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柳絮池塘淡淡风)
出自姜的65个姓氏
(001)姜 (jiang)
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姓之一。据《说文解字》云: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源出岐山。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时,姜姓部族是与姬姓部落联盟的一支主力。武王分封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为姜齐第一代国君。后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遂称“姜”氏。
(002)吕(lv)
出自姜姓。据《世本》所载,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其后为齐、甫、申、吕、纪、许、向、芮。据《说文》所载,昔太岳为禹心吕之臣。固封吕候。夏朝有姜姓诸侯吕国,其后以国为氏。
(003)邱(丘)(qiu)
《广韵》引《风俗》云: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朝姜太公望因首功受封于齐,建都营丘(在今山东省临淄)号齐侯,列五侯九伯之首。其支族居于营丘者,遂以地为氏。《丘氏远祖太公望传略》称,太公三子名穆。《福建省长河田丘穆公祠碑》载:穆公为姜太公三子,太公封齐建国而令穆公领镇营丘,其族人遂以丘为氏。清朝雍正三年,为避孔丘名讳,雍正皇帝下令在丘旁加“阝”为“邱”,以此改为“邱”姓。民国成立后,一部分人恢复“丘”姓一部分人仍延用“邱”姓。
(004)齐(qi)
出自姜姓。林宝《元和姓纂》十二齐云:“齐氏,炎帝之后。太公望子牙封营丘为齐国,子孙氏焉。”
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分封诸侯,姜太公受封于营丘(在今山东省临淄),建立齐国。后来田氏逐步夺取大权,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姜姓贵族后裔有的遂以齐为氏。
(005)强(qiang)
出自姜姓。据《左传》及《路史》所载,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公叔强,其支庶孙遂以王父(祖父)的字“强”为氏,郑国有大夫强钼,即为其后。
(006)尚(shang)
《急救篇》注:“尚氏,吕望为周太师,号尚父,其后以为氏。”
出自姜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尚氏,为周初开国元勋姜太公之后。姜太公号为“尚父”,因以为氏。
(007)左(zuo)
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周代齐国公族有左公子,右公子,其后有左氏。
(008)骆(luo)
出自姜姓,以字为氏。周朝初年姜太公受封于齐国,后裔有公子骆,其孙以王父(祖父)的名为氏。
(009)充(chong)
出自姜姓。以人名为氏。春秋时代,齐国公族有大夫充闾,其后遂有充氏。
(010)连(lian)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出自姜姓。《春秋左传》有齐大夫连称,其后为连氏。
(011)国(guo)
出自姜姓。据《姓源》所载,春秋时齐国有公族治国,世代为上卿,子孙依此为国氏。王符《潜夫论·志氏姓》谓:“国氏,齐太公之后,世代为上卿。”
(012)饶(rao)
出自姜姓。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齐国有大夫食采于饶邑(今山东省青州市一带),其后遂以邑名“饶”为氏。
(013)盖(ge)
出自姜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公族大夫受封于盖邑(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其后裔遂以“盖”(音ge)为氏。
(014)丁(ding)
出自姜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丁氏,姜太公生长子丁公吕伋,丁公乃齐国第二代国君,支孙以丁为氏。
(015)阚(kan)
出自姜姓。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止,封于阚邑(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世称阚止,其后以邑名“阚”为氏。
(016)崔(cui)
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代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将本应继承的爵位转让给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在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其后人遂为崔氏。
