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用工协议书范本)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思维火花”这一主题,安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文章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展现了人物的思维过程。《自相矛盾》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既夸自己的盾最坚固,又夸自己的矛最锋利,有人问他让他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却无法回答的故事。《田忌赛马》讲述了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第二次比赛田忌在好友孙膑的帮助下反败为胜的故事。《跳水》讲述了在一艘帆船上,船长的儿子在一只猴子的挑逗下一步步走上横木,船长在危急关头,用开枪的办法强迫孩子跳水,使孩子绝处逢生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1.会认1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正确读自相矛盾
2
写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自相矛盾》,理解田忌赛马 2
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分角色朗读《田忌赛马》,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默读课文,分析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跳水 2
4.默读《跳水》,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讲讲这个故事,分析船长的思维过程,思考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选两个人物和学生一起组成一个探险小队开始探险之旅,编习作 2
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不仅要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还要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1.系统性总结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语文园地 2
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2.运用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体验情感、仿写句子的能力,提升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15 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其中“鬻、吾、弗”字音难读,通过词语教学进行正音。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的意思完全不同,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
2.阅读理解
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运用
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
▶教学准备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参透学寓言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成语,引入课文题目
1.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
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刻舟求剑 井底之蛙 买椟还珠
(1)指名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它们都是四个字的成语)
(2)教师引导:一个成语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成语叫什么成语呢?(寓言故事成语)
(3)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特点呢?(故事短小,寓意深刻)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自相矛盾)
3.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5.猜一猜:课题《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成语特点,引出寓言故事成语,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猜测课题意思,帮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板块二 初读课文,理解感悟
1.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鬻盾 吾盾 弗能 夫
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课文全文)
(1)指名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篇文言文)
(2)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全文节奏划分)
先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3)上学期我们学过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结合注释、插图、上下文理解,猜读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刚刚大家说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弄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学生边读边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4.小组讨论交流文言文《自相矛盾》的大意。(学生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6.谁能连贯地说一说《自相矛盾》的大意?(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穿透!”集市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
7.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矛”和“誉”。(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汉字,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板块三 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教师引导: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国人在干什么呢?(这个楚国人在卖盾与矛)
课件出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教师:这句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教师:读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3.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再全班齐读)
4.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没有)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课件出示: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3)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叔——(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兄弟——(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会说:年轻人——(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那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又是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
其人弗能应也。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6.这件事引发了人们什么样的议论?
课件出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1)谈谈自己的理解。
(2)指名学生读最后一句文言文,再齐读。
7.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8.全班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2题而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2.通过说、问、演、练等活动,学生在了解故事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讲述故事,感悟寓意
1.谈话导入。
师:今天你们来给我当当小老师好不好?我来说一句话,你们听一听,再评一评。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下了场滂沱大雨。(这句话前面说阳光明媚,后面又说滂沱大雨,这是自相矛盾)
2.自相矛盾就是一个人说话或行动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说话做事皆应三思而后行)
4.四人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每小组选一个讲得最好的代表上台讲故事)
5.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3题而设计。
板块二 对比阅读,活学活用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1. 老师在一本寓言故事书上,看到了一篇这样的《自相矛盾》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
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你们是喜欢文言文的《自相矛盾》,还是喜欢现代文的《自相矛盾》?(学生畅所欲言)
3.师小结:文言文短小精悍,但难懂;现代文通俗易懂,但篇幅较长。
4.这篇文言文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写的。(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5.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相隔几千年的文言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至今仍让人受益无穷。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6.这个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不能)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这个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一致,做生意要实事求是,讲诚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版本和现代文版本的对比阅读,学生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韩非子,明白一个人的思维的重要性。
板块三 联系实际,感悟寓意
1.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戳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戳破!”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这时那个人是什么反应?(那个人哑口无言)课文是怎么说的?(其人弗能应也)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不一致,无法自圆其说)
