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孔雀东南飞的故事简介)
一起学《论语》11.17先进篇——柴也愚,参也鲁
一起学《论语》11.17
先进篇——柴也愚,参也鲁
【原文】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白话】
高柴生性愚憨,曾参生性鲁钝,颛孙师生性偏辟,仲由生性粗俗。
【释词】
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岁。《家语》记载高柴:“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避难而行,不径不窦。”
愚:愚直,戆也,即“知(智)不足而厚有余”。黄氏:“葬不买道,遭卫难不死。愚不终愚,所以明圣教也。”
参:曾参。
鲁:钝也,鲁钝、迟钝。唐文治:“鲁者,言其学从艰苦而得也。”黄氏:“闻孝而得道之纲,闻礼而通事之变,不终鲁矣。”彭端淑《为学》:“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按:此处最宜深思也。
师:颛孙师,即子张。
辟:偏、偏辟。《后案》:“偏也,以其志过高,而流于一偏也。”朱子:“迂而过也。”黄氏:“自书绅励学后,执德宏、信道笃,不终于辟矣。”
由:子路。
喭:粗俗也。
【先贤精义】
《四书湖南讲》曰:此夫子平时零碎议论,门人汇记于此,故不用“子曰”字冠首。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示人宜进学以化气质之偏也。
《论语后案》曰:“愚、鲁、辟、喭”以生质言,非言习也。
《论语集说》曰:愚则不足以知,鲁则不足于敏,辟则不足于诚,喭则不足于和。
郑汝谐曰:子羔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其心虽无伪必有固而不通者;曾参三省吾身,至于任重而道远,皆自鲁而得之;子张堂堂而辟,由也行行而喭,辟迂而过也,喭易其言也。
张栻曰:此皆其气禀之偏。夫子言之,使之因其所偏矫厉而扩充也。
《四书诠义》曰:有其病则有其善,愚者必厚重,鲁者必诚朴,辟者才必高,喭者性必直,此皆圣门气质有偏而未为习染所坏者。愚者充以学问,鲁者励以敏求,辟者敛以忠信,喭者文以礼乐,只因其好处,克去其偏处,便可至于中庸,故语之使知自励也。
刘宗周曰:四子皆圣门之选也,游夏求予之伦降一格矣。然而气质之偏,均不能无藉于学问之功,学则虽愚必明,虽鲁必敏,虽辟必信,虽喭必精。厥后四子均荷圣道之寄,而参其最著云。
程子曰:参也竟以鲁得之。又曰: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
尹氏曰:曾子之才鲁,故其学也确,所以能深造乎道也。
《论语正义》曰:窃谓愚鲁近狷,辟喭近狂,故夫子愿与之进于礼乐也。其后四子德成学立,故子贡答卫将军文子,咸称其美行矣。
唐文治曰:以四子之才,自圣人观之,则谓之“愚、鲁、辟、喭”,然一经时雨之化,而其气质皆合于中。言此固所以进于四子,尤见天下无不可化之气质,惜不能奉教于圣门耳。
云门隐者按:人之生性气禀或有所偏,故学。慕圣贤之大道,学圣贤之教言,孝悌忠信,吾日三省吾身,诚于中,次第而进,必能变化气质,造乎圣贤之门。本章即孔子之“因材施教”也。
【附录】
孔子曰:高柴执亲之丧,则难能也;开蛰不杀,则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则仁也。
《论语学案》曰:四子气质亦就学问上见,愚者躬行有馀而解悟不足,于道在离合之间;鲁者担荷甚力而奏功甚难,于学在困勉之候;辟者制乎外,而中或不根神情,微有渗漏;喭者规模已成,但未经炉锤,升堂未入于室。然学而不已,则愚可破、鲁可化、辟可实,而喭可文也。厥后曾氏之子独得其传,则进学之力不可诬矣。其三子皆有造就,非游夏求予所及。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学案》《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大义》《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后案》《孔子家语》《四书湖南讲》《四书诠义》《四书解义》《为学》。
一起学《论语》课程公告
我们倡导的学习方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时习;尊重文化道统(荐读《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文章);多
措并举,解悟经典,感应圣贤气质:诵读原文、抄写原文、了解基础字意词意、领会先贤精义、品味原文并尝试自己解读、了解相关故事、旁通相关经典、与学友交流讨论、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日课,就近参加线下活动……
道德经 | 易经 | 论语 | 管子四篇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02:4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68207269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起学《论语》11.17先进篇——柴也愚,参也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起学《论语》11.17先进篇——柴也愚,参也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