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_王守华

更新时间:2024-02-20 19:59:07 阅读:3 评论:0

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儿童长高食谱)

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_王守华

佛教于两汉之际从印度逐渐传入中国内地,

经过五个多世纪的传播与发展,于6世纪初经朝

鲜传入日本。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法相唯

识、华严、律、天台、密、禅、净土相继传入日

本。在日本经过六、七个世纪的传播与发展,大

约在13世纪以后,佛教与日本的民族信仰和习惯

相结合,形成了一些民族化的日本佛教宗派—

净土真宗、日莲宗。历史上,日本曾向中国派遣

了大量的“学问僧”,也有不少中国名僧去日

本。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佛教占有重要

的地位。佛教曾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发生过重大

的影响。因此,研究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的

历史,对于研究日本思想史与中日文化交流史都

有重要的意义。

(一)佛教的传入与奈良

时期的佛教

佛教传入日本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

与中国和朝鲜的交往中逐渐传入日本的。最早可

迫溯到公元522年,中国南梁人司马达等(亦作

司马达、司马达止)来到大和(今奈良县),在

高市郡坂田原建草庵,妄置佛像进行礼拜,这是

民间输入佛教之哺矢。但当时人们不知佛教为何

物,把它看作是一种外国的神,未有祟奉它的。

佛教正式传入日本是公元552年,百济明王进献

金铜释迎佛像一尊和经论、蟠盖等物,并上表赞

颂弘布佛法之功德。天皇应大巨苏我宿称稻目之

请求,将佛像授于他,试行礼拜。正好当时瘟疫

流行,死人很多。大臣物部尾舆上奏说这是国神

的谴责,并把佛像投于难波(今大阪)的崛江、

殿堂被烧毁。以后,佛像、佛经不断传入,僧人

(如高丽僧人慧慈、百济僧人慧聪)、工匠、画

工不断到达日本,日本也向中国派遣了留学僧

人,佛教逐渐在日本传播起来。至7世纪初全国

已有寺院46所,僧尼r1300多人。这时日本佛教的

发展,是和圣德太子的提倡分不开的。

圣德太子(579-622年)名厩户,推古天皇

初年被立为皇太子,掌摄政大权,隋朝时曾两次

派小野妹子为使臣,携同留学僧人到中国学习,

大量接受大陆文化,并下诏兴隆佛法。他曾拜高

丽僧人慧慈为师,学习佛教。对于传入日本的佛

经和儒书,他随得随读随讲。曾开讲过《法华

经》、《胜矍经》。604年制定了“十七条宪法”

(即政治原则),其内容大部分是宣传儒学伦理

道德和佛教思想。其中第二条“笃敬三宝”(佛、

法、僧)和第十条“绝忿弃镇,不怒人违”就是

宣传的佛教思想。圣德太子著有《三经义疏》

(《法华》、《胜贫》、《维摩》三经之疏)。

在《维摩经义疏序》中说:“维摩洁者,乃是已

登正觉之圣也。论本既与真如冥一,谈迹即示万

品同量。”这里所讲的“本”、“真如”有本体

的意思,“迹”、“万品”有现象的意思,可算

作是日本佛教展开的初步的哲学思辨。圣德太子

一生中30余年扶植佛法,其目的是利用大陆的制

度和佛教提高皇室的尊严,以建立中央集权制的

国家。

公元645年,日本发生了“大化革新”,这是

一场皇室联合部分贵族,利用从中国回来的留学

僧人为基干力量,模仿中国唐代制度,进行政

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革运动。曾留学中国的

学问僧,因在革新中有功,被授予高官(如僧

星、高向玄理被任命为国博士),使佛教发展进

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化元年颁布了兴隆佛教的诏

书,首次任命了“十师”,并设置了“法头”检

查全国各地僧尼,对于僧尼脱籍的寺院,都施给土地,还拨款资助兴建寺院。夭武天皇(673-

686年)还下令,每家必须设置佛堂礼拜,这是日

本各户所供“内佛”的起始。从此佛教逐渐遍及

各地,至7世纪末,全国寺险多达540余所。这是

日本佛教初传时期的概况。

在8世纪以前,由于迷信,经常迁都。后来

受中国的制度和唐代建筑的影响,自701年迁都

奈良后,有74多年没有迁都,历史上称为奈良时

期(710-794年)。其中圣武天皇治世的天平年

间,是奈良佛教的极盛期。该时期直接或间接从

中国传入了三论、成实、法相唯识、俱舍、华严

和律六派,在日本被称为“奈良六宗”或“南都

六宗.