3.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指名学生说)
4.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很多,为了避免自相矛盾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5.今天我们学习了文言文《自相矛盾》,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文言文的?(先把文言文读通读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最后做到熟读成诵)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读懂了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意思,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韵味。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只用71个字,就让我们逛了逛古代的集市,了解了一个引人发笑的楚人,知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不要像这位楚国人一样自相矛盾!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学生自由畅谈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今后学生自学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寓言导入,激发兴趣。
激情导入,通过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
2.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让学生带着开头的激情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教给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并指导学生怎样去读好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还要教会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去理解寓言的大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
3.精读课文,深入学习。
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内容当中去,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设计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去。让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读、说、问、演等环节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深刻地明白寓言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
16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会认“策、荐”2个生字,会写“拳、策、赢”等5个字,正确读写“赏识、脚力、胸有成竹”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3.了解两次赛马时出场的顺序,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重难点
1.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2.了解两次赛马时出场的顺序,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共有2个生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字带出新字的方法来识记。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易错的字“拳、赢”。
2.阅读理解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运用
训练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故事,先小组内讲故事,再走上讲台讲故事,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策、荐”2个生字,会写“拳、策、赢”等5个字,正确读写“赏识、脚力、胸有成竹”等8个词语。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提示课文题目,引发探究
1.谈话导入。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齐国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有一次他和齐国君主齐威王约定,进行一场比赛……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田忌赛马)
2.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师相机梳理归纳:谁与谁赛马?怎么赛?结果如何?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读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司马迁和他所著的《史记》。(课件出示司马迁的资料)4.简介《史记》。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师小结:《田忌赛马》是一个发生在距我们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故事。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比赛?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6.齐读课题:课题中关键字在“赛”,围绕“赛”,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课文题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史记》及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用笔画一画课文中主要有哪些人物?(孙膑、田忌、齐威王)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在孙膑的安排下,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第二、三次比赛田忌反败为胜的故事)
3.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孙膑的发现对于他制订取胜策略有帮助吗?(孙膑善于观察,发现了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这是他制订取胜策略的依据。)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4.孙膑和田忌的思维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于赛马,田忌想到的办法是换马,而孙膑想到的办法则是巧妙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可见孙膑善于思考、分析,足智多谋。)
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赏识 脚力 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 出谋划策 引荐
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6.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拳、策、赢”。(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
7.教师小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能转败为胜的关键人物是孙膑,孙膑给田忌献了计策才使他转败为胜。大家一定很好奇,孙膑到底给田忌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好主意让他转败为胜呢?我们还是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板块三 再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孙膑是谁?(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回答。)
2.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了什么?(一是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二是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3.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了什么?
课件出示: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胸有成竹”和“一定”这两个词中,我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说明他已筹划好了取胜的策略)
4.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你认为田忌要怎样做才能赢齐威王呢?(学生各抒己见)
5.全班交流汇报。(小组代表上台讲述自己小组想到的好办法)
6.教师小结:田忌如果能认真分析马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就有可能取胜。田忌只凭马力比赛,不用智谋,比赛方法不当,所以失败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分析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田忌用什么方法能赢过齐威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板块四 品读课文,感悟献策
1.是孙膑给田忌献了计策,才让他反败为胜。默读课文,思考: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边读边画)
2.描写田忌的句子有哪些呢?(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田忌微微一笑。
田忌满意地笑了。
(1)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3.描写孙膑的句子有哪些呢?(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1)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你分别从这几句对孙膑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4.你觉得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分析,足智多谋的人)
5.孙膑只是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使事情的结果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此时,你想对孙膑说些什么话?(你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你太厉害了)
6.田忌为什么要向齐威王引荐孙膑?(田忌希望齐威王能知人善用,选贤任能,而孙膑又确实是一个有谋略、有智慧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田忌和孙膑说的话,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此环节是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而精心设计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从第二次比赛的理解分析中,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2.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态度,懂得在学习、生活中遇事要能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精读课文,分析胜因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孙膑帮助田忌赢了赛马,那么孙膑是如何在不换一匹马的情况下稳操胜券的呢?
