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毕业赠语)
泰伯奔吴是在如今的哪一地带
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无锡一带。泰伯(亦称太伯),商末周国(今陕西岐山县一带)人。是周太王的长子,有弟仲雍和季历二人。泰伯得知父亲欲立季历继承王位后,为不使父亲为难,遂携仲雍避奔荆蛮梅里(今无锡县梅村镇),纹身断发,以示永不为周君。泰伯到了这里,拓荒耕地,开渎理水,传播中原文化。当地居民慕其德义,"归而从之者千余家",拥立他为吴泰伯,自号句吴。关于泰伯礼让王位、开创吴文化的功德,被尊为大圣人的孔子给予了极高评价: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不称焉。至此,泰伯被后人奉为"至德"。而泰伯所居的梅里,被人称为泰伯乡的礼义之乡。泰伯死后,葬于无锡鸿山(又名古皇山、吴王墩、皇陵),后来其故居改建为祠堂,便是现在的泰伯墓。泰伯墓是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一身的旅游景点。
泰伯奔吴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翻译
为: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本文发布于:2024-02-19 21:5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83511242696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泰伯奔吴是在如今的哪一地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泰伯奔吴是在如今的哪一地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