三论宗根据龙树(大乘空宗)的《中观论》、

《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建立教义。5世

纪初由鸿摩罗什传入中国,后来又从中国传到朝

鲜、日本。629年一位曾入唐学习过三论宗的高

丽僧人慧灌来到日本,讲“八不中道”教义,被

称为日本三论宗的始祖。其第二传智藏、第三传

道慈都曾入唐留过学。三论宗被称为日本佛教宗

派的开始。与三论宗同时传入的还有成实派(研

究《成实论》的学派),但一直未成为独立的宗

派,被称为三论宗的附宗.

法相唯识宗(大乘有宗)以《瑜咖论》、

《唯识论》建立教义,主张“万法唯识,心外无

法”,它由玄类传入中国。653年日僧道昭入唐

受教于玄类,在唐7年,回国后盛张法筵,为日

本法相宗的始祖。道昭园寂后,遗言将其火化,

据传这是日本火葬之起始。658年日僧智通、智达

入唐从玄类和窥基学习,为日本法相宗第二传。

703年日僧智凤等入唐,跟随中国法相宗三代祖智

周学习,为日本法相宗第三传。717年日僧玄防

入唐留学,在唐18年,回国后为日本法相宗第四

传。第一、二传以元兴寺为道场,故称“元兴寺

传”,亦称“南寺传”。第三、四传以兴福寺为道

场,故称“兴福寺传”或“北寺传”。传入日本

的俱舍派也未成为独立的宗派,被称为法相宗的

附宗。

《华严经》传入日本较早,但作为一个宗派

是由新罗僧人审祥到日本开讲《华严经》而成立

的。审祥曾到中国随中国华严宗三代祖法藏学

习,被称为日本华严宗的初祖。良辩为二代祖,

以东大寺为本山。

律宗渊源于印度,S世纪传到中国,发展至

唐代分为南山、相部、东塔三支。传到日本的是

南山宗。律宗主张按照佛教的规定修持善行,制

止恶行,所以要根据律藏接受五戒、八戒、十

戒、具足戒等。佛教传入日本以来,因日本不具

备“三师七证”①的条件,不能执行“白四揭

摩”②的别授戒,僧侣要到百济去受戒。653年道

光律师入唐受传戒律,在唐23年才回国,是日本

律宗第一传。736年中国的道嗜和尚受日僧荣睿、

普照的劝请到达日本,成为日本宗律的第二传。

753年鉴真和尚抵日,为日本律宗第三传。次年

在奈良东大寺开戒坛,为天皇、皇后、皇太子以

下400人授戒,又仿唐代建筑建造唐招提寺。鉴真

和尚对日本的影响不只限于佛教,对日’本的文

化、艺术、医学也作出了贡献。

此时期日本流传的三论、成实、法相、俱舍、

华严、律六宗,可以说是原原本本从中国引进,-

除成实、俱舍由学派(在中国)发展为宗派外,

在教相判释、教义戒法方面没有什么发展。奈良

佛教的制度逐渐完备,对僧官设置、僧位授予、

僧尼的品行衣食住所等均有详细规定。佛教被作

为镇护国家的要法,与政治关系比较密切,僧侣

染指政治,朝廷对僧侣待遇优厚,寺庙都建于城

市中,被称为“都市佛教”。僧侣们在朝廷的支

持下,放债牟利,兼并土地,秽乱法门,逐渐表

现出堕落的倾向。

(二)平安时期的日本佛教

794年,日本的都城由奈良迁至平安(今京

都),开始了平安时期(794--1184年)。此时

曾不断向唐朝派遣使节及留学生,著名的最澄和

空海就是随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吕入唐求法的,回

国后分别创立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被称为口

本“平安二宗”。

最澄和天台宗。最澄(767 -822年)俗姓三

津首,近江(今滋贺县)人,幼年出家在奈良东

大寺学佛.804年与空海一起入唐。先在天台山

随天台宗九世祖湛然的门人道邃、行满学天台宗

教义,后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龙兴寺学密

宗。回国后在比睿山建立道场,开创日本天台

宗,并建立大乘园顿戒坛。以前日本所授的是小

乘戒,他所授的是大乘戒,因此受到奈良僧纲的

反对。最橙据理力争,并上奏朝廷,说明大乘是

镇护国家利益的,即所谓“护国主义”,最后取得了胜利。最澄所创的日本天台宗已不再是中国天台宗的简单移植,而是把天台、密、律、禅四

宗加以融合,被称为“台密”,作为佛教宗派来

说是一种发展。在他寂后45年溢号“传教大师”,