2.默读课文。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学生边读边在课后习题第2题上标画)
3.指名学生说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
课件出示:
第一场: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下等马(输)
第二场:齐威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上等马(胜)
第三场: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的中等马(胜)
4.想一想: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学生独立思考)
5.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学生自由讨论)
6.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7.请学生推测一下孙膑当时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指名学生说)
8.教师小结:孙膑此计策甚是高明,以最差的马对最强的马削弱对方实力,再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连胜两场,以弱胜强,真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标画出田忌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明白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的原因。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块二 讲故事,了解思维过程
1.其他的人只知道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而孙膑却敢于打破这种常规,用超乎常人的思维方法,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从而转败为胜。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孙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指名学生说)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3.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想?(是不是田忌把马的出场顺序调换了)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怎么做?(我也会调换后两场马的出场顺序)怎样调换?(齐威王用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对中等马,还是可以胜两场输一场,赢了田忌)
4.教师小结:如果齐威王及时发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他也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样还是可以胜两场。也就是说,在第二次比赛中田忌也有可能会输。孙膑知不知道有这个可能性呢?(知道)孙膑是个聪明人,为什么还用这个没有十足把握的办法呢?(因为齐威王第一次比赛全都赢了,他相当得意,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5.教师引导:孙膑早已胸有成竹,因为他不但经过了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还把所有看到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才想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个好办法,使得田忌反败为胜。通过以上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而且足智多谋的人)
6.孙膑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有深远影响力的人。(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7.教师小结:孙膑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很可贵的。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遇事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孙膑的性格特点,理解孙膑所献计策的精妙之处。利用史实资料让学生了解孙膑,引导学生学习孙膑敢于打破常规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块三 总结全文,畅谈收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后转败为胜的故事。《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历史上有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找一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长勺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3.教师总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但真正的赢家却是孙膑。而他取胜的法宝在于“思”和“变”。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全文,分析孙膑、田忌、齐威王的形象,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指导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故事,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创设标画对阵图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标画对阵图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通过标画对阵图可以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协同作用,同步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2.创造表达、交流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讨论问题、交流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思维,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例如解决课后习题第2题:默读课文。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分三个层次完成:①学生独立思考;②小组讨论交流;③全班交流汇报。
3.指导比较分析,启发求异思维。
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力。为了帮助学生明白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先指导学生根据两次赛马的对阵图进行比较分析,再分析转败为胜的原因。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17 跳水
▶教学目标
1.会认“肆、桅、撕”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肆”等14个字,正确读写“环游、航行、放肆”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再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理清顺序,再讲讲这个故事。
2.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提醒学生“吓唬”的“唬”在这个词中读轻声hu。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易错的字“艘”和“肆”,其他的生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水手们的相关语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指导学生思考,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3.语言运用
指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这个故事,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肆、桅、撕”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肆”等14个字,正确读写“环游、航行、放肆”等9个词语。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谈话导入。
每一届奥运会的跳水项目都是大家最关注的,你们喜欢看跳水比赛吗?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各种赛事的跳水项目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跳水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跳水)
2.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师梳理归纳:谁跳水?为什么跳水?结果如何?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跳水》是谁写的?(列夫·托尔斯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课文题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的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回答刚才的质疑。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课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谁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划分成三个部分?(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4.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述了在一艘大船上,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不知不觉走上横木。船长在危急关头,用开枪逼迫孩子跳水的方法,使孩子绝处逢生的故事。)
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放肆 桅杆 撕咬 吓唬 龇牙 咧嘴 瞄准
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6.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艘”和“肆”两个汉字。(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7.教师小结:猴子是最通人性的动物,它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猴子不敢挑逗水手们,它便去挑逗船长的儿子。猴子是怎样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之中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为学习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块三 整体把握,质疑探究
(1)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猴子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的境地,罪魁祸首是谁呢?(是水手们)为什么水手们才是罪魁祸首?(因为是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使猴子更加放肆,猴子才敢更加大胆地去挑逗船长的儿子,把船长的儿子一步步引入危险之中。)
