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教多音字)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子俨等疏
陶渊明
告俨、俟、份、佚、佟:
①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1]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②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2],室无莱妇[3],抱兹苦心,良独罔罔。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③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1]四友: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为孔子四友。[2]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3]莱妇:老莱子的妻子。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用重礼来聘请他做官。他的妻子竭力劝止他说:“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于江南。
14.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与物多忤 ( )
.(2)败絮自拥 ( )
.
15. 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机巧好疏( )
..A.很生疏 B.喜爱梳理
C.很疏忽 D.喜爱疏通
(2)至于没齿( )
A.没有牙齿 B.终生到老
..
1
C.无法与之同列 D.没有羞愧之心
16.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与“每以家弊”中的“以”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以险衅
.B.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C.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D.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17. 第①段画波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B. 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C. 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D. 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18. 把第③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译文:
19. 这篇文章虽是带有训诫、遗嘱的庄重性质,可读来大体絮絮如家常,叫人觉着亲切,但这种“亲切”又不同于《归去来兮辞》那般“载欣载奔”。请结合上文具体内容,赏析这种“亲切感”的表达艺术。
【答案】
14.①违背 ②穿
15.①A ②B
16. A
17. B
18.(我)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弱,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救治我,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或将很快到头了)。
19.【答案示例1】本文的“亲切感”体现在一位父亲,深感大限将至之际,语重心长,以病重难久的心情给儿子们交代后事。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提出生必有死,接着从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名言中,引出“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的道理,告诉儿子们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坦然面对“大限”。然后用年过知天命的岁数,在小辈面前回首以往。他只谈了两件关乎儿子和自己的“人伦日用”之类琐事。辞官归田,可以说是他平生的大事业了,不过这次提起
2
语气有别于《归去来兮辞》中那般“载欣载奔”,话语中明显有一种歉疚感和怅惘的意绪。他面对的是孩子,面对的是目前的家计和将来孩子的生计,来不得那么浪漫了。这里的“使汝等幼而饥寒”“抱兹苦心,良独罔罔”和下段的“汝辈稚小家贫”等语,都是发自内心的至情至性的话语。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面对儿子们的饥寒,虽有自责,却也有非己的无奈和闲居躬耕的欢然自喜。这种对平生志趣的追述,实际上充满了“穷达不可妄求”的生活哲理。这也可以看作是他留给儿子们的财富。最后,陶渊明表明尽管没有足够的财产留给后代,但还是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像鲍叔、管仲那样对待家产,像归生、伍举那样念及情谊,像韩元长那样兄弟同居,像汜稚春那样七世同财,这又是在“寿夭永无外请”思想支配下的殷殷嘱托。全文体现了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是一位父亲临终前对儿子的袒露心迹,让人倍感亲切。
【答案示例2】本文是陶渊明写给四个儿子的家书,信中回忆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叙述了自己的“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的性格特点以及辞官归隐的原因,同时又为使孩子从小就过着饥寒的生活而感到惭愧自责,对自己死后孩子的生活表示牵挂。既有对自己选择的坚定不移,但又流露出对孩子的歉疚。这种矛盾将陶渊明的读书人与父亲的双重身份体现出来,感情真挚而深沉。作品还细腻地描绘了闲居生活,如树木荫影重叠,季节变化,鸟鸣声也发生了变化,炎热的季节凉风阵阵,这些细节使得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让读信者心领神会。最后作者又对孩子提出兄弟和睦的殷切期望,以鲍叔管仲等贤者的典故,殷殷嘱托,情深意切。整篇文章既表达了对生命走到尽头的坦然,也表达了对平生志向的坚持,还流露出对孩子的歉疚与牵挂,读来亲切真挚。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忤:违背。句意: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
②拥:穿。句意:自己穿着破棉袄。
15.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好疏:很生疏。句意: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
故选A。
②没齿:终生到老。句意:直到去世。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连词,因为。句意:常常因为家中贫乏。
A.连词,因为。句意:我因为命运不好。
B.介词,表工具,乘。句意:士大夫们终究也不肯乘小船在夜晚停泊到绝壁之下
C.介词,用。句意: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加、生活安定呢?
D.连词,而,表目的。句意: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来上朝用的。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孔子四友之辈的学生,亲身受到孔子的教诲。子夏之所以讲这样的话,岂不是因为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缘故吗?
“音旨”是“亲受”的宾语,应在“音旨”后断开,排除AD;
3
“之”,结构助词,的,故“四友”是“人”的定语,“四友之人”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渐就”,逐渐;“遗”,嫌弃;“见救”,救治我;“大分”,寿命。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与子俨等疏》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所作的一封家信。诗人在信中用平易浅显的语言扼要地回顾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述说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还告诫儿子们要互相友爱,期望儿子们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准则生活下去。全信款款而谈,语重心长,尤能体现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
信一开始,“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独能免?”就开宗明义地提出生必有死,从孔子弟子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名言中,引出“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的道理,然后就此分层叙说。
其次“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用年过知天命的岁数来回首已往,虽有自责,却也有清除非己的无奈和闲居躬耕的欢然自喜,“败絮自拥,何惭儿子”孺仲妻的话使他深信对生活方式作出的选择,“抱兹苦心,良独罔罔”等语,都是发自内心的至情至性的话语,而“少学琴书,偶爱闲静……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不受拘束的生活也使他充分感受到羲皇上人般的闲适。这种对平生志趣的追述,实际上充满了“穷达不可妄求”的生活哲理。
最后“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以病重难久的心情来交代后事,尽管没有足够的财产留给后代,“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颍川韩元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人还是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像鲍叔、管仲那样对待家产,像归生、伍举那样念及情谊,像韩元长那样兄弟同居,像汜稚春那样七世同财,这又是在“寿夭永无外请”思想支配下的殷殷嘱托。
全信款款而谈,语重心长,尤能体现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让人倍感亲切。
【参考译文】
告诉俨、俟、份、佚、佟诸子:
天地赋予人类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圣贤之人,谁又能逃脱死亡呢?子夏曾经说过:“死生之数自有命定,富贵与否在于天意。”孔子四友之辈的学生,亲身受到孔子的教诲。子夏之所以讲这样的话,岂不是因为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缘故吗?
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常常因为家中贫乏,不得不在外四处奔波。我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自己为自己考虑,那样下去必然会留下祸患。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辞去官场世俗事务,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我曾被王霸贤妻的话所感动,自己穿着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不如别人而惭愧呢?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没有像老莱子妻那样的夫人,怀抱着这样的苦心,内心很是惭愧。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
4
伏羲氏以前的古人了。我的思想单纯,见识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时光逐渐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要想恢复过去的那种生活,希望又是多么渺茫!
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便在路边铺上荆条坐下畅叙旧情;于是才使得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回国立下功劳。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父亲的儿子呢!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末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济北的氾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诗经》上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虽然我们达不到那样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5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02:4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68182269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陶渊明《与子俨等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陶渊明《与子俨等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