这是日本佛教大师称号的开始。他著有《愿文》、

《照权实镜》、《法华去惑》、《守护国界章》、

(由家学生式》、《显戒沦》等,现均收入《传

教大师集》。

空海和真言宗。空海( 7 7Q---835年)赞岐

(今香川县)人,幼年学儒,后饭依佛门。801

年入f唐学佛,遍访各地高僧,后入长安青龙寺,

从J}果受密宗嫡传,并受“传法大阿阇梨位”,

还学习了梵文及中国书法。在唐3年。回国后以

平安东午及高野山菠刚峰寺为根本道场,开创日

本真言宗,后世称空海所传密宗为“东密”。寂

后溢号‘“弘法大师”。空海著有《十住心论》,

将_I I:它流派和沸教的发展分为十个阶段,即十住

心。一至九庄心是显教(包括大、小乘及外道各

种派别),第十{上心为“秘密庄严心”,即密

教,它们之间有深浅高下之差别。他把密教作为

佛教的最高顶点,要达到它非要经过显教的九个

台阶不可。这种观点对佛教理论本身说来是一种

发展。空海的《声字实相义》认为如来说法,必

借文字,文宁是反映对象(六大、六尘③)的,三

密(身、冂,意)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反映

了空海在解释概念和对象(客体)的关系问题上

的唯心主义观点

最澄、空海之后,密教在口本较盛,主要流

行于上层。继他们两人之后入唐留学的,台密系

有园仁、园珍、东密系有常晓、园行、慧远、宗

杏与蛟澄、空海一起被称为“入唐八家。

该期的日本佛教,如同当时政治一样,深受

盛衍的影响,建筑寺院从城市到名山,开始了日

本的“山岳佛教”.此时的佛教不如前代那样与

政治联系密切,可以说是从政教合一转变为政教

并立,佛教的任务是祈祷国家平安。此时期的日

木佛教宗派不再是单纯的中国佛教宗派了,最澄

的台密是台、密、禅、律“四宗合一”,“园密

一致”,’已与空海的“十住心”均是日本佛教的

发展。在此时期,奈良佛教(南都佛教)继续流

行,但表现出衰落的趋势(特别是华严、三论两

宗)。此时还出现了神(道)佛(教)习合的趋

协。由于皇室及贵族信佛甚盛,加之教义之深

奥,天台、真言两宗以贵族宗教的面貌出现。同

时由于武士的板依,僧兵的出现,引起派别之间

的倾轧争伐。至本时期末,净土、禅宗开始流行

起来。

(三)镰仓时代至安土

桃山时代的佛教

此时期为日本佛教的重要时期,包括镰仓时

代(1184-1333年)、南北朝时代(1336---1392

年)、室叮时代(1392-1573年)和安土桃山时

代(1573-1600年)。这时的日本佛教除前代诸

宗延续以外,产生了日本的净土宗和禅宗,还产

生了日本特有的净土真宗、日莲宗等新宗派。

净土宗的思想早已传入日卞。9世纪时,在

园仁入唐学习台、密的同时,也学习了净土,并

将它传回日本。后来经先躯者源信(921-1017

年)的倡导,直至12世纪,才由源空c1133-

1212年)开创了日本净土宗。他著有《选择本愿

念佛集》,认为世风混浊,靠“自力”来解脱是

“难行道,主张靠佛的本愿力(“他力”)来

解脱是“易行道”,只要修“称名念佛”,即可

往生净上。由于它的教义和修行简单易行,深受

武士及庶民的欢迎。

禅宗思想传入日本也较早,奈良时代日僧道

昭入唐学法相时,也学习了禅宗。天平年间津宗

传入的同时,禅宗(北宗)也一起传入,但未形

成宗派。

开创日本禅宗派别的是荣西(1141-1215

年),号明庵,初学台、密,1168和1187年两度

入宋,先后在天台山、天童山从虚庵怀敞学禅

(临济宗黄龙派)。共在中国居留6年,承临济禅

正宗法脉,宋孝宗曾赐予“千光法师”封号,回

国后开创日本禅宗。荣西著有《兴禅护国论》,

主张“单传心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

心,见性成佛”和护国主义,特别受到武士阶层

的欢迎,日本历来有“武士好禅”的说法。荣西

寂后,又有许多日僧入宋学禅。宋灭后,一些中国

禅僧不服元朝统治,不少到口本避乱者,又将临

济宗杨岐派传到日本。曹洞宗是1223年道元入宋

时传回日本的。从此日本禅风大盛。曹洞宗信徒

多为下层农民,临济宗信徒多为将军武士,日本

历来有“曹洞土民,临济将军”的说法。

亲莺创建的净土真宗(亦称一向宗、真宗)