3.面对船长,也就是孩子父亲的做法,你心中难道没有什么疑问吗?(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
4.一个父亲在儿子有生命危险的时刻,竟然拿枪瞄准儿子,逼迫儿子跳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到甲板上来看看孩子当时所处的危险境地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猴子是怎样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境地的,在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关键信息,进行质疑,产生阅读期待。
板块四 整体把握,质疑探究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直接写出了孩子已经陷入了即将失去生命的绝境,必须跳水?(第4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1)先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危险的处境吗?(万分危急、生死攸关、身陷绝境)
3.你们说的这些词语,作者文中写到了吗?(没有写)一个词语都没有写,但是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处境的危险,作者到底是怎样表现孩子身陷绝境的呢?(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从“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体会到孩子已经走到了“绝”路,而且他走得很不稳,随时有摔下来的危险,进入了万分危险的境地。)
4.还有哪里写了孩子身陷绝境?(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从“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体会到孩子只要一失足就会摔到甲板上没命;我从“也难以回转身来”体会到孩子必死无疑,根本没有机会从横木上活着回来。)
(2)为什么说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课件出示孩子所处位置图)
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我感受到那根横木又细又滑,即使孩子拿到帽子,也根本无法转身回来。)
5.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当时处境的危险。(作者运用了“只要……就……”“即使……也……”两组关联词)去掉句中这两组关联词,然后对比着读一读。
课件出示: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孩子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没有命了。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难以回转身来。
(1)说一说:哪一句的表达方式好?为什么?(第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好,因为有了这两组关联词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处境非常危险,身陷绝境,随时都可能没命。第二句话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2)关联词的训练。
课件出示: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只要人群中有人大叫一声_________,孩子就。即使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也___________。
6.还有哪里写了孩子身陷绝境?(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从“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体会到之前孩子不知道自己已处于危险境地,此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正处于危险中,心里害怕极了,随时有可能因害怕发抖而失足摔下来。)
7.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你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从“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感受到这些经历许多困难的水手们已被眼前危险的情境吓得不知所措,侧面衬托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8.教师小结:作者虽然没有直白地用大家所说的那些表示危险的词语,但是却把当时的情景生动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这也是列夫·托尔斯泰写作的高明之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险境,培养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内容的能力,为学习作者的写法和归纳船长的品质做好铺垫。体会关联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孩子当时极其害怕的心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讲讲这个故事。
2.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写法,训练表达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1.教师引导:就在这万分紧急、命悬一线的时刻,连水手们都不知所措了,这时谁出现了?(船长)船长用什么方法使孩子脱离了险境?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船长动作、语言的句子,把你的感受与理解在书上做好批注。指名学生读画好的句子。(课件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画好的句子,然后全班齐读。
(2)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从“本来、立刻、快”这几个词中体会到船长做出判断的时间短、速度快,表现了船长的果断、机智、镇定)
(3)父亲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学生接读)“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学生接读)“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4)父亲对孩子的两句喊话中有7个感叹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这7个感叹号?(短促、有力、不容置疑、命令式的语气)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向孩子喊话。(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
(5)跳水就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吗?他不怕风浪把孩子卷走吗?(孩子不会被风浪卷走的,因为课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海面是风平浪静的,何况还有那么多熟悉水性的水手)
(6)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真的会开枪吗?(父亲不会开枪,父亲只是用枪逼迫儿子跳水)
(7)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当时孩子在高高的横木上,如果让他往回走,再从桅杆爬下来,一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而海面上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如果让孩子跳进海里,反倒相对安全一些。从常理来看,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正好船长手里拿着枪,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枪逼迫孩子跳下海,这样的话水手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
2.结果怎样呢?(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
(1)先指名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
(2)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我感受到当时情况很紧张,孩子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跳水,水手们跳进大海救了他。)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3)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孩子落入大海时的状况——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用“炮弹”来形容,说明孩子下坠速度之快,力量之猛,因为他是从帆船最高的横木上跳下来的。)
(4)四十秒钟后面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转折,孩子跳入水中到浮上来,只有四十秒钟,但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表现了大家心急如焚)对谁来说四十秒钟太长?(对孩子的父亲来说每一秒钟都是煎熬)
(5)孩子从这样危险的处境中得救了,此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呢?(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6)在孩子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众人是怎么做的?父亲是怎么做的?(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父亲则是镇定、果断地做出了逼迫儿子跳水的决定,救了儿子)
(7)教师小结:作者此时并没有直接描写船长,而是通过周围人的反应,表现出船长的镇定,这是什么描写方法?(侧面描写)
3.你从船长的表现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要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4.教师小结:船长看见儿子身陷险境,没有惊慌失措,他镇定、果断地想到逼迫孩子跳水的办法,救了孩子一命,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理解句中破折号的用法,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通过其他人与船长的表现对比,再次感悟船长的沉着镇定、机智果断。
板块二 回归整体,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第1~4自然段,圈出描写孩子神态、动作变化的词语。(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神态变化:笑得很开心、哭笑不得、气得脸都红了、气极了
动作变化:望、吓唬、大喊大叫、脱、爬、追、攀、伸、夺、追赶、喊、放开、张开、走、取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1)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猴子越来越肆无忌惮地挑逗孩子,使他忍无可忍)
(2)“气极了”说明了什么?(说明孩子愤怒到极点,无法忍受)
2.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小结:在水手们一次次的哄笑声中,猴子越来越放肆,把孩子一步步引入危险的境地。
4.此刻,你想对孩子说什么?(遇事要冷静,不要那么冲动)你想对水手说什么?(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要太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水手们的相关语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此环节是为课后习题第2题而设计的。
板块三 梳理全文,总结写法