(017)高(gao)
出自姜姓。以邑为氏。据《广韵》所载,姜太公六世孙文公有个儿子受封于高邑(在今河南省禹县)称为公子高。其孙名傒,以祖父封邑为氏,称为高傒,其后遂为高氏。
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亦称高氏。盖春秋以后之高氏出于齐国。
(018)章(zhang)
出自姜姓。据《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周朝初期,姜太公的支孙分封于鄣邑(在今山东省章丘县)为纪国附庸。春秋时,鄣邑为齐国所吞并,其国人以“鄣”为氏,其后去邑旁为章氏。
(019)贺(he)
为庆氏所改。庆氏出自姜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齐桓公之后有庆封,其子孙遂为庆氏,东汉有庆纯,官拜侍中。汉安帝(公元106——125年有位)之父为清河王刘庆,为避其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遂为贺氏。庆纯改为贺纯。中国历史上,东汉永初元年(公元106年8月开始)以前无贺氏。
(020)柯(ke)
出自姜姓。据《路史》载,周朝齐国姜太公后有柯氏。
(021)卢(lu)
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姜太公之后齐文公之玄孙高傒,食采于卢邑(今山东省长清邑)其后人遂以邑为氏。《广韵》卢氏,姜姓之后,封于卢,以国为氏,出范阳。南北朝和唐代有“四房卢氏”。子孙繁衍,人才辈出,世代官宦,号崔、卢、李、郑四大名族。
(022)井(jing)
出自姜姓。据《姓源》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姜子牙受封于齐国,其后裔有奔于虞国者,官至大夫,食采于井邑,称为井伯。其子孙以邑为氏,遂有“井”氏。
(023)栾(luan)
出自姜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齐蕙公之子公子坚,字子栾,其支庶子孙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栾”,氏。
(024)钭(dou)
出自姜姓。为战国时齐康公之后。钭为青铜酒器名,以器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今临海有此姓。《百家姓考略》载:“系出姜姓,田和纂齐迂康公于海上,穴居野食,以钭为釜,支子别姓钭氏。”
(025)厉(li)
出自姜姓。以谥为氏。据《风俗通》所载,周宣王静执政时,齐国君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公元前824—816年在位)。其支庶子孙以谥为氏,称房氏。
(026)桓(huan)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襄公之弟公子小白,曾出奔莒国,襄公被杀后,小白回到齐国继承君位,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死后谥号为“桓”即齐桓公,其支庶子孙乃以谥为氏,称桓氏。《后汉书·桓荣传》注引《东观汉记》云:“桓氏,齐桓公后也。桓公作伯。支庶用其谥立族命氏。
(027)景(jing)
出自姜姓。据《通志·氏族略》载,周敬王时,齐国君主杵臼去世,谥号为“景”史称齐景公。其支庶子孙以谥号“景”为氏。
(028)柴(chai)
出自姜姓。以人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载,春秋时,孔子有个弟子叫高柴,是齐文公(姜姓)后裔,齐公子高傒的十代孙。高柴字子羔,身长不过五尺,相貌很丑,但是品行出众,列为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高柴的孙子举,就以祖父的名“柴”为氏,从此有柴氏。汉朝的棘蒲侯柴武,是柴举的后裔。柴武的裔孙柴荣,在五代时,曾继承了后周的王位,称为周世宗,又称柴世宗。
(029)聂(nie)
出自姜姓。据,《姓氏急救篇》注:春秋时丁公分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荏平县西)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其后以地名“聂”为氏。
(030)查(楂)(zha)
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姓苑》所载,春秋时,齐顷公之子食采于楂邑,其后乃有楂氏。古代查楂相通,后简为查。
(031)庆(qing)
《元和姓纂》云:庆氏,桓公之子,无亏之后,无亏生庆克,亦谓之庆父,以字为氏。
(032)望(wang)
《古今姓氏书辨证》引《风俗通》云:“齐太公望之后。”《史记》:齐太公见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后氏焉。’
(033)谷(gu)
系出夹古氏。《百家姓考略》载:“齐公子齐尾孙,封于夹谷,后姓古氏。汉有谷永,又有谷那,复姓也。”
(034)浦(pu)
出自姜姓。春秋时,齐国太公后裔有奔于晋者,居于浦,遂为浦氏。
