿、蓟县独乐寺观 音阁不鲜,如朔县崇福寺弥

间铺作多数增多。

和应县佛宫寺释迦

陀殿和五台山佛光寺文

楼阁建筑方面,河北正

定隆兴寺转轮藏殿、慈

氏阁和山西陵川府君庙

山门,已经放弃了腰檐

和平座内做暗层的做

塔都使用内外槽的柱网

殊殿、大同善化寺三圣

结构和明楸、草楸两套 屋殿等

架,显然与五台山唐 佛光寺大殿有一脉相承 的关系。而多层建筑如 观音法。(后来成为明清时期

阁、释迦塔使用平 座暗的唯一结构方式)

层,应是唐朝楼阁 的遗风。

新城开善寺大殿、大同 善化寺大殿、义县奉国 寺大殿等,砌上露明造, 内槽后移(金代建筑减 柱、移柱法的前奏)

金属:用铜、铁铸造塔、

幢、纪念柱、造像日益

增多。(武则天洛阳八角

形天枢、九鼎及十二神)

现存五代时铸巨大的铁

狮及南汉铸造的千佛双

铁塔。

主要建筑

大明宫、渤海上京宫殿

遗址。主要建筑有北朝

末期已有的挟屋,前后

部中央已有龟头屋(抱

厦),走廊有单廊、复

砖塔外部用砖墙而内部

五代末到宋初完成的苏

用木楼板,仅仅在顶上 用州虎丘塔内部各层走 廊、砖券封顶。

楼板、塔心室全部 使用砖叠涩和砖斗拱相 结合的办法,而楼梯仍 为木构。北宋中叶又发 展为发券的方法。使塔 心和外墙连成一体。

南宋现存阁楼式石塔: 泉州开元寺双塔

组群建筑

敦煌壁画,一般沿着总 轴大明宫遗址、戒坛图经、

线采用对称式庭院布 局。

单体建筑

房屋面阔一般从中央明

基本继承了唐简朴、浑

间向左两侧逐渐减小。

厚、雄壮的作风。在整 体和各部分比例上,斗 拱雄大硕健,檐出深远, 坡度低缓,细部手法简 洁,朴实,雕饰较少。

建筑结构方面 台基

房屋下部台基除临水建

房屋下部的须弥座和佛

筑使用木结构的柱、桥、

殿内部的佛座多为石 造,斗拱等外,一般建筑用

砖石两种材料构成。再

在台基外侧设散水一

构图丰富,雕刻精 美。

周。台基的地伏、角柱、

间柱、阶沿石等都饰以 雕刻或在其上加彩绘。

踏步面和垂带石亦如 此,也有铺砌花砖。

栏杆

多使用勾片栏板、简单 的栏杆花纹已从过去的勾片造发展为各种复杂的几何纹样的栏板。

卧棂,其下并护以雁翅

板。重要建筑的台基上 使用石质栏杆(大明宫 含元殿遗址有石制望柱 和螭首)

柱础

简单的覆盆,莲瓣,整 体柱础形式和雕刻趋于多

形体比较矮、平。

样化

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比 例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

粗矮。

长方形。柱子出圆形、

方形、八角外,还出现

了瓜楞柱,而且大量使

用石柱,柱的表面镂刻

各种花纹。

斗拱

初唐补间多用人字棋。

盛唐出现了驼峰。

梁架结构

柱梁及其他节点上施各

简化梁柱节点上的斗拱

种斗拱。

阁楼建筑在腰檐上加平

座。

南北朝以来在梁上置人

字棋叉手承载脊樽,唐 末佛光寺正殿仍然沿 用,后代建筑已没有这 做法。

门窗

盛行直棂窗,棉扇已分

成上中下三部分。

建筑大量使用可以开启的,棂条组合极为丰富的门窗。各种棂各的格子门、落 地长窗、阑槛钓窗等,门窗棂格花纹除见于营造法式的外,山西朔县崇福寺金 代建造弥陀殿有三角纹,古钱纹,球纹等窗棂雕饰。

屋顶

重要建筑多用庑殿,其 次屋顶坡度规定房屋越

歇山、攒顶,极为重 要的大,坡度越陡的原则,

用重檐。

从最低1:2到最高1:1.5。

其中歇山顶的形制收山

屋顶上或全部琉璃瓦,

较大,山花部分向内凹 入或者用琉璃瓦于青瓦相

很深,下部博脊也随 之凹配合合成剪边式屋顶。

入。在组群建筑中 则往往将各种不同形式 的屋顶组合,主次分明, 复杂华丽。

彩画

在梁桥底部、天花板上 画北宋彩画随着建筑等级

有莲瓣、卷草、半团 窠、差别,有五彩遍装、青

回纹、连珠、流苏、 火焰、绿彩画、土朱刷饰三类。

飞仙等

天花

室内天花使用平^的渐少,各种形式的平棋和藻井数量则大量加多,其中构图 和色彩以山西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藻井最为华丽。

各朝代建筑特点归纳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05:4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4655331459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各朝代建筑特点归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各朝代建筑特点归纳.pdf

上一篇:(完整)节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建筑   使用   屋顶   大殿   砖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