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精神

更新时间:2024-02-20 06:25:27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谈笑自如)

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是来自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来自万里迁徙的磨练,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辈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来自客属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曾彩。史学界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结: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勤劳刻苦,努力开拓;勇敢无畏,富革命精神:挚诚团结,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 所有这些优点也涵盖在中华民族之中,所谓"客家精神",其实是"中华精神"演绎。

刻苦勤俭。这是客家人最突出的特色。在这方面,广大山区的客家妇女表现得特别突出。她们艰苦卓绝、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历来为中外人士所赞扬。她们有力地促进了客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开拓进取。客家男人,不论出外谋生、立业,或从政、从军、从商,都敢做敢为,富有拼搏进取的精神。从古到今,散布在世界各国各地的客家人,各行各业都不断涌现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杰出人物;有些人甚至成为当地开埠的奠基人。

重教崇文。客家人继承中原优良传统,历来十分重视学习文化。为了谋求生路,为了经商、做官,都必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近二十年来,客家地区的 小学、中学蓬勃发展,大学和专科学院也接二连三建立起来。

念祖思亲。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他们怀念故土深沉浓烈。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不论 迁移到何处以及海外异国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侨乡更为隆重。海外也兴祭祖。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几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爱国爱乡。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客家后裔和港澳台客属同胞,纷纷在故乡投资建厂,为振兴故乡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经常慷慨出资赞助家乡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体现出游子的爱乡情怀。

客家人还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等等优良传统。

独特的客家精神,是鉴别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为汉民族中优秀的一支。美国学者韩廷敦在《种族的特性》中说:“客人这族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传教士肯贝则说:“客家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顾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种族的爱国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贡献,将一天大似一天,是可以断言的。”英国学者布肯顿在《亚细亚人》一书中,一连串举出客家人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作敢为等优点,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最后认为“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

外国学者如此高度评价客家人及其精神,那么什么是客家精神呢?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良心等。客家精神应是指客家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客家人自觉的心理状态。关于客家精神的课题,

前辈及学者们已多有探索和论述。他们从客家历史发展及演进中分析客家民性、民风的特点,指出客家精神的特质,如客家学大师罗香林先生提出七点客家特性。张奋前先生指出客家民性有七点特征。李开仁先生指出客家人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有杰出的表现,光耀全球,举世同钦,是由于客家人具备了八项民风。客家先贤胡文虎先生根据客家人的传统特征,指出四点客家精神。前辈学者贤人的论述都有相当独到的见解,但有关客家人的特质则是意见大体一致的。综合而言,客家精神其核心是团结与革新,开拓与进取。

客家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客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关系密切。客家精神是在客家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为客家社会的人文发展起引导作用。客家人来源于中原汉民族,北方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煅造出客家人的乐生迈进、刚强弘毅,勇敢豁达,客家人是“北方强者的血统与遗传”。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发展,经历数次大迁徙,颠沛流离,世事多艰使客家人养成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的特性,客家人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的凛然自傲之气,使他们成为“民族心理发展中的一群勇者”。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虽经辗转流徙,其文化气质不变,他们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气息使他们成为“优者的遗业与涵儒”。客家民系最值得称道的可贵之处在于客家妇女的地位不同一般。客家女无缠足怯弱之习,她们能躬操耕作,主持农计,她们朴素节俭,勤劳洁净,崇敬丈夫,热爱儿女,任劳任怨,牺牲自我,维护家庭,她们以坚强和聪颖,在世界妇女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妇女的特性充分体现出客家精神的精髓所在。

客家人普遍存在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这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迁徙流移中形成 。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日本人山口县造高度赞扬客家人,认为“他们原有一种自信与自傲之气,使其能自北方胡骑之下,迁至南方,因此,他们的爱国心,比任何一族为强,是永远不会被征服的……翻开数百年之中国历史,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竹越三郎则认为“客家是台湾最开化,最坚强和最富民族意识而不易统治的民族,他们的团结力尤为惊人,以致统治当局,不得不限制他们的居住地区,使其不得聚集在一处。”。在客家先民从第一次迁徙开始,近千年的历史中,客家社会涌现出不少爱国爱乡的民族英雄。如南宋末的爱国英雄文天祥,他是江西客家人,起兵勤王所率之队伍多是粤赣边区的客家人。明末东莞客家人袁崇焕为抗清护明,竭尽忠心;清中叶发动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及其部将,大部分为客家人。清末勇敢抗击日本海军进攻的丰顺客家人丁日昌,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蕉岭客家人丘逢甲;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是客家后裔,其助手廖仲凯,邓仲元,姚雨平则是客家人,北伐名将叶挺,张发奎,抗日战争中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国民党抗日烈士谢晋元,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将领朱德,叶剑英,刘亚楼,萧华等,都是客家人氏,他们在历次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爱乡民族意识,成为客家人的杰出代表。

客家精神是革命的精神,客家精神也是一种激励人向上的精神,客家精神还是和睦亲邻、繁荣社会的精神。发扬客家精神,于社会进步,于民族发展,于家

庭和睦,于个人上进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客家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06:2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815271451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客家精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客家精神.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客家   客家人   精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