1.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课件出示:
水手拿猴子取乐→( )→( )
指名学生说出填写的内容。
课件出示:
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挑逗孩子,孩子追猴子陷入绝境)→(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2.四人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学生练习讲故事)
3.全班交流汇报。(请故事讲得好的学生上台讲故事)
4.第1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这一天风平浪静”起什么作用?(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5.本文与《自相矛盾》和《田忌赛马》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故事结尾处主要人物才出现)
6.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跳水》这一课,要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遇事应先考虑后果,不要一时冲动,一定要冷静沉着。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批画重点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梳理全文,让学生知道本文的特殊写法和表达方式。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注重让学生从自己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方法,以及借助评价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孩子心理变化及船长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品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中的段落,探究感悟。
2.以学生发展为主,坚持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坚持辅之以“导”,做到“指一指引”以导向,“点一点化”以开窍,“拨一拨弄”以知晓,把学生引进理解文章的“门”,引上理解文章的“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善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达到乐学、乐问,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强烈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学中,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创设交流、想象问题的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学生的潜意识创造力得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2.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把心情的变化融入其中。
3.学生学会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4.能根据习作要求评价和修改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把心情的变化融入其中。
2.学会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教学策略
1.首先激发学生探险的兴趣,做好探险之旅的准备工作。
2.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假想思维训练,打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让学生通过自改、互改、交流展示来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把心情的变化融入其中。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诱发探险欲望
1.谈话导入。
你喜欢探险吗?(喜欢)你读过哪些有关探险的书呢?(《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荒原追踪》)
课件出示一些人登雪山或者探险的图片,这些敢于探险的人让我们既佩服又羡慕,他们是勇敢、顽强、刚毅与智慧的化身。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2.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梦,那就是神奇的探险梦。今天这堂作文课,我们就一起去圆这个梦想,进行一次假想探险。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探险兴趣。了解有关探险的书籍和知识,为神奇的探险之旅做好准备工作。
板块二 进行设想,形成探险计划
1.教师引导:要去探险呀,首先我们要成立一个探险小分队。你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呢?那就从下面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你一起组成一个探险小分队吧。
课件出示:
人物
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
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见多识广的向导
哥
心细而胆小的同学
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妹妹
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探险团队很重要,所以请你做出慎重的选择。你们的探险小分队一组三个人,左边选一人,右边选一人,再加上自己。你的选择是谁和谁?(指名学生说)
2.成立了探险小分队,我们就要确定探险的目的地了,你想去哪儿探险呢?(课件出示一些探险场景)
(1)探险家去探险的地方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是什么特点?(人迹罕至、充满未知、危险重重)
(2)茫茫大漠无边无际,飞沙漫天,喝水是个大难题;热带雨林树木繁茂,高温多雨,到处是虫蛇鸟兽;海上荒岛风浪袭击,孤独寂寞,淡水资源十分短缺;幽深洞穴无尽黑暗,怪石嶙峋,空气十分稀薄;南极冰川极度寒冷,食物短缺,翻越冰山困难重重……你想去哪儿探险呢?(指名学生说)
3.确定了探险的地点,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探险的装备。(课件出示装备)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你打算带上哪些装备?(指名学生说)
4.最后就是预测险情,并根据险情事先想好对策,以备不时之需。(课件出示险情)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如果遇到这些险情,你们会怎么做呢?(学生自由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5.看来同学们平时储备了不少探险求生的知识,了解了你们即将要探险的地方,还愿意继续到那里去探险吗?(愿意)
6.准备好了吗?快开始我们的探险之旅吧!
【设计意图】选择同伴组成一个探险小分队,确定探险地点,想好打算带上哪些装备。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宝库,想象会遇到什么险情,为开启探险之旅做好充分的准备。
板块三 创设情境,想象探险之旅
1.教师引导:假如我们的探险之地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那我们一起到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进行一次模拟探险。(课件出示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图片)
老师结合课件画面叙述:这是风光旖旎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这是资源丰富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这是神秘莫测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这是危机四伏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2.我们探险的地点是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请每个探险小分队讨论交流,你们准备带上哪些装备去呢?为什么带上这些装备?(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4.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咱们就出发吧。请大家闭上眼睛,各位探险飞机队员经过认真的筹备,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探险活动今天开始了。我们先从机场出发,乘坐飞机飞往西双版纳,再乘坐专机飞往原始森林……各位队员,我们已经进入密密层层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飞机准备降落,大家带上自己的装备下机。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5.我们赶快进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吧,在这茂密的丛林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交流)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6.在原始森林深处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继续往里走。这静谧的原始森林里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请大家闭上眼睛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你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遇到了什么困境,你用什么方法摆脱困境呢?(学生自由想象)
7.请大家睁开眼睛,探险小分队内讨论交流:在刚才的假想探险的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什么?你遇到了哪些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你在探险过程中又有什么发现呢?
8.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9.教师小结:刚刚大家简单地描述了探险小分队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我们要抓住细节把它们写具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假想去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探险,伴随着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图片,唤醒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说出来。
板块四 动笔记录,描述探险之旅
1.虽然这次探险是虚拟的,但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经历对大家来说会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如果我们将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当我们重温这次探险之旅的时候,将会觉得非常的有意思。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记下探险过程中这难忘的一幕幕。
记录探险片段,留驻难忘时光
——记录探险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个片段
惊险时刻、重大发现、难忘插曲……
你的经历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探险队员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了吗?
你所带的探险工具都派上用场了吗?