(035)移(yi)
《风俗诵》云:“齐公子雍,食采于移,其后氏焉。”
(036)麻(ma)
《元和姓纂》谓:麻氏,齐大夫麻婴之后。秦嘉谟《世本辑补》谓:“则麻氏盖齐同姓也”。
(037)孝(xiao)
《元和姓纂》载:“孝氏,齐孝公支孙,以谥为氏。”
(038)懿(yi)
《通志·氏族略四》与《路史·国名纪七》并引《风俗通》云:懿氏,本齐懿公之后。杜预曰:“戚城西北五十里有懿城,因姓以名城。”
(039)灵(ling)
《广韵》引《风俗通》云:灵氏。齐灵公之后。
(040)晏(yan)
《元和姓纂》:“晏氏,齐有晏弱生婴,本齐公族。”《古今姓氏书辨证》载:“晏,出自姜姓。齐公族晏弱为卿。”
(041)檀(tan)
《通志·氏族略三》引《风俗通》云:“檀氏,齐公族有食瑖丘檀城,因以为氏。”
(042)隰(xi)
出自姜姓。齐庄公之子廖事齐桓公,受封为隰阴大夫。其后以邑为氏,称隰氏。
(043)棠(tang)
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有邑于棠者,其后因以棠为氏。
(044)东郭(dong guo)
出于姜姓。据《姓谱》所载,齐国公族大夫居东郭、西郭、北郭者,皆以地名为氏。周代,外城称为“郭”。齐桓公子孙住在国都临淄的东城墙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后来便以东郭为氏。
(045)太公(tai gong)
盖太公氏因姜太公之号为氏。《广韵》云:“太公氏,有太公叔颖。”《庄子》有太公任,太公调。”
(046)将具(jiang ju)
《通志·氏族略四》云:将具氏,齐太公子将具之后。
(047)丁若(ding ruo)
《风俗通》云:“齐丁公子懿伯,食采于若,因以为氏。”
(048)乐利(yue li)
《元和姓纂》云:“乐利氏,齐胡公支子乐利氏。”
(049)高堂(gao tang)
《元和姓纂》云:“高堂氏,齐卿高敬仲(傒)食采高堂,因氏焉。”
(050)东宫(dong gong)
《姓氏急救篇下》云:“东宫氏,齐东宫得臣之后,齐庄公子得臣居东宫,其后以为氏。
(051)仲孙(zhong sun)
《世本》云:仲孙氏,僖公同母弟夷仲年之后。有仲孙湫。”与鲁之仲孙氏有别。
(052)子襄(zi xiang)
《世本》云:“齐桓公子,子襄之后。”
(053)子雅(zi ya)
《元和姓纂》引《英贤传》云:“子雅氏,齐惠公之孙。公子栾坚之子,公孙子灶雅之后。”
(054)子尾(zi wei)
《世本》云:“齐惠公生子高祈,祈生公孙虿,子尾之后。”
(055)子乾(zi qian)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齐顷公子都,字子乾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春秋时有子乾晰。”
(056)子工(zi gong)
《元和姓纂》云:“子工氏,齐顷公子,子工之后。”《路史》作子功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作子公式。
(057)雍门(yong men)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雍门氏,齐顷公生子夏胜,以所居为雍门氏。”《淮南子·览汉训》有雍门周。《说苑》谓齐有雍门子狄。
(058)卢蒲(lu pu)
《广韵》云:“卢蒲氏,齐有大夫卢蒲就及癸 ?《通志·氏族略》谓:“姜姓,齐桓公之后。”望出齐郡。
(059)闾公(lv gong)
卢若虚《石录》云:太公之后有闾公氏。
(060)公纪(gong ji)
《广韵》谓齐有公纪氏。《世本辑补》谓齐公族。
(061)余丘(yu qiu)
《路史·后纪四》注引《风俗通》云:余丘氏,齐公族。食采余丘,因氏焉。
(062)车门(che men)
《世本》云:“齐临淄大夫车门。《古今姓氏书辨证》漏门字。应与齐同族。
(063)虞丘(yu qiu)
《路史·国名纪二》谓:“齐采邑”列为齐同族。而《世本》谓楚大夫食邑虞丘,以邑为氏,亦应是齐之同族,有仕于出楚者。
(064)南郭(nan guo)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出自齐大夫,居国之南郭,因氏焉。春秋时,齐大夫南郭偃。会晋而逃归。又景公子 ? 奔鲁,亦谓之南郭 ? 于。《庄子》时有南郭 。”又出自姜姓,齐公族大夫居东郭、南郭、北郭者,皆以地为氏。
(065)北郭(bei guo)
《古今姓氏书辨证》谓:北郭,出自北门之城,谓之北郭。大夫居北郭者,因以为氏。《姓源》:“出自大夫北郭子车之后。”子车名佐。齐景公时有北郭骚。
(066)於陵(yu ling)
姜姓,齐顷公之后,有封于於陵者,其后以地为氏,称於陵氏。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02:5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68617144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出自姜的65个姓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出自姜的65个姓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