是日本独有的派别之一。亲莺(117 3--1262年) 9岁出家,遍学诸宗教义,后板依净土。曾因受

法然私度宫女罪的牵连,被判处流放,遇赦后在

各地传教。1220年著《显净土真实教行信证文

类》(真宗的根本经典)正式开创净土真宗。真

宗是从净土宗派生出来的一个派别,它以净土三

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

陀经》)为依据,但不注垂念佛,更沈重信念,

“一念发起,平生业成‘,,是绝对的他力宗派。

还提出“恶.人正机”说,主张越是恶人,更是阿

弥陀佛拯救的对象,只要坚信阿弥陀佛,即使犯

了大罪,死后也可往生净土,成为佛。并且允许

僧侣食肉娶妻,僧俗一样。所以真宗已不是净

土宗的一个支派,而是一个独立的新派别。在战

国时代,真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至德川初期,

分为本愿寺派(西本愿寺派)、东本愿寺派(大

谷派)、高田派、佛光寺派、木边派、兴正派、

出云路派、山元派、诚照寺派、三门徒派,被称

为“真宗十派”。

日莲宗也是日本佛教特有派别,由日莲创

立,故名口莲宗,亦称法华宗、日莲法华宗多日莲

(1222-1282年)出身于贫苦渔民家庭,早年游

历各地,遍学各宗。工253年登家乡清澄山,面向

旭日高唱“南无妙法莲华经”10遍,被作为创宗

的开始,直至20年后著述的《观心本尊钞》才阐

明宗义,完成了日莲宗的创建。该宗以《法华

经》为唯一的正法,认为其它经典都是非正法,

咒骂诸余“念佛无间,禅天魔,真言亡国,律国

贼”。认为当前是“末法”时代到来了,只有“妙

法莲华经”5个字才能拯救众生。并著《立正

安国论》.上给当时统治者北条氏,要求禁止净

土、禅、密、律宗,因此触怒了镰仓幕府,以“诳

言惑众罪”两度被流放,还受到暗害,险些丧

命。被释后回到镰仓,先住妙本寺,后到甲斐(今

山梨县)身延山,创久运寺作为日莲宗的根本

道场。该宗以书写有“南无妙法莲华经”,的卜界

曼茶罗作为本门的本尊(“定”);以口唱“南无妙

法莲华经”作为木门的题目慧”),以

口唱“南无妙法莲华经”作为本门的戒坛

(“戒”).被称为日莲宗“三大秘法”。总之只要

信仰和口唱这7个字,有邪见的恶人也可成佛,

十法界都能同样得到好处。口莲宗流传很广,影

响较大,分派很多,著名的有户莲正宗、法华宗

本门流、法华宗阵门流,本门法华宗、本门佛立

宗、创价学会、灵友会、立正佼成会等等。在近

现代新兴教团中,有2/3属于口莲宗。

此时期的各宗派不像前代各宗派那样肯定现

实,而是采取否定现实,厌恶秽土,欣求净土或

耽禅悦,教义及戒律都比较简单。如果把而代的

各宗派称为“贵族宗教”,那么本期的各宗派可

谓平民化的廉价宗教。

此时期末,由于儒学的影响逐渐扩大,佛教的影响相对地逐渐缩小了。

(四)德川时期的日本佛教

德川时代(1603-1867年)是日本封建制度

全面完成时期,德川末年也是日本封建社会任