2.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指名学生说)
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3.我们模拟的是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探险之旅,大家还可以想象去茫茫大漠、海上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等地方探险,那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境遇?请大家拿出笔边想象边写作。(学生安静地写作)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放飞自己的想象,完成这篇别开生面的想象作文——《神奇的探险之旅》。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习作要求赏评别人的习作。
2.能根据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赏评,重温探险时刻
1.上节课我们编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写的探险故事。大家先大声朗读自己写的探险故事。
2.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3.探险小分队内讨论交流:自己和别人写的探险故事想象是否合理?是否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了?
4.全班交流汇报。(选取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
5.精彩片段欣赏。
课件出示:
我们探险小分队小心翼翼地走进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深处,这里到处是厚厚的苔藓和密不透风的荆棘。忽然,我听到一声尖叫。当我们艰难地穿过荆棘后,只见汪思琪直直地站在那里。我来到她身边,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汪思琪惊奇地说:“你们快看!”这时,我看到了一幕神奇的景象:近千只的大白蚁群正在草丛间忙碌地寻找食物。一队约30只、体长约3厘米的大型黑蚂蚁突然一个接一个冲过来,它们凶神恶煞般扑向白蚁,用大颚紧紧夹住后者,身体一弯,尾部的毒针刺向可怜的猎物,被袭击的白蚁几乎在被刺瞬间就不动了。这时再看白蚁群,早就乱了阵脚,体型较小的慌慌张张地往回窜,争先恐后地钻进洞里;体型较大的却逆着回巢的方向四处奔跑,招呼同伴撤退。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是:一只体型相对硕大的白蚁,用大颚死命地咬住一只黑蚂蚁的大腿不放,任凭后者将它拖来拖去也死死地不肯松口。最后所有的白蚁都逃进洞了,它却被另一只黑蚂蚁捉住了。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1)指名学生读。
(2)谁来评价一下,这个探险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写得怎么样?(作者写的是在探险路上看到的景象,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把一只大白蚁舍己救同伴的场景描写得十分细致、具体,想象也很合理)
6.佳作欣赏。
课件出示:
神奇的探险之旅
今年暑假,我和两个同伴一起相约到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去实现我们神奇探险之旅的愿望。我们先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乘坐国际航班飞往西双版纳,再乘坐专机飞往原始森林……我们已经进入密密层层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飞机准备降落,我们带上自己的装备下机。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一走进原始森林,就看见一株食人花摇动着它那如灵蛇般的藤蔓——它刚刚缠死了一只三头鸟。很显然,它已经嗅到了生灵的气息,正追踪而来。我还来不及为所看到的一切震惊,就已经听到了食人花的藤蔓穿行在草地上那窸窸窣窣的声音。一株株食人花怒放着巨大的血红色花朵,一张一合,一合一张,像填满番茄酱的血盆大口,仿佛要把整个世界吞没。
“啊!快跑……食……食人花,食人花来了!”我尖叫一声,吓得脸色发白,腿一软,摔了一跤。“大家小心,快想办法!”王逸轩大喊起来。
听到我们的喊声,冷静的朱奕辰连忙转身,见到这可怕的食人花,他十分警惕地朝王逸轩走去……忽然,他将随身带着的手电筒向食人花扔去……
王逸轩和朱奕辰连忙小心地跑到我身边,查看我的受伤情况……
看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我感到既开心又感动,我们三人相视一笑。
(1)指名学生读。
(2)看了这篇习作,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学生说)
7.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对习作的欣赏和评价,我们明白了要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才能使我们的探险故事更吸引人。
【设计意图】通过佳作欣赏和同学们的交流评赏,学习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的方法,为学生修改习作打好基础。
板块二 点评习作,感受探险之旅
1.这里还有一篇习作,需要大家提出修改建设,帮他修改一下。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课件出示:
我们“探险小分队三人组”背负行囊,走进了美丽、神秘又危机四伏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刚进入原始森林,便看见美丽的花草,处处充满了生机。
我被一朵奇丽的花吸引了,可就在我欣赏这朵小花时,一条大蟒蛇钻出来,它离我很近。我十分害怕地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我醒来了。原来,我的伙伴用麻醉枪射中了大蟒蛇救了我。原来,这一切美丽的表象下,处处隐藏着危机。
重新背上背包,我们继续往前走。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我们看见一条大瀑布,这里的水真清澈呀!我和伙伴们脱下衣服,跳入水中。玩得正欢时,我忽然发现背包不见了。这让我们都惊出一身冷汗,没有了那些装备,可怎么在原始森林中探险?我们赶紧去找背包,原来是一只猴子顺手“牵”走了我们的背包。我们正要抢回背包,可是猴子很机警,立刻就跑了,我们只能跟着猴子进入了沼泽地。我们陷入了沼泽之中,不能动弹。怎么办呢?正在我们绝望的时候,猴子救了我们。
(1)指名学生读。
(2)这篇习作有哪些问题?应当怎样修改?
