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6单元教案15 自相矛盾【教案】

更新时间:2024-02-20 03:59:40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新年快乐的画)

五年级下册语文6单元教案15 自相矛盾【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思维火花”这一主题,安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文章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展现了人物的思维过程。《自相矛盾》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既夸自己的盾最坚固,又夸自己的矛最锋利,有人问他让他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却无法回答的故事。《田忌赛马》讲述了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第二次比赛田忌在好友孙膑的帮助下反败为胜的故事。《跳水》讲述了在一艘帆船上,船长的儿子在一只猴子的挑逗下一步步走上横木,船长在危急关头,用开枪的办法强迫孩子跳水,使孩子绝处逢生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1.会认1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正确读写17个词自相矛盾

2

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自相矛盾》,理解文言文《自田忌赛马 2

相矛盾》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分角色朗读《田忌赛马》,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默读课文,分析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跳水 2

4.默读《跳水》,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讲讲这个故事,分析船长的思维过程,思考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选两个人物和学生一起组成一个探险小队开始探险之旅,编一个惊险刺习作 2 激的探险故事。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不仅要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还要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

1.系统性总结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语文园地 2 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1

2.运用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体验情感、仿写句子的能力,提升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

15 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其中“鬻、吾、弗”字音难读,通过词语教学进行正音。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的意思完全不同,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

2.阅读理解

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运用

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训练。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3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参透学寓言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成语,引入课文题目

1.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

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刻舟求剑 井底之蛙 买椟还珠

(1)指名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它们都是四个字的成语)

(2)教师引导:一个成语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成语叫什么成语呢?(寓言故事成语)

(3)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特点呢?(故事短小,寓意深刻)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自相矛盾)

3.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5.猜一猜:课题《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成语特点,引出寓言故事成语,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猜测课题意思,帮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板块二 初读课文,理解感悟

1.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鬻盾 吾盾 弗能 夫

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4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课文全文)(1)指名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篇文言文)

(2)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全文节奏划分)先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3)上学期我们学过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结合注释、插图、上下文理解,猜读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刚刚大家说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弄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学生边读边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4.小组讨论交流文言文《自相矛盾》的大意。(学生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

6.谁能连贯地说一说《自相矛盾》的大意?(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穿透!”集市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

7.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矛”和“誉”。(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汉字,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板块三 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教师引导: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国人在干什么呢?(这个楚国人在卖盾与矛)

课件出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教师:这句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教师:读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3.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再全班齐读)

5

4.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没有)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课件出示: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3)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叔——(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兄弟——(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会说:年轻人——(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那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又是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

其人弗能应也。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6.这件事引发了人们什么样的议论?

课件出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谈谈自己的理解。

(2)指名学生读最后一句文言文,再齐读。

7.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8.全班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2题而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2.通过说、问、演、练等活动,学生在了解故事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6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讲述故事,感悟寓意

1.谈话导入。

师:今天你们来给我当当小老师好不好?我来说一句话,你们听一听,再评一评。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下了场滂沱大雨。(这句话前面说阳光明媚,后面又说滂沱大雨,这是自相矛盾)

2.自相矛盾就是一个人说话或行动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说话做事皆应三思而后行)

4.四人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每小组选一个讲得最好的代表上台讲故事)

5.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3题而设计。

板块二 对比阅读,活学活用

1. 老师在一本寓言故事书上,看到了一篇这样的《自相矛盾》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你们是喜欢文言文的《自相矛盾》,还是喜欢现代文的《自相矛盾》?(学生畅所欲言)

3.师小结:文言文短小精悍,但难懂;现代文通俗易懂,但篇幅较长。

4.这篇文言文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写的。(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5.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相隔几千年的文言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至今仍让人受益无穷。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6.这个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不能)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这个人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一致,做生意要实事求是,讲诚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版本和现代文版本的对比阅读,学生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韩非子,明白一个人的思维的重要性。

板块三 联系实际,感悟寓意

7

1.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戳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戳破!”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这时那个人是什么反应?(那个人哑口无言)课文是怎么说的?(其人弗能应也)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不一致,无法自圆其说)

3.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指名学生说)

4.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很多,为了避免自相矛盾的事情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5.今天我们学习了文言文《自相矛盾》,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文言文的?(先把文言文读通读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最后做到熟读成诵)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读懂了文言文《自相矛盾》的意思,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韵味。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只用71个字,就让我们逛了逛古代的集市,了解了一个引人发笑的楚人,知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不要像这位楚国人一样自相矛盾!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学生自由畅谈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今后学生自学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寓言导入,激发兴趣。

激情导入,通过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

2.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8

让学生带着开头的激情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教给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并指导学生怎样去读好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还要教会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去理解寓言的大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

3.精读课文,深入学习。

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内容当中去,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设计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读、说、问、演等环节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深刻地明白寓言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

9

五年级下册语文6单元教案15 自相矛盾【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03:5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727801450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年级下册语文6单元教案15 自相矛盾【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年级下册语文6单元教案15 自相矛盾【教案】.pdf

标签:学生   课文   文言文   理解   学习   故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