落、解体时期。德川幕府为巩固封建秩序确定

了各种制度,佛教的各项制度也随之完备起来。

幕府设置了“寺社奉行”,专门管理宗教书务。

为了禁止天主教,在“岛原·摆”之后,幕府强

制推行“改变宗门”的制度,形成了严格的“寺

檀(寺院与信徒)关系”。前代形成的务宗派在

德川时期持续延行。这时,天台、真言宗依靠公

家、禅宗依赖武家,净上宗流行于武士和平民,

真宗和日莲宗得到下层的信仰。各自在固定的

地盘进行割据,长期仃留在沉滞的境地。只有随

着政治中心转移到江户,而使关东地区的佛教势

力有所发展。165年,隐元禅师(1592-1673年)

应邀到达日本,建黄桨山万福寺,开创日本的

黄粟宗,与临济、曹洞并立,形成了日本禅宗三

大派。

儒学自传入日本以后,一直依附于沸教,禅

僧好佛同时好儒,使得儒学逐渐得到发展。到德

川初期,儒学摆脱了禅僧的控制,形成了独立的

学派,并成为德川封建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特

别是朱子学被奉为“官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

意识形态。儒学家中出现了林罗山、新并自石、

熊泽蕃山、伊藤仁斋、荻生祖徕、太牢春台、山

县周南、富永仲基、藤田东湖、会泽正志等的排

佛论。国学家本居宣长、平田笃胤也倡导古道”

(神道),力主排佛.这些都是对佛教的打击。再

加僧侣本身的腐化堕落“就使佛教沉沦于衰败的

境遇之中”④,佛教在日本的影响进一步缩小。

(五)近现代的日本佛教

明治维新(1868年)前后,出于反对封建幕府、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及天皇专制主义的需要,

1868年颁布了“神佛分离令”,命令“宫门迹”

(出家的贵族)还俗复饰,废止宫廷内的佛教仪

式,后来又解除食肉、带妻、蓄发的禁令。并且

把神道定为国教,强制对人民进行“敬神爱国”

的军国主义教育。一度形成了“废佛毁释”运

动,全国各地发生了毁坏佛像、庙堂,僧尼还

俗,寺庙改为学校医院,对于佛教无疑是个重大

的打击。加上启蒙运动的蓬勃展开,科技及文化

教育的发展,使得佛教的影响更加缩小,但不久

又被统治阶级扶植和利用。1.889年颁布宪法以

后,确定了“信仰自由”的政策,一部分佛教学

者为了跟上“文明开化”的潮流,极力用西方哲

学来解释佛教理论,以西方的自然科学的片断知

识来附会佛教原理,企图使佛教更生。一时各宗

竞相兴办学校和各种社会福利事业,派人出国留

学、考察,出版佛学著作,佛教又重新取得了某

些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佛教形成了

十三宗五十六派。改革以后的日本佛教适应日本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和向外扩张的需要,成为重要