预设:
①最后说猴子救了他们,我觉得这个想象不合理,猴子哪有那么大的力气把三个人都从沼泽地里救出来。
②遇到大蟒蛇的片段没有写具体,要把当时危急的情景描写清楚。
③陷入沼泽地的片段也没有写具体,怎样获救的也没有描写清楚。
2.请愿意帮他改一改这篇习作。(指名学生上台修改)
课件出示:
我们“探险小分队三人组”背负行囊,走进了美丽、神秘又危机四伏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刚进入原始森林,便看见美丽的花草,处处充满了生机。
我被一朵奇丽的花吸引了,可就在我欣赏这朵小花时,听见了背后有一阵骚动,转身一看,不禁
冒出一身冷汗。原来是一条碗口粗的蟒蛇,离我仅有半米之遥。还等不及我呼叫,大蟒蛇便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我吓得全身发抖,突然两眼一黑,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在一阵呼唤声中我醒来了。原来我的伙伴及时用医学专用枪射中了大蟒蛇救了我。我不禁感叹这一切美丽的表象下,处处隐藏着危机。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重新背上背包,我们继续往前行进。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十几米宽、近十米高的大瀑布,哗哗的流水声震耳欲聋。清澈的水诱惑着我们,我和伙伴们禁不住脱下了厚重的衣服,跳入水中。玩得正欢时,我忽然发现我们的背包不见了。这让我们都惊出一身冷汗,没有了那些装备,可怎么在原始森林中探险?我们赶紧穿上衣服到处寻找,终于发现原来是一只猴子顺手“牵”走了我们的背包。我们紧跟着那只猴子,不知不觉进入了沼泽地。等惊觉过来,我们三个人都已经陷在了沼泽里。常识告诉我们,越挣扎下沉得越快,所以大家都一动不敢动。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以看得见的速度继续下沉。沼泽地里不时地露出一些骨头,我不禁默默地想:难道我们就要死在这里了吗?在同伴们的眼里我也看到了死亡的恐惧,可是大家的嘴上却依旧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也许是命不该绝,一根长绳适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抬眼看去,绳子的另一端正握在一位西双版纳的村民手里。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抓住“救命稻草”就往上爬。在西双版纳村民的帮助下,伙伴们被一个一个地救了上来。
3.教师小结:修改的时候要看看自己的习作想象是否合理,是否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写具体了,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4.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学生自由修改习作)
5.探险小分队讨论交流,互相提出修改建议再次修改习作。(组内互相修改习作)
6.全班交流汇报。(习作修改得很满意的小作者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问题习作的评价和修改,习得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写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按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块三 课外延伸,激励探险志向
1.听了大家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我们把大家的探险故事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一本探险集,书名就叫《神奇的探险之旅》。请大家继续完成并修改你们的探险故事。在修改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看看这些比较经典的探险小说。
课件出示:
经典推荐
[法]凡尔纳 《气球上的五星期》《大木筏》《两年假期》
[英]史蒂文森 《宝岛》《金银岛》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英]詹姆斯·希尔顿 《消失的地平线》
[英]卡尔·麦 《印第安酋长》《恐怖的大漠》《沙漠秘井》
2.如果有兴趣,可以续编你的探险故事,写成探险日记。
3.教师总结:在今后的岁月里,也许我们不能亲历惊险的旅程,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传奇作家,但是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带着探险的精神前行,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探险小说的兴趣,激励学生探险的志向,引导学生续编探险故事,写成探险日记。
▶教学反思
1.为神奇的探险之旅做好充分的准备:①激发学生探险的兴趣;②阅读有关探险的书,具有一定的探险知识储备;③选择同伴组成一个探险小分队;④选择好探险的地点;⑤想好打算带上哪些装备;⑥合理想象会遇到什么险情,如何求生?
2.开启学生的探险之旅。引导学生假想去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探险,利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图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通过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不仅要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还要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3.指导学生修改习作,通过佳作欣赏和对问题习作的评价修改,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激发学生阅读探险小说的兴趣,激励学生探险的志向,引导学生续编探险故事,写成探险日记。让学生意识到神奇的探险之旅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探险之旅还很漫长。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
3.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4.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
3.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通过回忆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内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白遇到任何问题,都应当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的道理。
2.词句段运用
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通过朗读和体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情感的需要来确定的,训练学生通过一种情感体验来仿写句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幅画像》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日积月累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把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区分识记,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推测思维过程
1.谈话导入。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田忌赛马》时,孙膑想到了什么样的计策?(指名学生说)
2.小组交流讨论: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学生自由推测)
3.全班交流汇报。小组选代表上台推测孙膑当时的思维过程。(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交流平台”第2自然段)
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4.在课文《跳水》中,当船长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随时有可能摔下来没命时,船长想到了什么办法使儿子脱离危险?(船长用枪逼迫儿子跳水,使儿子得救)
5.小组交流讨论:推测船长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推测)
6.全班交流汇报。小组选代表上台说出船长当时的思维过程。(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交流平台”第3自然段)
7.教师小结: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总结出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的思维方法。
板块二 古今对比,发现意思异同
1.对于我们来说,文言文的意思很难理解。读一读,注意加点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
吾盾之坚 坚固 弗能应 应答
....道旁李 道路 溺而不返 返回
....冀复得兔 重复 守株待兔 守候
....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加点字的意思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小结:有一些古今意思相同的字,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字的现代文意思推测出它的文言文意思。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对比,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字义相同,从而总结出有些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相同。
板块三 体验情感,学会表达方法
1.有的时间很短,我们却感觉很长;有的时间很长,我们却感觉很短。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类似的体验。
课件出示: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四十秒钟,明明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明明时间很长,为什么作者说一转眼就过去了?(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小结:有时为了情感的需要,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时间明明很短却觉得很长,时间明明很长却觉得很短,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指名学生说)
5.有的时候时间短,却让我们感觉时间太长;有的时候时间很长,却让我们感觉时间很短。选择其中一种体验写一写。(学生自由写)
6.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写的句子,相互提出修改建议。(评选出小组里写得最好的)
7.全班交流汇报。(小组代表到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的句子)
8.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情感的需要或表达的需要来确定的,我们要学习作者这样的表达方法,在时间的描写中融入人物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体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情感的需要来确定的,训练学生通过一种情感体验仿写句子。
第2课时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课时目标
1.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2.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阅读材料,掌握修改方法
1.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自由朗读课本上面的材料《一幅画像》,这段片段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学生自由读修改的作文)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对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有什么感受?(小组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小结:我们以后修改习作要学习叶圣陶先生用字的准确性,把长句改成短句,删除多余的词使句子干净规范等方法,认真地把我们的习作修改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幅画像》,让学生根据文中具体的语句说一说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这篇作文的,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修改作文的方法。
板块二 了解古代年岁的别称,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1.熟读“日积月累”,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课前预习资料。
课件出示: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2.读正确,正音:耄耋(mào dié)、笄(jī)。
3.读明白: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交流。
(2)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及笄之年:古时女子年满15岁时,就将头发束起来并插上簪(zān)子。后引申为到了结婚的年龄。
弱冠之年: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加冠,以示成年。
而立之年:孔子说“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人到中年,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能洞悉明察,融会贯通,一切恰到好处。
知天命之年:50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对得失的淡然。
花甲之年:60岁,是一个平静的年龄,所以看什么都习惯了,听什么都可以一笑而过,想做什么也不大在乎别人的眼光了。
古稀之年:古人一般到70岁时辞官家居,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70岁的代称。
耄耋之年:80-90岁老年人的泛称。
期颐之年:100岁称“期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4.练习巩固。
(1)同桌之间你考我答。
(2)师生互相考一考。
5.熟读成诵:(1)男女生读。(2)小组对读。(3)练习背一背。
6.总结: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更多有关古人年龄称谓的词语。
【设计意图】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通过讲解、举例、抢答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以便于课后的背诵记忆。
板块三 单元总结,学习思维方法
1.学了这个单元,大家有什么收获?(学习了这个单元,使我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我还学会了根据情境编故事。)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
2.教师总结: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课文《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不能自我矛盾,做到三思而后行。课文《田忌赛马》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有了缜密的思维后再来解决问题,先谋后做,谋略在先才能事半功倍;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要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课文《跳水》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思考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这些故事都说明了一个人善于思考的重要性,遇到任何问题,要通过思考想出恰当的办法去解决。因此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谈本单元的学习收获,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授之以渔,发展思维。
语文园地是结合本单元“思维火花”的专题学习内容,主要总结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思维方法。回顾课文内容,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积累语言。
让学生在互学、背诵、交流、展示中,体现出合作的学习之路,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有些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相同,训练学生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幅画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修改作文的方法。
3.课外延伸,拓展空间。
了解古人的年龄称谓是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我们除了要在课内积累,还需在课外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单元总结,使学生懂得相互学习经验,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成长。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04:0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73053269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维的火花》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