的意识形态之一。

二次大战期间,政府制定了“宗教团体法”,

将原来的十三宗五十六派,统合为十三宗二十八

派.还成立了“大日本宗教报国会”(1941年)、

“大日本战时宗教报国会”(19.14年),佛教也

被政府纳入战争的轨道。

二次大战后,废除了“宗教团体法”(1945

年),颁布了“宗教法人法”(1951年),实行

信仰白由及政教分离的政策。各教派冲破了原有

的限制和隶属关系,形成了270个教团。这些新

兴教团发展很快,并与政治关系密切,如日莲宗

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等。由创价学会创立的

公明党〔已于1970年实行政教分离)是日本第三

大党。战后在政府和财团的鼓励与资助下,佛教

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发展,各宗派拥有大学20多所,

各种佛.教学会、研究会50余个。不少宗派还积极

在国外传教和发展组织,如创价学会在国外拥有30万会员。口前佛教还是日本的主要宗教,有十三宗,一百六十余派,约有信徒8700余万人。传

统宗派中的真言宗、禅宗、净土真宗、日莲宗在

政治和教育界仍有较重要的影响。

日本佛教为何至今尚能盛行?其原因是较为

复杂的。首先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战后日本经

过了经济恢复阶段,从50年代后期开始了“经济

加快发展”的过程。六七十年代迎来了“经济高

速成长”时期,国民收入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

经济实力跃居西方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并同美

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高速成长的经济成

果,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生产关系的进

步,反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经济和社会结

构方面的矛盾,必然在社会意识及精神生活中反

映出来。日本现代佛教同现代日本流行的其它意

识形态一样,是战后初期人们失望、仿徨心情和

“高速成长”以后人们的苦闷、烦恼心情的反

映,及对现实固有的各种形式的劳动异化的抗

议。其次,就佛教本身来说,它能不断改革,

以适应日本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日本的一些新教团都有自己的学说,它来自

传统佛教的某一原理,或把各种宗教教义的折衷

结合。与传统佛教相比,新教团更能适应现代化

的生活条件及日本社会的需要,它们不再追求来

世而着眼于尘世,不再宣扬解脱而宣扬真、善、

美,甚至参与各种政治活动。例如创价学会,利

用各种宣传手段号召人们去改造社会,建立“第

三文明社会”、“佛教社会主义”等等,所以在

平民中有很大影响。第三,日本的佛教思想家们

能够在不利于佛教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和其它流

行思潮的融合,求得佛教的生存和发展。在古代

曾有过儒佛习合、神佛习合、神儒佛习合。在近代

有过井上园了等人的佛教与西洋哲学的融合。在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大泛滥的日本,也出现了类似

的情况。例如存在主义与佛教的交互作用。日本的

存在主义者为了克服存在主义思想的根本矛盾

(二重性),乞求子佛教的教义和范畴。佛教思

想家们也想借存在主义来振兴佛教,使之摆脱日

趋衰落的处境。他们把存在主义学说与佛教理论

加以比较,举出在把人的存在分为真实的(存在

主义认为的个人的非社会的存在,佛教认为的不

死的灵魂)和非真实的(存在主义认为的社会方

面的存在,佛教认为的肉体)观点,及佛教的

“无”的概念与存在主义对于人同周围环境道德

伦理的解释是相同的。有人甚至把佛教说成“亚

洲型的存在主义”,把存在主义说成“现代化的

佛教”。尽管这些论证对佛教起到了暂时“输

血”的作用,但却不能使佛教完全摆脱日趋衰落

的,命运。

(六)佛教在日本历史

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日本社会重要意识形态的佛教,在历史

发展中的作用是较为复杂的,有它为剥削阶级

辩护、欺骗群众、麻痹人民斗志的消极方面,同时

在某种程度上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首先是消极作用。马克思在揭露基督教的社

会作用时指出:“基督教的社会原则宣扬阶级

(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存在的必要性,它们

对被压迫阶级只有一个虔诚的愿望,希望它们得

到统治阶级的恩典。基督教的社会原则把国教顾

间答应对一切已使人受害的弊端的补偿搬到天

上,从而为这些弊端继续在地上存在进行辩护。

·一基督教的社会原则颂扬怯懦、自卑、自甘屈

辱、顺从驯服,总之颂扬愚民的各种特点”⑤这

个论断同样适用于佛教。佛教传入日本以后,适

应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

持,逐渐传播发展起来。奈良时期,出于确立封

建制度的需要,急于效仿中国的制度,佛教被作

为重要手段之一,熟悉中国情况的留学僧人成为

政界的基干力量,直接染指政治。平安朝以后,

佛教与政治的关系‘虽然有所疏远,从政教合一转

到政教并立。但是佛教的职能仍然还是祈祷国家

平安,论证政权的合理性,劝导受压迫者要顺从

忍耐,把希望寄托于来世的恩赐。劝导剥削者

“行善”,为剥削者辩护,并廉价地向他们兜售

登上“极乐世界”的门票。在近现代,佛教经过

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的需要。由于人民群众对

资本盲目势力的恐惧,它所起的作用仍然如此。

所以佛教在日本历史上主要起着“麻醉人民的鸦

片”、“精神上的劣质酒”⑥的作用。

其次,佛教在日本历史的发展中也曾起过某

些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于以下儿方面。

第一方面,在佛教传入日本的过程中,同时

将中国的文化、艺术、医学和工艺技术传到了日

本,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如

鉴真和尚渡日,同时将中国建筑艺术、医学及技

术传到日本。空海和尚入唐学佛,同时将中国文

化介绍到日本。雪舟入宋修禅,同时将南宋“浙

派山水”绘画技艺介绍到日本。日本的茶道、花

道、香道、书道都是随着禅宗的发展而流行。五

山僧侣开创了策荣的“五山文学”。濡学也是由

于禅僧好佛同时好儒而逐渐得到传播发展的。在

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佛教又与日本民族的风俗、

习愤融合,形成为日本民族文化、风俗、习愤的

一部分,在日本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积极

作用。所以福泽谕吉曾经说过:“总之,把我国

人民从野蛮世界中拯救出来,而引导到今天这样

文明境界,这不能不归功于佛教和儒学”⑦。

第二方面,佛教某些派别在15世纪的农民起

义中曾起过积极的组织作用。如“一向宗起义”,

它是一场以宗教形式出现的,包括农民、土豪、

僧侣在内的净土真宗信徒联合力量的农民大起

义。1488年加贺国真宗农民信徒,为反抗封建领

主的压榨举行武装起义,北陆一带的真宗僧徒也

赶来援助。结果击溃了奉将军之命前来讨伐的军

队,起义军获胜,大名富铿亲政自杀。在以后的

一个世纪中,加贺国的政权一直在寺院管理之

下,由土豪、僧侣和农民代表组成合议机关。此

外还有1531年北部一向宗起义、1532年大和一向

宗起义及日莲宗教徒起义,均给封建制度以沉重

的打击。这些以宗教形式为外衣的农民起义的原

因是较为复杂的,除经济、政治上封建领主的残

酷剥仰和压迫外,还有宗教方面的原因。净土真

宗、日莲宗等新教派不要求信徒施舍钱财,不要

研习经典,不拘形式,只重信念,很受下层人民

的欢迎。这些新教派又往往受旧教派的迫害。在

这种情况下,“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

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

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⑧。一向宗起义正

是这种’‘披上宗教外衣”的“群众的切身利益”

的表现。尽管当时的宗教领导人(如真宗本愿寺

八代祖莲如上人)的本旨并非如此,但以宗教形

式组织起来的农民一旦发动起来,就超越了界

限,他们要在现世寻找“净土”了。所以宗教在

农民起义中曾起过积极的组织作用。

此外,佛教在日本传播发展的历史,也是中

日两国政治、思想、文化交流的历史和两国人民

友好往来的历史。战后随着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日本佛教界成立了“日中佛教交流恳谈会”

1955年),该会组织了鉴真大师逝世1200周年

纪念活动(1963年)。近凡年又成立了‘日中友

好佛教协会”1974年),各宗派也成立了类似

的组织,如‘旧中友好净土宗协会”、‘日中友

好真言宗协会”等等。1980年鉴真和尚像在唐招

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护送下回中国巡展。这些活动在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方面作出了贡献。

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_王守华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19:5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4303462706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_王守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_王守华.pdf

标签:日本   发展   中国   宗教   传入   时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